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心安、意安、平安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5/23 第126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與人合心、彼此讚歎,自然讓人心生嚮往,願意投入
證嚴上人專區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心安、意安、平安
慈濟脈動 醫海慈航/傳承宏願 曹汶龍與傅進華師徒之間
焦點專欄 生命的禮物/阿伯不說三字經
活動快遞 寰宇慈濟/臺灣
與人合心、彼此讚歎,自然讓人心生嚮往,願意投入
心能覺悟,選訂正確的人生方向,
少欲知足,不受外境引誘而引發無明煩惱,
就能堅定行道。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心安、意安、平安
◎撰文/釋德凡 編輯部整理
3•29《農二月•十八》

◎【靜思小語】心安、意安、身體平安,就是人生至福。

調整己心,與人和合

人生在世,不只要身體健康,更需要心理健康。晨語時間,上人開示,心安住、透徹道理,自然心安、意安;身體健康,行動自如,身隨意行最自由。「不為五濁染著,不受八苦所危,心安、意安、身體平安,就是人生至福。」

世事紛紛擾擾,不得清淨。上人教勉,學佛,就要安定心靈行康莊菩提道,與事無爭,則事安;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世無爭,則世安。

「心能覺悟,選定正確的人生方向,少欲知足,不受外境引誘而引發無明煩惱,就能堅定行道;了解自然法則,則生死自在、無所畏懼,不受生老病死、怨憎愛惡而牽動。」

慈濟技術學院昨天舉行大體老師啟用典禮,兩位大體老師──臺中賴林素嬌師姊、嘉義鍾易佑師兄,都是長年精進投入四大志業的慈濟人。另外,臺南陳秋江師兄前天因病往生,大體於晚間送返慈濟大學,將成為模擬手術的無語良師。

上人於早會感懷他們為慈濟志業奉獻身心,真正身安、心安、意安。「法在行中,故身心安穩;面對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就能安然自在、無所畏懼,在菩薩道上精進邁步。」

經營企業與推展志業,有何不同?與一位實業家志工談話,上人表示,企業只要有地方、有資源,出錢請人來做事,即可開展。「志業則要帶人帶心,在人與人之間溝通、謀求共識;人心合,才能啟動力量前進。有心成為志工,要先調整自心,與人磨合、與人和合。」

上人叮嚀,學佛首要調整好身、口、意,心安意定,才能脫離種種世事紛爭;否則,「心靈不安、是非不清,口舌輕輕一動,傳播不實的訊息,將興風作浪、掀起社會紛爭。」

何謂傳播「是非」?上人言:「清楚明朗、且有益人群的事情,可以多說;若是不清楚、不了解的事,就要謹慎言語,莫成傳播是非者。」

「菩薩」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上人表示:「慈濟人志為人間菩薩,眾生得安穩、我們得歡喜;心得歡喜、輕安、自在,就是學佛的目標。」

你我貼心,招菩薩伴

泰國四合一幹部返臺研習。上人教導,供養佛陀,不在有形的金錢、物質,最重要的是身體力行佛法、行菩薩道。

「靜思法脈、慈濟宗門,是依循佛陀教法,行菩薩道。所有靜思弟子,應內修『四弘誓願』及『誠正信實』,才能合和互協,外行『慈悲喜捨』度眾生。」

發心學佛,上人勉眾要與佛發同等的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凡夫煩惱無盡,有種種習氣,所以學佛的第一步即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法入心,才能斷除煩惱、掃除無明、改變習氣。」

上人續言,以法水洗除煩惱、改習氣之後,才能以清淨心「法門無量誓願學」;學有所得、道業增進,就愈漸接近佛陀的覺悟境界,而能「佛道無上誓願成」。「要精進內修外行,才能回歸清淨圓明的自性,通徹宇宙萬理。」

