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蔡英文不可作繭自縛又作繭縛台灣


【常春藤解析英語電子報】程度為英檢中級∼中高級,文法解析最詳盡、學習最快速吸收,是您必讀的英語刊物。 【聯合書報攤快遞】網羅各類型雜誌文章,為您精選最即時的周刊報導、最時尚的流行品味,最深入的知識饗宴。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1/06 第390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進步不是這樣子
聯合報社論 聯合/蔡英文不可作繭自縛又作繭縛台灣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一例一休做好兩配套 避免三輸
民意論壇 一例一休/「五無」的蔡政府 讓台灣三輸
一例一休/官員冷冰冰 人民只好少吃少生病
禁校護換藥/醫護業務 適度開放
禁校護換藥/我們需善良的撒瑪利亞人法
屈辱與傲慢 併校是門好生意
酷經濟/專業銀行難行,應推投資銀行
國營員工高年終 乾脆直接法定
林中斌/川普外交「聯俄制中」?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進步不是這樣子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一例一休後遺症延燒,有的企業漲價,有的部門縮減服務,勞工領不到傳說中的加班費。執政黨卻大言不慚,宣稱這是「進步立法」,是邁向進步社會必須走的路。請問,把社會搞得更混亂、經濟更退縮,是進步嗎?

民進黨有一套獨特的「精神勝利法」:一意孤行時,就宣稱是在「改革」;若政策不符現實需要,就說具有「理想性」;有人不能接受,就說這些人「反改革」;有更多人不能接受時,就辯稱政策具有「進步性」,要大家慢慢跟上。無論如何,民進黨自己永遠是對的,錯的都是別人。

以一例一休看,新制上路,勞工的處境有變好嗎?蔡政府以為,只要把法律訂得越死,就越能保障勞工;把加班費率訂得越高,勞工所得就能提高。但結果卻是,死法令綁死守法企業,也困死勞工;三倍高的加班費,卻變成吃不到的肥肉,連望梅止渴的作用都沒有。這是誰進步了?

進步不該是這樣子。勞動新制把勞方和資方搞得關係好緊張,又觸動了物價上漲神經,社會大眾連帶受罪,連政府機構、醫療院所的服務統統縮水打折。對此,綠委還辯稱,立法過程中,都沒聽到這類聲音。試問,如果政府關著耳朵,怎麼聽得見聲音?

蔡英文提醒內閣要小心因應一例一休效應,不要用「冷冰冰的數字」看待。總統當然另有弦外之音,但她不必擔心內閣被溫度所欺,因為社會這波掀起的是熱騰騰的民怨。

   
聯合報社論
聯合/蔡英文不可作繭自縛又作繭縛台灣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在年終記者會中,蔡總統回答關於一中原則的提問時說,兩岸問題絕不是由一個總統、一個政黨,便可為兩千三百萬人民做決定。這種說法,很不負責任。

一、看民進黨的紀錄,自發表台獨黨綱以來,到反三通,操作正名制憲、一邊一國等等,旗幟鮮明,哪一次不是一個政黨、一個總統就為兩千三百萬人作了決定?現在,民進黨以台獨黨綱作繭自縛,難道回過頭來卻要兩千三百萬人為它解套?

二○○○年六月,就任總統一個多月的陳水扁對美國訪客說,可接受「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第二天,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出面指出,兩岸從無「一中原則」的共識。這就不是一個總統或一個政黨的決定,而僅是一個陸委會主委的發言就為兩千三百萬人作了決定。此段情節,也成了蔡英文的作繭自縛,使她不敢回頭接納九二共識。

蔡英文如今不接受九二共識,豈不正是以一個總統、一個政黨就為兩千三百萬人作了決定?國人只知蔡英文反對九二共識,但迄今未見蔡英文對她為何反對九二共識給過哪怕一個字的正經理由。

二、蔡英文在解釋「天然獨」時,將之視作「自然的人性」。蔡英文的一句話,使「天然獨」成為台灣新世代的政治宿命論;這種外加的偽宿命論,使新世代皆被貼上了標籤,更被剝奪了自主性。如此,蔡英文一個人的一句話,就使新世代進入「天然獨」的宿命,她何嘗問過兩千三百萬人有何意見?

