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報導,二○二二年出生人口預估僅有十三點八萬人,遠比原先的期待更低。如果說,在提高生育率上一年編列一千億新台幣,這個政府不能算無作為了吧!但花一千億卻帶來減少出生人口一點五萬的結果,就必須要問,錢到底花對了沒?
在台灣,大部分研究人口政策,尤其是來自社工、社福的學者,針對提高生育率,從歐洲、尤其是北歐的出生人口與女性勞參率曲線,得出的藥方大多都是「友善職場」及「公共托育」。部分婦女社團以全球已開發國家的催生政策中認為,「發津貼」是公認最為無效的政策。
這些源自多半是左派政黨,以大政府、高稅收做為社福基底的主張,告訴民眾,由菁英分子做為政府官員建構的托育網,對下一代是最好的,因此當人民把育兒的義務與權利交給政府,人民就會大膽地生育。
這種假設建立在不生是因為「不敢生」、「沒錢生」,所以利用公共托育減少生育的壓力,年輕世代就會敢生、沒錢也可以生。但如果不生,是因為「不想生」,甚至根本就未將生育列入生涯規畫呢?
所有的社會行為都有道德性與經濟性的目的。道德性講求在義理上該不該做,當行為符合道德性,該做的行為還是要做。當七成的民眾認為當兵符合保衛國家,備戰才能避戰的道理,徵兵就變成一種道德行為。
經濟性講求社會交換,從事某個行為,是因為人們使用某個行為交換更大的利益。募兵的達成率未能完成,或許是每月三點五萬不能滿足月薪已有三萬,卻須每天被關在軍營裡面不自由的交換。但若一個月變成五萬,可能就有更多人願意加入,再加上更人性化的管理與更好的營區裝備,少點打掃割草,留營意願可能就更高。
生育也是一樣。政府告訴年輕人,已經花了一千億提高友善職場、公共托育,但那是生了之後才造成的需要,如果不生,連這些需要都免了。更何況,公共托育可以減少父母生育後經濟壓力,但並不表示完全沒有負擔,還不包括心理及父母的生涯規畫。而不必負擔的最根本行為,是不生,不是嗎?
因此,如果在道德性上,沒有透過家庭教育,告訴年輕適婚育者,生育對於整體環境及個人的未來發展,到底有何必要性,補助當然無效,因為沒有補助到產生動機。
若政府補助「婚育包裹」,從結婚繼而生育帶給新家庭的高紅利,例如結婚帶生育,每胎補助五十萬,一年結婚即便廿萬對,生四十萬個新生兒,也不過兩千億台幣。
從今年的超徵稅收,您還覺得兩千億多嗎?因為出生,每個孩子帶來的經濟紅利,又何止五十萬?
包裹道德性與經濟性,讓生育補助與婚前教育、婚姻教育、親職教育全然結合,在不同於歐洲的社會主義,而是以家庭為養育基礎的台灣,是時候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