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秋紅谷搖曳水舞幸福 游道生樹立摩鐵傳奇


【雷驤.Pocket Watch】以畫像當底片,將城市風情片片拼湊、凝聚生活原味,生命風貌即在此刻現形!! 忙到沒時間對統一發票嗎?【統一發票電子報】為你快遞每兩個月的最新號碼,讓你不錯失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4/24 第10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在地圓夢人
秋紅谷搖曳水舞幸福 游道生樹立摩鐵傳奇
職人圖像
不瘋魔不成佛 林殿威無伴奏的製琴之路

 

cover
 
 
 

秋紅谷搖曳水舞幸福 游道生樹立摩鐵傳奇
文/鄭書豪;攝影/羅友辰、朱克明

十八年前,二十八歲的年輕建築師游道生,
因緣際會地與臺中在地建 商第二代林錫銘成了麻吉夥伴,
從潭子頂一汽車旅館開始,到遠近馳名的六星級沐蘭Motel,
逐步打造一個讓臺中人引以為傲的幸福空間,一個築夢的所在。

 
在地圓夢人1
游道生逐步打造一個讓臺中人引以為傲的幸福空間,一個築夢的所在。

一個冬日午後,秋紅谷幸福小水舞餐廳戶外迴廊沙發上,滿是飄落的桂花細末,游道生及其夫人黃美雪隨手撫出一塊自由的空間坐下,一面望向風生水起的秋紅谷地,一面娓娓述說「水舞集團」在地圓夢的故事。

沐蘭有夢 掀起摩鐵風潮

水舞集團執行董事游道生說,集團事業分成兩大系統,一支是健康事業系統,也就是水舞生活會館系列,由另外一名執行董事李益成獨立經營;一支則是汽車旅館加餐飲系統,由他和林錫銘兩位執行董事會負責。

游道生表示,每蓋一棟汽車旅館,就像是經歷一個世代,第一代的潭子頂一,用比較花俏的交叉設計概念凸顯特色,接著文心麗堤走的是單價經濟的商旅路線,到了第五代的沐蘭,更是加入各種創意元素,引領一波「摩鐵革命」,顛覆一般人對於汽車旅館的負面印象,將摩鐵設計提升到另一個境界。

「沐蘭的基地夠大,光是室內面積就多達2,200坪,可以容納無限的創意。」於是,水舞集團便在既有的經驗基礎上,加入了嶄新的三層樓設計概念,每個房間都有專屬的電梯車庫,房間內有與大自然相通的花園及游泳池,和有別於傳統的衛浴風格。

 
在地圓夢人2
水的元素讓沐蘭走出舞動的風韻。

游道生用一個簡單的比例變化說明這一切:「早期的汽車旅館,臥室面積佔四分之三,其餘四分之一則是衛浴設備;沐蘭的空間比例,則是臥室、衛浴和戶外景觀呈現1:1:1的比例,一個創設幸福空間氛圍的完美比例。」

最重要的是,水舞集團還注入了一個經營理想的堅持--絕不提供做轟趴場所,僅歡迎雙人或是家庭入住,享受六星級的休閒度假體驗。事實證明,這一個小小的堅持,竟然顛覆了大家對於汽車旅館是一個龍蛇雜處、藏汙納垢的刻板印象,引領了一波摩鐵風潮,更成功打響臺中市休閒旅遊之都的名號。

在地夥伴 以實力營造成功

不過,水舞集團並沒有因為沐蘭的成功而打亂了企業經營應有的節奏,在臺中之外,僅在兩年前審慎踏出第六代臺北沐蘭摩鐵的一小步,主要的布點、創意心思甚至合作的供應鏈廠商,都是臺中在地的原汁原味。

水舞事業機構特助丁國璽說,從第一代開始就跟水舞合作打拼的室內設計、裝潢、石材、燈具、玻璃、家具等中部業者,跟著水舞的成長而茁壯,至今依然是緊密的夥伴,一起研發設計、一起細心打造水舞與眾不同的奢華時尚感。

 
在地圓夢人3
水舞饌中港店走簡潔明亮路線。

丁國璽指出,水舞集團的建築個案,基本上就是臺中軟實力的一個Show Room,一個讓企業夥伴展示用心的空間。更且,水舞集團還透過臉書、微博等網路平臺的連結、推廣,企圖將大臺中地區觀光、休閒、文創等豐沛資源做一個深度旅遊的結合規劃。