修行,不是為了自己成佛,而是為眾生付出。上人強調:「付出沒有私我欲求,自能斷煩惱、除無明;心胸開闊明朗、智慧提升而能通達諸法,自造福因,自耕福田,就能自得福緣。反之,若不付出,再怎麼拜求福報,仍在『求不得』的苦惱中,無法脫離苦難。」

泰國是佛教國家,有許多莊嚴的佛教道場。上人教導:「要樹立外在莊嚴道場,須先莊嚴自我心靈道場──與人合心、彼此讚歎,自然讓人心生嚮往,願意投入。」

南非德本志工二月二十一日帶著史瓦濟蘭、莫三比克本土志工下鄉訪視,為中風臥床的老奶奶洗澡,並且打掃居家環境。清理完畢,史瓦濟蘭志工恭敬跪地,奉上福慧紅包祝福老奶奶,說明這是來自全球慈濟人的大愛。

「他們的語言,我聽不懂;我說的話,他們也聽不懂,須經過層層翻譯。可是他們心中有法,與我的心最貼近。法親彼此互愛,『菩薩伴』才能愈招愈多,而能協力廣開慈濟宗門。」

靜思法脈、慈濟宗門是依據佛陀對「人人本具佛性」的覺悟,精進落實「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上人鼓勵在座聽不懂華語的泰國慈濟人,要與師父貼心,共同致力「為佛教,為眾生」。

醫海慈航/傳承宏願 曹汶龍與傅進華師徒之間
◎撰文•何姿儀
攝影/楊舜斌
一位良師,足以影響學生一輩子。
跟著耕耘臺灣神經醫學領域的曹汶龍,
傅進華來到臺灣後山、走進大林田間,
踏著恩師足跡前進,
漸漸成為另一個開路者。
哪�有需要就往哪�去,
這對師徒一脈相承,更似父子!

「我想成為像他一樣的醫師!」

仰首講臺上那位神采煥發的老師,他專業而謙和,學養俱佳,他活潑而親切,風采翩翩。親炙曹汶龍的教學風采,青年傅進華的心輕輕地震動了。

很早以前,傅進華就從國防醫學院學長、學姊口中,聽聞「傳說中」很棒的老師曹汶龍。大五,真正受教於曹汶龍的神經學,他深深感覺到醫學傳承的溫暖與美好。

課堂上,曹汶龍教學生動,神來一筆的角色扮演,具體表現出病患的症狀,每每讓學生有如看見活生生的病例。生活中,曹汶龍隨和溫暖,不時邀約實習學生吃飯泡茶,他尊重、傾聽每個年輕人的想法與建議,讓飛揚的心得到安頓與疏通。

以前三名的優秀成績畢業,傅進華獲得優先選科的權利,因著一分對曹老師的孺慕與認同,他篤志以非熱門科的神經科,作為往後從事臨床、追求學問、乃至培植後學的人生方向。

因為,一個好老師,可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一顆種子將開枝散葉,繁衍一片森林。

也從那一念啟動,曹汶龍與傅進華參與了彼此的人生。一分師生之情,在兩人的生命�產生了奇妙的質變,直到將近二十年後的現在,曹汶龍的言行與風範,一直都在傅進華行醫的路上,產生著扎實而深遠的影響。

耐心沈著風格一致

在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診間�,傅進華注視著病患與家屬,語調輕柔,耐心回應病患每一句話,在完整傾聽後做出分析。他在手邊的紙上即時記述病患透露的訊息,也透過圖示,讓病患更清楚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那一分殷殷的叮嚀與再三的說明,永遠不會嫌多。

「記得實習的時候,還曾經跟病患吵過架;對病患的溫柔與耐心,應該是醫師養成的過程中,慢慢培養起來的吧!」年輕時,自認為對病患做了詳盡說明的傅進華,終究還是在溝通過程中,被病患的無理磨盡了耐心。「但一直跟著老師學習,他總是語氣溫和,凡事慢慢來。漸漸地,會發現老師的方式才是與病患的相處之道。」

跟過診的護理人員說,傅進華的看診風格與曹汶龍很像──一樣的慢!

