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吃素,身心靈的「時尚」!──專訪「全植食尚」共同創辦人Anne

每週 二 出刊.2017.10.31
 
本 期 目 錄 簡介/舊報明細
張老師月刊479期
吃素,身心靈的「時尚」!──專訪「全植食尚」共同創 ...
用什麼品牌,也會影響關係品質
《走出苦難,擁抱人生:接受與承諾治療自助手冊》
當期簡介 

張老師月刊479期

*本篇文章由《張老師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當期文章 

吃素,身心靈的「時尚」!──專訪「全植食尚」共同創辦人Anne

文╱陳怡潔 照片提供╱全植食尚

無關宗教、信仰,「追求更健康的人生和地球」是全植物飲食法的唯一信念。

以黑白色系為基調的咖啡館,座落在中山捷運站附近的一條小巷弄裡,平時常常有許多vegan聚集在此處,分享以「全植物」飲食的生活體驗。
在臺灣,「vegan」一詞還不算非常普遍,它通常被翻譯為「純素主義者」。單從字面來看,有些人可能會以為他們跟佛教徒一樣,是不吃魚、肉、蛋、奶製品和蔥薑蒜等辛香料的修行者。事實上,vegan並不介意任何的五辛香料,選擇不吃蛋、奶、肉類製品,也不是基於因果、福報之類的理由。
對Anne來說,成為vegan,一開始,單純是為了健康。「以前的身體狀況並不好,上網查了很多資料,得知全植物飲食法對身體有益,就決定試試看。」幾個月的實踐生活,不僅減緩了她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更讓她在查找資訊的過程中,接觸到許多關於動物與環境的紀錄片。

原來,我們的飲食方式造成環境這麼大的危害
「在溫室氣體排放上,有五十一%的溫室氣體來自於畜牧業的牲畜及其衍生的產品,而海、陸、空所有交通工具(包含汽車、卡車、火車、船隻、飛機)所造成的溫室氣體僅佔十三%。」
「生產一個漢堡需要三千公升的水,相當於連續淋浴兩個月的水。」
──「奶牛陰謀:永遠不能說的秘密」

透過紀錄片的鏡頭,這些令人怵目驚心的數字,自暗處中逃脫,完整地呈現在Anne的面前,「原來我的飲食方式一直都是錯誤的,為什麼從來沒有人告訴我?」
被欺騙的感覺油然而生,為了不被蒙蔽,Anne決定澈底改變自己原有的飲食觀念,好好理解所有吃進肚子裡的食物,究竟是怎麼來的。
「我就是被Anne影響,才成為vegan的。」Anne的夥伴Linda笑著說。雖然覺得全植物飲食法的理念很好,她卻也擔心這樣的飲食方式會不會導致營養攝取不足?「Anne推薦給我很多的紀錄片,以及專業學者的研究報告,讓我漸漸確信這個飲食法是健康、值得推廣的。」於是,在充分瞭解原本飲食方式對環境與動物的迫害之後,她決定將自己創立的粉絲專頁改名為「全植食尚」,分享有關vegan的食譜與知識。

(全文請見2017年10月號《張老師月刊》)
心理資訊文章 

用什麼品牌,也會影響關係品質

文╱連芯 攝影╱林玉雯

如何維持親密關係,一直是永不退流行的話題。近期有兩則美國研究分別討論消費習慣如何侵蝕親密關係。

「百事可樂」vs.「可口可樂」
眾所皆知,伴侶之間有許多的生活習慣需要磨合,不過,如果能夠有共同的興趣與目標、彼此分擔家務,自然對於關係品質會有莫大的助益。近期《消費研究期刊》的研究更指出,生活用品的品牌差異,對於親密關係的影響,並不亞於教育程度、宗教背景等。
這則研究其實是從伴侶關係的權力觀點出發。根據過去社會學的研究發現,在權力失衡的社會中,權力較高、較強勢者,容易將自己的喜好強加在權力較低者身上,導致弱勢、配合的一方逐漸累積挫折感和不滿。研究團隊也發現,這些現象在親密伴侶的品牌使用差異上也同樣出現。
通常在伴侶間,比較強勢的一方或許並未清楚意識到自己強加許多習慣偏好在對方身上,但另一半對於自己總是處於配合、無決定權的地位,還是會逐漸感到不滿、無力。這現象雖然不太可能構成嚴重爭吵或分手的原因,不過研究團隊中的Brick博士表示:「如果你喜歡喝可口可樂,另一半喜歡百事可樂,雖然你們不會因此分手,並且相處了十一年,但對方總是只買百事可樂回家,日復一日,還是有可能成為爭執的導火線。」
研究團隊認為,當一方明顯感覺到自己被困在伴侶的生活習慣中,絕對會磨損關係品質與滿意度,而且也會愈來愈不快樂。