以上兩例,皆顯示了蔡英文的矛盾。一、她明明是被民進黨的台獨路線所捆縛,但她迴避了作為總統及黨主席的責任,以民主為藉口,將難題推諉給兩千三百萬人。二、她一方面說,國家定位及兩岸關係應由兩千三百萬人決定,另一方面卻又為新世代貼上「天然獨」的標籤,再又放任或推行種種去中國化、去中華民國化的操作,形同編織了一個大繭來縛住全體台灣人。三、蔡英文公開宣示她不會站在第二線,但她反對九二共識時卻始終站在第一線,待要解決因否定九二共識所造成的困局時卻又退回第二線。

兩岸問題是國政的脊樑,不能任由總統在第一線及第二線之間游移。如果蔡總統不說謊,既稱兩岸問題她該站在第二線,而真要尊重民主,即應以國家定位及兩岸關係為主題,至少召開一系列兩岸議題的國是會議,大政取於公決。連年金改革都有國是會議,兩岸問題難道不應有?但如果總統明明站在第一線,那就別把責任推給國人,因為總統並未給兩千三百萬人一個可以決定未來兩岸政策的平台。

真相是:解鈴還需繫鈴人,作繭自縛者必須自己破繭而出。蔡英文目前是被獨派所捆縛,被「蔡主委否定陳總統」的往事所捆縛,及被她自己所造就的「天然獨」及種種借殼上市的「去中華民國化」所捆縛。這個情勢不是兩千三百萬人造成的,而是一個總統、一個政黨所造成,當然必須自己去剪開這個大繭,萬萬不可反而把整個台灣都縛到這個繭裡頭去。

國安智庫主持人許信良在十二月三十日的談話,被視作替蔡英文年終談話作鋪墊。許信良說,「蔡總統不是統派,也不是獨派,她是中華民國憲法派」,「蔡總統在兩岸政策上的基本立場與國民黨並無兩樣」。但是,許信良說蔡英文不能說「九二共識」,因為那是「國民黨的政治語言」。不過,這也無妨,因為對岸已說可以另建替代的兩岸新共識,蔡總統也說,「(兩岸)要有新的思維、新的做法,共同擘劃兩岸互動的新模式」。不要九二共識既然是蔡英文一人一黨的決定,如何提出兩岸互動新模式也應是總統及執政黨的責任。難道又要推給張三李四的兩千三百萬人?

蔡英文不可再作繭自縛,尤不可作繭縛台灣。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一例一休做好兩配套 避免三輸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一例一休正式上路,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說,企業可能會用減班或增加其他人手來因應,所以員工不一定有好處;其次,企業的人事成本一定會增加,對企業不利;最後,企業為反映成本,一定會設法漲價,轉嫁給消費者,因此物價會上升,對消費者也不利。結論是,一例一休的結果是三輸。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立即回應說,不可能,依據物質不滅定律,一例一休必然是員工的薪資會增加,企業的成本也會增加一些。有人成本上升,但也有人獲益,不可能造成三輸。

讀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的確有一些經濟理論是從物理學應用過來的,例如推估股價波動的布朗運動;但是從來就沒提到物質不滅定律也可以用到經濟學。行政院發言人的發言代表政府,竟然可以如此「自自由由」的說話,把自己當成電視名嘴,也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一例一休可能產生的影響。首先,因為休假日上班的成本是平常的2.66倍,這麼高的成本雇主是不可能負擔的,所以雇主可能找另外一個員工來代替,或是被迫減班。總之,原來員工的加班機會沒有了,因此可能賺到的比以前還少。當然,勞工賺到了休假,可是如果他想要的是加班呢?是否應該給他選擇的機會呢?