在診間,要維持相同的慢節奏並不容易。當老人家反覆詢問相同的問題,當病患對自己的症狀總是無法述說具體,當候診區久候的病患頻頻引頸,當家屬急著想要醫師給一個明確的答案……傅進華的耐心一如老師曹汶龍,從一號到第五十號維持一樣的沈著、保有相同的溫柔,始終傾身靠近病患。

「神經科醫師必須比其他人具有更多的耐心。」在大林慈院神經內科,主治巴金森氏症、失智症、中風的曹汶龍說,沒有任何一位病患的狀況相同,除了生理與病程變化,背後複雜的家族歷史、成長環境、生活型態乃至社經狀況,交錯出不同的解題方式。特別是位處高齡化的雲嘉地區,內科病患複雜度往往更高一些,老人家身上可能同時有多種慢性病,也或許已看過許多醫師、領過許多藥;因此曹汶龍得花更多時間,細心探索他的病史與生活情況,病患忘記說的,他總是比病患早一步問在前頭。

好比,同樣以「酸酸甜甜」形容,橘子、鳳梨與葡萄的滋味大不相同,單單「頭暈」兩字,表現方式有百百種,而這都將導引出不同的處置方法。病患說出籠統的形容,卻期待醫師能藥到病除;曹汶龍巧妙地以不同方向問診,他喜歡毫無遮飾地與病患面對面,因為觀察細微的神情變化,也是重要的判斷依據。

「如果你了解,你會更安心,會更知道怎麼照顧自己。」曹汶龍常常這樣對病患說。醫師只是參與病患病程的一部分,作為協助病患與疾病共處的夥伴,他希望提供最詳細的衛教說明,與病患討論出最適切的治療模式與生活模式,讓病患心安一起走下去。

無盡「讓」,無私「給」

這樣溫暖慈藹的潛質,在童年的曹汶龍身上就隱約看見了。一九四九年,一歲的曹汶龍跟隨父母親從江蘇徐州來到臺灣屏東落腳。童年時人與人之間緊密相連的眷村生活、左鄰右舍互助相持,清貧自在的感覺,直到今日還在曹汶龍的心頭。

上學的時候,曹汶龍總愛在早晨第一個到教室開門,整理環境,迎接同學上學;樂於成就別人的他,一直都是服務股長的第一人選。身為五個兄弟姊妹的長兄,他學會對己自律、對人包容,多為家人設想。凡事謙讓、培植後學的習慣與熱忱,從小就奠基。

一直以來,曹汶龍並未奢想朝著學費較重的醫學院前進,只是一心想著就讀軍校以減輕家庭負擔。學業優秀的他,順利考取國防醫學院;畢業後,成為班上唯一走向內科的異數。繁重的住院醫師生活,曹汶龍甘之如飴。然而,當他在三軍總醫院完成內科住院醫師訓練、打算朝向腸胃內科深入發展時,師長卻將他喚到面前,指了一條他想都沒想過的方向。

「你去走神經科!」

七○年代的臺灣,醫療體系甚至尚未建立完整的神經醫學專科醫師訓練模式,年輕而富有熱忱的曹汶龍,不禁遲疑了,這樣的訓練環境,要如何走下去?

「你去國外學,回來之後教人。」師長的指引,交給曹汶龍一把通往神經宇宙的鑰匙。學問無大小,從不爭執己見且甘於服務的曹汶龍,就這樣順著因緣往未知的世界前進。

在英國倫敦大學進修的歲月,曹汶龍看見當代頂尖的教授、一流的醫師、團隊,培養出傑出的研究人才,醫學進步的齒輪不斷轉動,對他產生了深遠影響。

面對神經醫學領域依然空洞的臺灣,他心念篤定:「要建構完整的醫學教育環境,帶動臺灣神經醫學發展,唯有培養優秀的團隊,而不是想辦法成就個人。」

他體認到,在一片荒地上,唯有辛勤培植才能開出滿園芬芳。八○年代,他將正統神經醫學觀念帶回臺灣,積極培植新生代團隊,並鼓勵年輕人出國學習,開拓宏觀視野,繼而反饋成為向上提升的力量。

