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文學台灣:台中篇】林德俊/穿越時光之火,到舊城

聯副電子報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不只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數位出版電子報】全新改版,讓你掌握第一手的數位閱讀趨勢情報、了解全球數位出版的最新動態與行家觀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6/15 第5725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文學台灣:台中篇】林德俊/穿越時光之火,到舊城
【極短篇】鍾玲/說稱讚人的話
【小詩房】張默/剎那

  今日文選

【文學台灣:台中篇】林德俊/穿越時光之火,到舊城
林德俊/聯合報
不惑之年,從台北回到戶籍所在地霧峰。在一個有點陌生的家鄉,可以做什麼?開一家書店吧!為什麼是書店?或許出社會二十年來,我做的一直是編輯工作,扮演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橋梁,一旦不當編輯了,似乎,當書店主人也還可以繼續扮演類似的角色吧……

2015年我在位處台中城南的霧峰開了書店,常有客人問:「你是在地人嗎?」還記得第一次面對這個問題,頓時語塞,心想:多年來我的戶籍地確實在霧峰,但這樣就算在地人嗎?

甲寅村

關於霧峰最早的記憶,是在甲寅村外公外婆家的大通鋪,還未上幼稚園的姊姊和自己,同一群表兄弟姊妹嬉遊打滾著,頑皮的小孩磕碰了手腳,就讓阿公糊上深褐色黏黏涼涼像土又像大便的獨門膏藥,隔天便又生龍活虎起來。也常見鄰人登門求助,跌打損傷,給阿公神手喬一下,脫軌的骨頭馬上歸位。

四顧屋裡,竹子家具十之八九,因阿公在附近有個竹寮,什麼竹製品他都會做。竹寮旁立著一家小柑仔店,最喜歡阿公牽著我們的小手到竹寮去,撒個嬌,討糖吃。

在霧峰也就學齡前短短一段時光,到了上學的年紀,便回到爸媽在城區的家了。雖高一時隨父母舉家搬至霧峰,戶籍是真正於鄉村落地了,還未生根,一年後便又回到城區展開高中外宿生活。長年的霧峰印象一時改不過來——那是阿公阿嬤家,我小時候住過的地方。

第二市場

說起來,我算是個道地的中區小孩,從幼稚園、小學到中學,就活在那麼一塊美名「小京都」的棋盤格子裡。中區是台中市城區的核心,也是這座城市的發祥地,二十世紀初,日本人仿京都街廓,在綠川、柳川之間的大墩街進行市區改正,開展出台中現代化市區的雛形。

台中最老的市場「第二市場」便坐落於此,日治時期稱「新富町市場」,是販售精品的「日本人的市場」。幼時跟著母親上菜市場時,第二市場已是「台灣人的市場」,小毛頭對市場中心的六角樓無甚印象,只感覺那是個大迷宮,怕一旦落單便再也走不出來。總是大排長龍的王記菜頭粿和糯米腸,二十幾年前的隊伍裡沒有今日打扮時尚的文青觀光客,唯不同世代的老闆,揮汗忙活的光景一如往昔。一樣難忘的市場小吃是麻芛湯,黏黏稠稠微甘微苦,湯裡放一兩塊煮得軟硬適中的番薯,加上魩仔魚提味,甜鹹交融的時刻最是迷人。老爸逢外地來的朋友,聊起吃的便愛問:「你有沒有吃過麻芛?」帶著一種老台中人「此物別處難尋」的自豪。

台中公園

第二市場離家僅十分鐘步程。三民路上的家屋,正對面是光復國小,斜對面是台中公園。少小無知,不識周末假日到公園打球必經的「湖心亭」乃台灣縱貫鐵路開通紀念建築,曾作為日本皇族的休憩所。這座赤銅瓦、雙尖頂的水上涼亭,成為台中百年地標,化身台中市的市徽,一座城市就縮影在這亭子裡哪。亭台邊、曲橋下,日月湖上情人泛舟、儷影雙雙,你若把心儀的對象約來此浪漫之亭散步,即便不大聲說愛,也算完成了低調的告白吧。

孩提時期的自己當然不懂這些,台中公園對光復國小學童而言,就是外操場所在地,跨過一條公園路,便能在擁有PU跑道的運動場跑跳。中間的草皮區可打棒球、踢足球、辦園遊會,常有歌手在此搭台演唱,想看小虎隊、憂歡派對或飛鷹三姝,過個馬路就到。

