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創新者們/如詩般的科學、整合的團隊 才能改變世界


【跟我學日語—基礎報】提供寒暄問候、感謝、致歉、願望等日文情境對話,讓你在各種場合下做出適當的應對。 【信誼奇蜜0-3歲育兒報】提供育兒教養資訊、和孩子共處的好點子、爸媽經驗分享等多元教養育兒內容。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10/01 第91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創新者們/如詩般的科學、整合的團隊 才能改變世界
是思考?還是想太多?/開啟思考成長之旅,展翅高飛。
房間/租屋啟事:這是一本居住、拆遷、尋人之書
世界太精采,請你趕快站出來/30世代的勇氣與挑戰
一個人的收藏/一本思考收藏與人生的書寫
閱讀筆記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性弱者」與「厭女」

新書鮮讀
創新者們/如詩般的科學、整合的團隊 才能改變世界
文、圖節錄自天下文化
圖/天下文化提供
科技、人文與藝術的交織,如詩般的科學、整合的團隊,才能改變世界。

內容簡介:

艾薩克森在暢銷巨著《賈伯斯傳》之後,繼續以《創新者們》記錄輝煌的數位時代,但是《創新者們》不僅是數位革命的故事,更是創新突破的指南。他揭露了這群天才、怪傑和駭客如何思考、為何如此有創造力,同時也寫出他們尋求合作的智慧,以及如何借助群體合作之力,使創造力更上層樓。在這個亟需創新、創意與團隊合作的年代,《創新者們》清楚點明促使這一切發生的祕訣。

作者介紹:

華特.艾薩克森

艾薩克森畢業於哈佛大學文學院,後以羅德學者身分在牛津大學進修,並取得哲學及政經碩士學位。曾任《時代》雜誌執行總編輯、CNN董事長兼執行長,在歐巴馬總統上任後,被指派擔任美國廣播理事會(BBG)主席。

搶先試閱:

勒夫雷思伯爵夫人愛達

詩意的科學

1833 年5 月1 日,芳齡十七的愛達.拜倫(Ada Byron)參加宮廷宴會,和其他年輕女孩一起被引見給英國皇室認識。愛達生性敏感,個性獨立,家人原本很擔心她能否進退合宜,結果根據她母親的說法,愛達的表現「算是中規中矩,差強人意」。當晚愛達見到的王公貴族中包括威靈頓公爵(Duke of Wellington),她很欣賞他率直的作風。至於高齡七十九的法國大使塔列朗(Telleyrand),愛達覺得他像「老猴子」。

身為英國著名詩人拜倫的唯一婚生子女,愛達遺傳了父親的浪漫,母親為了調和她的浪漫天性,特別請家庭教師來教她數學。她那叛逆不羈的想像力,加上對數字的迷戀,讓她愛上了這門「詩意的科學」。在許多人眼中(包括她父親在內),浪漫時期的純淨感性與工業革命掀起的科技狂熱,其實相互衝突。但愛達置身於兩個時代的交叉口,卻感到怡然自得。

難怪愛達雖然在富麗堂皇的宮廷中初次踏入社交界,卻對幾個星期後的另一場盛會更為印象深刻。她在那次盛會中見到了巴貝奇(Charles Babbage)。喪偶的巴貝奇是數學和科學奇才,當時四十二歲,是倫敦社交圈名人。「愛達對星期三聚會的喜愛,勝過其他上流社會的豪華宴會,」愛達的母親對朋友表示:「她在那兒會碰到幾個科學界人士—包括巴貝奇,她喜歡和他在一起。」

巴貝奇每週舉辦熱鬧有趣的沙龍,邀請近三百位賓客參加,身穿燕尾服的紳士、披著華麗織錦的淑女,和作家、工業家、詩人、演員、政治家、探險家、植物學家,以及其他「科學家」(這是巴貝奇的朋友剛創造的名詞)共聚一堂。一位著名的地質學家指出,巴貝奇成功的把科學家引進上流社會,從而「確立了科學在社會上的地位。」

聚會當晚,他們通常會跳舞、閱讀、玩遊戲、聆聽演講,同時品嘗各種美食,包括海鮮、肉類、異國飲料和冰品。女士在台上玩角色扮演,穿上戲服重現名畫中的情景。天文學家架好望遠鏡,研究人員展示他們的電磁發明,巴貝奇則搬出機械娃娃供賓客賞玩。

聚會的焦點是巴貝奇展示差分機(Difference Engine)的部分模型,這也是他舉辦聚會的原因之一。差分機是巴貝奇在家中打造的巨大機械式計算機。巴貝奇總是以戲劇化的方式展示差分機,他會在差分機計算數字時轉動曲柄,然後等觀眾開始覺得無聊時,開始顯示機器如何根據輸入的指令,突然改變型態。對差分機特別感興趣的人會受邀穿過庭院,到過去是馬廄的棚子裡親眼見識巴貝奇正在打造的完整機器。

大家對於能解開多項式函數的巴貝奇差分機各有不同觀感。威靈頓公爵認為,將軍上戰場前或許可利用差分機來分析可能面臨的各項變數。愛達的母親拜倫夫人則對這部「思考機器」大為讚歎。

至於愛達(她後來有一段名言,指出機器永遠無法真正思考),根據一起出席展示會的朋友所言:「拜倫小姐雖然年輕,卻了解機器的運作,而且看出新發明的絕美之處。」

由於熱愛數學與詩,愛達得以看到計算機蘊含的美。浪漫科學時代的特色是對新發明和新發現展現高度熱情,愛達正是最佳範例。霍姆斯(Richard Holmes)在《奇蹟年代》(The Age of Wonder)中寫道,這個時期「為科學工作注入強烈的想像力與熱情。許多人對科學發現有強烈(甚至魯莽)的執著,驅動了科學發展。」