他既在年輕醫師前方指引,也在他們身後敦勵推進,事實上,他準備成為任何人腳下的肩膀。而他與病患之間扎實深厚的情誼,也讓他所參與的團隊濡染了和煦的氣息。培植專業素養之外,溫文儒雅、尊師重道,是做為鋪路人的曹汶龍,想帶給後進者的風景詩篇。

披荊斬棘走出道路

時光荏苒二十載,曹汶龍一路化育人才;一九九六年,他將屆半百,卻走進人生另一個關卡。

聽聞啟業十年的花蓮慈濟醫院,持續面臨醫師異動人力不足的困境,曹汶龍翌日即動身前往花蓮了解分明。那時,他對慈濟認識並不深入,踏進素樸的靜思精舍面見證嚴上人,看見眼前身形消瘦、聲音輕弱的法師,卻能發出救拔蒼生,興建醫院的慈悲宏願,他觸動至深。

當天夜晚,他一口氣讀完林碧玉副總贈予的《大愛》一書,慈濟四大志業的發源與脈絡,逐一變得清晰。當讀到同樣走在開創路上、長自己一歲的林副總,面臨花蓮慈院啟業在即仍無法招募到醫師,曾一度深陷心靈絕境,他迴盪不已。

「她們能發出這麼大的願力,一起披荊斬棘創立慈濟醫療志業,走出一條讓千千萬萬人得以依循的路,」他決定了:「我要去花蓮,幫慈濟建立團隊,培養人才!」

然而當他回到臺北,必須著手將行醫二十多年,已然如至親如摯友的病患,安排給其他醫師接續照顧時,這才發現醫病之情實難割捨。

「既然去了,要建構團隊,就要全心投入。」曹汶龍體會到佛家精神,決定讓自己大死一次,從零開始。

妥善安排老病患的同時,一邊透過人脈為慈濟醫院找醫師,這時,他想到了如同自己孩子的傅進華,「要不要跟我一起去花蓮慈濟醫院?」

電話那頭老師的詢問,讓傅進華有些心動。然而,當年的花蓮陌生遙遠,身為長子的傅進華,從小看著父母為了一家生計與子女教育而奔忙憔悴的身影,默默將照顧桃園山居父母的心願放在心中,眼看就要實現了;他遲遲不敢答應老師,事實上,他已安排著要前往北部醫院就任了。

但是,期間的一趟旅行返家後,原本不那麼支持自己去花蓮的雙親,積極鼓勵他前往。原來,曹汶龍打電話向父母誠懇溝通,並承諾將會好好照顧孩子。有了父母的支持,傅進華不再躊躇。於是,師生前往花蓮,一同簽約,一同報到。

師徒攜手支援補位

一個是剛起步行醫的年輕醫師,一個是捨下在臺北穩扎二十年根基的神經醫學專家,二十二歲的年齡差距,足以讓他們成為一對父子,憑藉一分理想與崇敬,一九九六年相伴到了後山。

當時曹汶龍的妻子還在臺北執教並照顧父母,他在生活瑣事上因有傅進華的協助,漸漸安頓;而學習精神踏實強烈的傅進華,也在老師指導關懷下,穩步成長。

愛好唱歌的曹汶龍組織了合唱團,嚴肅的醫院開始有了音韻的跳動,相同的志趣讓師生兩人朝夕相處的時光更加飽滿溫暖,點滴累積著更親於家人的感情。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科制度完備且氣氛和諧的風氣傳開,吸引年輕醫師加入,人力逐漸穩定。這時守護偏鄉的玉里及關山慈濟醫院,陸續提出了需要神經內科人力支援的請求。

