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浙江鳳凰行動 深化與港經貿合作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哈佛商業評論電子報】包含領導、創新、策略、管理等四大領域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與世界一流的管理接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1/16 第530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浙江鳳凰行動 深化與港經貿合作
經續、安瑞聯手□拓展醫療檢測市場
林昉柔□挖掘大灣區台商故事
學界預估 「陸五年內世界GDP比重將升5%」
意外 大陸10月消費負成長
陸RCEP原產地證書 山東簽發最多
綠博會雲端展 吸700萬人次
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 開幕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浙江鳳凰行動 深化與港經貿合作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11月14日,「鳳凰行動」香港金融專項服務啟動儀式暨浙港科創產業夥伴戰略峰會在浙江杭州舉行。浙江將通過加大上市股改支持力度、加大境內外企業上市獎勵力度、把資產重組獎勵與再融資相結合、加大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力度等舉措,進一步深化浙港金融、科創合作。

中新社報導,「鳳凰行動」是浙江省政府發布的旨在推進企業上市和併購重組的計劃。該省目標2021年—2025年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350家以上,到2025年末境內外上市公司達1000家;目標5年新增資本市場融資額8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到2025年末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累計達2.5兆元。

「今年浙江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01家,累計入選企業達1068家,成為中國大陸首個超千家的省份。」浙江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吳炳芳認為,這些「小巨人」企業大部分還未上市,可謂潛力巨大。

吳炳芳表示,啟動「鳳凰行動」香港金融專項服務,一方面推動更多浙江優質企業登陸香港,另一方面吸引更多香港企業在浙江創新創業,更多創新成果在浙江轉化落地。

在具體政策扶持方面,「鳳凰行動」香港金融專項服務的財政支持更注重準度和力度。以杭州為例,對於完成改制設立股份公司並在證監部門完成上市輔導備案的,給予一次性獎勵200萬元;企業在境內外直接上市,或外地上市公司遷址入杭州並完成工商、納稅登記變更的,給予一次性獎勵300萬元。   

當日,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視訊致詞中表示,浙江作為長三角地區的重要一員,是香港重要的經貿合作與投資夥伴。「我們將發揮好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國際化優勢,匯聚全球創新資源,加強與大陸省市的協同創新,著力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經續、安瑞聯手□拓展醫療檢測市場
記者賴錦宏/台北報導/聯合報
11月11日,台企經續檢驗技術公司與安瑞檢測認證(廣東)公司達成全面戰略合作。未來雙方將在電子電器、醫療器械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充分整合各自資源和優勢,幫助檢測業持續創新發展。經續檢驗董事長林楷明指出,這項合作,將使經續擴大檢測項目,服務更多的產業鏈,以自身檢測專業能力,確保優質產品上市。

林楷明指出,本次簽約,雙方推出其共同出資成立的:永祥醫療器械檢測(廣東)公司與其配套的聯合實驗室,雙方將在電子電器、醫療器械領域進行全面合作,為客戶提供醫療器械檢測、認證、諮詢等一系列整體解決方案與服務。

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達成,雙方將以合作協議為基石,以共建實驗室為依托,以「資源互補、市場運作」為原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逐步拓展電子電器、醫療器械等檢測領域的業務空間,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經續檢驗技術源自台灣,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致力為企業提供電子、電氣、工具與機械產品相關測試與國際認證的專業公司。

業務包括電氣與機械安全試驗、電磁兼容與無線通信產品試驗、環境試驗、性能試驗、噪聲與振動試驗、非金屬材料試驗、失效分析、風險評估、國際認證的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服務領域涵蓋醫療器械、工業機械、家電與商用電器、照明設備、電動與氣動工具、能源電池與充電樁、家用與工業用電子電氣附件、消費品、玩具等。

目前,經續已獲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中國計量認證(CMA)、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國際電工委員會IECEE-CBTL及德國ZLS-GS認可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資質。不僅服務長三角的台企製造業,也為當地大型企業提供了輸出國際產品測試和合規認證。

安瑞檢測認證(廣東)公司(ANNRAY)是一家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已獲高新技術企業、CNAS、CMA、美國CPSC等資質認定,服務領域涵蓋化妝品及日化用品、食品接觸材料、電子電氣及通訊產品、汽車電子產品和醫療器械等領域。

 
林昉柔□挖掘大灣區台商故事
梁珮岑/廣州報導/聯合報
「我是個新媒體從業者,前幾年都是在做台資企業的廣告創意企畫,這一兩年在Podcast上做了一個挖掘台商故事的節目,因此輾轉在東莞、廣州,現在落腳在佛山。」新媒體製作人、播客林昉柔,2019年初到廣東,這幾年下來,她現在已經擁有自己的團隊,今年為了打造工作室,她選擇落腳廣東佛山往夢想前進。

林昉柔以採訪作為本職工作,近年在大灣區各個城市透過採訪台商故事,認識了每一個城市的特色,「一座城市是由無數人建構而成,是由很多故事組成,因為不同的人匯聚於此,大灣區每座城市都有不一樣的特色,像是深圳的科技創新、廣州的新舊交融,這都是我透過採訪能實際感受到的。」