其次,企業要增加新手工作,成本一定會上升,至於增加多少則決定於勞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比方說,運輸業者估算他們的勞動成本大約會增加8%左右,所以企業當然會有些損失。

第三,企業成本增加以後,會設法漲價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是,能轉嫁多少,則要看消費者的需求彈性和生產者供給彈性何者較大,一般來說,雙方都會承擔一部分,因此雙方都會損失一部分,不可能完全轉嫁。依國內經濟機構估計,一例一休會導致物價上漲約0.22%。不過,也可能有些不肖業者會藉此機會跟著漲價,趁火打劫,物價有可能漲得比預期還要高。

另外,由於聘用人員不足,未來企業很可能會以減班的方式來因應,所以民眾喜歡半夜逛街的習慣可能也要改變了,未來24小時上班的服務業,可能也會改變經營型態。總之,民眾需要犧牲一些生活的便利性,這是另外一種代價與成本。

所以,如果未來配套措施沒有做好,實施一例一休的結果,就是造成勞工、企業與消費者三輸的結果。這與物質不滅定律沒有任何關係。

其實,行政院長林全說的是實話,一例一休後,物價一定是會上漲的。問題是,如果知道物價一定會上漲,為什麼在推動此一政策之前,沒有先告訴全體民眾?讓大家事前有更多訊息可以判斷是否要支持此一政策?或是說,行政院在推動此一政策之前,根本就不在意對物價可能產生的影響?

就像是林全院長說過,未來可能提高貨物稅,來增加政府稅收;但是,是否應該同時告訴民眾,貨物稅也是會轉嫁的,可能造成物價上漲。貨物稅表面上看起來是由企業承擔,但是企業一定會透過漲價的方式,轉嫁一部分給消費者。這是經濟學原理就教過的,所以政府在推行此一政策時,應該考慮可能造成物價上漲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門應該明確告訴民眾,未來必須面對物價上漲的壓力,充分地讓民眾了解,然後再去爭取民眾的支持,這才是負責任的政府應有的作為。

最後,在相關配套方面,至少有兩件事要做好,第一,各縣市的勞動檢查一定要努力執行,確保所有企業都確實遵守此一政策。第二,經濟部物價督導會報和公平會應該要發揮功能,一方面要避免企業任意哄抬價格,更不允許相關產業有聯合漲價行為。

   
民意論壇
一例一休/「五無」的蔡政府 讓台灣三輸
呂健吉/華梵大學哲學系主任(新北/聯合報
「媽媽說最近什麼東西都變得好貴,爸爸說因為一例一休的關係,我不懂,我只知道現在日子越來越苦,快要沒有飯吃了!」這是一位小學生寫在聯絡簿上的日記,他的導師無奈回答,如果家裡真的有困難,老師會盡力協助。

今年一開年,因實施一例一休,萬物齊漲,但勞工未因加班費新制而有更多收入,反而因資方不願多付加班費,變相取消編制內員工加班,改聘臨時工或短期工來支應。在此一漲一減的對應中,台灣人民生活變得更苦了,一位小學生的心聲,不知政府是否看到、聽到?

從一例一休的施政決策,可以看出來蔡英文政府是「五無」政府:無知、無感、無責、無良、無能。

無知:一個政策的執行和推動,怎能不知道其影響層面為何?怎會認為這只是單純勞資關係,或是七天假的爭議呢?在制定政策時,怎會沒想到勞方會因此無班可加?怎麼不知道有人藉此機會哄抬物價?

無感:何以在眾生吶喊物價上漲,有難以負荷之苦時,卻無感地說這是必然可預期結果,要大家忍一下。

無責:怎能把一例一休造成影響,推給前朝政府,政策制定和推動不都是政府要負完全之責嗎?不然何謂完全執政呢?民眾投票所賦予之政治,就該完全負擔,若不敢負全責,就把執政權交出來。

無良:一個有良知的政府必須要苦民所苦,講「雇主對勞工斤斤計較才是雙輸」這種話,可解決問題嗎?

無能:一例一休所衍生問題到底該如何解決,如何讓勞工有更高加班費可拿?面對醫療體系在六日及晚間可能不值勤的困境如何解決?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批評工總,「自相矛盾且傷害勞工甚鉅」,這是有責任的政府該說的話嗎?民進黨立委鄭運鵬表示,新政策可以半年檢討一次,但民眾為何要再忍受高物價低薪之苦半年呢?