「鐵公雞」vs.「敗家女」
另一則發表於《財務規劃期刊》的研究則指出,人人都有自己的「消費性格」,並且試圖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對於親密關係的影響。
這則研究是根據一項樣本超過七百戶家庭(主要是異性戀家庭)、為期十年的長期研究資料進行分析。該資料的主題是伴侶關係中的財務問題,其中包括:伴侶雙方如何看待另一半的消費性格。問卷選項有:「另一半很會理財」、「另一半花錢的方式造成家庭財務負擔」、「另一半錢管得太緊」等,讓參與者回答贊同的程度。
根據這項調查資料發現,當男性認為太太是屬於花錢敗家的性格時,通常最可以預測到財務爭執的發生。從女性的角度出發,也有類似狀況,當女性被丈夫視為敗家女時,往往也是最容易發生財務爭執。
至於引發伴侶財務爭執的第二大因素,男性為「覺得有太多小孩要養」,女性則是「彼此缺乏財務溝通」。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全是憑伴侶的「感覺」評斷。其中許多感覺與事實並不相符,但是影響卻依舊真實,且不論家庭收入高低、真實花費狀況如何,還是反映出此現象。
據此,研究學者呼籲,親密伴侶需要多討論財務狀況,尤其是婚姻初期,「千萬別以為財務問題會因情勢轉變而蒸發。」研究更顯示,實情不是關鍵,重點是「感覺」。
書籍介紹 

《走出苦難,擁抱人生:接受與承諾治療自助手冊》


新書簡介
接受與承諾治療(ACT)是一種有科學根據的心理治療法,讓你用全新的觀點來看待苦難。ACT不是教你如何對抗痛苦,而是帶著你萌生出意願,讓你得以擁抱生命給予你的每一種經驗;它也不要你抵制情緒,而是帶著你全然感受情緒,取代要你立刻轉變心情。

作者簡介
史蒂芬.海斯(Steven Hayes)、史賓賽.史密斯(Spencer Smith)

推薦序
改變大腦,創造新人生
陳秀蓉博士

最後,ACT請你在觀念上做個根本的改變:改變你過去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不能保證ACT可以快速地改善你的憂鬱、憤怒、焦慮、壓力或自信心低落的樣貌,至少不是你想要改善就隨時都可以做到。然而我們可以說,我們的研究顯示,這些問題對生活造成的妨礙是可以改善的,並且有時候可以快速改善。ACT提供了解決心理問題的新方法。這些新的取向可以改變心理問題的實質內容,也可以改變這些問題影響生活的程度。精神疾病的「症狀」與其造成的「功能減損」之間的區別可以用「上戰場打仗」來比喻。這場仗打得並不順利,變得越來越艱難。失敗是個災難性的選項;但是正在打仗的士兵會認為,除非打贏這場仗,不然自己不可能過著有意義的生活。這場戰爭就這樣一直地打下去。事實上,此人有所不知。在任何時刻,這位戰士都可以脫離戰場,並且開始過著「活在當下」的生活。戰爭可以持續著,戰場仍就在眼前。形式可能看起來非常像是正在打仗的樣子。但是在開始真正生活之後,戰爭的結果似乎不再重要,必須先贏得戰爭才能過著有意義生活的邏輯順序已經被捨棄了。

上述的隱喻是想要凸顯心理問題的表面形式與其真正本質之間的差異。隱喻中,這場戰爭看起來及聽起來,都非常像是你正在打仗,或只是看著別人在打仗。形式看起來都很類似。但是它的影響(真正本質)卻是完全不同。「在自己的生活中戰鬥」與「活在生活中」是兩碼子事。諷刺的是,我們的研究結果指出,當本質改變了,表面形式也就改變了。當戰士離開戰場,讓戰爭自行了結,戰爭也就平息了。就像是1960年代的諺語所說的:「沒有人的戰場,怎麼可能會有戰爭?」上述的隱喻可以與你的情緒生活相比較。ACT的重心是問題的本質(substance),而非問題的表面(appearance)形式。學著以一個本質上完全不同的問題解決方式接近你的困擾,可以快速地改變困擾對生活的影響。即使困擾顯現出來的感受或想法並沒有改變(沒有人曉得,它也可能改變),如果你遵照本書描述的方法去做,心理困擾的本質及衝擊就會改善。
前期文章 全部歷史文章
出刊日期 出刊主題
2017-10-24 懷舊,是回憶,也是療癒
2017-10-17 「雨生朋友會」:因為他,我們...
2017-10-10 楊琬茜:我們只是「長得像」的...
2017-10-03 放棄教,孩子才能放心學──專...
我要訂閱這份報紙 我要取消這份報紙 訂報說明
.本電子報內容由 張老師月刊 提供
PChome ePaper 電子報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聯絡 客服中心
廣告刊登消費者保護兒童網路安全關於PChome徵人
網路家庭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c PChome Onlin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