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17年1月的某一上班日下午,瑞典一家分行正營業中,突然闖進一位蒙面的持槍男子。他以極快的速度走到櫃台,一手拿槍指著一名行員,另一手則持著袋子,喝令行員將現金交出來。此時,行員鎮定地指著牆上的標籤:「本行為無現金場所」,這男子雙手一攤,無奈的說,「銀行無現金,那我還能到那裡去搶錢?」沒錯,這就是無現金社會帶來的好處。
數位化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也是產業轉型創新、經濟成長的新引擎;行政院今年起推動「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簡稱DIGI+方案)」,藉由帶動物聯網、智慧機械、綠能及醫療照護等國家重點產業發展,讓台灣的數位經濟規模在2025年時能夠成長至新台幣6.5兆元。政府立意甚佳,但若能與發展無現金社會相輔相成,或許可畢其功於一役。
無現金社會係指經濟體系中大量使用非現金的信用卡、電子貨幣或行動支付等工具進行交易。瑞典是全球第一個引進紙鈔、也有望成為第一個無現金社會的國家。
根據瑞典中央銀行的調查,其國內非現金交易平穩增長,已占整體交易的92%;並擬推出電子貨幣,成為第一個創立自己虛擬貨幣的主要央行。而丹麥政府自今年起實施「無紙幣政策」,銀行停用部分支票、跨行資金移轉將全面以轉帳方式處理,積極朝向無現金社會。亞洲的韓國央行則計劃於2020年實現無現金社會目標;新加坡政府宣布將測試區塊鏈系統驅動的數位貨幣。
究竟,發展數位國家如何與無現金社會並行不悖、相輔相成?其實,只要著眼於無現金所帶來的利益,並努力克服其可能衍生的弊端,應指日可待。
不可否認,隨著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的發展方與未艾,行動支付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根據IDC Financial Insights的估計,2016年全球行動支付交易規模逾1,000億美元,今年可達1,910億美元,每年將以平均35%的幅度成長;若以國家別來看,北歐的挪威、瑞典、丹麥的行動支付比率最高;在亞太地區,則以大陸、日本、印度及澳洲等地成長最快,其中,中國大陸行動支付交易規模將由2014年的人民幣2.94兆元躍升為今年的11.94兆元。
推展無現金社會的好處不少,包括:(一)降低紙鈔發行及運輸,還有行政成本。(二)簡化付款程序及降低交易成本。荷蘭央行研究指出,若以電子貨幣或信用卡取代現金,可減低6%的零售支付過程成本;巴西央行的研究報告也指出,若支付過程無紙化,可節省的成本高達經濟總額的1%。(三)讓交易更加透明化。由於電子支付或行動支付的交易帳目透明,可減低逃漏稅及非法洗錢。(四)可促進金融服務、創造商機。據研究,電子支付可增加消費,平均1元可以帶動千分之4的消費金額成長。(五)可防止假鈔及降低犯罪率。如搶銀行機率降至最低,盜賊亦難以銷贓。
當然,也有一些缺點待克服:(一)個資外洩及安全疑慮,可能產生新型態科技犯罪。(二)讀卡機器或手機發生故障時,無法使用。(三)外匯管制與資金移動管理問題。(四)央行的貨幣政策傳遞效果難掌握。
台灣行動支付比率在2015年僅達26%,落後亞洲許多鄰近國家,建議央行宜積極考慮數位貨幣的發展,如可應用區塊鏈發行數位貨幣,以達到交易即清算的效率。對於弊的部分,應可藉由技術及金融科技監理逐一克服。(作者是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