一例一休不僅造成台灣三輸,還是整個蔡政府「五無」最佳寫照。

   
一例一休/官員冷冰冰 人民只好少吃少生病
林軺/教(台北市)/聯合報
有人說,一例一休是三輸,政府不服氣,動員財經首長排排坐,大陣仗記者會駁斥外界說法。

只是筆者四日到一般眼科診所檢查眼睛,原本掛號費一五○元加部分負擔五十元,漲成掛號費二百元,部分負擔五十元,掛號費漲幅三成三三。

原以為診所可能以假日停診,或假日多收掛號費來因應一例一休,實際卻是從今年開始就先漲在那邊等著。這就是典型的企業主對一例一休的反應:「先漲再說」,以附和閣揆「漲價是必然趨勢」的好意!至於誰得利?不知。但至少一般消費大眾已經先被剝皮了。

蔡英文說不要用冷冰冰的數字看待影響時,還要加一句「尤其前朝就是給人這種感覺」,繼續修理前朝。但是上月就流傳蔡政府八十多項政績,沒想到今年一開始,行政院更列出一九二項政績,使用的還是冰冷數字,沒高明多少。但他們卻感受不到一片山雨欲來的喊漲聲中,民眾已經在面對讓人心中淌血的真實數字。

國家教育研究院表示,將開會討論是否將「自自冉冉」新編入辭典中。趕快做吧!那蔡政府就可以再增一項「創造新成語」的偉大政績了。至於什麼都漲價,那就少吃少生病吧!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說:「政客需要擁有能預測明天、下星期、下個月和明年會發生什麼事的能力;還要有能夠解釋後來事情為什麼沒有如是發生的能力。」

就讓我們等著看,一例一休是否真能如他們所預測的,產生「勞資雙贏」的局面,再來看看,萬一一例一休把消費者全拖下水,造成「三方皆輸」局面時,這些政客又將如何說項。

   
禁校護換藥/醫護業務 適度開放
姚念慈/台北地院刑事醫療專股法官/聯合報
報載,教育部誤解衛生福利部函示,禁止學校護理人員為學童換藥,造成家長不滿、校護反彈之新聞,引發大眾注意與回響。雖然衛福部澄清說:是教育部錯誤解讀,將與教育部溝通等語。但筆者基於法律觀點,不得不說:依現行相關醫療法律規定,校護若未經醫師指示,「原則上」確實不得擅自為學生換藥。顯然,這又是一個「不符人民情感」的法律觀點。

最根本原因是,我國醫療體系與相關法令設計上,乃以「醫師」為尊。除非其他醫事人員法令,明文規定得由各該醫事人員本於專業獨立執行之業務範圍外,只要是醫療業務,原則上都要經醫師指示、監督、照會、會檢,若未經上開程序擅自執行,除有例外情事,即可能違反醫師法。故,教育部的看法,並無錯誤。

那又要如何兼顧現實需求呢?筆者認為,並非無解套方法。因為筆者一再強調,「校護不得為學童換藥」僅屬原則,例外情形還是很多的。

第一,即「緊急狀況」。不少民眾誤以為,校護不得為學童換藥,那以後小朋友在學校受傷,校護也無法任何事,只能送醫云云。其實那是擴大解釋禁令。因為,根據緊急醫療救護法、學校衛生法、教育部主管各級學校緊急傷病處理準則等規定,校護本就可為緊急傷病的處理與救護。若發生校園意外,校護可以、也有義務作第一線的初步處理。且視後續狀況繼續觀察,或緊急送醫,或請家長陪學童回家看診。

第二,若非緊急,而係日常生活換藥,也可由醫師根據個案診斷評估後,對符合要件學童開立長期醫囑或PRN醫囑,交由校護執行。

第三、健康問題之護理評估、預防保健之護理措施、護理指導及諮詢等事項,更是護理人員法規定護理業務,校護更可獨立執行,不需由醫師指示。

第四、無涉醫療行為之非處方、指示藥品的給予,一般民眾也可為之,更無論校護。

雖然有很多例外,筆者認為,正本清源是由衛生主管機關重新審視醫師、護理人員與其他醫事人員的業務範圍。在不影響民眾生命身體健康前提下,將現行應由醫師執行或指示後交醫事人員執行的(廣義)醫療行為,適度開放予其他醫事人員獨立執行。