目前她選擇落腳佛山,發現佛山除了大家熟知的黃飛鴻故居之外,也是一個多元發展的新興都市之一,「現在我居住的這一帶是工業區,過去是因為家人在這一帶工作,小時候來過幾次,城市機能與道路規劃都很完善。後來我來工作,很長時間需要到各地出差,居住佛山順德在這邊很方便,旁邊就是輕軌站到珠海,還有一個碼頭可以搭船直通香港。」

被問及為何選擇在大灣區發展的原因,林昉柔表示,一開始選在台商聚集的珠三角地區,是因為這一帶有多元產業,尤其佛山也是早期台資企業最多的地方,行業大佬很多,以前接觸的都是自身的台商前輩,到自從她開始做播客,認識了更多年輕人,除了製造業,更多的是服務業、教育業、健康行業等等。

對此,林昉柔提到,「近期採訪了一位白天是健身教練,晚上賣鹽酥□的台灣男生,近年因為廣東夜經濟、後備箱夜市的興盛,現在他在廣州也有自己的實體店鋪,我覺得非常勵志。」另外,她觀察到,在大灣區工作的台灣年輕人有許多人會選擇從事大健康產業,她採訪了很多整形醫師、牙醫、獸醫等職業,認為台灣在醫療方面有很大的優勢。

最後,林昉柔表示,「受訪者是我在廣東的一面鏡子,不僅可以從中看到自己的不足,還可以看到夢想的各種樣子,也透過他們得知不同行業、職業的工作經歷,給自己提供一個努力的方向。」

 
學界預估 「陸五年內世界GDP比重將升5%」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學界對全球經濟「東升西降」的判斷並未終止。據澎湃新聞報導,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15日在上海「2022年中國資產管理年會」演講中表示,在世界經濟增速下行情境中,預測在未來5年裡,歐盟佔世界國內生產總額(GDP)比重可能會下降5-8個百分點,而中國大陸佔世界GDP的比重會提升5個百分點左右。而這個變化直接帶來的是中美之間的對抗會愈加激烈。按照其團隊預測,大陸GDP將在2029年追趕上美國,一旦中國GDP超越美國,那麼未來的戰略與當前的戰略會發生質的變化。

劉元春表示,他的團隊預計從疫情爆發以來到未來7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不到2.3%的水平,也就是說下降的幅度達到1.4個百分點。

他指出,目前資本市場一個普遍共識是,已經告別兩位數增長的一個時代,進入到個位數的增長時代。而在期待經濟增速和收益率更高更好,但政策性利率與自然利率出現了系統偏誤之後,會導致系統性的風險。他認為美國是典型例子。

劉元春並提出三項觀察結論:一,經濟增長增速換擋不僅會帶來無風險收益率的下降,而在非預期性下降後,可能導致政策利率的失誤和金融產品結構化的過度,帶來額外風險;二,全球經濟增速下台階必定會導致全球結構和衝突的加劇,導致大量的政治社會風險嚴重擾亂市場的均衡和定價;各種脫□以及多中心化可能帶來傳統的貨幣之錨和資產之錨失去傳統的功能。

 
意外 大陸10月消費負成長
記者葉文義/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15)日公布10月工業、消費及固定資產投資等多項經濟數據均遜於市場預期,尤其是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意外轉為衰退,也是繼10月出口衰退後,大陸經濟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及出口)中,再添一駕馬車出現減速窘況,顯示大陸經濟成長恐再失一大動力。

數據顯示,大陸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5%,低於9月的6.3%增幅,也低於市場預估的5.2%;1-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4%,比1-9月加快0.1個百分點。大陸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坦承,疫情等因素對經濟影響在加大,但工業整體持續恢復態勢沒有改變。

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人民幣4.03兆元,年減0.5%,也是自5月以來時隔四個月再度衰退,當時是因為上海封城才導致消費衰退,此前9月該指標為年增2.5%。1-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人民幣36.06兆元,年增0.6%。

10月以來大陸各地疫情升溫,對消費打擊明顯。從消費類型來看,大陸10月商品零售人民幣3.62兆元,年增0.5%;餐飲收入人民幣4,099億元,下降8.1%。1-10月商品零售人民幣32.52兆元,年增1.2%;餐飲收入人民幣3兆5,348億元,年減5%。

付凌暉說,疫情對零售影響仍會存在,但隨各項促消費政策逐步實施,經濟恢復、就業改善、收入增加,消費保持恢復值得期待。

數據顯示,1至10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人民幣47.15兆元,年增5.8%,比1至9月回落0.1個百分點。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年增8.7%,製造業投資增長9.7%,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8.8%。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10月消費、投資增速出現不同程度放緩,需求復甦滯後於生產供給,反映目前大陸國內經濟主要矛盾還是有效需求不足,消費領域,非必需品、餐飲等服務、房地產及上下游商品需求持續疲弱;基建、製造業投資雖較理想,但房地產投資持續探底將繼續拖累經濟。