「除了陸客之外,東南亞各國也是我們促銷深度之旅的目標族群,行銷概念則是以City-Villa為主軸,強調整個臺中市就是一個悠閒舒適的Villa 度假村,可以山、可以海、可以都會風情,也可以文化反思。」

水滸入菜 兼具歐風慢食

深度旅遊自然少不了特色美食,這點,水舞集團旗下「幸福小水舞」餐飲部經理廖英豪信心十足地表示:「我們已和在地餐飲相關業者密切合作,要將臺中的美食推向國際,讓食物為旅人寫下難忘的回憶。」

例如,仿自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的水舞饌連鎖餐飲系列,成立十三年來,在臺中崇德路、中港路、政和路和軍功路,以及臺北中山區、大安區都設有分店,觸角甚至延伸至大陸上海,採取的是因地制宜的經營模式,從中式簡餐、茶飲、排餐到山產火鍋,都與當地食材結合,為不同的消費族群打造最具臺中味的美食餐點。

至於從麻園頭溪旁移至秋紅谷「變身」出發的「幸福小水舞」,則是配合秋紅谷輕陽、微風、小湖、柔綠的幸福氛圍,改走義大利風的慢食風情,並且分割兩段悠閒時光,下午茶鋪陳的是英式雙層糕點,營造維多利亞貴族雅致;晚茶是Lounge Bar的微醺,在月色之下私語情思。

廖英豪指出,幸福小水舞的經營模式,同樣是要作為臺中相關產業的一個Show Room,因此,除了義大利進口的餐桌椅、舒適沙發外,英式下午茶的貴族糕點,當然來自「糕餅之鄉」臺中的精緻烘焙,鳳梨酥、鹹蛋糕、馬卡龍,新鮮又順口,佐一杯當季水果茶,純然臺中印記。

 
在地圓夢人4
水舞饌崇德店充滿東方人文色彩。

游道生說:「水舞集團一直有個夢想,就是要把品味、生活、專業與喜好結合在一起,打造一個建築文化精品,秋紅谷便是圓夢的所在,藉由臨臺灣大道的藝文空間,提供工藝性、生活化的國際精品,或是臺中在地文創產業、藝文活動的展演空間。」

游道生信心十足地表示:「我們要把秋紅谷打造成臺中市的新地標。」

有樹最美 城市生機無限

走賞水舞集團每一個已然落實的夢想,聰明的旅人會發現,樹,是讓它風情綽約的秘方,姿態各異、品種有別、濃淡參差的綠意,結合臺中特有的陽光,加上流水粼粼,幸福就如桂花細末般,在每一個隱微處飄香。

講到樹,執董游道生和「董娘」黃美雪眼睛一亮,談興更高了。

游道生表示,水舞集團每個合作夥伴都愛樹,都共同認知一棟硬梆梆的建築,需要景觀、需要植栽綠化來映襯。「樹美,光線就好,生態環境也會好,人在這個場域也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只要有任何線索,游道生、黃美雪常常到臺灣各地去看樹,即使是「山頂尾溜」,都會想辦法挪出時間趕赴現場。「我們在大坑有一塊地,自己種樹,五葉松、楓樹、落羽松、雞蛋花等等;在卓蘭還有一個『秘密花園』,專門將收購、搶救來的樹安置於此。」

游道生拿出智慧型手機,滑動一張張照片說:「這是一棵百年荔枝樹,因為三合院要拆除,主人打電話問我要不要,我們立刻雇用兩部怪手去挖、去運,花了幾萬元成本,我太太就笑我說,一年花不到一千元買荔枝吃,卻花幾十倍價格去救樹。」

 
在地圓夢人5
水舞集團捐贈給秋紅谷的大樹日益成長,秋紅谷也隨之舞動了起來。

不過,如此癡狂地愛樹、養樹,卻使得水舞集團與眾不同。游道生指出:「我們在規劃建築個案的時候,會把植栽樹種都想好,整體規劃、一次到位,絕不會急就章。」於是,不論是從自家苗圃,或是從各地引進,水舞集團的圓夢過程中總是綠意盎然、生機無限。

秋紅谷美麗的午後,黃美雪指著逐漸茂盛成蔭的樹林說:「我們主動提議捐贈250棵各色大樹,讓原本不甚茂密的秋紅谷頓時搖曳生姿了起來,這是水舞集團一貫的作法,希望臺中會因此更美、更好。」

TOP

 
 
 

