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7日 星期五

聯合/薪資族應一起反對股利分離課稅


【櫻前線JAPANESE電子報】帶你認識日本文化,讓日語學習不再侷限於傳統教科書,更貼近生活。 【聯合書報攤快遞】網羅各類型雜誌文章,為您精選最即時的周刊報導、最時尚的流行品味,最深入的知識饗宴。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2/18 第393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寂靜的冬天
聯合報社論 聯合/薪資族應一起反對股利分離課稅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Uber案後 要替創新經濟開一扇窗
民意論壇 機捷串北北桃 大都會成形
婦聯會的努力 我有責任說
人力調度好 一日遊不壞
政府,您的愛在哪兒?
聯合筆記/「一中」問題回到求同存異
一日遊需要多「高貴」?
司機「拚了命」 不就低薪害的
陸戰隊駐AIT 美中有得吵了
華裔角逐雅加達省長 撞上宗教牆
治國怪罪前朝 中外皆通
大學考招角力 高三生背罵名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寂靜的冬天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冬天是禽流感好發高峰期,主要是北方候鳥遷徙來台度冬,攜來禽流感病毒。對這波疫情,除了禁宰禁運,政府還提出「冬天不養禽」的主張,理由是:沒有受體,病毒便沒有「著床」之地。這種說法,真是天才。

一般民眾信口說說也就算了,但這可是防疫指揮官農委會主委林聰賢的口諭;荒謬的指示,換來禽農不客氣的回應:「接續性產業,如何冬天斷養?」禽農講得客氣,重點是主委少講外行話。

冬天怎麼算?十一月立冬算起,之後小雪、大雪、冬至、霜降……一連三個月。「禁養」這個玩笑,未免開得太大。市場上常見肉雞紅冠羽雞的生長週期不過三十七天,要禽農斷養兩個生長期,損失將有多大!鴨子也一樣,不管白菜鴨、番鴨熟成期大致是四個月左右,越冬斷養,非同小可。

所謂「官本位主義」,就是這樣:不管民眾感受如何,一切都以政府行事方便為宗旨。林聰賢說多了,只暴露他對農業的外行。要阻止候鳥帶來病毒,要設防的是候鳥與養禽場的接觸;在其移棲路線上禁止設置養禽場即可。即使設置,應該是封閉式養禽場,各國未聞有「冬季斷養」之說。

林聰賢雖出身農校,但一直在政壇打滾,除宜蘭豪華農舍外,與農業斷線已久。就任農委會主委第一天的防疫秀,竟宣稱濕地要定期消毒,阻絕禽流感病毒,嚇得保育界以為「寂靜的冬天」來了。防疫需要魄力,但外行的事就少說少做。

   
聯合報社論
聯合/薪資族應一起反對股利分離課稅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財政部委託學者進行稅改研究,學者提出取消兩稅合一、扣抵股利所得等建議。這些建議與政策當然還有段距離,卻已引發大財團起鬨,主張「股利所得全額扣抵」。這樣的稅改氣氛令人不安,財政部表面上作出「公親」之姿,卻放任其委託研究的學者扮演「事主」,如此下去,勢必導致未來稅改方向的混亂與不公。

這一波所謂稅改,自然與林全宣示要進行稅改有關,某些電視財經名嘴隨即趁虛而入,意圖領導輿論。這些電視財經專家未必了解台灣經濟與財政的基本面問題,總是在每月成交量、證交稅、外資買賣超、外資與本國人稅負差距、本益比、台股與其他亞洲股市表現差異等技術面數字做文章。近年台灣股市表現平平,儘管股市只是經濟的「櫥窗」,但財經名嘴從來無法深入探究櫥窗裡面的實質問題,卻一味在價、量、稅、比等面向呼喊不公,最後吵出個「兩稅合一」的檢討。於是,戲碼就開麥拉了。

我們當然贊成檢討台灣稅制,但是稅制的檢討有三個關鍵:第一,稅制一定要有長期的、穩定的思考,不能把稅制當成操作景氣的工具,更不能把稅制當成挽救「櫥窗」的手段。最明顯的反例就是,一個月前的股市當沖減稅,這種白目的政策不但注定無效,也凸顯出政策思考的無能。林全近日喊出暫停,恐怕也是知其效果有限而負作用多。