簡言之,這個時代和我們的時代頗為相似,工業革命的發展,包括蒸汽機、紡織機和電報的發明,改變了十九世紀的面貌,正如同數位革命(電腦、微晶片和網路)改變了我們的時代一樣。這兩個時代都有一群能結合想像力、熱情和神奇科技的創新者,創造出愛達口中的「詩意的科學」,以及二十世紀詩人布羅提根(RichardBrautigan)所謂「深情優雅的機器」。

浪漫詩人拜倫

愛達遺傳了父親的才情與叛逆,但她對機器的熱愛就和拜倫無關了。事實上,拜倫是抗拒機械化的盧德派(Luddite)。1812 年2 月,二十四歲的拜倫在英國上議院首度發表演講時,曾為四處搗毀紡織機的盧德派份子說話。當時諾丁罕的工廠老闆在推動一項法案,希望把摧毀自動織布機的行為,明訂為可以處死的罪行,拜倫以輕蔑的語氣嘲諷這些老闆:「他們把這些機器視為自身掌握的優勢,從此不必雇用太多工人,導致工人丟掉飯碗。」拜倫宣稱:「被拋棄的工人眛於無知,非但未因有益人類的種種改善而歡欣鼓舞,還認為自己是機械進步下的犧牲品。」

兩星期後,拜倫出版了史詩《恰爾德.哈羅德遊記》(ChildeHarold's Pilgrimage)的頭兩章,浪漫描繪他在葡萄牙、馬爾他和希臘的遊歷。拜倫後來指出,他「早上醒來,發現自己在一夕間爆紅。」俊美迷人、迷惘憂鬱,又勇於嘗試各種性探險的拜倫,在創造詩中主角的原型時,自己也過著拜倫式的英雄生活。他成為倫

敦文學界的寵兒,從早到晚邀宴不斷,而其中最令他難忘的是卡羅林.蘭姆Caroline Lamb)女爵的豪華晨間舞會。

雖然卡羅林嫁給有權勢的貴族,丈夫後來還當上首相,她卻瘋狂愛上拜倫。拜倫認為卡羅林「太瘦了」,然而她有違傳統的曖昧性向(她經常喜歡裝扮得像小廝),十分吸引拜倫。他們發展出狂亂的婚外情,戀情結束後,卡羅林依然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持續跟蹤糾纏拜倫。她有一句形容拜倫的名言是:「又瘋又壞,認識他很危險。」確實如此,但她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拜倫在卡羅林女爵的宴會上,注意到一位沉默寡言的年輕女子, 他記得她「穿著比較樸素」。十九歲的安娜貝拉. 密爾班(Annabella Milbanke)出身豪門。宴會前一晚,她正好讀了《恰爾德.哈羅德遊記》,心中有複雜的感受。「他太過矯揉造作了,」她寫道:「最擅長描寫深情。」在宴會中看到拜倫迎面走來時,安娜貝拉內心危險交戰。「我沒有央人為我引薦,因為所有女人一定都瘋狂追求他,希望有幸在他的抒情詩中被記上一筆。」她給母親寫信時表示:「我一點也不想出現在他的詩裡。雖然有機會的話,我不排斥和他認識,但我無意成為恰爾德.哈羅德神壇上的祭品。」

結果事情的發展確實如她所願。拜倫經正式介紹,認識安娜貝拉後,認為她可能是妻子的適當人選。這是拜倫理智戰勝浪漫情感的極少數時刻。安娜貝拉似乎不會挑動他的熱情,反而能馴服他熾烈的情感,保護他不至於過度放縱,還能協助他償還沉重的債務。

他有點言不由衷的寫信向安娜貝拉求婚,而她明智的拒絕了,於是拜倫開始四處留情,發展出幾段不太恰當的關係,包括與同父異母的姊姊奧嘉絲塔.雷伊(Augusta Leigh)的誹聞。但一年後,安娜貝拉又重新觸發拜倫的追求行動。

拜倫一方面想克制自己氾濫的情感,另一方面,由於在債務泥沼中愈陷愈深,即使缺乏浪漫的情感,他也理智看出這段關係的好處。「唯有結婚,而且是很快結婚,我才能得救,」他對安娜貝拉的姨媽表示:「如果您的外甥女首肯,她是我比較中意的人選;否則的話,我第一眼看到哪個似乎不會當面吐我口水的女人,大概就是她了。」拜倫勛爵居然也有不那麼浪漫的時刻。於是,拜倫和安娜貝拉在1815 年1 月成婚。

拜倫以他的拜倫式作風為這段婚姻揭開序幕。「晚餐前,我在沙發上得到拜倫夫人。」他如此描述大喜之日。新婚夫婦在兩個月後造訪拜倫同父異母的姊姊時,彼此的關係依然熱絡,因為安娜貝拉差不多就在這段時間懷孕。不過,在此同時,安娜貝拉也開始懷疑丈夫與奧嘉絲塔之間的情感已超越手足之情,尤其是有一次,拜倫居然躺在沙發上,要求兩人輪流親吻他。他們的婚姻開始出現裂痕。

對於安娜貝拉曾修習數學這件事,拜倫一直覺得很有趣,兩人交往期間,他曾拿他鄙視精確數字這件事開玩笑:「我知道二加二等於四—假如辦得到的話,我很樂於證明它,」他說:「雖然我必須說,假使我能找到法子,把二加二變成五,我會從中得到更大的樂趣。」稍早時,他還暱稱妻子為「平行四邊形公主」。然而當婚姻開始變調,拜倫更細膩說明了這個數學意象:「我們是兩條並排向前,無盡延伸的平行線,從無交會的一天。」後來,他在史詩《唐璜》的第一章中嘲笑她:「數學是她的最愛⋯⋯ 她是一部活的計算機器。」

即使女兒在1815 年12 月10 日出生,仍然挽救不了這段婚姻。拜倫以心愛的同父異母姊姊的名字,為女兒取名為奧嘉絲塔.愛達.拜倫。拜倫夫人確信丈夫不忠後,從此都稱女兒為「愛達」。五個星期後,安娜貝拉打包行李,帶著小嬰兒愛達逃回娘家。愛達從此再也沒見過父親。拜倫夫人寫了幾封工於心計的信給

拜倫,威脅要公開他疑似亂倫的行徑和同性戀情,希望藉此達成分居協議,並取得女兒監護權(她因此獲得「數學界的米蒂亞*」的名號),拜倫因此離開英國,遠走他鄉。

幾個星期後,拜倫在《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第三章的開頭,呼喚愛達為他的繆斯:

可愛的孩子,妳的面容可似母親?