如果台中有天龍國,那一定是在中區。兒時的我以為台中所有地方,每個人家裡附近都有一間學校、一座運動場、一片大公園、一個迷宮般的菜市場。

長春理髮廳

三民路上,光鮮亮麗的櫥窗鱗次櫛比,略長一些才知道自己住在鼎鼎大名的婚紗街。美輪美奐的街景簇擁著一面白底綠字的招牌「長春理髮廳」,頭家娘是老媽,我是理髮師的小孩。

二樓是理髮師阿姨們的宿舍,二樓半作為一家四口的臥房兼起居室,老爸整套高級音響在那裡環繞,設備不斷進化,他從來不肯向老媽吐實,究竟在那些機器上投下了多少私房錢。

三樓給誰住?答:給鳥住。有好幾年,三樓就是一座鳥園,一格一格的鳥籠,籠裡有巢箱。那是父親讓小鸚鵡們傳宗接代的小天地,豢養的小鸚在當時是愛情鳥的珍稀品種,淡黃羽色、朱紅眼圈,全盛期有數十隻之多,一群鷹鉤嘴,雙雙對對依偎著,模樣靈動。小鳥雖可愛,但我小小的心靈經常幻想:如果那座鳥園消失了,我便能擁有自己的房間了!後來這種小鸚在市面上漸漸普遍,價值走低,加上父親玩鳥的興頭已過,他心念一轉:「感覺不是人在養鳥,而是人被鳥養去了!」終於,我有了自己的房間。

在二樓半和三樓之間,有一個存放雜物的儲藏室,二舅來城區找工作時,那兒就成了他暫棲之所,一個必須低頭彎身躺進去、鳥籠一樣的房間。二舅是母親口中那種腦筋不會轉彎的人,不善言詞,卻又心直口快,可以一口氣惹惱一票人。二舅最愛跟我們講他的冒險故事,說蟑螂沒啥好怕,他曾在某一回登山斷糧時,和同伴一起抓蟑螂烤來吃,酥酥脆脆,人間美味。聽完這段,沒多久我便作了噩夢,夢見蟑螂在一個洞穴裡,鑽啊竄的,一直找不到出口……就在這關頭,突然意識到,那洞穴正是我熟睡中半張的嘴,更恐怖的是,這不是夢!大驚的我嚇得把嘴巴閉上,蟑螂竄得更厲害,在洞穴裡發狂了。趕緊張嘴,蟑螂飛也似地彈射出來。那一夜,我雙唇閉鎖,再不敢闔眼,直至天明。

中央書局

不惑之年,從台北回到戶籍所在地霧峰。在一個有點陌生的家鄉,可以做什麼?開一家書店吧!為什麼是書店?或許出社會二十年來,我做的一直是編輯工作,扮演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橋梁,一旦不當編輯了,似乎,當書店主人也還可以繼續扮演類似的角色吧。

我最早的書店記憶,在光復國小側門的小書局——總在每個月第一天準時去報到,拿著努力存下的零用錢購買剛出爐的《全球防衛雜誌》,此外,那小書局就是個買紙筆買美勞材料的地方。小店難免貨品不夠齊全,這時,就得向大書局進擊了。坐上老爸的摩托車,不一會兒,外觀氣派的中央書局以它的巍峨大方相迎,簡直是文具百貨公司,琳瑯滿目,貨架上還出現了運動用品、服裝、樂器和留聲機……每次進中央書局,都要聽老爸說一句:要什麼書籍文具,別處買不到,到這裡鐵定不會白跑一趟。

這家林獻堂、賴和擔任過股東的書店,日治時期即成立,籌設之初意欲作為台灣文化協會中部據點,規模曾為全台最大。它還兼營圖書出版業務,文化功能顯著。不只一個世代的作家在此流轉,或許,童年的我,曾在中央書局與年輕的蘇紹連、廖玉蕙、劉克襄、路寒袖擦身而過。

台灣本土文化書局

三民路上的家屋,出門向左走一小段路可抵另一家老字號書局「台灣本土文化書局」,選書意識一如其政治立場那般鮮明,常有沙龍聚會在那兒舉辦。中學時期,父親曾特別帶我前去晃悠,他與店主攀談許久,民主就在嘴上跌宕。

二十多年後再訪,為其蒼老的容顏所震懾,門裡門外盡是風霜,確非年輕氣盛的書店了。它卻很自在地老給你看,不做任何改裝,毫無掩飾之意。內人韋瑋與店長因貓書打開話匣子,聊著聊著連店貓都跑來湊熱鬧。我只是專注地掃描空間裡的每一個角落、端詳書架上的每一本書冊,彷彿,每一個細節都含有深意。

我不過上台北念了個大學,一回來,這個充滿兒少記憶的中區,忽忽就老了,人們改以「舊城」相稱,有志之士高喊著舊城再生,要把往日榮光找回來。我不在的那一段日子,此地發生過一場時光的大火,燒出了一大片空白,因為這一片空白,一個熟悉之地,變成了一個陌生之地。


【極短篇】鍾玲/說稱讚人的話
鍾玲/聯合報
這家大型綜合醫院的地下室設了一個員工餐廳,醫生、護理人員的家屬也可以來進餐。她是小兒科馮醫生的太太,由一位女實習醫生帶她來吃午餐。馮太太三十歲,中等身材,皮膚白皙,雖然五官分明,但並不特別精緻。然而她臉上流露一種自信和活力。兩個人買了餐,揣著托盤,選一張桌子坐下。

隔壁桌一位高瘦的中年女士過來跟馮太太說:「妳是馮醫生太太吧。我們在醫學院校友會上見過面,我是胸腔外科的趙潔玲醫生。我想告訴妳,妳很好看,臉上有一種光彩。」她微笑著注視馮太太的羞澀,回身走了。

