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有故事的,是那些散落在邊境線上的小城,內蒙古的二連浩特就是其中一個。作為古老的邊城,今天二連浩特的故事在二座門,一座叫「市門」,一座叫「國門」。自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出發,駛上永無盡頭的草原天路,穿過一群群的風電場,在暮色蒼茫中看到兩隻巨大的恐龍分立道路兩側,長頸在路中相交,就知道二連浩特到了。
那兩隻巨大的恐龍雕像,就是二連浩特的「市門」,人稱「恐龍之吻」。進入此門,就到數千萬年前的恐龍王國。
7,000萬年前,今天的草戈壁,還是森林、湖泊和沼澤,是恐龍集中生息繁衍之地。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這裡陸續發掘出十餘種恐龍化石,中國最早的恐龍蛋化石也是在這裡發現。
如今,二連浩特在額仁諾爾鹽池一帶,建起了中國最大的恐龍樂園,很多人進了二連浩特的「市門」,就是來看傳說中的恐龍世界,再進一步則是要走出「國門」,去看現實的世界。
在歷史上,二連浩特是中國古老的「茶葉之路」,那是經由塞外的「茶馬互市」,茶葉開始進入蒙古地區後,嗜肉奶的蒙古人和俄國人,「不可一日無茶」,令二連浩特成了中、蒙、俄三國的「茶葉之路」上的重要驛站。
今天二連浩特是中國與蒙古國接壤的唯一鐵路口岸,是中國對蒙古開放的最大口岸,也因此這裡就有了「國門」。
由市內的火車站沿鐵路往邊境行,會看到一路13道門型雕塑,這寓意著1992年這裡成為中國首批13個沿邊境開放城市之一。
過了13道雕塑,會見到橫跨鐵路的新「國門」,據說是2005年建成使用,而1952年建成,狀似木柱的老「國門」,以領土置換方式送給蒙古國,對方沿用至今。
二連浩特的「國門」,有更斑斕的故事。1956年的「中蘇友好」年代,這裡開通了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的國際聯運列車,在中國第三輪對外開放即沿邊開放時,這裡成為歐亞大陸橋的對外節點,如今新潮是「一帶一路」,這裡則成了「帶路」節點,因為不僅是對蒙古和俄羅斯開放,到歐洲的「中歐班列」也從這裡駛出「國門」。
二連浩特新聞辦主任王立華說,目前已先後開通九班「中歐班列」。今年以來,經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出入境的中歐班列達到286次,同比增長221%。在運貨的中歐班列之外,還要開通運人的「茶葉之路旅遊專列」、「中歐國際旅遊班列」等。
與之同時,中國二連浩特—蒙古國扎門烏德跨境經濟合作區,也列入當地重點項目,進入總體規劃設計階段,是以這裡不僅已有兩座門,還可能成為中國北方的深圳,成為中蒙俄經濟走廊上的區域性國際流樞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