第二,稅制必須扮演經濟發展的框架性配角,而不應賦予太多短期性、不切實際的積極期待。若是想用稅改來美化櫥窗的表現,或是刺激投資回流,那是標準的緣木求魚,過往失敗的紀錄班班可考。

稅制檢討的第三個關鍵,是要同時思考經濟發展與經濟公平。過去許多研究報告都一再指出:台灣稅制對受薪階級太不公平,對資本所得者太過有利。研究顯示,中位數所得者其所得來自薪資的比例,超過九成;然而,所得最高的千分之一家庭,其所得來自薪資者不及兩成,股利所得卻接近八成。此外,富有家庭平均而言都有大於中位數家庭數倍的土地買賣資本利得,且適用較低的邊際稅率。如果稅制改革不考慮這些既存的不公平,只是機械式地計算總稅收的增增減減,要這種研究有什麼意義?這樣的所謂研究,交給電腦做就得了,又何必要召開稅改會議?

台灣的兩稅合一確實該檢討,但十幾年前在李登輝時代,從「不能扣抵」變成「可以扣抵」,導致國家每年稅收損失超過千億。如今,在全球各國發現諸多弊端而修回「不能扣抵」之際,台灣應該要依循國際趨勢,絕無理由越改越回頭,越對富人有利。台灣的「營所稅」也該檢討,但若要檢討,也反省馬英九時代從廿五%一舉降至十七%的教訓;此舉造成每年稅損四百億的危害,當年呼籲「降稅吸引投資」那群人要不要道歉?今天台灣如果要檢討營所稅,當然也不能為回應電視財經名嘴,而越改越離譜。

財政部是財政主管機關,照理說,租稅政策應由財政部提出,由財政部向人民描繪稅改願景,由財政部出來駁斥富人與財團的自私謬論。如果其政策論述得不到民眾支持,則政務官即應掛冠而去。然而,目前的場景令人匪夷所思:在電視名嘴吆喝下,財政部委外做個計畫發表成果,然後再邀請另位學者跟進評論一下;如此,即想要形成政策方向。最後,政府再觀風望向,出來扮演「公親」一番。如此草率,社會還有什麼討論的空間?政府如此施政,等於沒有政策主張,輕鬆愉快又行事便宜。我們的租稅改革,就是這副德性嗎?

當然,文青幕僚也可以準備講稿,宣稱:「薪資所得者是我們心頭最軟的一塊。」柔性唬弄一番。這樣,租稅改革或許就立於不敗之地,但台灣的租稅公平也就被蹧蹋殆盡了。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Uber案後 要替創新經濟開一扇窗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在交通部以Uber沒有做到「納管、納保、納稅」而連續開罰下,Uber已從2月10日起暫停在台服務,對於政府管理方式或是對Uber不願妥協的強硬作法,各界已有許多討論。不過,這個與台灣創新經濟發展相當關鍵的事件,如今以這個結局收場,對Uber或廣大消費者來說,肯定是雙輸的結果,至於貫徹公權力的政府,或許在公平性與安全要求上做到把關的責任,但強硬擋下Uber容易,最重要的是台灣要如何面對即將大舉來襲的創新經濟?又該如何引導民間創新創業力量,投入這個新經濟的改造工程?恐怕才是接下來的課題。

平心而論,Uber在台提供服務的四年間,確實對民眾的乘車體驗帶來全新感受,也對現有的計程車業產生極大的競爭壓力與示範效果。若不談Uber與現行法令抵觸的部分,純從服務的角度來看,Uber這種創新經濟的商業模式,確實為社會帶來一股革新的力量。更進一步來看,如今全世界都在推動創新經濟,類似Uber的服務肯定會一直冒出來,也將不斷挑戰各行業中的舊習慣與舊制度,政府與民間是否已調整好心態,準備在各行各業中都接受這種壓力測試?