不瘋魔不成佛
林殿威無伴奏的製琴之路

 
威廉提琴工作室1
沒有師傅領進門,林殿威靠著自學,成功打造出揚名國際的手工小提琴。

文/葉佳慧;攝影/游家桓;翻譯/林政佑

被稱為「樂器中的女王」,小提琴,作為一種造型優美、樂音輝煌的弦樂器,不但總在管弦樂或交響樂中佔有主導地位,獨奏起來,亦是能狂、能斂,能悲、能喜;高度的演奏技巧加上豐富的聲音張力,讓小提琴自十六世紀從義大利北部發源以來,就迅速橫掃歐洲,五百多年來,甚至跨越東西方文化,寫下人類音樂史上共同的一頁。

愛樂家庭 從小培養鑑賞力

 
威廉提琴工作室2
威廉提琴工作室從空空如也的車庫,變身成充滿藝術氣息的小提琴殿堂。

生長在愛樂家庭裡,熱中聆聽古典樂的林殿威,自小就感受到小提琴樂音的獨特魅力,其典雅外形所散發出的高貴氣質,加諸演奏者總是沉醉專注的神情,令他忍不住投以羨慕的眼光。然而在民國60年代的臺灣,學習小提琴是一件極為奢侈的嗜好,當時的公務人員一個月薪水不過幾千塊,但光是購買一把小提琴就要價幾十萬,「那時候如果真要讓我去學小提琴,爸媽可能要賣房子了!」林殿威苦笑著。

雖然知道學習拉奏小提琴對自己來說是一項不可企及的奢望,但林殿威對古典樂的熱愛卻未曾消減,不但持續累積聆聽古典音樂的資齡,對於樂理、樂音、樂曲甚至是樂器的鑑賞力,更培養出自我的判斷力。但是由於現實生活與社會環境的期待,林殿威並沒有朝向專業音樂人的教育養成之路走去,畢業於中興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後,林殿威即刻投入生化領域,從事醫學研究工作。

頂著一份耀眼的學歷,又擁有令人稱羨的工作,林殿威的未來原本一切順遂又看好,卻因為父親健康亮起紅燈,觸動了林殿威內心長久以來的困惑。踏入社會工作以來,林殿威發現,臺灣不論是哪個產業鏈,都還是停留在「Second Hand」的二手階段,接受外國的研發、購買外國的智慧專利,而不從根本去發展屬於自己的產業。無法認同這種短視近利的作法,加上公司是父親辛勞一輩子的心血,民國91年,在外人無法理解的目光下,林殿威接手父親的木器製造公司,並開始拓展新的產品路線;處在千頭萬緒、打造新藍海的同時,重新擁抱對小提琴的夢想,不但成為林殿威抒壓的管道,竟也意外地玩出成就,拿下臺灣有史以來,第一位在國際小提琴製琴大賽中獲得入圍的唯一人選。

 
威廉提琴工作室3
利用儀器精準測量背板厚薄,因為小提琴的製作正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閉門造琴 彳亍獨行的製琴之旅

「民國94年時,我買了一本專門製作小提琴的書,工作之餘,就是研究小提琴如何製作,讓自己能夠短暫跳脫肩上沉重的壓力……」或許是興趣的驅使,加上求學時培養出的科學研究精神,民國96年底,林殿威終於忍不住「手癢」,買了各式各樣的製琴手工具,將自己關在一間小小的車庫,在一張疊桌上,展開了他無師自通的素人製琴之路。

既然家裡從事木製行業,從小就在木堆中長大的林殿威,對於木頭質性的掌握自然優於一般人,而理工出身的教育背景,讓林殿威對力學、物學、化學都有研究,這幾個要素結合起來,成為林殿威進入製琴工藝殿堂的重要關鍵。透過木料商,林殿威買來最適合製作小提琴面板的北義雲杉,以及製作背板的巴爾幹半島楓木,並要求自己要用「世界頂級手工小提琴」的標準和規格,打造他從童年以來一直未完成的夢想--擁有自己的小提琴。

 
威廉提琴工作室4
雕刻琴頭必須有3D立體概念且要聚精會神,是種考驗,但也彷如一種修行。

「提琴是世界上僅次於中國古琴最貴的木器和樂器,不過提琴的流通性更好、更廣為人知,它可以說是木工藝術的極致表現。」林殿威說,在臺灣雖然有不少修理提琴的師傅,但是,能「從頭到尾」完全不假他人之手的製琴師有多少,卻是一隻手數得出來。而在西方文化裡,一個了解、精通,並且親手執行所有製琴流程的通才,才能被稱為「製琴師」,而一個製琴師的社會地位,是備受各界尊崇的。