一直以來,曹汶龍鼓勵並尊重團隊成員提出的想法,他凝聚共識,磨合彼此意見的差距;但對於該走的路,他也會找出方法堅持下去。既要支持科內年輕醫師在花蓮的修學與臨床發展,又要守護玉里及關山醫療的缺口,身為科主任的曹汶龍身先士卒,每週兩天南下玉里與關山慈院支援門診,來回路程將近三百公里,就因放不下那些生了病卻無法得到妥善照顧的病患。

「正是因為迢遙偏遠,慈濟才要設置醫院,只有親自看到鄉親離苦得樂的笑容,才能體會身為醫師的感動。」曹汶龍說:「當你在最前方走出一條路,後面自然會有人跟上的。」

二○○二年,慈濟在西部第一家分院──大林慈濟醫院,同樣面臨人才招募的困境與科務發展的需要,曹汶龍無法袖手,「我去。」這個距離遙遠的鄉下醫院,令人陌生與不安;考量輪調性的支援難以長久,當時,就連向來支持老師的傅進華,也投下反對票!

那是自一九九六年大林慈院動工典禮之後,曹汶龍再次踏上這塊土地;時隔六年,一片黃土長出一座莊嚴宏偉的綠色建築,更令他歡喜的是那些在大廳開心唱歌的純樸鄉親。「好美的醫院啊!」曹汶龍由衷讚歎。

每個月十五天的值班、臨床照顧病患,還得經常往返花蓮處理科務,日子忙碌而充實。原訂三個月支援的時間過去,幾經思索,為了協助大林慈院建構更穩定的團隊,曹汶龍毅然將花蓮慈院的主任職務交接出去,邀傅進華一起到西部打拚。

當時傅進華還在花蓮慈濟大學進修碩士學位,每次回花蓮上課,曹汶龍便協助照顧臨床工作;而曹汶龍回花蓮教學時,醫院的工作就由傅進華幫忙。那是一段忙碌卻美好的時光,師生合作無間,傅進華也順利取得碩士學位。

亦師亦父亦典範

從繁榮的臺北到後山花蓮,乃至西部鄉下的大林,傅進華畢業後,一路和老師相扶相持。在他的生命�,「曹爸」除了是老師,是長官,是家人,是貴人,更是典範;能貼身跟隨自己所景仰的師長學習,傅進華視為莫大福報。二○○三年,大林慈院神經科漸漸穩定,曹汶龍再度應花蓮慈院的請求東返。

大林的人文氛圍濃郁,深深吸引傅進華想繼續留在這塊土地上耕耘,但他將面臨的,是第一次真正與老師分離。

「從今以後,從我的窗戶再也看不到老師家�的燈亮了……」傅進華忍不住抱著曹汶龍哭了,也才知「父子之間」,義重情深。

二○○七年,臺中慈濟醫院啟業,傅進華前往擔任神經科主任,依著曹汶龍的風範帶領團隊。雖然新的醫療院所,結合來自不同體系、不同思考模式的人才,但神經科團隊合心的家風,從啟業以來就穩定成長,六位醫師更被證嚴上人稱譽為「神經科六君子」。

「就用老師的方法。」傅進華說:「老師帶人帶心,他尊重團隊,不會計較,也不因自己是主管而說了就算,所有事情都是採取共識決議,而後執行。他廣納意見,提攜後進,同時以身作則,走在最前,做到最後。當大多數人放大某些人的缺點時,他總能以不同角度欣賞這些人的優點……」

醫院草創,傅進華承擔來自各方的期許,細緻而用心地做好臨床工作,扮演科務經營管理與健保審查委員的角色,往返在臺灣東西部從事教學、研究工作,深入慈濟人文活動,自勉成為帶動的種子……過程中,曹汶龍一直是他堅強的後盾。

然而,忙碌的狀態讓他一度無止境地消瘦,甚至,險些被一場普通的感冒奪去寶貴的生命。

當時,傅進華肺炎嚴重到需要使用呼吸器。當一個救人無數的醫師,全身接上各種管路,躺在床上什麼也不能做,只能將身體交付給醫護人員,他深切體會到病患的無助、病患的感受,以及自己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醫師。「一切都是好因緣。」對於病痛折磨,傅進華心存感謝。