 
陸RCEP原產地證書 山東簽發最多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根據青島海關14日發布消息稱,根據統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10個月以來,青島海關、濟南海關和山東省貿促會等單位總共為12.2萬批出口貨物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簽發數量居大陸首位。

中新社報導,海關統計顯示,2022年前10個月,山東省企業與RCEP其他成員國間享惠進出口貨值達到403億元(人民幣,下同),可享受大陸海關和出口目的國海關RCEP關稅減讓6.2億元,促進山東省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同比增長23.4%,在進出口總值中的占比提升2.9個百分點。

「得益於RCEP帶來的關稅優惠拉動,今年前10個月,公司出口日本貨值達8362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近30%。」榮成皇朝馬漢外貿綜合服務有限公司經理王曉波認為,其公司對日本市場出口將持續快速增長。剛剛申報出口的凍油炸蔬菜餅獲簽8份出口日本的RCEP原產地證書,簽證貨值194萬元,企業貨物在日本通關時可享受關稅優惠超3萬元。

青島海關關稅處一級高級主管姚勇介紹說,目前海關正加快推進RCEP原產地證書審簽中心建設,實施經核准出口商制度,推廣應用原產地證書自助列印和智能審核,並依託大陸首個省級原產地簽證技術聯盟,推動海關和貿促會互認原產地調查結果,實現原產地證書自助列印、零跑腿、零等待簽證比例達到九成,百分百實現一次調查。

 
綠博會雲端展 吸700萬人次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14日晚,2022中國(黑龍江)國際綠色食品產業博覽會和黑龍江大米節閉幕。此次展會共有5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大陸34個省區市的專業客商「雲探館」,總訪問量突破700萬人次。

中新社報導,黑龍江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耕地面積、黑土面積均列中國大陸首位。黑龍江還是大陸最早發展綠色食品的省份,綠色食品認證面積和實物量均居大陸首位。

作為亞洲唯一專門為單一蜂種設立的大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饒河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出產的東北黑蜂蜂蜜遠銷歐盟部分國家,一直是綠博會上的熱門品項。

「我們已經參展七八年,每次都能簽單數十萬元(人民幣,下同)。今年是線上參展,安排客服24小時接聽電話,方便展會期間洽談業務。」雙鴨山市饒河縣東北黑蜂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杜若傑介紹說,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訂單雖未達預期,但通過國際綠博會官網「雲探館」,查看泰國、法國、澳洲等國家的特色展館,學習對方在產品包裝、產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優點,為東北黑蜂產品出口更多國家作準備。

作為國際綠博會承辦單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黑龍江省委員會副會長譚百成表示,線上展會的最大優勢就是不受時空限制,國際綠博會搭建了「雲展示」平台,設置黑土優品、展覽展示、招商引資項目、金秋會等11個欄目,能夠真正地實現全天候、無國界展覽展示,助力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走向國際,實現高質量發展。

 
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 開幕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2022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14日在上海開幕。

中新社報導,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出席開幕活動並啟動2022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雲明分別致詞。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蔣卓慶在開幕活動上發布升級版的醫企協同研究創新平台。  龔正說,期待中外嘉賓在生物醫藥產業周上貢獻真知灼見,為上海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凝聚共識。歡迎國內外生物醫藥企業投資上海,歡迎各類優秀人才來滬發展,在上海這片創新創業熱土共創美好未來。   

國際藥學聯合會主席多米尼克·喬丹通過視訊致詞。大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黃果、國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作主旨演講。   

開幕活動上,中外知名科學家、行業創新者及投資人等匯聚一堂,結合各自在全球生物醫藥領域的實踐,分享了在高水平開放下創新驅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思考。

升級版醫企協同研究創新平台旨在進一步提升上海高水平醫院對產業發展的推動,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融合轉化。在進一步推動臨床試驗同時,通過產醫融合政享薈、醫企融合創新聯盟、創新產品入院綠色通道等解決創新藥械入院「最後一公里」。

本次產業周以「共濟未來,萬物『昇』長」為主題,由1場開幕活動、近40場同期活動組成,旨在搭建起生物醫藥領域的高標準國際交流平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活動品牌,展示全球創新成果、分享行業發展趨勢、推動企業合作交流。

 
防疫保單大海嘯!代價1500億的這堂課,台灣學到了什麼?
光以防疫保單為例,截至今年9月26日,防疫險、疫苗險共已理賠274.39萬件,賠付金額超過千億,而且後遺症開始浮現,高保費時代已然來臨,民眾也難再享有優質的保險商品。這場保險史上的核彈級巨災,究竟是誰造成的?其中有什麼沒被看見的真相?《遠見》為你抽絲剝繭、尋求解答。

吃安眠藥會越吃越多才能睡著嗎?這些族群要注意安眠藥副作用
長期失眠睡不好會影響身體健康,連帶著情緒、生活都會受到影響,吃安眠藥換得一夜好眠,是解除失眠最簡單的方法。不過,長時間吃下來對身體會不會有傷害,會越吃越多才能睡得著嗎?使用安眠藥有哪些迷思以及需要注意的事情?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