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周一盤中一度衝破萬點天險,距離上次破萬,竟已暌違十五年之久。但這次投資人絲毫沒有以往大肆慶祝的激情,畢竟這波熱潮是外資主導,許多國內散戶還來不及進場。再說,「股市上萬點」的口號早已喊爛,十五年的漫長等待,即使即將攻頂,人心也涼了。股市上萬點,是台灣股民的希望,卻也是詛咒。台股上次破萬,是在二○○○年四月十一日,以一○○六八點收盤。那年三月,陳水扁以「投票給阿扁,股市上萬點」的口號締造首度政黨輪替,四月股市的破萬演出,被解讀為「慶祝行情」,股民歡騰。然而,民進黨政府隨後一連串倒行逆施,核四停建又復工,兩岸關係險象環生,社會信心崩潰,至次年十月三日,股市竟跌到只剩三四四六點。從此,「股市上萬點」變成夢魘,是投資人心中的痛,也是政治笑話和經濟魔咒。
二○○八年馬英九競選時也曾大打經濟牌,喊出「萬點不是夢」及「上看兩萬點」的口號;他就任時,股市已上探九二九五點,外界以為「股市上萬點」的阿扁魔咒很快就可以打破。誰料,馬團隊施政猶豫瞻顧、缺乏進取,再加上民進黨的極力杯葛,「破萬」的希望隨即幻滅。更棘手的是,馬總統第二任「復徵證所稅」處理失當,投資人信心潰散,政府威信也深受打擊。及至近兩年頻繁的社會抗爭及太陽花事件衝擊,社會氛圍轉向「分配正義」,反富情緒高漲,經濟議題失去理性處理的空間,股市的消長也就難再獲得關注了。
近在咫尺的股市萬點,台灣卻整整花了十五年才有機會匆匆一觸,股民喪失攻頂的熱情,自然可想而知。但撇開「史上最冷」的萬點行情不談,人們更該問的是:台灣這十五年究竟怎麼了?這滑坡的十五年又意味著什麼?
十五年,驀然回首,正是陳水扁執政的八年,加上馬英九的七年。簡言之,這段期間,台灣在政治上走入民主常態化的政黨輪替,在經濟上卻陷入互相拉扯的泥淖,朝野激烈爭奪政權,卻失去為經濟注入新動力的能力和視野。在這種情況下,台灣政壇上演的只有「爭」、「反」、「拖」的戲碼,有一方想要往上爬,另一方就會千方百計把對方絆住、拉下;如此,整個台灣經濟一路倒退嚕,股市花了十五年站上萬點,又何足為奇?到最後,當政治淪為朝野互相報復與拉扯的工具,渾忘為人民解決問題的初衷和共識,自然就形成了「政經雙輸」的局面。
不同世代的台灣人應該如何理解十五年的概念呢?往前數十五年,大約是太陽花世代正要進入小學的年紀,大約是野百合世代摩拳擦掌踏入政界的年代,大約是近幾年退休者正當五十盛年的好景;而匆匆十五年,許多人的人生憧憬伴隨台灣的政治硝煙和經濟下滑倏忽消逝,留下的只有焦慮。
事實上,只要看看今天朝野爭議的話題,就不難理解十五年的原地踏步是怎樣的荒蕪景象。核四該不該建,台灣卅年前就有過激辯,當時蔣經國總統及經濟部長趙耀東決定暫緩執行,理由是當時電力備載容量高達五十%;後來李登輝總統任內決定動工,陳水扁下令停工又復工,到馬英九任內又在林義雄絕食的壓力下封存。這種「你推我擋」的打擺子決策,台灣平白虛耗了卅年光陰不談,還浪費了數千億元經費;請問,朝野誰能說自己無愧?
再看大巨蛋,一九九五年陳水扁在市長任上成立「巨蛋催生小組」,歷經四任市長,至今已超過廿年;現在,大巨蛋已從計畫藍圖變成實體結構,卻又碰上柯文哲提出「拆蛋」之議。除此之外,上至總統制或內閣制的修憲問題,中如國軍徵兵制或募兵制的擺盪,下至高中歷史課綱的內容修改等,朝野始終站在兩極對話,而不向中間尋求共識或和解。這種不求「解決」的爭辯,動輒耗掉國家十幾、二十年的時光,人民挺藍挺綠又有何差別?
台股十五年跨不過萬點指數,反映了整個台灣社會漫長的迷失。一開始人們還知道共同的目標何在,然後大家失去了站在一起的情誼,接著共同體的成員反目成仇,互相干擾與詛咒,最後大家統統忘了要如何攜手前進。這個毫無激情的萬點行情,人們坐視外資在台股翻滾而無動於衷,說明台灣還沒脫離登頂的碎石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