愛達!我唯一的孩子和心頭摯愛!

上次見面,妳年輕的藍眼眸含著笑意,

然後就要離別。

拜倫在日內瓦湖濱別墅寫下這些詩句時,正和詩人雪萊及雪萊日後的妻子瑪麗在一起。湖濱鎮日陰雨綿綿,困在屋裡幾天後,拜倫提議大家來編恐怖故事。他想了一段吸血鬼的故事,這是文學史上最早的吸血鬼故事之一,但瑪麗創造的故事:《科學怪人,或現代普羅米修斯》,日後才真正成為經典。她借用古希臘神話中用陶土創造活人、並偷取諸神火種供人類使用的英雄故事,描述一位科學家如何把人造的組合物,打造成會思考的人,是一則關於科學和技術的警世寓言。這個故事也提出了一個和愛達相關的問題:人造機器能真正的思考嗎?

拜倫在《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第三章結尾,預測安娜貝拉會設法向愛達隱瞞有關父親的一切。確實如此。她們家中有一幅拜倫的畫像,但被拜倫夫人用布蓋起來,愛達二十歲之前,從未看過父親的肖像。

相反的,拜倫無論身在何處,桌上一定擺著愛達的畫像,也經常寫信關心愛達的近況或要求看她的畫像。愛達七歲時,拜倫在寫給姊姊奧嘉絲塔的信中提到:「我希望妳能請拜倫夫人描述一下愛達的性情⋯⋯ 小女孩很有想像力嗎?⋯⋯ 充滿熱情嗎?我希望老天爺怎麼塑造她都沒關係,就是不要賜予她詩意才情—家裡出一個這樣的傻子就夠了。」拜倫夫人的回覆是,愛達的想像力「主要都發揮在與她的機械天分相關的事情上。」

差不多在此時,在義大利四處遊歷、譜出各種風流韻事的拜倫開始感到厭倦,他決定參戰,為希臘掙脫鄂圖曼帝國統治的獨立戰爭而奮鬥。他搭船到希臘的邁索隆吉翁後,在當地指揮部分反抗軍,準備攻打土耳其堡壘。但戰事還未開打,拜倫就得了嚴重感冒,醫生決定採取放血療法,導致他病情加劇,並在1824 年4 月19日過世。根據貼身男僕的描述,拜倫在最後遺言中感嘆:「噢,我可憐的孩子!親愛的愛達!老天爺,假如能見見她就好了!我祝福她!」

 
是思考?還是想太多?/開啟思考成長之旅,展翅高飛。
文、圖節錄自商周出版
圖/商周出版提供
本書帶你踏上思考成長之旅,學科成績突飛猛進,人際關係同步升級。會思考、有行動、能實踐,真正解決問題,展翅高飛!

內容簡介:

全書提出36則提升思考能力方法。內容分為五大部分:1.培養思考的鑑賞能力;2.練習邏輯思考、謬誤辨識、逆向思考;3.學習智慧的思考;4.提升思考能力的基本功;5.從初階到進階,思考能力的升級進化。每篇均從實例或小故事切入,介紹相關思考概念與應用方法,融入日常生活各面向,如學科學習、校園與家庭、認識自我與人際關係、休閒娛樂、未來規劃等。

作者介紹:

冀劍制

畢業於台灣大學哲學系、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哲學博士。現任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著有:《邏輯謬誤鑑識班》、《心靈風暴:當代西方意識哲學的概念革命》、《這樣想沒錯但也不對的40件事》、《臥底哲學家的生活事件調查簿》、《海賊王的哲學課》、《哲學概論》,以及數十篇國內外學術論文。

搶先試閱:

「窗外的風景真好!」是一種思考嗎?揭開思考的真面目

很多人都說,「思考很重要。」然而,到底是什麼東西很重要?我們所強調的思考究竟是什麼呢?

誰有在思考?誰沒有在思考?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主要因素在於思考有很多種類,像是邏輯思考、創造性思考、最佳策略的思考、跳脫框架的思考、批判性思考、甚至關於智慧的思考方式都不太一樣。所以,我們可以先從反面來想,試著回答,「什麼不算是思考?」這個問題會比較簡單一點。從一個生活實例開始,試著想想,在下面的敘述中,誰有在思考,以及誰沒在思考?

有一天,甲、乙、丙、丁,四人相約在山區一家咖啡店裡聚餐。甲看著報紙演藝版,想著「如果我是個大明星,那該有多好啊?」乙則看著眼前一片美景,陶醉在秋意濃濃的晚風中,想到很多過去美好的回憶。而丙正在觀察店裡其他的客人,有正在補妝的(想著:「補妝給誰看啊?」)也有正在打電話談生意的(想著:「來這裡還談什麼生意,真沒情趣!」)這時,丁正想著線上遊戲裡的法師角色,該如何讓他的戰力提升。

以上四人,哪些人有在思考呢?答案是只有丁可能在思考,其他應該都沒在思考。因為,空想不是思考、回憶不是思考、發呆或是漫無目的的胡思亂想也不算是思考。而丁可能正認真地想要藉由他所知道的各種關於法師特質以及戰力提升的資訊,得出一個有目的(最能提升法師戰力方式)的結論。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思考。不管他思考的問題有沒有意義和價值,這種大腦運作過程,才能算是思考。