從交通部與Uber的攻防戰中可以看出,對於許多創新經濟產業的規範,立法速度至為重要,多元計程車方案不見得是不好的方案,但卻太晚推出。況且,許多國家立法已走在前面,有許多進步的法規可以參考,唯獨台灣訂出全世界最嚴格的法規。未來數位經濟牽涉範圍廣泛,立法人員需加速認識網路經濟,增加對跨領域的研究與涉獵,才能兼顧立法速度與品質。

此外,若仔細檢討「三納」,政府也還有進步的空間。例如在納管部分,自用小客車司機要申請轉營業的流程,只要充分運用警政單位建立的犯罪前科、違規等大數據資料,就可以更簡化,也更快確認申請人是否在禁止之列。而當納管速度加快,業者取得合法營業後,保險與繳稅就更容易進行,在網路與大數據等資料加入後,未來此類保險合約也需要重新議定,對相關行業也將帶來鉅變與商機。

其次,當Uber暫停服務後,目前最直接的問題就是,消費者對服務有強烈需求,卻無法獲得滿足,即使有部分業者提供類似服務,但沒有成氣候的業者可以接手,短期內一定會對其他有意來台提供創新服務的業者,形成一種嚇阻效果。

因此,破壞後必須有建設,台灣要營造一個接納創新經濟的開放環境,讓國外業者能夠有所遵循,同時更重要的是,重新回到台灣本地創新創業動能的主題上,讓本地的網路創新力量也能源源不絕地投入,才是接下來最重要的課題。

其實,在推動創新創業上,許多輿論將疲弱的創新力量責難加諸在政府身上,但歸根究柢,國內創新創業動能不足,不只是政府的責任,整體社會對網路經濟不夠重視與投入,才是根本問題。例如,台灣社會並不推崇創新創業,絕大多數父母也不鼓勵孩子創業,至於小型企業雖然不乏創業家精神,但中大型企業擁有最多資源,卻少有投入資源至創新領域,更糟的是,過去第一、第二代成功的創業家,大多又陷入產業轉型的調整中,不少人仍在苦苦奮戰,無法有經驗傳承,或進行投資與收購等動作,也讓創新無從著力。

台灣不僅傳統企業沒有引進資源,新創企業家質與量又不足,彼此無法互相聲援拉抬,如今不論矽谷或中國,許多新經濟企業Google、臉書、阿里、騰訊都不斷投資到新創事業,或以大手筆收購新創企業,其間也不斷彼此聯盟合作,讓創新變成一種風氣甚至時尚,才能夠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Uber暫停服務的衝擊不能小看,亡羊補牢的工作,有賴政府、企業與民間的三方合作才能達成。

   
民意論壇
機捷串北北桃 大都會成形
孫振義/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副教授(/聯合報
桃園機場捷運正式營運在即,一條跨越北北桃三市的軌道運輸動脈,不但提供民眾出入國門更便捷的交通選項,更身兼串起北北桃共同生活圈重要的中樞。

然而,北台灣能否藉此交通建設的完工,進而營造台北大都會的嶄新契機,台北、新北與桃園三市的角色扮演,就更顯其重要性!

●桃園市需撐起「大魚頭」

扮演機捷啟動者角色的桃園市,若能積極配合產業發展計畫,將來可以發展成一顆大大的「魚頭」。過去桃園市雖擁有機場,但旅客一旦落了地,就迅速通過奔向台灣各地,除了路過留下的擁擠交通、噪音與空汙,桃園市什麼好處也沒撈到。

如今,桃園市挾著六都平均市民年齡最年輕的優勢,並藉由「亞洲矽谷」、「航空城」的推動與全球產業聚落連結的建立,力圖翻轉窘境!

桃園市要有企圖心撐大「魚頭」、拓展發展基石,讓機場捷運成為桃園向台北盆地虹吸人才流、資金流的途徑,而非讓其成為加速人潮離開桃園的捷徑。

●台北市應是扇型「大魚尾」

位居機捷末端的台北市,嫁接來自機場的輸入能量,並將人流轉運到市區各地。台北市嚴陣以待的是台北車站周邊的大改造計畫,包含扮演迎賓排場的「台北行旅廣場」、北門城門及台灣博物館,加上即將啟動的「城市招牌美學」運動。

