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爭強,從貿易戰、科技戰,一路打到晶片戰,拜登政府強勢重返「美國製造」,台商繼西進、南向後,供應鏈再次遷徙、萬里長征。《遠見》疫後赴美,見證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的關鍵版圖,已漸次成形。這一波由鴻海領軍的電動車供應鏈大軍,在美洲大陸插旗。《遠見》團隊獨家帶著讀者,開箱鴻海電動車的關鍵拼圖!
入夜,俄亥俄州楊斯敦城染上一片墨色,80號公路疾駛車輛,劃破寂靜。車上,鴻海產品長蕭才祐甫跟董事長劉揚偉開完台北時間早上6點的線上會議;車用第三類半導體美國布局,得抓緊時間。事實上,蔣尚義接任鴻海半導體策略長前,蕭才祐與人在加州的蔣尚義已密切商討逾三個月。
而不久前,蕭才祐才從美國俄亥俄州直奔東京。
甫結束的COP27,是全球各國政府共商氣候議題第30年的里程碑。台灣雖不是氣候公約締約國,卻有一家從電子零組件出身的企業,憑藉理念,參與這場年度氣候盛事將近一半的屆次。不靠政府、沒有外援,一家企業怎麼能在五萬人的政治場合被認可,進而推動它念茲在茲的氣候行動?
扛上布置攤位的道具、行李、帶著疲憊的身子、六小時時差,但懷著滿足的心情,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轉了三個航班、花了將近一天,才從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埃及夏姆錫克(Sharm El Sheikh)會場,回到台北。
在台灣,11月最火熱的議題是「選前黃金週」,但唯一讓張楊乾惦記的開票結果,是延宕多年、用於氣候災害的「損失與損害」決議案,到底過了沒。
寶島眼鏡北京旗艦店,從零售通路跨足眼科醫學,將眼鏡門市與醫療服務結合,開創全新商業模式,期待迎接疫後商機。
電梯門一打開,所有人忍不住發出「哇!」的讚嘆,從天花板到地板的超巨大螢幕,播放著「眼鏡3.0」的形象影片。整層打通的裝潢時尚大氣,精品logo、燈條酷炫、產品琳瑯滿目,宛如置身高檔購物中心,誰也想不到,這竟然是一家眼鏡行。
寶島眼鏡北京旗艦店,是全中國寶島眼鏡店中規模最大、品牌最全的一家店,2021年5月重裝開業,當時新冠確診人數較少,被寄予進化轉型的厚望。
《遠見》紙本12期+德國博依熱敷墊
訂《遠見》紙本一年12期 贈德國博依熱敷墊HK123XXL享遠見行動誌一年權益 方案價 2680 元
訂《遠見》紙本雜誌一年12期 贈FORESTABLE木酢系列組 享遠見行動誌一年權益價值3,940元 方案價 1880 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