當然,筆者要提醒,當校護可執行業務越多,也代表校護的責任越重,稍有不慎,業務過失責任上身。故如何衡平,即有待主政者斟酌費心了。

   
禁校護換藥/我們需善良的撒瑪利亞人法
張裕昇/藥師(高雄市)/聯合報
聖經提過一則寓言:有一個猶太人被強盜打劫受了重傷,躺在路邊。猶太人的祭司和利未人路過,對這名重傷的猶太人不聞不問,結果一名撒瑪利亞人路過,不僅細心照料,還掏出身上的金錢讓猶太人住旅館,這名撒瑪利亞人被稱作善良的撒瑪利亞人。

許多國家對於這種見義勇為,自願對需要救助的傷者給予協助的人,立有免除額外責任的刑罰之法,使急公好義的民眾在幫助他人時無後顧之憂,通稱「善良的撒馬利亞人法」。台灣也有善良的撒瑪利亞人法,《緊急醫療救護法》就有救護人員以外之人,為免除他人生命之急迫危險,使用緊急救護設備或施予急救措施者,適用民法、刑法緊急避難免責之規定。

校護能否替學生換藥包紮?。政府法律多如牛毛,不可能每一條都互不侵犯,而這些立法不周延的過錯由基層人員來承擔並不恰當,但是要忽視可能侵犯的法律條文也不對,這是對法律的不尊重。以民意來當校護的後盾沒有保障,行政單位的一紙公文對校護也沒有法律上的保護效力。

最好方法是修法,讓善良的撒瑪利亞人法保障校護與學生,同時能兼顧法律的效力與正義。

   
屈辱與傲慢 併校是門好生意
張小虹/台大外文系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在商業合併案中,利益往往是唯一首要考量,但在大學合併案中,若只有Z大於B的算計,而無治學理念、平等價值與承擔不當政策壓力的勇氣,那併校只會是新自由主義時代的一門生意經,也會是壓垮「貢獻這個大學於宇宙的精神」的最後一根稻草。

談了十年的東華大學併花蓮教大於二○○八年拍板定案,談了十年的清華大學併新竹教大於去年底拍板定案,而談了廿年的台大併北教大案也馬上要在兩校校務會議上投票決定意向。這些分合、破局、重啟談判的背後,說穿了很簡單,乃教育部「大學整併」政策下的強力主導與施壓。

針對教育部政策的失誤、公公併「逼婚」的粗暴、教育大學退場(滅校)的辛酸等面向,對於摧毀大學理念的殺傷力上,尚著墨不多。以台大併北教大為例,兩校展現的「風骨」截然有別。

創立於一八九五年、比台大歷史更悠久的北教大,乃台灣基礎教育的重鎮,雖於一九九五年開始與台大商議合併,並於二○○五年與台大簽署五年時間表,卻毅然在二○○九年北教大校長遴選的第一回合,就封殺了由台大派去的候選人,以投票方式表明不願合併的意願。

這次北教大必須重啟併校協商,乃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教育部祭出大學退場的強硬政策,北教大終難逃裁撤命運,真是伸頭一刀是死(被台大兼併),縮頭一刀也是死(被教育部裁撤)。

台大為何要兼併北教大?當然不是為了提升國際競爭力,與其說是為配合教育部政策,不如說台大「見錢眼開」、「趁人之危」。原本台大對合併案表面擺出來的理由,是合併將增加教育學院與藝術學院,補台大之不足,但這次重啟談判的檯面下操作,卻明目張膽覬覦北教大的五百名教職員額與校地。

台大價值淪喪,有比台大校長涉造假論文掛名風波而不願暫時請辭、等候調查更嚴重之處。在台大校內合併溝通會議中,中文系代表表明只要確保沒有任何北教大的老師會塞到中文系,中文系對合併就沒意見,外文系如是,數學系如是,物理系如是,電機系如是。

換言之,所謂的「合併」純屬虛晃一招,合併後的「教育學院」裡會有中國文學、英語教學、數學、物理、電機等博士,成為台大作為第一世界中的第三世界貧民窟;甚至連台大戲劇系、音樂所、藝術史所也表明,合併後若成立新的「藝術與設計學院」,也不會離開文學院加入新學院。

