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仲音 相片提供=木馬文化
對於家的比喻,我們總說它是最溫暖的避風港,是永不熄滅的燈塔。但在社會型態逐漸改變的現代,有些孩子的家被迫更改了容貌,成為囚禁的巨籠,他們被迫在早熟的青春歲月中踽踽獨行,因傷害而怯懦自卑,不敢與他人相處,成為多刺的「刺蝟」。
生命存在著許多無奈,但對失家的孩子們來說,這份無奈,他們別無選擇。幸運的是,在如此無依無靠的時候,他們被陽光發現,得到陪伴與鍛鍊,在愛裡重生,翻轉了自己的未來。
* * *
這一天,天氣晴朗,紀州庵二樓的一處角落裡,有一群人正默默地傳遞善的力量。
沒有華麗的會場布置,亦沒有流行音樂做襯景,整個空間自然散發著溫暖樸實的氛圍。臺前致詞者與分享者臉上掛著微笑,對於這一刻能站在此處,他們感到無比的光榮與驕傲。
「我們希望可以陪伴這群孩子們,度過這段人生的『逗點』。」張秀菊基金會執行長郭碧雲說,沒有人能選擇擁有什麼樣的父母與生長環境,卻能夠選擇未來想要走什麼樣的路,成為什麼樣的人。
基金會這十多年來所努力的目標,就是期盼有更多人來守護這群無法在原生家庭長大的孩子們,在生命裡享受關愛並創造無限可能。
「我擁有51個孩子,一本厚厚的戶口名簿,就是我的成就感來源。」郭碧雲感謝這十幾年來,有許多好朋友願意站出來相助,陪伴她度過生命的每一個關口,讓她能對孩子投入最大的關心,協助他們走回自己的路。
「期待藉由孩子們的成長故事,讓生命轉變成一種能量的互動,開啟身陷困境人們的希望感,在故事中獲得療癒與祝福。」
或許你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可是這19個「故事」就是具備這樣的魔力。我們在遇到困難時,很容易埋怨命運,想著「為什麼我會這麼倒楣」,忘了自己還能做些什麼,以致於到最後無法挽回了,才在惱怒與懊悔。這些孩子們的故事,並不是要告訴我們他們的遭遇有多麼值得同情,而是他們願意接受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成為社會的「需要」,主宰自我的人生。
自我認同的路程,既阻且險。於是張秀菊基金會透過探索體驗教育,訓練孩子們學習工作態度、技能、自信心及尊重,建立個人的成就感;更藉由逗點咖啡館的設立,培訓他們的就業力,使其擁有溶入社會的勇氣,能與外部職場順利銜接。
對孩子們來說,基金會給予的不僅僅是愛與關懷,而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後盾,是一個家,不管遇到了多少的創傷和挫折,只要回頭,基金會一直都在那兒,張開雙手歡迎他們回來探望。
「來到基金會之前,我的人生信念只有一個,就是活下去。可是基金會給我的不只如此,他讓我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有能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二十五歲的胖胖在分享自我故事時,臉上的笑容雖靦腆卻不失自信,絲毫看不出當年為了保護妹妹,他是如何兇狠地鼓起身上的刺防衛周遭的每一個人。
妹妹Tammy的目光則始終向著哥哥,靜靜地聽他說關於他們的家與父親,即使與自己的認知有些許的不同,但她也十分肯定基金會給予的愛與照顧。「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出身安置機構是個問題,相反的,我覺得來到機構是幸福的,謝謝每一個幫助我們的人…。」
他們已經跨越人生的逗點,準備好書寫下一段旅程了,那我們是否也做好準備,成為某個人轉變生命的逗點了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