調整腳步,回到醫療的軌道上,他仍然致力於臨床、研究與教學,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化成沃土,培育出更多果實。

二○一一年,因大林慈院神經科發展需要,曹汶龍再度邀傅進華一起回大林。抱持感恩回饋的心情,以及對恩師呼喚的回應,師生再度下了共同的決定,一起回來經營大林的「家」。

「別看老師年紀大了,他的腦袋�總是有很多新的東西。」曹汶龍善於創建制度整合醫療團隊,在大林慈院成立失智症中心,而執行力強的傅進華自然而然成了實務推進的左右手。偶爾,傅進華忍不住向老師嘟嚷工作太多,曹汶龍只是回以一貫開朗的笑聲,彼此仍然歡歡喜喜,一同向前走下去。

未忘初心當個好老師

「All true learning is experience. (from Albert Einstein),你所經歷所努力的,終將成為你的一部分,將來有一天也許你會感念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透過書信,傅進華與慈濟大學醫學系一年級的新生,分享著教科書�學不到的點點滴滴,期盼能協助這群年輕學子,找到自己的方向,堅定行醫的情操。

深刻的經驗,往往不在順遂寬廣的路途上,而是在那些迂迴費解、困頓無措乃至挫敗倒地的過程�。在許多面臨困難的時刻,老師曾牽著自己的手一起走過,因而除了專業知識的傳授,傅進華花費許多時間,與學生探討人生的課題。

「我很享受回慈濟大學教書的過程,也希望能帶給學生很好的學習經驗。」傅進華深刻了解,能接受一位好老師的影響,將是生命中多麼可貴的經驗;因而,取得慈濟大學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後,他在臨床工作之外,仍堅持回花蓮從事教職。而他的老師曹汶龍,至今亦維持著相同的熱情。

「如果當初沒有跟老師去花蓮,現在的我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十七年前的那個分岔點,傅進華選擇了一條重要的道路,一切從此變得不同。「希望我能從老師身上學到一點點他的精神。」

風行草偃,傅進華慶幸自己因為曹汶龍的存在而有了學問、人品與處事態度的準確方向。通往醫學無止境的未來,這一分溫暖,也是他想繼續傳承給年輕學子的生命禮物。

生命的禮物/阿伯不說三字經
口述•楊麗芬(大林慈濟醫院醫療志工)
整理•鄭淑真
畫作•陳舜芝

數十年的口頭禪,讓阿伯似乎沒加「三字經」,就說不出話來;該如何幫他把這個習慣戒掉?

病房關懷時,見一位阿伯戴著鼻導管正講著手機,對話中不時冒出「三字經」,但聽口氣並不是在罵人。

我走近關心,得知阿伯因為肺癌住院。他說,來醫院門診時聽醫師、護士、師兄、師姊都說好話,很親切,決定來這�治療。

「我要卡好的治療,請問要包多少紅包給醫師?」阿伯問。護理人員告訴他:「你不要擔心,我們不收紅包的;而且,貴的藥不一定是最好的藥,醫師一定會對症下藥。」阿伯聽了以後就很安心。

阿伯曾是寺廟主委,只要手頭方便,他就盡量布施、護持法會跟大家結緣;但近幾年情況改變,有人告訴他:「你是頭殼壞了?哪有辦廟不賺錢的?」

「譬如金紙,從前都是給人方便,但現在則是和廠商『競價』,進貨之後一定要再加價賣出……」種種現象讓他灰心,所以阿伯很讚歎上人帶動志工走遍天下賑災助貧,「你們的師父很正派,難怪慈濟能做到全球去。」

