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長鍊多元不飽和n-3脂肪酸、維他命D及微量元素硒和碘,被視為有益健康的食物。過去有研究發現多吃魚可以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死亡率及所有原因的死亡率,但是也有部分美國和歐洲地區的研究顯示多吃魚並沒有這麼好的益生效果。 2017年1月,《內科醫學期刊》(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刊載了瑞典的研究報告指出:吃魚和所有原因死亡率的關係為U型曲線。換言之,適量吃魚可以降低所有原因死亡率,但是無限量的吃魚並沒有多多益善的效果。
研究者使用兩個大規模的世代資料庫,收錄七萬多名45至83歲的瑞典男女,以問卷調查研究對象的身高體重、飲食習慣、生活型態等相關資料,計算各人所吃的食物中魚類的總攝取量,依照這個攝取量的多寡將受試者分成五組。
自1998年起追蹤17年,和瑞典死亡原因登錄系統比對,以Cox比例風險模式,對魚攝取量和死亡的相關性進行迴歸分析,在校正身高體重、教育水準、抽菸喝酒、運動和飲食習慣等因素之後,結果發現:每日魚攝取量的中位數,在男性和女性分別為30.5克和25克,少於中位數攝取量,死亡率會逐步上升。完全不吃魚者相對於中位數攝取量,男女性死亡風險分別增加19%及25%。如果換算成時間長度來說,吃魚最少的五分之一組相對於中位數組,男女性壽命分別縮短4個月和6個月。相反的,若是多於中位數攝取量,在女性也發現死亡率漸增,每日魚攝取量達80克的女性相較於中位數攝取量,死亡風險增加39%。然而,在男性每日吃魚多於中位數攝取量則沒有發現死亡風險顯著增加。
令人意外的是,在這個研究中若是只計算富含油脂的魚類(如鮭魚、鯖魚)攝取量,多於每日50克時,在男女性的死亡風險都會增加,而魚的烹調方式是不是用油炸的則對死亡率並沒有影響。這和目前的健康觀念並不契合,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釐清。研究者的解釋是汞、多氯聯苯、戴奧辛等工業汙染物較多存在於油脂含量高的大型魚類中,讓多吃魚的人增加了健康風險。而油炸作為魚的烹調方式在西方國家頗為普遍,因此在這個研究中影響較不顯著。
(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