經驗無價 魔鬼藏在細節裡

光看小提琴的外形線條,就可揣擬製作一把琴的工序必定是極為繁複困難的,而林殿威說:「做任何事情都是熟能生巧,製作小提琴的步驟、方法,其實透過書本、網路都查得到,沒有所謂不可外傳的秘方,但最重要的其實是『經驗』,一定要透過實際操作,才會得到經驗,那是無法傳授的眼光、手感,更是一種直覺。」粗略來看,製作一把小提琴的流程大致可分為確定主體內模具、琴頭雕刻、刨製面板背板、側板固定、角木黏合、挖槽鑲線、上漆、上弦、固定琴橋、調整音柱、裝置托腮……等,每一個部位都有不可出錯的細節。

 
威廉提琴工作室5
不使用任何機械輔助生產,林殿威以內膜法製作手工小提琴。

然而林殿威認為,製琴過程最難掌控的,在於「上漆」的步驟,因為「漆」的材料不但各有不同,且要一層層上,有次序、有邏輯,不同的組合,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而這也是每個製琴師最神秘,也最感驕傲的地方。就像白琴(未上漆前的琴)上漆的第一道手續,必須用蛋白最清、最稀的部分和水調過,目的是為了封住木頭的毛細孔,使琴箱的共鳴更為響亮、飽滿。而這些步驟和材料,林殿威自己也是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但蛋白的濃稠度到底要多少、要取哪些部位,他也是靠著一次次的經驗累積,才得出滿意的結果;不過林殿威自己也笑說,幸好過去念的是生化,對於種種細微的化學變化,他會很本能地注意到,只是當年是用在實驗室,現在反而發揮到傳統工藝上了。

 
威廉提琴工作室6
上漆的程序和邏輯影響成品優劣至深,是一個製琴師最神秘也最驕傲的地方。

原本,林殿威只是朝著自娛的方向製作小提琴,並寫部落格和愛樂、愛琴者分享他的製琴心得,但卻意外地收了兩個有意學製琴的學生,這讓林殿威也開始思考,身為一個技術傳承者該承擔什麼責任?就是讓他的學生「師出有名」,才能在社會上站穩地位。

榮耀加身 國際級的製琴手藝

於是,林殿威報名參加了全球小提琴製琴比賽的最高榮譽,也就是三年舉辦一次的義大利Triennale國際製琴大賽。世界上最有名的小提琴,即出自義大利製琴師安東尼奧•史特拉第瓦里(Antonio Stradivari)之手,而這場比賽正是義大利半官方組織以Antonio Stradivari為名所舉辦的全球性競賽,匯聚了全世界頂尖的小提琴一較高下。林殿威為了參與這次競賽,在父親友人的協助下,親炙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的小提琴收藏,「那好像做了一場夢,我與琴房裡所有的製琴大師面對面地對談。」那天,林殿威經過了一場心靈的震撼洗禮後,將所獲得的靈感全心貫注在製作參賽的小提琴裡,比賽結果出爐,林殿威所製作的小提琴獲得入圍,那是除卻前三名之外的最高肯定。對於一個無師自通且毫無環境優勢的東方素人製琴師來說,這不但是一種成功,更是一種無與倫比的肯定。

 
威廉提琴工作室7
林殿威第一次參賽即拿下義大利Triennale國際製琴大賽榮耀。

從埋首在車庫「閉門造琴」開始,現在的林殿威,除了將車庫改造成對外開放的「威廉提琴工作室」,也向雲林縣政府租賃了一處警察宿舍歷史建築,改造成週末提琴教室,裡面將展示與解說製作小提琴的工具、流程。林殿威說,他其實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因為小提琴在生活上做出這麼多改變,但既然已經在沒有預期下投入得這麼深了,那麼,現在他願意再多出一點力,讓小提琴文化在臺灣落地生根,幫助臺灣的音樂文化有多一點的可能性、多一些的發展性,這或許是他身為一個愛樂者最癡迷的表現,也是對「音樂」的一種回禮和感謝。

威廉提琴工作室
電話:0912-661962
地址:臺中市太平區儀東路66-1號

TOP

 
  完整文章請見:《悅讀大臺中》四月號NO.25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