思考的兩大特點:有組織、有目的

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思考的兩大特點:「有組織」以及「有目的」。藉由組成一些基本思考素材,企圖得出一個思考的成果。

舉例來說,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透過思考,藉由組織與連結已知的各種資訊,像是關於困難的起源、性質,做一個通盤的瞭解,然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整個資訊運作的過程,就是思考;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思考的目的。

舉例來說,許多人常常會忘東忘西,重要的事情沒去做,導致不良後果。面臨這樣的問題時,大多數人只會抱怨自己為什麼又忘了、後悔為什麼自己的記性不好、或是乾脆養成一個算了的心境,什麼都無所謂。得出這些結論的想法,都不算是「思考」。因為並沒有先好好組織已知的資訊,尋找解決的方法。

「思考」要我們先放下情緒,運用理智去想想為什麼這些事情會發生。如果思考的目的是期待不要再繼續發生,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呢?於是我們暫時不抱怨、不生氣、不後悔、不怨天尤人,大腦開始運作,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彙整已知資訊,尋找解決方法。

思考過後,我們一開始可能會提出的方法是,「提醒自己下次一定要記住!」因為只要下次記住了,就不會再犯。這個辦法乍看之下很好,但稍微反思一下就會發現問題。因為之前也都這麼想,為什麼沒有用呢?所以,理智可以協助我們發現,這個解決方案顯然不是個好方法,否則就不會一直失敗了。

那麼,「要求別人提醒」又如何?這方法或許不錯,但如果別人也常忘記怎麼辦?別人都值得信賴嗎?如果有一個值得信賴的專業秘書,可以時時提醒自己,這倒真的是個好方法,但是,大多數人是請不起秘書的。於是,我們可能會想到「寫備忘錄」的方法,只要訓練自己養成看備忘錄的習慣(不要連這個也忘了),就可以改善健忘所導致的不良後果了。這整個思維過程,就是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常常是思考的目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沒錯!大家都會思考。

人人會思考,好壞不同

雖然很多人不習慣用思考來解決問題,但都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大家所說的「思考很重要,應該要多學習思考」,這句話談的思考當然不是指思考的基本能力,因為,思考是每個人的本能,不用學習,頂多學習養成思考的習慣。

但是,思考的過程決定一個思考的好壞,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好的思考能力」。「好的思考能力」才是我們最強調的東西,所以,當我們說,「思考能力很重要,要學習思考」,實際上要說的是:「好的思考能力很重要,我們應該要努力學習這種能力。」這句話雖然聽起來很廢,但實際上卻很重要,因為大部分的人都誤以為自己懂得分辨思考的好壞,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要學習「好的思考能力」,必須先具備分辨好壞思考的能力,也就是先學習思考的鑑賞力。否則,就算我們的思考很糟糕,自己也不知道。缺乏自知之明時,便難以改善自己的思考,進而找到最佳策略。就像沒有音感的人不可能把歌唱好,連自己走調都不知道,再怎麼練習也沒用。要想把歌唱好,先學習鑑賞力,辨識歌聲的準確與好壞。只要有鑑賞力了,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追求進步,也就能走上精進思考的道路了。

那麼,我們如何學習思考的鑑賞力呢?

雖然這個主題很重要,但我們沒這麼快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先對思考有更多的瞭解,才能去談鑑賞力,尤其是針對「我們要鑑賞的究竟是什麼?」

 
房間/租屋啟事:這是一本居住、拆遷、尋人之書
文、圖節錄自麥田出版
圖/麥田出版提供
她把自己蓋成了一棟違章建築——「我愛你,就像我愛房間。」

內容簡介:

她說自己是被房間降生的孩子,十八歲離家,從此開啟找尋房間的旅程——套房宿舍青旅、共宿獨居借住,意外寫就一部情感建築學/私人住屋史:情同親人的房東、室友、偶然闖入的地下屋宇、看房奇遇、高原浪遊錯身旅伴、沿東海岸逝去的戀情⋯⋯

房裡的物件,也成為途中最親密的伙伴——日日與塵蟎相擁而眠,整理箱收容淚水,黴如雪花覆蓋房間,見證潮溼的記憶。

最後明白,居住即遠行,我們都是自身的外來者——

作者介紹:

楊婕

1990年生,牡羊座。曾獲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中文學獎等,登上《印刻文學生活誌》「超新星」、《聯合文學》「新人上場」單元。另入選《創世紀六十年詩選》。作品散見《印刻文學生活誌》、《聯合文學》、《中國時報》、《聯合報》、《人間福報》、《幼獅文藝》等。

搶先試閱:

氣象預報

妳在床上馬拉松睡了一個早晨,六點、九點、十一點各醒來一次。妳不耐久睡,醒醒睡睡比起床更累,但總有精神不好的時刻,無法起身做任何事。夢反覆纏著妳,妳遇見死去的祖母,外公家紗門簌簌飛了起來。古老的三合院,心愛的黃狗十八歲那年就被抓走了。

中午妳總算起床,拉開捲簾。窗外灰森森的,好似一日將盡。颱風就要來了。

昨夜氣象預報說了,這次颱風走得很慢,會在深夜出海,各縣市紛紛發出豪雨特報。妳坐上靠窗的椅子,風變得很大,置身房中都能感覺到。巷內物件在搖晃,發出喀啦喀啦的聲響,妳開窗,幾件衣服在路旁擺盪,屋主回來,該要頭大了。

滿巷子的晃啷聲有種張狂的喜氣,倒數一樣。準備——晃、飄飛、墜落。唯有颱風將至,氣象預報會使用「全台各地」這類親密又令人悚然的詞彙。儼然整座島被月老的紅線相連,要相偕醒來洗臉做飯了。

