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草莓」、「芭樂」…,在廈門長庚護理院,每一間房間都有自己獨特的「水果名」。這一獨特的命名方式,體現的是這家養老院從台灣帶來的人性化、注重細節注重長者「身、心、靈照護」的養老經驗。中新社報導,來自台灣的護理部副主任駱淑惠日前受訪時指出,用水果起名,是因為長者往往難以記住由數字和字母組成的房間號,而水果名簡單易記,長者不易遺忘。而且,房間的排序是以水果名首字母的拼音依序排列,這樣一聽到長者報出房間名,護理人員就很容易判斷出長者住在哪一間房間。
駱淑惠說,護理人員熟記在心的,還有每一位長者的愛好、需要、飲食禁忌,甚至還有每位長者能使用的語言。
重視人性化,貫穿在廈門長庚護理院每個細節。為了美觀,長庚護理院曾在走廊擺盆花,但駱淑惠注意到,有的長者腿腳不便,必須扶著牆邊的欄杆前進,遇到盆花時便不得不繞道。於是,她立刻讓護理人員將盆花撤去。
住在「荔枝」房的杜老先生,今年90歲,從護理院創辦的第一天就入住了。老先生的房間,一如現在很多時尚年輕人的家一樣,床頭布置成照片牆,貼滿他自己和親人的照片。他頗為驕傲的,還有他親手收拾的衣櫃,裡面每種衣物分門別類,擺放得整整齊齊。
在駱淑惠看來,將養老院布置成家的氛圍,對住在這裡的長者身心靈健康十分重要,因為養老院中的長者「是積極的經營生活,而不是被動的接受養護。」
在護理院中,讓年長者「經營生活」的重要方法,還有發揮他們的才藝。新年將至,寫得一手好字的杜老先生,最近就忙活著為護理院寫春聯。退休後才開始學習書畫的他,如今不但成為護理院中長者們的書畫老師,還收了不少護理員徒弟。
廈門大學退休教授汪慕恆和長庚護理院一樣,祖籍在台灣。不擅長文藝的他,繼續在護理院中為長者們「授課」。他的孩子為他買了一本成語書和一本歷史故事書,汪教授從中各挑出100個「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一個個講給大家聽。
長庚醫院副總經理兼護理部主任蔡來蔭指出,長庚護理院已經得到大陸長者的認可,目前床位率在96%以上。除了秉承自創辦人王永慶讓長者「自在又有尊嚴生活」的理念外,醫養結合也是長庚護理院模式的成功之處。
落址在廈門長庚醫院住院部8樓的廈門長庚護理院,得以充分利用長庚醫院的醫療資源。蔡來蔭說,護理院為每位長者建立健康檔案,並定期體檢,定期醫生查房,做好日常監測與主動照護。一旦長者生病,也會派專人全程陪護就診。
長庚護理院落地廈門兩年多來,越來越多台灣養老機構跨越海峽,進入福建。蔡來蔭表示,希望未來能將長庚在台灣的「養生文化村」經驗引入廈門,讓長庚養老文化更完整地引進到大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