若台北市能好好扮演扇型「魚尾」角色,則機場捷運就不會僅是進入台北核心區的「第一哩路」,而是能促使「西區門戶計畫」周邊區域重新繁榮的契機。

機捷能否讓台北市的發展重心由東至西再度翻轉,並且長出一個夠稱頭的「台北車站」門面?北市行政團隊的表現很重要。

●新北市得要扮演「大魚身」

位居機捷中段的新北市,雖不如桃園市與台北市扮演首尾要角,但能卻藉地利之便掌握了絕大部分「魚身」的優勢與機會。簡言之,新北市幾乎可在機捷沿線預先做好布局,例如在A2站完成了二重疏洪道兩側附近市地重劃,在A3站與A4結合催生新北產業園區與新莊副都心地區,在A5與A6站著手辦理溫仔圳市地重劃,以及在A9站設置行政園區與產業專區。

新北市堪稱是能直接兌現此番捷運通車所帶來即期好處。若再加上將來捷運環狀線串連板橋、中和地區的加乘效果,等同於大幅提升此公共建設的經濟提升效益。

機捷即將正式營運,在各界衡量其營運能否自償的同時,不妨也一併考量其為沿線地區所帶來的實質效益。大台北都會區能否在短期內就食得美果,究竟三城市能否稱職扮演「魚頭」、「魚身」與「魚尾」角色,相信很快便知!

   
婦聯會的努力 我有責任說
夏明明/退休人士(新北市)/聯合報
一早翻開報紙,「辜嚴倬雲:我要為婦聯會喊冤」映入眼簾,不捨她老人家高齡九十三歲,近又喪子,仍為正義發聲,真佩服她的堅強。

不久後,我的Line響不停,不同群組傳來信息:「經合會時也有派代表參與為將士縫征衣」;「以前讀一女中時,也被派去縫軍人內衣褲呢」;「我很小時,母親與眷村鄰居去婦聯會縫製衣服…」;「讀新店文山中學時,班上就有三位同學是華興育幼院的…」;「好難過,九十三歲還在為大家努力,有權力、說話有分量的人在哪?」;「正正當當做事,變成昨是今非,更用『不當』打壓+汙名化,公理何在?」;更有同事說:「我們雖退休,年紀長些,但對公平正義之事,還是有社會責任的…」

是啊,我們一同見證過那個年代,大家一起挽袖打拚的日子,經歷過溫馨又有意義的生活。

我們有責任告訴孩子們—沒有婦聯會的努力,哪有眷村可住?沒有華興孤兒院的栽培,那些孤兒能有機會讀書嗎?台灣能有今日的自由繁榮,要感恩許多當時奉獻的人。

婦聯會成立,有其時代背景,一句「轉型正義」就完全抹煞其以往所付出的心力。

希望當權者不要小鼻子小眼睛,心有多寬,路就多寬,台灣該走出困境的事還多著呢,往前看好嗎?別再製造對立。

   
人力調度好 一日遊不壞
馬秀莉/資訊服務(台北市)/聯合報
武陵一日賞櫻團,團費八百五十元,就連我看了也會心動想參加。去年開始,因陸客觀光人潮急凍,旅遊業叫苦連天,旅行社推出物美價廉一日團求生存,原是很好構想;但此次重大車禍。林全院長指示,針對低價攬客的一日遊產品進行盤查。個人認為一日遊產品是好點子,只是政府沒做好該做的。

第一,這次出事遊覽車車齡十九年,依規定:出廠年分逾十年之營業大客車,每年至少檢驗三次。三次都有確實檢驗嗎?還是做做樣子呢?其次,未重視遊覽車司機的管理,包括:工作時數、心理及身體的健康、合理工資及保障。最後,也是最根本問題,遊覽車靠行制度。發生事故遊覽車屬於誰?旅行社、通運公司相互推卸責任。

遊覽車重大事故頻頻,每次政府都說,要檢討、要由源頭管理;這次,請林全院長不要再說了,認真去改善才是首要做的事。

   
政府,您的愛在哪兒?
文多斌/開南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桃/聯合報
小時候是在桃園大溪介壽路旁的僑愛新村長大;僑愛新村的由來,是民國四十六年間,蔣宋美齡女士號召菲律賓華僑捐款興建的眷舍,因此以「華僑之愛」命名。

筆者感謝當時的蔣宋美齡女士及婦聯會的幫忙。生父在筆者二歲時就離我們而去,這個眷舍,讓筆者、母親及阿嬤能在八二三炮戰之後有個安身之所,更讓我能有個安穩的就學環境與難忘的回憶。

可悲的是,現在以「轉型正義」之名,清算所有想要清算的組織;完全不從歷史、人道以及法律層面看待。難道,這真的是選民所期待的政府嗎?

