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冠智】
5歲的小蘋果平常有皮膚濕疹問題,因而常抓癢,
但這幾天無時無刻都抓不停、坐立難安,
家人和老師都發現,抓癢的情況比以前嚴重很多!
看過兩家皮膚科診所後,才確診不是過敏或蕁麻疹,而是疥蟲感染,
目前全家人天天進行殺蟲大作戰,避免群居感染……
智威上個月剛從軍營退伍,不知道什麼原因,身體開始出現紅疹,到皮膚診所就醫後,醫生告訴他只是一般濕疹,定時擦藥就會痊癒,但事隔兩個星期,皮膚狀況一點都沒改善,反而每到夜晚便會奇癢難耐,直到去大醫院做皮屑檢查後才發現,原來他得了疥瘡,也就是有疥蟲寄生在身上。
搔癢難耐就是疥蟲寄生在身上嗎?有哪些徵兆可以分辨?若遭疥蟲寄生,該怎麼治療?家中有人感染疥瘡,全家都必須防護嗎?以下專訪皮膚科醫師為你解答。
疥蟲肉眼看不見
一人得可能感染全家 疥瘡近年來在台灣的發生率逐漸提高,許多民眾可能罹患疥瘡,自己卻不知道。疥蟲是一種寄生於人體皮膚表面的寄生蟲,肉眼不可見,所以罹病時,也不易被察覺。
疥瘡的症狀和濕疹相似,若未做皮屑檢查,常不容易診斷。一般疥蟲習慣寄生於人體柔軟部位或皺褶處,如:「指蹼」、「腋下」、「胯下」及「陰部」,疥蟲及牠的排泄物,會造成皮膚過敏,產生紅斑、丘疹及難以忍受的癢感。
疥蟲感染主要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接觸,接觸患者穿過的衣物或寢具,疥蟲藉此移動到下一位宿主身上。有家長擔心,如果小朋友在公共場合接觸到患者碰過的物品,是否也會得到疥瘡?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醫師吳南霖說:「疥蟲感染主要與長時間群居生活(團體生活)有關,例如:軍營、醫院、監獄、安養中心,較容易發生,因為衣物及棉被等貼近皮膚的物品一起洗滌,易造成傳染。」疥蟲也會在家中成員之間交互感染,因為生活時間長,且較容易親密接觸,以至於最後全家都感染疥瘡。
免疫力強弱是罹患關鍵
老人、小朋友須當心 哪些人是疥蟲寄生的高危險群?長期臥病在床的老人或是小朋友,抵抗力沒有成年人那麼好,較容易受到疥蟲寄生感染。吳南霖醫師表示,曾去過一個呼吸照護中心,十床有將近一半都罹患疥瘡,但護理師都未受到感染,這跟病人的免疫狀態有很大的關係,有些人的免疫狀況不好,長年受疥蟲感染之擾。
疥蟲感染多半和免疫力相關,不過並非碰觸病人,就會立即被疥蟲寄生,吳南霖醫師也提醒民眾不要過度驚慌。
如果病人的免疫力過差,原本的疥瘡也容易惡化成結痂型(挪威型)疥瘡,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師吳家華說:「一般疥瘡病患身上的疥蟲數量約為10∼15隻,但結痂型(挪威型)疥瘡因患者免疫力特別差,疥蟲數量最多可達百萬隻。」
一人得病
需要全家治療及預防 吳南霖醫師解釋,判斷病人是否罹患疥瘡,除了病史及理學檢查外,可透過皮屑檢查(取典型部位的皮屑做顯微鏡檢查,約10分鐘即可判斷)來協助診斷。另外,也會詢問家中是否有感染現象,或是否有人之前在其他團體群居生活,或曾有接觸病史。罹患疥瘡的病人,通常在夜晚時會特別癢,甚至會癢到不能入睡。
目前台灣醫院的疥瘡用藥分成兩類,第一種為外用藥,如:悠力素(Crotamiton)、利蝨洗液(BB Lotion)、必去蝨(Lindane),另一種為口服藥如:艾弗麥克素(invermectic)。吳家華醫師說:「艾弗麥克素一般用於挪威性疥瘡或是對外用藥物無效的疥瘡感染,為專案申請藥物,並非有需求就可以立即取得」。
在坊間藥局也可買到治療疥瘡的藥物,但並非單一藥物可適用於每個患者,且有些外用塗抹的藥對皮膚具有刺激性或神經毒性,因此建議民眾可先詢問醫生,確認適合哪種藥物後再購買,避免皮膚受藥物刺激,反而產生過敏等問題。若診斷出疥瘡,病人必須接受完整的療程,塗藥時間約一週。
疥瘡是透過接觸傳染且潛伏期長,因此和病人同居的民眾,往往需要預防性擦藥,以避免交互感染。吳家華醫師建議,病人的家人雖然未有疥瘡症狀,但也要預防性的擦藥,至少3天。若家中有人感染,但不配合治療,最後可能會導致全家都感染疥瘡。
吳南霖醫師也說:「疥瘡只要配合治療,1、2周就不具有感染性。」要提防的是,家中有病人不配合治療,原本痊癒的疥瘡,又會透過交互感染,回到自己身上,因此,兩位醫生都表示,面對疥蟲不能偷懶,一人得病,全家都必須持續擦藥,並以高溫清洗或烘乾衣物、寢具。
感謝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師吳家華、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醫師吳南霖審稿
延伸閱讀:
怎麼皮癢難耐? 《大家健康雜誌》104年5月號更多精彩文章
◎封面主題:超簡單的10個好習慣,向乳癌說不!
◎封面主題:罹癌親友害怕治療,如何陪她走過低潮
◎封面主題:難纏的HER2陽性、三陰性乳癌怎麼治療?
◎元氣生活:拒絕毛孔粗大、暗沉,想靠醫美修修臉,哪個適合?
◎SMART醫療:想改善老花,不戴老花眼鏡行嗎?
【完整內容請見大家健康雜誌2015年5月號實體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