島上的每個人,都非常關心氣象預報,如同關心一樁命案。不宜過於激情,卻也內斂不了,要街頭巷尾談論它。妳多麼迷戀氣象預報——妳相信所有人皆如此,愛有時是遲鈍的。

搬到這裡前最後一個颱風天,聽說溪水暴漲,淹沒堤岸車輛。網路貼文源源不絕,誰替粗心的車主移車,公告:「車號XX-XXXX,快去開走你的車……」

妳沒有車,妳不在乎雨勢。妳是走路的人。妳僅有一間低樓層的房子,只關心淹水會不會害妳出不了門吃不到熱食。童謠裡唱:「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妳家門前唯有氣象預報,分成精準與失準的兩種。妳每天踩過氣象預報出門、回家。

這裡晴天不多。飽受人們歡迎,熱辣辣、毫無層次的光明天空,令妳紅腫倦痛。妳恨晴天。

颱風就要來了,真是完美的一天。其他人在做什麼呢?ㄈ和前女友吃午餐,在妳最愛的店。X剛趕上重新行駛的台鐵,回到三個街區外的房間。ㄓ狂歡徹夜,未回學校洗洗睡。妳的友人或者發動態,或者沒有。妳按讚表示關切。

無論在誰身旁,無論何種交情,妳都知悉妳不過暫時置身颱風眼,平安但無法預期。風雨真來時,妳也僅僅察覺:「風雨」來了。憂慮該搭什麼雨鞋、雨傘、雨衣,繞過哪條積水的路,均是不必要且多餘的。

妳是妳自己的鞋。打一把過大的傘。

妳練習淋雨。

初嘗溼透的滋味,是遠遊途中,一座野地房間。附近有放養的牛,青翠菜田,丟滿菸蒂的坡。不曉得為什麼下那般大的雨,包圍山面。深夜,妳用浴巾擦乾身體,艱難地吐露:「我只是不甘心,沒人問過我願不願意……」

妳就這樣來到一個充滿氣象預報的世界。

當時妳未料那趟旅行會因雨勢中止,也未料妳的敏感體質將無法對晴雨變換免疫。後來回到自己的城市,太多次忘記看氣象預報便出門,妳習以為常就不再抱怨。

天氣都會變成印記。

比起在不必打傘的室內影子似坐著,妳寧可走到外頭,和無干的事物一道面對風雨。妳下樓搭公車,往赴颱風前預訂的地點,握緊彎曲把柄,傘葉如花苞易碎。雨勢還不夠強,妳畢竟是幸運的孩子,被氣象預報嚇唬長大。

車子行經一排排路樹,雨絲斜斜打在視線前方。原來街上,有這麼多、這麼多樹啊。

倏忽敲鑼打鼓聲細遠而行。是哪座廟宇的神樂意餐風食雨?可這等天氣,不會有人上街看熱鬧了。衣著體面的女主播,正在無數房間流暢工整地念誦:「南部陸地降雨增強,總雨量累積……隨著颱風北移,時雨量四十、五十毫米……降雨移至宜蘭、花蓮一帶,北部雨勢也慢慢變大,呼籲民眾嚴加戒備……」

分身的雨,分身的風。氣象預報永遠不會停。

颱風就要來了。路上將出現枯枝、落葉,堆積地面。妳不悲哀。植栽之苦,並非妳這不識草木蟲魚之人能體會的。

風雨天的街,路樹都在刷刷顫抖。人們觀看這些樹木,作為掌握天氣的線索。說不定樹其實很快樂,唯獨颱風天有人這般注意它們。縱使幾小時後就要傾倒摧折,至少翌日早晨天氣好了,會有穿漂亮洋裝的小女孩走過,粉嫩著臉,用手指向它的枝幹難過心疼啊。

 
世界太精采,請你趕快站出來/30世代的勇氣與挑戰
文、圖節錄自先覺出版社
圖/先覺出版社提供
這世界,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內容簡介:

以一篇〈30世代,美麗不少,憂愁更多〉風靡網路世代的路怡珍,因為新聞採訪和播報工作,看見了許多的成功典範,卻不禁想著:我們這個世代呢?比起上個世代,我們會得更多、飛得更遠,卻也更害怕──「感覺前途沒有方向感,不知道努力會不會有成果」「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在3-5年後會變成什麼樣」「產業衰退狀況嚴重,職位上做著做著很無力」……

她看見自己的世代,有太多出不去、回不來的苦悶,她懂你的徬徨,懂你偽裝在小確幸裡的大野心,因此,她想帶你看看紐約新創團隊大膽的創意、看看香港連談感情都求快的效率、看看北京年輕人想稱霸世界的底氣。然後,希望你能大膽跨出不一樣的一步,在最美麗的年紀,發現最棒的自己。

作者介紹:

路怡珍

東森財經主播,前香港鳳凰衛視旗下鳳凰URadio主持人。主要負責國際科技潮流報導,發現科技溫度足以融化人們之間的冰冷距離,更能推動產業革新。期許自己能用精采的科技專業報導,使台灣更靠近國際社會。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系,美國哈佛大學及史丹佛大學的交換生。曾在台北、香港、北京與紐約的工作經驗,讓她見證全球年輕勢力的不可逆。

搶先試閱:

小標:

台北 Part 1我們在這裡努力著,希望被全世界看見

台灣,30 世代,美麗不少,哀愁更多

比起上個世代,我們能動力強, 不斷尋找定義自己的機會, 卻越找越茫然,卻步地望著台灣以外的世界, 最年輕的人,生活在一塊最適合退休的地方…… 寫這篇文章時,台北氣溫低而濕氣重,我剛播完新聞下來,一邊整理稿子,一邊從臉書訊息上,看到跟我一起從小長大的朋友們,有人剛在維也納發表完大提琴獨奏會、有人從蒙古做完固沙志工正準備回到台灣、有人在北京,幫時尚雜誌封面修李冰冰的第 218 張照片、還有人為了圓導演夢,泡下今天的第二碗泡麵,好節省一些開銷來拍電影:那是一碗統一肉燥麵,有我們熟悉的藍色包裝,還有我們習慣的廚房的味道……

這些,都是我當年一起長大、一起戴帽子排路隊回家、一起第一次看五月天演場會的朋友。坐在教室的那幾年,其實好像不是太久以前,髮型和衣服明明全部都一個樣,還分不出來誰是誰,究竟從哪個時間點開始,生活有這麼大的分岔?