那位實習醫生也對馮太太笑著說:「妳真的好看。」馮太太以苦笑回報,心想,自己不是美女,她是一家跨國公司的會計,每天會仔細打扮好才上班,但今天因為要陪丈夫做化療,根本忘了化妝,也許因為趙醫生知道丈夫得病,特地過來鼓勵她。

兩周前,診斷出馮醫生得了非小細胞肺癌第三B期,從那天起開朗的馮醫生陷入痛苦中,他努力消化這個惡訊,試著面對化療將會帶來的苦楚。馮太太除了痛苦,還焦慮。她立刻請了一周的假,研究食譜,帶著菲傭煮健康餐。她焦慮是因為自己根本無法兼顧病重的丈夫和沉重的工作,丈夫與死亡搏鬥時,她應該陪伴他,所以三天前她辭了職,於是感到踏實了,可以做好她想做的,也許因為內心有了力量,趙醫生才會說她臉上有一種光彩。

三個星期以後,她陪先生到醫院做第二次化療。化療進行時,她一個人到員工餐廳午餐,拿著托盤找到一個角落坐下。吃到一半,後面那桌有一男一女坐下來。女的說:「我知道你是位非常出色的精神科醫生。」

男的低聲說:「有什麼出色!過去兩個月,我兩個病人自殺死了。」

女的說:「精神科醫生是行醫,不是施奇蹟。你有一個病人來看我的診,他告訴我,你指導他如何發現自己的負面思維,如何導向正面。她用你的方法練習,憂鬱症狀差不多都消失了。他說你是神醫。」

男的聲音有氣有力了:「他真的這麼說嗎?」

女的說:「你看,現在你容光煥發,病人看到這樣的帥哥,肯定受到鼓舞。」

馮太太覺得這位女士的語氣似曾相識,便回頭看,果然是趙潔玲醫生。趙醫生對她微笑點頭。馮太太想,趙醫生那麼瘦,做外科手術體力夠嗎?

沒多久,那位年輕的精神科醫生吃完走了,趙醫生移過來到馮太太這一桌坐下,說:「上次很唐突,希望你不要見怪。但是你真的好看。今天也好看,不一樣,美得比較沉潛。」

馮太太羞澀地笑,「趙醫生,你很會稱讚人,鼓勵人。」

趙醫生望進她的眼睛說:「我說的是真心話,實話實說。馮醫生在看診嗎?怎麼沒有兩個人一起吃?」

馮太太這才知道趙醫生並不曉得丈夫得了癌症:「不瞞你說,我先生正在做化療,是肺癌。」

趙醫生的聲音透露惋惜:「他那麼年輕!」又問:「替他治病的是洪醫生嗎?」

馮太太記起趙醫生是胸腔外科的,跟腫瘤科的醫生一定很熟,她答:「是洪醫生。」

趙醫生說:「瑪麗醫院有一個腫瘤科的醫生對肺癌研究很深,他叫什麼?什麼著……因為腦腫瘤,我的記憶越來越差。對了,他叫林之勤。你可以找他細談如何在生活上減輕化療副作用帶來的痛苦。」

馮太太口中說謝謝,心想方才趙醫生好像說她有腦腫瘤,是不是聽錯了?她猶疑地問:「你方才說腦腫瘤……」

趙醫生用手拍了一下自己腦袋:「看,我不應該說出來的。我的腦子現在不太能控制自己的話了。是,我的腦裡有一顆腫瘤,發現時已經大到不能開刀了。現在只是在等日子。」

馮太太吃驚地望著她,嘴張成O型。這位數日子等死的人,竟然到處鼓勵人,連陌生人也鼓勵,多麼勇敢。她說:「趙醫生,你真的很勇敢,心腸真的好,自己情況那麼嚴重還不斷幫忙別人。」

趙醫生臉上的皺紋舒展了,有一種坦然:「以前為了理性,為了客觀,我一向壓抑自己的感受,別人的好處,壞處都不說出來。知道沒有多少日子以後,凡是我欣賞的,全都當面說出來。很痛快的。我看見人的轉變,感到比動成功的手術,還要充實。」

你說,趙醫生和馮醫生會不會延壽呢?趙醫生在某方面已經不再壓抑自己,常常感到快慰,馮醫生有太太忘我的陪伴,你說呢?


【小詩房】張默/剎那
張默/聯合報
在地平線上栽一朵玫瑰花

朝陽為它澆水

一滴滴的

滴在它哈哈大笑的詩眼上


嗯!青空開始大雨滂沱

彩繪歲月的假面


  訊息公告
看電視學管理 綜藝節目開藥方
多年前川普的《誰是接班人》曾是美國及台灣很受歡迎的電視節目,透過不同的主題學習經營管理知識,學習獲勝者的成功之道。如今,美國又有新的綜藝節目把本來嚴肅沈悶的商業題材變得有趣,同時達到知識普及與休閒目的。

只知道茱莉亞音樂學院嗎?你應該知道的美國四大音樂學院
美國最具歷史的四大音樂院培育出許多優秀頂尖的音樂家,除了茱莉亞音樂院之外,你能說出另外的三間學校嗎?今天就讓小編帶你認識,這四所不能不知道的美國四大音樂學院。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