《速食遊戲》雖然可以說是一種「傳記」,但完全沒有傳記電影的嚴肅或是悶感,或許一個原因是它的題材,選擇的這個人物是個商業大亨,而不是宗教政治相關的歷史名人,這個很商業的背景,反而有種親和力,在商場上打滾過的人都知道商場的現實和殘酷,比起戰爭或是人權運動之類的背景,《速食遊戲》的確是比較能親近現代觀眾的。
且《速食遊戲》拍起來的感覺是輕鬆小品,是在讓觀眾看到這個所謂麥當勞「創始人」是怎麼在中年走出這條路的,它並沒有刻意的勵志感,因為這位創始人也不是完美的人,在他創業的過程中也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你甚至不見得會認同他的所有做法,但也不會感覺到電影在灌輸什麼觀念,就是單純的讓我們看看這個人如何成功的。
不知道我個人對米高基頓〔Michael Keaton〕的偏愛會不會有些主觀上的影響,但我確實覺得他把這個麥當勞創始人的角色演得太棒了,剛開始就像是個嘴上功夫很強,死的都可以說成活的,什麼都能賣的業務員,他說的話或許只能聽三分,但也不難體會他中年還在靠這個維生,賣不掉就沒錢,總是有相當的壓力。
每個人的個性不太一樣,有些人就只想找一份安定收入,好好存錢,求個安心就好。也有些人就喜歡投機,想要賺大錢,而這種人當中又有分是不是真有能力,還是只是投機取巧只想靠運氣發財的。的確成功需要運氣,但並不是只要有運氣,一定的商業頭腦和投入都是必要的,有足夠的基本條件,在天時地利人和時才能真正抓到那機會,不然即使是個機會也有可能抓到之後就搞砸了。
人都很會事後諸葛,都會分析別人為什麼成功,但在事前要做…有誰真的有自信敢把房子都抵押了去賭?沒有實際下去做之前,都有太多因素是沒料到的,相信大家都看過周圍新開的餐廳,可能乾乾淨淨食物也不差,但就是沒人潮,沒多久又關門了,消費者真的很難預料,市場的變化也可能很快速,現在流行排隊吃這個,幾個月後可能馬上就退燒。要成功真的沒有那麼容易的。
《速食遊戲》讓我們看到了一次成功,但同樣是這個人,他顯然在人生的前五十年都沒有成功,只是他有野心,然後終於給他等到了一次機會,且抓到機會之後,也還有很多的起伏與抉擇,也還有更多的運氣,包括遇到對的人或是得到有幫助的點子等等,但即便如此,並不會覺得這個人物就是個「狗運好」的人,因為片中有鮮明地描寫出他的特質,且呈現出這樣的特質對於整個事業發展的影響,所以我們看完之後也不會覺得「要我那麼好運我也可以」,至少我很確定我就沒有這樣的特質,給我這個機會我也不會發展出世界連鎖的麥當勞。
片子有大約兩個小時,但事件和互動的安排都非常流暢,即使這不是什麼精采刺激的過程,說穿了就是一個生意人到處談生意,可是就是不會無聊。而且即使我們都知道麥當勞的現況,換言之,肯定是知道結果的,但有意思的就是這個結果是如何達成的過程。
你不見得會認同他的做法,畢竟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目標和為了達到目標所願意付出的代價,片中兩位提出麥當勞點子的真正始祖,就對一些東西有著堅持,那是他們的優點,但也是他們的限制,以他們的風格的確也無法將麥當勞做到全國甚至全世界,但做地方的餐廳也沒有說就比較不好,就看自己想要什麼。《速食遊戲》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觀眾會看見不同理念和不同作風的角色,卻不會偏向哪一邊,角色間或許有著衝突,可是每個角色都不會讓人討厭,我後來一直在想為什麼,明明他們有某些行為是我平常會反感的,為什麼看《速食遊戲》時卻不會因此討厭角色呢?後來我想出的一個可能,是因為電影有讓我們先了解角色們的背景與想法,我們能很清楚知道這些角色是怎樣的人、在追求什麼、有什麼個性,所以看到的行為也不只是行為本身,同時是可以同理他們做出這個行為的動機的。
或許也是這樣的原因,讓《速食遊戲》即使沒有賣弄什麼感人的情節或是熱血的場面,只是敘述完了整個速食王國的建立過程,但始終都能讓我很投入,同時還能以輕鬆的心情去看這個好像應該會很嚴肅的故事。
是部好片,不過我不太知道要如何介紹它,因為它說不上是喜劇(雖然有些小幽默),又不像嚴肅的傳記(雖然是真人真事),似乎也沒要勵志(雖然是成功故事),沒有什麼特別強烈的情緒反應,可是整部片子就是…一切都很好。所以我想我會推薦給不一定需要感官刺激,能夠愛小品類電影的觀眾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