這不是合併是吞併,不是互惠是大欺小、強凌弱的最壞示範。台大不知如何創立有別於台灣既有師範體系的教育學院,不知如何規劃藝術設計學院,而在直接接收既有體制的如意算盤中,妄想著以時間來淘汰、以(過渡期後)評鑑來逼退、以新血來轉型的未來,而不惜犧牲公平正義作為基本大學理念。

   
酷經濟/專業銀行難行,應推投資銀行
林建甫/聯合報
日前台灣工業銀行宣布改制為王道商業銀行(O-Bank),未來將以數位通路為主,與更多消費者接觸,開創金融服務業數位的新格局。無獨有偶,台灣另一家工業專業銀行—開發工銀,也將轉型大型創投控股公司,預計今年內繳回工銀牌照。

有趣的是,仍有專家學者建議政府至少成立一家專業銀行,用以協助特定產業的推動,承擔政策任務,幫助經濟發展。為何市場的發展與專家的建議相左?

追根究柢,關鍵在專業銀行通常僅能針對特定產業、領域或項目進行融資。並由於承擔政策目標,難以將獲利最大化,造成發展受到局限。對比之下,綜合性的商業銀行業務範圍包山包海,銀行發展受到限制少。在商言商,民營專業銀行不賺錢,因此經營者當然會希望轉型成為商業銀行。

但誠如專家學者所言,產業政策的推動其實是需要專業銀行支持,如何解決?

從業務性質上看,專業銀行與投資銀行相當接近,但與商業銀行大不同。商業銀行吸收存款,利用存款與放款的利差(Spread)作為主要的收入。而專業銀行不同,大多提供中長期資金,靠資本利得(Capital Gain)獲利。專業銀行提供資金與否,係依據企業發展潛力,決策上以投資為目的。因此支持國內投資銀行、創投的蓬勃發展,多元化投資、融資管道,健全金融市場發展,幫助經濟成長,才是長期的解決之道。

過去數十年投資銀行在全球倍數擴張。伴隨著產業發展、金融技術進步、全球化、新興經濟體高速成長等商機,造就了美林、高盛、摩根史坦利等大銀行。他們不僅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經營傳統的投資銀行業務,而且進一步提供收購、資產管理、財務諮詢、證券清算、風險控制、資金借貸等業務。投資銀行已成為現代化金融市場的一部分。

然而,長期以來,由於台灣法規、環境與觀念的限制,國內投資銀行、創投等直接融資的相關產業發展有限。而當前也正是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突破的關鍵時期。朝野應支持投資銀行與FinTech結合發展,一步到位,趕上國際趨勢,發達經濟,何樂而不為呢?

   
國營員工高年終 乾脆直接法定
呂蓬仁/公職退休(彰縣員林)/聯合報
似乎不論經營成效多爛,也不管景氣如何蕭條,國營事業最高四點六個月年終獎金永遠「穩定性領取」,每年頂多刪個零點幾意思意思;經濟部不外想製造「確有嚴格審核」假象,這與立法院審查年度總預算隨意刪除幾百萬放水乃異曲同工,更像平常滿江紅的作弊學生,怕遽然考滿分遭起疑,假裝錯個一兩題,根本欲蓋彌彰作法!

如果公營企業年終獎金如此可讓員工準確期待,亦從不超乎外界預期之穩穩當當包領,何不索性將國營員工包含考成與績效兩部份的四點六個月年終獎金逕行法定化算了,那套欺騙社會的黑箱成本計算公式,其戲碼大家早看厭倦了,「分贓制」若見得了光,為什麼總關門任憑千呼萬喚不出來呢?