生活際遇不同,連講的語言都不再一樣,唯一一個把我們牽繫起來的共同點,就是我們都是出生於台灣、生長在台灣、永遠把台灣當成家的 30 世代年輕人。我們是那種在張懸拿起巨幅國旗時,內心砰砰跳地震耳欲聾;而在被甘比亞斷交時,會再默默把台灣邦交國複習一遍的年輕人。

跟上一代年輕人相比,我們足跡走得更遠:19 歲第一次在曼徹斯特看到足球賽、22 歲生日剛好到了曼谷最潮的夜店、email 裡來自波蘭或香港的朋友互相傳的同一個好笑的 YouTube 連結;在《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文版尚未問市之前,我們便迫不及待用 Kindle 電子閱讀器看英文版的《Eat, Pray, Love》;在風行網上搜尋《The Voice》《紙牌屋》和《中國好聲音》;如果有幾分閒錢,腦中浮現的享樂方法,從峇厘島按摩、韓國東大門血拚到紐西蘭高空彈跳……等,都在願望清單。

我們說台語、英語和剛剛學來的北京腔,書寫時繁體和簡體有時候混著用,真的寫不出字的時候會用注音想辦法拼出來;我們瘋的周杰倫在 R&B 裡融合著中國古典樂,第一次聽演唱會的主角五月天,在英國BBC 作了專訪,被譽為「華人披頭四」—快要 30 歲,我們的世代,靈活而不斷游移,快速多變,追求自我的自由。

*** 20 幾歲的十年,我們能動力強,不斷在職場上尋找定義自己的機會:轉換生活的城市,改換人際相處的姿態,改變專業跑道,改變情人……在還是 20 幾歲的時候,這些變動發生得都很自然,因為成本不高,報酬卻很豐厚。只是,忽然在某個不可考的一瞬間,盤據心思的念頭,一下從種種不同的抱負、野心、熱望,轉變成一個又一個,能具體表述出來的憂愁:

「感覺前途沒有方向感,不知道努力會不會有成果,很灰心。」 「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在三至五年之後會變成什麼模樣。」 「產業衰退狀況嚴重,職位上做著做著很無力。」 「煩惱事業和感情,這個世代要兼顧兩者越來越難。」 「頭上是一群和時代脫鉤的政客,輪到我們當家還要幫他們接爛攤子。」 「財務狀況穩定不下來,無法結婚。」 「不知道要如何擁有一個有意義的生活。」

問這些當年一起戴帽子、排路隊回家的朋友,繞了一圈,說來說去,在快要逼近 30 歲的此時此刻,我們的煩惱有個通同性:對於未來的一大團茫然。全世界的年輕人都這麼茫然嗎?我們深夜酒吧相聚的時候,有這個想問又不敢問的問題。

我又想到了,剛剛播到的新聞,2015 的 6 月台灣的失業率為 3.71%,15 年來同月最高,而薪資水準,在扣除物價漲幅之後,回到了民國 87 年的水準:剛好,那一年,我們國小快畢業,每個人看起來都跟每個人長得一模一樣。當時的我們,知道接下來我們面對的生活挑戰,會這麼嚴峻嗎?

這跟在新加坡、在北京、甚至曼谷的年輕人好像不太一樣。在北京,你如果抓到一個剛從北大畢業的年輕人,問他未來十年他的人生會發生什麼事,至少在回答的那一刻,那個北大學生,百分百相信自己會開出一間中國的阿里巴巴來影響全世界。這個夢想,他會直接霸氣地說出來,絲毫不覺得有任何好笑或詭異的地方。事實上全世界也都在看,每年中國高校一口氣會有 700 萬名畢業生,這當中,還能再產出多少個騰訊、百度、Amazon 或是 Google?

在新加坡同年紀的朋友,享受相對國際化的生活環境外,政府對於房產的規畫,也讓年輕人買第一套房的壓力不會那麼大。最新「保障房」的規畫,讓家庭月入在1000 新元(約 24,000 新台幣)左右的上班族,也盡可能可以置業安居。我們聽不太到「因為賺一輩子的錢也買不起房子,所以乾脆留在家」的案例。新加坡年輕人的潮流是,把西裝熨得筆直的上班去,認真工作,也認真玩樂。

台灣呢?

而的確,台灣 30 世代,我們接觸越來越多來自於國外的刺激。所以我們留學、交換、外派,想方設法有更多與國際接軌的經驗。在機場登機門旁邊等待的時間,可能已經跟在家裡客廳的時間差不多了。殊不知,生活在台灣時,目光放在地球儀的另外一端,但好不容易到了異地,又會難為情地頻頻想起家鄉。這一瞬間,我們記得了外面的好,另一瞬間,我們又記起了外面的不好:生活永遠在他方。台灣轉變成一座圍城:裡頭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兩邊的人,都不快樂。矛盾互相傾軋,學校沒有教這是什麼「感覺」、每個聯考機器並沒有被訓練如何應對這種情況,30 歲的我們,太多問號,變得敏感纖細而不敢言說。於是在迷惑和沒有方向感的生活下,轉而追求小確幸。常常忘我地討論一集《康熙來了》,或是咖啡的溫度,或是檸檬與糖的比例,畢竟龐大的茫然與焦慮並不好征服,小確幸容易掌握多了。最年輕的人,生活在一塊最適合退休的地方。