紀伯侖的《先知》這本書,對於愛,他說:

愛不給什麼,只給予他自己。他不取什麼,只取自他自己。

愛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因為愛是自足於愛。

筆者想問政府,您們的愛在哪兒?還是只有惡?

   
聯合筆記/「一中」問題回到求同存異
賴昭穎/聯合報
美國與中國大陸建交後,美中台關係近四十年始終在「一個中國」道路上運行,如果以「失速」形容美國總統川普與蔡英文總統的通話,川普在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時,同意回到「一中」道路,但三方能否就此相向而行,卻還是個未知數。

對大陸而言,「一中」是發展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至於「一中」的內涵為何,則保留各自解讀空間。有別於大陸「一中原則」,美國的「一中政策」一貫立場,是基於美中簽署的三項聯合公報和台灣關係法;到了川普政府,國務卿提勒森在回覆國會議員時提及雷根時期的對台「六項保證」,在美國的「一中政策」加入新元素,反應了川普政府「一中政策」的變與不變。

在川習通話中,川普強調他尊重的是「我們的一中政策」,至於這個「我們的」一中政策意指為何,則保留相當彈性。這個彈性取決於川普政府要如何落實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或提升美台軍事關係的二○一七年度「國防授權法案」;至於執行的時機和幅度,將是自詡為「談判高手」的川普用來和北京交易的籌碼。

對台北而言,美中在「一中」問題上回到求同存異的共識,暫時穩定美中台三角關係中,華府、北京這最重要的兩端,看似為兩岸關係突破僵局打開一扇機會之窗,但關鍵還是兩岸能否找到彼此接受的政治基礎上。而台灣夾在美中兩大之間,除了期待川普政府的「彈性」,更重要的是解放意識形態桎梏,以彈性策略在兩大間爭取自身利益。

外交部長李大維日前通令部內官員閱讀川普多年前的著作「交易的藝術」,以了解川普思考方式與人格特質。至於川普的談判策略,簡言之是先採取極端立場,然後慢慢讓步,想辦法協商,最後達成對他有利的結果。

川普承諾習近平回到美國的「一中政策」,如果這是對川普最有利的結果,那我們就得思考,這是否為台北在川蔡通話後期待的發展。如果不是,那台北期待川普政府下的美中台關係如何發展?以及要如何往有利台灣的方向發展?

台灣在與對岸互動時,美國總被認為是助力,也因為美國在兩岸扮演關鍵角色,台灣總統大選美國聲音都不會缺席。不過,傳統上把華府視為通往北京的捷徑,如今在選前揚言要「排乾華府沼澤」的川普非典型政權下,典型思維是否合用,值得深思。

   
一日遊需要多「高貴」?
洪長源/文史工作者(彰縣二林)/聯合報
賞櫻團遊覽車發生重大死傷意外,行政院長林全要求交通部立即針對低價攬客的「一日遊」產品進行盤查。

不知在林院長眼中一日遊要多少錢才不算低價?筆者擔任過登山協會總幹事,每月舉辦三至四次登山活動,一天行程,付早晚餐及一百萬保險,收費七百元就足以平衡了。

賞櫻團一部遊覽車一天租金一萬三千至一萬五千元,四十個人分攤,每人收一千至一千一百元,應屬合理價位。未來就算「一日遊」因時間長必須加一位司機,一天二千元計算,每個遊客不過增加五十元。收一千一百元,旅行社照樣有利潤。

因此,防止意外事故發生,重點是在管理與稽查,並不是在價位。政府官員說意外發生是因低價攬客,莫非不食人間煙火?不然難道要再一次「漲價是必然嗎?」

   
司機「拚了命」 不就低薪害的
丁沐屏/媒體工作者(新北市)/聯合報
廿幾年前,還沒有周休二日,加上薪水普遍低。筆者當時在便利商店工作,月薪大概二萬多元。有位同事一口氣兼了二份差,加上她在便利商店的薪水,三份工作月入四萬多元,同事們問她為何如此拚命工作?她說:「底薪這麼低,可以不兼差嗎?」

蝶戀花老板周比蒼「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說法,真是荒謬!