筆者曾是國營事業高獎金受益者,此刻批評欠缺厚道,恐挨批酸葡萄之不入流,正當既得利益時也自認「入對行」理所當然,的確討厭旁人說三道四,生怕輿論眼紅壞事,害我輩年終獎金起變卦。不過當時是生產者角色,現在是純消費者,立場不同,服務業以迎合顧客口胃為導向,要拿出業績,不是不需任何經營技巧,年終獎金照樣領的爽歪歪,消費顧客卻氣呼呼被當冤大頭。

與其年年作那無意義假動作,倒不如把四點六個月年終獎金訂為員工固定薪資一部分,省得大家眼睛業障看了心煩。

   
林中斌/川普外交「聯俄制中」?
林中斌/聯合報
「中國強暴美國!」

去年五月,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如是說。他主張「課中國進口貨品四十五趴重稅」。十二月二日,當選的川普與蔡英文總統通話後,反中姿態更高,批評北京操控匯率、軍事化南海。他強調美國要擴軍。一月廿日他就職後,中國將成美國頭號敵人。

「作為國家領袖,俄國普亭比美國歐巴馬好。」

去年九月川普如此說。十二月廿六日,德國《圖片報》(Bild)報導:根據川普幕僚透露,前國務卿季辛吉以川普顧問及俄羅斯總統普亭家中貴客身分穿梭,布局「聯俄制中」,壓制中國崛起。

這些表象之下,有兩項另類趨勢:

●川普無意與中國全面對抗到底。他抗中姿態既含鬥氣成分,也是精算的談判籌碼,屬於「過場」而非目的。他可能謀取美中俄三邊的樞紐位置。

●季辛吉致力「聯俄」,但並無「制中」之意。川普「聯俄」政策將遭國內杯葛。

以上淺見根據如下:

●川普中國,愛恨情結。川普與華人企業關係深廣複雜,程度超過歷任總統。他曾經與瑞安房地產的羅康瑞及新世界發展的鄭家純合夥房地產,○五年不滿而控告他們要求賠償十億美元但敗訴。此外,川普私下抱怨他在大陸投資被坑,但公開又號稱很會跟中國做生意。去年初他對保守媒體Breitbart說:「我當選後中美關係會比現在好。」

他任命的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管Peter Navarro去年七月廿一日在《洛杉磯時報》寫道:「川普課中國進口重稅是談判策略。」

去年八月,美國與中國軍艦在青島港外聯合演習。九月,中俄海軍在南海聯合演習。目前,美俄海軍無演習,中國居於三國間樞鈕地位(pivotal position)。川普企圖應是取而代之,但成敗未知。

●川普美國,多重分裂。「分裂合眾國(divided United States)的總統」是當選年度人物的川普在去年十二月十九日《時代雜誌》封面上的標示。挺川普和反川普的選民嚴重對立。國會裡共和黨大老和支持石油及煤礦的議員也分裂。川普任命的許多部會首長長期反對所管轄的部會。他公開排斥中情局所說俄國駭客操弄大選。十一月八日當選後,川普至今未踏入華府一步,似擔憂他自身安全。《紐約時報》的Evan Thomas甚至預測他會仿效尼克森組成自己的小中情局幹不法勾當而下台。

●德國媒體,一廂情願。根據《讀賣新聞》去年十二月廿日對季辛吉的採訪,他仍認為美國應與中共維持友好關係,反而對美俄合作前景不樂觀。根據一月二日間接來自北京訊息,季辛吉十二月初訪北京時,已告訴習近平他將斡旋美俄兩國對烏克蘭和克里米亞的爭議。針對冷戰後美國領導的北約在俄國邊境進行最大規模的軍事部署,十月初,普亭部署帶核彈頭飛彈在波蘭與俄羅斯邊境,柏林落於射程之內。憂心的德國朝野渴望美俄和解。《圖片報》顯然根據川普幕僚透露的片面訊息擴大解釋成美國將「聯俄制中」的政策。

未來一年,兩岸關係敏感。對大環境誤判更危險。

(作者為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前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早上睜開眼最想念的美味
每天早上睜開眼睛最期待的就是早餐了!無論是要實現遠大的夢想還是努力在奮鬥過生活,在這之前,先吃早餐吧!本次搜羅各式美味早餐,讓你迫不及待拋下溫暖的被窩,大快朵頤!

被喻為地球上最美的雙心石滬 造型好浪漫
雙心石滬正綻放美麗,海水剛好退潮到極致,石滬的顏色與模樣最清晰,每顆心不同角度的海面雙心都拍了,沒人打擾的午後、沒人干擾的美景,終於有個近乎不切實際的開闊與浪漫讓人揮霍。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