不敢言說,這個代價是:30 歲的我們,聲音雜亂但沒有信仰和論述,沒有前後文,也沒有對照組;代價是,屬於台灣年輕世代的個性,那些我們引以為傲的開放的能動力,逐漸顯得輕薄、散漫而失重。而年輕族群一旦遭到攻擊,心理焦躁感越大,八卦漫罵和批評的聲音就越大,惡性循環,雪球越滾越髒。當想及,現在 30 世代的年輕人,心中有著這麼多無法解釋、可能一時之間也無法解釋的矛盾情緒,那接下來台灣的面貌,究竟會變成什麼模樣?如果再去比較,在新加坡、曼谷、北京的這一世代的年輕人,跟我們一樣年紀,卻帶著他們的篤定、樂觀、和信心繼續成長,那他們帶領起來的國家與城市,又會和台灣形成多大差距呢……我們心慌著面對向前來的劇烈挑戰,我們憂心哀愁。

但同一時間,問題其實是一個立體的球面,不是「台灣vs.世界」的兩極,而是「把世界帶來台灣,並從台灣看到世界」。無論是政府或是民間,都做了許多努力—有 20 歲的年輕男子在柴可夫斯基小提琴音樂大賽中奪牌,得主感謝一直低調贊助他的企業;觀光局邀請男神木村拓哉來台拍攝觀光影片,當世界頂級設計雜誌《Monocle》推出的時候,政府就曾經安排他們和台灣接軌,專文介紹台灣的人文、景色、美食。

說到紊亂的媒體現象,天下雜誌財經記者創辦的《換日線 Crossing》,集結海外有著豐沛故事的才子佳人,聊生活、聊價值、聊國外工作選擇除了 MBA 和外商總經理,還有什麼別的。有人從哲學系畢業一路做到了國際銀行副總、哈佛高材生不當醫生而到了紐約麥肯錫打拚公共政策,只因為他心中想著台灣、想回台灣找防疫和健保補救。我們都是媒體人,我們都在一個被抨擊弱智的生態圈下日復日工作,理當對這個環境更喪志、更悲觀,但悲觀很容易,「做些什麼」是一個更難的選擇。

這樣的例子,我還可以再講出 10 個、20 個……台灣就是這樣,可能所有的藝人都去中國大陸做實境節目了(也把髮妝師帶去了),但空閒的時候,一定還是在聊台灣的好,一定還在想念著台灣。想起台灣的美麗,同時想起台灣的哀愁。大家同時都沒有放棄,都正在找美麗與哀愁的解答。

包括我,我的朋友、同儕,都快要 30 歲了,馬上台灣就是我們要負責的。我看著你、你們、身邊的每一個人:結婚、升遷、照顧家人、發展事業,重心千千百百種,唯一一種不變的,就是我們愛這片讓我們長大的土地,心裡知道她的好沒有人能替代。這片土地把我們養大,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做些比自己還更重要的事。

「你跟你的事業一樣偉大;跟你的夢想一樣年輕」,我們一起做些什麼。

 
一個人的收藏/一本思考收藏與人生的書寫
文、圖節錄自時報出版
圖/時報出版提供
姚謙講美學、看藝術、談生活。用收藏品與自己生活交織出生命時光

內容簡介:

在自得其樂的自我小收藏裡,沒有大富大貴的自我期許,那些小小的藝術品累積交錯掛在客廳、房間、樓梯間、走廊甚至衛生間,都成了我的親人,跟著我閱讀過的書籍,一起記錄著我的生活,添滿我生活中點滴喜樂……在收藏的生活中,閱讀著那個時代、那些地方藝術家們的作品,感受著他們是如何在時代洪流中安身立命,去理解為什麼藝術觀點至今深刻影響我們的那一個世代。看見生命的各自美好,收藏著生命的風景。

作者介紹:

姚謙

姚謙,從事音樂創作三十餘年,歷任台灣EMI、Virgin、Sony唱片公司總經理,期間成功打造無數巨星,風潮襲捲亞洲不斷、更影響台灣無數的音樂創作者,其原創歌詞不僅膾炙人口,更在廣大歌迷心中留下深刻記憶,作品在亞洲華語流行榜上獲獎無數,奠定了華人流行音樂界中作詞大師的地位。

搶先試閱:

去美術館

許多時候我總是建議別人多去看藝術展覽,把它當作生活裡的一部分。不過去美術館這件事,會因為自己的心態與準備的程度,而產生收獲多寡或失望而歸的不同結果。因此想試著與別人分享自己去美術館的一些經驗與心得。

決定去美術館是一件美好的事,所以之前是需要準備的。首先需要想清楚這一趟去美術館最大的動機和原因是什麼?決定了在哪個時間去、哪個美術館時,你應該已經有了一個基礎的動機,是為了一個你想了解的展覽、或是因為去尋訪自己仰慕已久的藝術作品。因此在去美術館之前一定要先事前做好準備,對於展覽主題與策展人、藝術家,或是你想尋訪的藝術作品資料,做一些事前的閱讀以便面對展出的時候,有更充裕的心情和理性的思考準備,如此一來才可能得到更多的閱讀感受。當然先上網看清楚這美術館的整體結構,展館與展觀的行走路徑,館中附屬的配套狀態等。

往往前往美術館的路上是一個很重要的時刻,我總會把自己從瑣碎現實的生活中,透過在美術館的路上做一番心情的洗滌和調整。許多美術館都建立在一座城市中較具色彩的角落,因此在邁往美術館之路,我常常會規劃出前去的路徑和方法,好把這個城市的流動風情,先融入情緒裡,我特別喜歡搭乘城市裡的公共交通工具去美術館,那是感受這個城市最好的方法,因為我相信這座城市能容下這些吸引我的藝術品,必然這些藝術品也或多或少的已經感染了這座城市;即使是我非常熟悉的台北或是北京。我總是在到達美術館的前一站或後一站下車,讓自己有一段不遠的步行過程。這會是一個很美好的步行經驗,因為你知道你將要與可能打動你的作品相遇,它們就在這不遠的美術館裡頭,這是很愉快心情的短距離行走,恰好醞釀完成觀賞的心情。