阿伯說話會喘,我問他:「以前有抽菸嗎?」

他一聽激動地說:「戒很久了!我是被一個十歲大的囝仔氣到!」

「自伊阿公那一代開檳榔攤,我就去光顧,一天要抽四包菸。有一天去買菸,他孫女卻說:『別在這�抽菸啦,好臭喔!』我當場生氣地將菸折斷、檳榔丟掉,跟她說:『下次我若再來跟你們買菸或檳榔,我就跟你姓!』從此就戒掉了。」

「這麼難戒的東西,你都戒掉了!」我乘機鼓勵他:「其實我同你說話這麼久,知道你是一位很好心的人,也很正直,只是有一個缺點──講不到幾句話就『三字經』不離口。像你這麼正直的人,都有『護法神』在,若是一開口就惡言惡語,恐怕會讓『護法神』走了了!」

隔床病患聞言附和:「對啦!師姊說的話,你要聽啦!」

「這很難改,我如果不說這個,話就說不出來……」

我跟阿伯分享一則故事──

有位師姊和媳婦感情非常好,媳婦不太會說閩南語,常鬧笑話。有一次,婆婆忙到晚上十一、二點未回家,但隔天還要回花蓮做志工,媳婦主動幫婆婆整理行李,並打電話告訴她:「媽媽,你不用煩惱,你的『牲禮』(閩南語發音與『行李』相近),我都幫你準備好了。」

師姊回家後,媳婦打開行李給她看:「按呢、按呢……還有缺什麼嗎?」突然間,化妝品掉了下來;不同於有些人會脫口而出說:「啊!『死啊』!」她的媳婦卻是說:「啊,『好啊』!東西掉了喔!」這分時時刻刻說好話的修養,讓師姊很讚歎。

故事說完,我送給阿伯一小尊菩薩,鼓勵他:「好壞都是一句話,我們相互練習、相互鼓勵,每次講話之前稍微想一下,好不好?」

阿伯妥協的說:「好,我盡量改啦!」

隔床病患熱心地說:「師姊,你放心啦!我們會提醒他!」

我說:「師父有說過,道場若沒有道友,就像掃地沒有掃帚一樣。」兩位病友年紀相當,剛好可以相互鼓勵,一起說好話。

阿伯出院後,我再到病房關懷,隔壁床病患告訴我:「自從師姊跟他說了以後,我常提醒他:『你有答應菩薩跟師姊,要說好話喔!』他真正改變很多!」

阿伯的改變讓我想到,只要能適時鼓勵,就能引導他人說好話、做好事;反觀自己,每天聆聽上人法語,聞法歡喜,有沒有信受奉行?

自我期勉要多用心,時時存好念、說好話、做好事!

(摘自二○一二年八月二日志工早會)

寰宇慈濟/臺灣
靜思電子書傳法
行動藏經閣隨身

為了減省紙張用量、少砍伐樹木以保護地球,慈濟三年前與廠商合作研發完成「靜思電子書」,具有好攜帶、不傷眼、耗電低、節能製程等優點;去年底推出第二代,重量減輕、記憶體增加,操作加快,且具備註記、重點、朗讀等功能;而其中的電子勸募本功能,必須以慈濟委員證上個人專屬的晶片卡插入、登入密碼才能啟動,大幅提升會員資料的安全性。

靜思電子書結合慈濟出版品與慈濟勸募本;目前「靜思法海」線上書城的慈濟出版品近四百種,《慈濟月刊》電子版也累積一百二十期,供志工隨時下載閱覽。

此外,電子書的行事曆可隨時發布社區訊息;「慈濟湧泉」區每日更新一篇上人智慧法語,志工早會的開示也會在當天快速上傳;雲端書城中還包括許多絕版書,「舊法新知」一應俱全……手持一本就可以將「法」隨身攜帶,具備「行動藏經閣」的功能,隨時隨地自修或傳法。

高雄志工去年成立電子書讀書會,由慈濟教師聯誼會呂美雲老師主持;配合網路視訊的功能,目前南臺灣十餘處會所志工一同精進並帶動讀書風氣。電腦工程師陳瑞泰說,以前看書或許只看一遍不會細讀;「但使用電子書後,有空時就能細看,沒空時打開朗讀功能用聽的。」

