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或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與他人意見不同的時候,一聽一說之間很容易擦槍走火,探究人與人在溝通上造成磨擦,其背後真正的原因,情況雖然跟銷售不見得相關,性質上卻與業務人員一樣,都是希望透過溝通,取得說服、取得信任和影響他人的力量。 非銷售的銷售 把想法、觀點當產品,打包賣出去! 美國知名趨勢觀察家丹尼爾•平克(Daniel H.Pink)在《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中,把這種現象稱為「非銷售的銷售」(Non-sales selling)。 他指出,傳統對銷售的定義是指販售有形的商品、服務,但是,隨著網路、行動通訊的運用,人與人間的溝通變得更複雜而多元,要能說服他人,發揮影響力,就必須將你的思想、意見或理念視為產品,打包賣出去。 這種例子有很多,舉凡期待老闆接受熬夜3天才完成的企畫案;跨部門合作時,要主導專案走向;在臉書貼文闡釋對某一件事的想法;甚至下班後逛街殺價等情景,狀況雖然都不相同,但共通點都是希望透過溝通、獲得認同,讓想法、意見能被埋單,這就是「非銷售的銷售」。 「非銷售的銷售」傳達的正是影響他人的能力。平克從研究中發現,多數人在工作時,不論是回覆e-mail信件、交換意見、資源調配等,約有4成的時間都在試圖影響他人,而能否影響他人得出你所期待的結論,往往是事業成功關鍵。 這一點,可以從美國 《Fortune》 雜誌的報導,前500大的世界級企業CEO中,有高達45%都是從業務出身得到驗證。原因就在於,業務常常第一線和客戶接觸,深知如何抓住人心、與他人溝通。經由業務背景「淬煉」出來的CEO,不只善於推銷自己的產品,更善於傳揚自己的理念和想法,擁有說服他人、影響他人的能力。 賽局理論 把NO變YES 想要學會溝通,必須先學會處理人性 你要產生影響力,就必須理解別人為什麼立場跟你不一樣,為什麼直接拒絕你,這裡面有很多提出理由,建立說服邏輯的訓練。 尤其職場上,任何爭議或是歧見的發生,都不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零和戰爭,正如同賽局理論闡述:雙贏,才能一起共享最大利益。 其中的求勝原則便是,與對手合作,或是改變遊戲規則。透過說服、取信,進而影響他人的決定,這正是每一個手握千萬業績的頂尖業務,能化解爭議和歧見的逆轉勝能力。 「銷售有98%是對人的了解,2%是對產品的了解。」全球首位在1年內賣出10億美元保單的超級業務喬•康多夫就曾經這樣說。可見想要處理不同意見,解開賽局困境,必須先處理人性。 不是每一個超級業務員一開始就能順利出擊,通常都要經過千百次被客戶拒絕的修練,才學會如何把NO變YES。 不同意見,就成了「異」見。最常見的「異」見,是這樣產生的: ...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