到美術館之後,我立即展開來美術館前做好攻略。事先在網上知道美術館此刻有哪些展覽,也許是常態的收藏也許是我要觀賞的專題展覽,到了美術館立刻會把我優先的目的那一個展覽放在第一個位置,順著已經做好的功課,把整個美術館的解構和路線圖饡一遍,確認好這一天在美術館的閱讀、休息、閱讀的途徑與節奏。看完我首要目標的展覽之後,再接著參觀第二或第三選擇的中間,調度去處好適度的休息。另外看展前,千萬不要省去美術館提供的一些硬體或配合的說明資料。例如展覽的說明書或是導覽的耳機,另外大型的展覽,美術館可能定時會安排專家們做導覽說明。所以當你到美術館做好了時間分配和路途的計劃時,可以隨情況把這些可以用上的輔助,加入瀏覽的行動中。

在大型的美術館裡,常會有幾個展覽同時進行,所以你在瀏覽展覽與展覽之間,別忘了使用美術館設立的可以休息和轉換心情的空間。我非常喜歡去美術館所提供的咖啡廳、餐廳,以及館內販賣書本、紀念品的小店裡、當作轉換心情的中途站。在美術館喝杯咖啡或用餐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因為身邊都是跟你目的一樣的文雅之人。在美術館裡閱讀一些跟剛剛或即將看的展覽有關的書籍,也是一種身在其中、更深刻感受的閱讀經驗。每次我瀏覽了展覽之後、離開美術館之前,總會在小店裡買上當天閱讀過喜歡的書,以及與看過的展覽有關的書籍,特別是展覽圖錄,因為他會把看過的藝術品和策展的緣由,圖文並茂、詳詳細細的編輯在內,這都是為了離開美術館以後,可以回味或延伸閱讀最好的工具書。在我的生活中與家中書櫃裡,許許多多的瀏覽展覽經驗,透過一本本展覽圖錄,是生命中浪費在美術館這樣美好經驗的證明,是最好的紀念、也是重複對照與重拾藝術給過我的養分;這會讓你在許多年後,因為在閱讀這本書時,快速的回憶起當時看展覽時的心得。

一天美術館內的行程結束後,在依依不捨的離開前,我會在美術館外的花園、或周圍的巷弄散步,做離去心情的小逗留。回味著今天美術館裡許多瞬間而來的靈感和心得,也藉這個時間整理一遍,順手記錄在自己隨身的記事本裡。在美術館建築外的花園或周圍散步,是結束美術館一天最好的句號,千萬不要忽略,不要著急的從天堂回到人間。

這是我每一次去美術館就會做的事。

 
閱讀筆記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性弱者」與「厭女」
聯合報/袁瓊瓊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書影。 圖/聯合文學提供
推薦書:上野千鶴子《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聯合文學出版)

要殺掉「每一個我看到的,被寵壞的、該死的金髮女性。」而理由只是:「我要為了她們曾經拒絕我報復!」這個「厭女」情緒讓他殺了六個人,另有十三個人受傷。最終他用自殺結束了整個屠殺行動。

這個事件讓人聯想到2008年的「秋葉原殺人案」。兇手加藤智大表示,他之所以行兇,是因為「沒有女人喜歡他」。一西一東兩起案件,兩名兇手犯案的原因都是被女人拒絕。上野千鶴子分析加藤的心態時,使用了「性弱者」這個名詞,泛指無法有正常性關係的「弱勢」男性。這個概念來自社會學家宮台真司。他認為「性」這檔事開始「自由化」,意即女性和男性在性上頭平等,同樣可以主動尋求性對象時,有一些男性就會「淪為性的弱勢者」。

對於宮台真司的看法,上野千鶴子認為是「純男性」的意見,因為女性同樣有「性弱者」,但是男性評論家或作家,對女性的性弱勢避而不提。上述兩案的兇手明顯都是「性弱者」,並且,身為性弱者,正是他們犯案的原因。但是女性的「性弱者」並不會到處隨機殺人。上野千鶴子在以女性主義角度來檢視「厭女」情結時,我感覺她忽略了男女兩性在「生理」上的根本不同。

男人的性與睪丸酮素有絕大關係。睪丸酮素在成年男女身上分泌的比例是20比1。所以女人不像男人那樣容易被性所干擾。尤其年輕男性,在性不滿足狀態下,整個人就像一把「上膛的槍」,沒有發洩管道,就必然產生暴力衝動。

上野千鶴子引經據典,從各個角度討論「厭女」心結,以學理論,論述扎實。

但是她不知是有意或無意,完全不談男女兩性的生物性差別。我個人以為,男性的「厭女」傾向,或許跟生殖有關。

上野在書中談到男性的「厭女」根由是「不願意成為女人」。男性往往比女性更排斥同性戀,是因為面對同性戀男性時,他會覺得自己成為「男人的對象」,也就是成為女人。「成為女人」這件事,於男性,可能在潛意識是「閹割」的同義詞。而女人的「厭女」傾向,暫不論社會或文化機制的影響,根底上是討好男性的手法,而討好男性,也還是為了繁殖。

站在生物性角度,上野書中所談的種種,其實都可解說為從「繁殖」這個需求衍生且產生多重分支,之後複雜起來的現象。上野在後記中寫:希望藉著對「厭女」心態的研究,「為社會帶來一些改變」,但是當社會現象是從人類本能衍生出來的時候,這個改變,事實上不可能。

 
秋燥傷肺 把握養生良機更健康
秋天溫差大,空氣逐漸乾燥,會造成體內水份減少,進而導致呼吸系統、腸胃道、及皮膚的乾燥,此時更要吃對食物及簡單運動,做好秋季保健。

10個終身受僱的能力
想當一個「生涯資本家」,請先盤點自己有多少「正資產」?有職涯資產才有「終身受僱能力」,即使捧的不是公家鐵飯碗,工作照樣高枕無憂。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