參加每星期二臺北內湖區讀書會的社區居民陳淑貞表示:「電子書很方便,不需要像從前把每一本書都帶出來,還可以將重點畫下來,下次再讀的時候,直接看到重點。」

電子書的讀誦功能,讓不識字的年長志工也能「閱讀」,環保志工陳張阿不幼年失學,今年報名培訓時,本因不識字很擔憂,「有了電子書,雖然看不懂字,但可以慢慢聽,慢慢了解,讓我跟上人的法結緣。」

花甲之年開始用電子書的志工李美金笑說:「以前常要耗費兩小時手寫整理勸募本,有了電子書後用一指神功,半小時就完成;電子書的語音功能還可提醒輸入數字是否正確,記帳也不容易出錯。」

三重志工江明貞說,剛開始使用電子書時,不太敢去碰它就怕弄壞;但想到年輕人因為好奇心接觸日新月異的科技產品,愈用愈熟練,「所以我也抱著好奇心去點點看電子書,這個有什麼功能、那個有什麼功能,慢慢地就發現其實不難!」

新手志工問她:「看月刊時怎麼翻頁?」她隨即示範:「用筆在這點一下,翻頁了,想要保存的重點按複製、貼上,就可放在電子書記事本內。」她是手語老師,為了將慈濟人文融入課程,電子書就成為她的得力助手,閱讀時看到發人深思的故事、上人法語、《慈濟月刊》靜思晨語,隨時複製在電子書內,每週上課時就可以運用自如。

「現在有點年紀了,常會被老花眼困擾,電子書可以調大字體,不用戴老花眼鏡;而且整個畫面的字不會很多,看的時候不會有壓力。」體會到電子書的妙用,她逢人就推廣;收善款時也會將上人近日開示以電子書呈現,跟會員分享。

許多年長志工對電腦一竅不通,把電子書與高科技畫上等號,心生畏懼;為了交流「讀」書經驗,慈濟人文資訊研習營今年於各地陸續展開。

三月中旬在臺中豐原靜思堂舉辦的場次,有將近四百位學員共聚。「按這�開機之後,按下面的『房子』,再點進去……我現在一點就通,可以恭聽上人的法了!」七十二歲吳翠甘打開電子書,一隻手在九吋的螢幕上點著,快樂寫在臉上。

吳翠甘三年前即請購電子書,試了兩回不會用,從此束之高閣;這次鼓起勇氣再度挑戰科技,經過志工陳明和耐心指導,她終於學會操作,直說不虛此行。

北區志工李老滿在社區牽著老菩薩的手,傳授電子書的使用秘訣。她與電子書種子團隊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體會到:「慢慢來比較快」──唯有心靜,才能「萬物靜觀皆自得」。

李老滿說,他們自許是一群背著靜思電子書攀爬須彌山的小螞蟻,一路吸吮著法髓,努力快樂地往上爬,心地風光無限法喜。「推廣電子書,打開藏經閣,遠遠地、安靜地和上人的心貼在一起,這才是我們心寬念純捧讀靜思電子書唯一的方向!」

(撰文/黃美暖、林淑緞、歐如意、劉淑貞、楊佳玲、吳麗卿、楊筑雅 攝影/顏添慶)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557期

巧換匯 專家教你「挖金礦」
在跨海服務福建證券業的台籍投資顧問看來,人民幣清算業務只是第一步。當這一步邁出時,後續諸多金融交流業務可隨之紅紅火火地開展開來,不單是企業,民眾也可參與其中分享「政策紅利」。

同仁堂傳奇 宮廷製藥百世傳
同仁堂的大本營創立於清康熙八年(1669),歷經300多年歲月沈澱的同仁堂,名聲及地位如同大陸中藥界的LV,尤其在大北方區域,同仁堂更是提到中醫藥時會率先出現在腦海的名號。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