如果沒有慣老闆的低薪壓榨,司機難道不想休假嗎?正因為薪水少,不得已只好犧牲假日,一直加班!蔡政府實施一例一休後,不只該正視休假問題,更應該讓勞工薪水逐步提高!

   
陸戰隊駐AIT 美中有得吵了
田在勱/空軍備役中將(台北市)/聯合報
媒體報導,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楊甦棣在華府表示,美國將派遣陸戰隊負責AIT內湖新址維安。不論此事是否成案,就個人任職華府時,對美國陸戰隊擔任使館安全任務過程略知一二,僅簡述如后。

早於一九○○年初,美國陸戰隊即逐漸加重海外之維安任務,如一九○三年的義和團事件,陸戰隊即已參與任務。在經歷一、二次大戰後,有鑑於駐外國各大使館、領事館及美政府其他單位駐處(如一九五○年代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美軍駐防北約的總部)的安全日形重要,美國政府遂於一九四六年立法通過法案,請海軍部派遣陸戰隊進駐外館以維人員與駐地等之安全。終於在一九四八年簽署備忘錄成行,並對該單位命名陸戰隊安全衛隊。

二○一二年九月在利比亞發生班加西攻擊事件及近年恐攻事件頻傳,美國國會提案修法並責成國防部增編近一倍的陸戰隊安全衛隊兵力,以防範於未然。

該衛隊的首要任務是在駐館保護美國政府有關國家安全的機敏資料與裝備及美國公民與政府財產。目前該單位全球畫分九個地區指揮部,派駐在一百卅五國計一百七十四個駐處,其總部位於維吉尼亞州陸戰隊的Quantico基地。

我國駐美代表處二○○五年之前曾有一個班的憲兵駐防華府,隨後因相關因素而終止任務。我國尚未立法派遣維安人員於國外各駐館,且涉及政府相關部門之權責、人力與經費等眾多因素,但為長遠計,未來我國各外館如有派遣軍職人員負責維安等任務,亦可彰顯我國國力。

朱明/教(台北市)

外交部長李大維表示,依國際相關法律,美國有權在在台協會新館舍配置相關人員,我政府會盡力協助。不過,中評社快評指出,此舉將成中美新的磨擦點,大陸一定會做出回應。過去美軍只在駐外使館配備陸戰隊,如今陸戰隊駐守AIT,是否意味著美軍重返台灣、變相駐軍?

天下沒有白吃午餐,一旦蔡英文總統同意美陸戰隊駐守,是否代表改變現狀,恐引起極大爭議,不容掉以輕心。

香港九七大限前夕,中英雙方多次談判協商,原本人大副委員長耿飆表示無意駐軍香港,卻遭鄧小平打臉,而在九七香港主權交接當下,人民解放軍即進駐香港了。

先前英川通話,其後川普又表明無意受一中原則拘束,引發諸多幻想;不旋踵間,川普與習近平通話又尊重一中原則,一切又回到原點。一旦美陸戰隊駐守AIT,意義大不同,實在不宜輕言一試,宜懸崖勒馬。

   
華裔角逐雅加達省長 撞上宗教牆
戴萬平/正修科大國際企業系副教授/聯合報
印尼雅加達省長選舉,經過激烈角逐,由於無人過半,四月將進行第二輪投票。

現任省長鍾萬學雖在首輪領先,他是否將如願成為首位「民選」的華裔省長?觀察家認為並非如此,「梅嘉娃蒂現象」可能再現。

梅嘉娃蒂現象,指的是一九九八年政治轉型後的首次大選,梅嘉娃蒂以國父蘇卡諾之女、政治改革者自居,帶領民主奮鬥黨在大選中獲勝,成為國會多數黨,但席次未過半。當時總統由國會選舉,居多數黨的梅嘉娃蒂因其女性、加上穆斯林對其信仰有疑慮,最後失利由瓦希德當選。

