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著集體式的遠大夢想,人民幣將帶領中國走向何處?成為人民幣紙幣上肖像的,只有毛澤東一人。穿著中山裝的毛澤東,頭髮梳成七三分,表情平靜,視線望向左上方。人民幣最大面額的百元紙幣,正反面均為紅色,那是革命的顏色。自一九九九年使用到現在的紙幣,是第五套人民幣,從一九四八年十二月首次發行人民幣以來的第五套。人民幣上頭圖案的變遷,便是一部中國現代史。
內容簡介:以中國為起點,陸路從中亞,海路則從東南亞穿過印度洋,經由中東,連繫到歐洲、非洲。這兩條21世紀的新絲綢之路被稱為「一帶一路」,成為習近平時代的中國經濟、外交政策關鍵字。中國致力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實現在這條新絲綢之路上,權力擴張的遠大夢想。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人民幣成為武器。人民幣的發展,不僅關乎中國未來經濟、政治、外交、人民與社會型態的走向,也將成為世界經濟局勢的關鍵所在。身處東亞局勢中心的我們,未來又應該如何因應?
作者介紹:𠮷岡桂子 ,1964年生,日本岡山縣人,岡山大學法學部畢業,曾任職於山陽廣播,1989年進朝日新聞社。曾於和歌山、大阪、東京等地從事採訪活動,並前往北京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習中文。至2013年3月止,吉岡桂子曾於中國(北京、上海)擔任特派員長達七年,亦曾於美國戰略國際問題研究所擔任2007年度之客座研究員。2017年5月起,吉岡桂子更以朝日新聞編集委員的身分,以曼谷為據點,持續進行中國與亞洲的各種採訪。著有《問答有用:採訪十九位中國改革派人士》(岩波書店,2013年)、《愛國經濟:中國的全球化》(朝日新聞出版,2008年)等書。
搶先試閱:〈一九七○年代開始,中國與美國的關係進入修復期,毛澤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美國主導的國際社會中,開始成為「中國」的代表。〉
一九七一年,季辛吉祕密訪問中國後僅三個月,中國便決定加入聯合國,還獲得了擁有否決權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一九四五年聯合國成立之初的會員國「中華民國」為了表達抗議,退出聯合國。
中國於一九七二年與日本建交,一九七九年與美國建交,推出改革開放政策的鄧小平親自出訪日本與美國,急切地尋求外交上的支援與資金,並導入先進的技術。鄧小平訪日期間搭乘了日本東海道新幹線;訪美時戴著牛仔帽,出現在休士頓的牛仔競技。在東西冷戰期間,鄧小平扮演了「改變中的中國」的推銷員。
中國大陸也在一九八○年時取代台灣,加入與聯合國關係密切組織──美國為最大出資者,並且擁有強大發言權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開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起來的國際金融秩序中露臉。成功進入IMF與世界銀行,這對高舉改革開放政策,目標經濟發展,從世界導入資金的鄧小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九四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一年,盟國聚集在美國的避暑勝地布列敦森林,一起構思戰後的國際金融秩序,並且決定成立IMF和世界銀行。
各國代表團以美國的規模最為龐大,其次是如第二章曾經提到的,由蔣介石領
導的國民黨政權的「中華民國」。
明明在第二次世界中獲得勝利,也在國共內戰時取得勝利,但中國雖然大,卻是貧窮的大國。從五○年代到七○年代,中國因為一連串的失政,在大躍進與文革等烏龍球政策下餓死了數千萬人老百姓。八○年代初,將近九成的中國人一天只靠不到一•九美元的錢在過生活。在八○年代時,中國大陸的GDP只有台灣的七分之一。
中國在共產黨政府主導下,決定生產與價格的計畫經濟,提出「自力更生」的口號,遠離外國的貿易與投資,並對於外國的援助深懷警戒,也不接觸國際金融。
加入IMF與世界銀行後,政府提出農業、工業、國防、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四個現代化」政策,幫助了中國的改革開放。鄧小平一邊利用國際機構來的背書,一邊積極吸收外國來的融資與投資,在整備好條件的區域實行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的「先富論」。這是既有本錢也有智慧的策略。
與世界銀行結下深厚的交情是關鍵。
四川省廣安市是鄧小平的故鄉,這裡的鄧小平紀念館裡有張老照片。照片裡位於鄧小平左邊的人是勞勃•麥納馬拉(Robert McNamara)。麥納馬拉曾在太平洋戰爭時轟炸日本,戰後是福特汽車的社長,一九六○年代是甘迺迪及詹森政府時期的美國國防部長,指揮越戰。從一九六八年起麥納馬拉成為世界銀行的第五位行長,任期長遠十三年。照片裡,穿著西裝的麥納馬拉,正低頭看著整個人幾乎陷入椅子中的鄧小平。
該照片的拍攝時間是一九八○年四月,麥納馬拉以世界銀行行長的身份,第一次造訪中國,也會見了鄧小平。一個月後中國成為世界銀行的會員國。照片是第十一位世界銀行行長勞勃•佐利克在二○○七年參訪鄧小平紀念館時,特地送給紀念館的。勞勃•佐利克說鄧小平是他尊敬的人。
「我們窮,也失去了與世界的關係。要趕上世界的話,須要世界銀行的支
援。」鄧小平直率地說。
麥納馬拉回答:「希望世界銀行能夠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夥伴之一。」
然而,鄧小平要求得到全面性的協助:「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資金,而是想法。中國現代化是必然的趨勢,如果有世界銀行的幫助,就能加速中國現代化。」
對此,麥納馬拉表現得相當積極:「世界銀行有最優秀的人才,可以幫助中國實現未來的藍圖。」
中國人民廣播電台的新聞單位播出了兩人的交談內容。
鄧小平設定一個目標,要在二十世紀末將中國的經濟規模擴大四倍。這是一個表示富裕而容易理解的指標。世界銀行雖然送來了「想法」與「人才」,但中國首先想要的,應該還是錢吧?那是個對集中管理外匯比現在更嚴格的時代。中國一九八○年的外匯儲備金是負十三億美元,經過整個八○年代後,也沒有達到一百億美元。為了經濟建設,稍有一點外匯進來,也很快就見底了。
四川省的地方報紙稱世界銀行行長是「洋財神」,意思是會從外國帶來財
運的神。
世界銀行與中國方距離一下子縮短了。一九八○年秋天,世界銀行派遣約三十人的專家團隊到中國,中國在天安門廣場附近的北京飯店,為這些專家們訂了雙人房型的房間,卻專家們要求:「兩個男人住一間?希望可以一個人住一間。」此外,當用車載著專家們行經晚上的大馬路時,專家們問:「北京的電燈為什麼這麼暗?」這是報紙的報導。
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方向在哪裡呢?事實上,那個方向根本在模糊的黑暗之中。世界銀行的專家們一邊摸索問題,一邊詢問負責政策的人、研究人員,一再交換彼此的意見。世界銀行最初給的低利融資是兩億美元。這筆錢完全用於更新中國各地的二十六所大學的設備,派遣教授與學生出國的計畫上。照著要求培育人才的鄧小平的意願去做了。
中國靈活應用了世界銀行給的建議。佐利克做了這樣的評價「中國充份利用了與國際經濟系統的強化關係,根據須要進行改革,是非常合乎道理的。」
▶▶ 閱讀更多 𠮷岡桂子《人民幣的野心:改寫世界經濟的中國貨幣發展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