梅嘉娃蒂現象反映印尼政治的現實面。自獨立以來的歷次選舉,印尼都難脫宗派政治影響。

獨立初期,這樣的宗派競爭意味著宗教、地域、種族與意識形態(社會主義與否)的差異,造成政黨惡鬥。

一九六五年政變後,雖沒有意識形態之爭,但是宗教(世俗主義與伊斯蘭)與種族議題(爪哇與外島),仍是政治的基本格局,因此梅嘉娃蒂落敗。

印尼憲法中重要的精神原則,是「建國五原則」(班察西拉Pancasila),雖說已走向民主化,但宗教與種族的隱形天花板卻一直存在。

華人社會期待代表年輕、脫離傳統、地方出身、改革形象、有政績的鍾萬學獲取大位;但是其基督徒與華人身分,仍受到政治結構的檢驗。特別是他發言常無意碰觸到宗教議題,被貼上「褻瀆可蘭經」標籤、被檢察官因宗教議題提起公訴等,讓原本支持他的「穆斯林中產階級」疑慮,使得聲勢與民調曾高達六成的鍾萬學,最終選票未能過半。

雖然,選前提出激烈宗教議題的阿古斯,並未進入第二輪。立場溫和的穆斯林阿尼斯票數緊咬鍾萬學,成為強勁對手,這也是觀察家認為雅加達會再現「梅嘉娃蒂現象」的主因。鍾萬學如何吸納阿古斯退出後基本教義派穆斯林的票源,是他連任之路的挑戰。

目前看起來,鍾萬學本身的仗已打完,接下來就是看這些「地方政治背後的影武者」:「總統佐科威與前總統梅嘉娃蒂」、「前總統尤多約諾」、「未來總統候選人也就是阿尼斯背後支持者普拉博沃」三股勢力的合縱連橫。

這樣的合縱,不只牽動雅加達最終選舉結果,也將牽動下次總統選舉走向。

   
治國怪罪前朝 中外皆通
林軺/教(台北市)/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於白宮召開上任以來首次個人記者會,對於外界抨擊他造成許多問題,忍不住反駁:「老實說,我接了一個爛攤子。一團糟,國內外都一片混亂。」

意想不到的是,就職不到一個月,川普也開始把自己面臨的種種問題怪罪給前朝了。

這讓人想到民進黨政府上台伊始,也把跌跌撞撞的施政責任推給前朝,真是如出一轍,如國道收費員安置、桃園機場淹水、華航空服員罷工、軍方出亂子、一例一休爭議…;更不用說,兩岸陷入僵局,當然是馬政府「太傾中」,陸客人數持續下降,是前政府開放時沒告知業者會有陸方「關上水龍頭」的風險…。

看來,古今中外政客的治國第一步,標準作業程序大概就是:牽拖再牽拖,把責任推到前任,因為有人說過:「喬治.華盛頓是唯一沒有把他的問題怪罪給前朝的總統。」

老牌民主國家的美國尚且如此,在我們這邊,恐怕拿前朝來為自己執政不佳當墊背的事例,還會層出不窮哩!

   
大學考招角力 高三生背罵名
賴彥丞/大學生(台中市)/聯合報
近來為了大學考招制度爭論不休,不論是台大清大角力,還是大學招聯會與連署高中的爭執,彼此指責對方「就是你這樣才讓高三生變得這麼爛」。

這段時間以來,高三生承受了不少罵名。師長們互槓,又有誰真正在意學生的感受?

考招制度從古至今,學生從來沒有發言權,不論制度怎麼運作、教改怎麼改,都只能默默地、乖乖地按照遊戲規則走。有師長提到高三生為了準備指考無心學習,只是部分事實而已。

以筆者為例,我高三下雖因準備推甄,第一次段考成績有點滑落,但在四月底放榜正取興大電機後,反倒因升學壓力解除而更有心向學,期末考成績大幅進步;忙於推甄的高三下之學期成績,也比高三上更優。電機這類理工科系很重視微積分,因此高三選修數學的微積分課程,我都花非常多心力去理解,從未因學測干擾而敷衍了事,甚至高中畢業後的暑假,仍不時複習高三微積分,以做好大學銜接基礎。

類似筆者情況的學生也為數不少,不能以偏概全斷定高三生就是因升學而無心向學。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