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1日 星期二

外銷訂單冷 恐陷連五黑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2/01 第553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外銷訂單冷 恐陷連五黑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統計處昨(31)日公布2022年12月暨全年外銷訂單,12月訂單金額為521.7億美元,年減23.2%,為「連四黑」;2022年全年外銷訂單為6,667.9億美元,接單金額雖為歷史第二高,但仍較2021年衰退1.1%,中斷連續二年正成長。

去年第4季訂單金額為1,577.1美元,年減18.1%,連續二季負成長,也讓2022年外銷訂單走勢罕見出現「溜滑梯」,最高點落在第1季,第4季則是「旺季不旺」,成為全年表現最差的季度。據經濟部統計處調查,該現象在調查歷史上僅有四次,上次發生為全球金融海嘯時期。

統計處預估,2023年1月外銷訂單金額為38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年減35.5%至32.1%,恐陷入「連五黑」,顯示短期內仍無法翻轉。

據去年12月外銷訂單統計,科技貨品因2021年基期較高,再加上終端需求疲,導致消費性電子產品訂單表現黯淡;傳統貨品則同樣面臨需求轉冷及高原物料成本衝擊,接單表現落入低谷。

對於科技貨品以及傳統貨品今年能否出現翻轉?統計處長黃于玲回應,科技貨品高基期效應至少要等到今年第2季才能排除。儘管近期油價走跌、各國通膨逐漸收斂,但全球終端需求尚無明顯反彈的正向消息,傳統貨品何時能轉正仍要持續觀察。

展望未來,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持續擴展,數位轉型需求延續,惟通膨、升息、俄烏戰爭、美中科技戰等變數持續干擾全球經濟及貿易成長力道,恐抑制外銷接單表現,後續發展仍需密切觀察。

黃于玲坦言,今年外銷訂單比去年更加難以預測,因為通膨、各國央行升息政策效益有遞延效果,雖然可讓通膨及需求降溫,但無法確定時間;再加上美中科技戰仍在持續,都會增加全球景氣前景疑慮。

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1月接單看法,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為38.5,代表業者預期1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2022年12月減少。

 
國際財經要聞
IMF上調全球經濟成長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國際貨幣基金(IMF)31日上調今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主因通膨降溫、家庭支出意外報喜,但也警告利率升高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仍可能對經濟活動造成壓力。

IMF在更新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成長2.9%,比去年10月的預估值上調0.2個百分點,但仍低於去年全年的擴張3.4%。

IMF表示,全球經濟展望轉向正面,是因好幾個國家的國內因素優於預期,例如美國。IMF研究部門主管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指出,「去年第3季的經濟成長證實意外強韌,勞動市場強勁,家庭消費與企業投資穩健,歐洲適應能源危機的情況也比預期更佳」,通膨壓力也減輕。

此外,中國大陸宣布經濟解封,預料也將貢獻全球成長,同時美元貶值也使背負外幣債務的新興市場國家前景更加光明。

IMF上修美國今年的成長率預估0.4個百分點到1.4%,歐元區也上調0.2個百分點到0.7%,日本獲調高0.2個百分點至1.8%,中國大陸更上修0.8個百分點到5.1%,英國則反而被下修0.9個百分點,變成萎縮0.6%。這份更新版報告不包含台灣。

不過,景氣未必全然樂觀,古林查斯表示:「以歷史標準來看,成長將維持疲軟,因對抗通膨和俄烏戰爭抑制活動。」這個跨國金融機構也下調明年的世界經濟成長率預期0.1個百分點到3.1%。

IMF警告,好幾個因素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惡化展望,包括中國大陸解封停滯、通膨居高不下、俄烏戰爭拉長可能進一步撼動能源與糧食成長,若通膨數據高於預期,金融市場也可能下跌。

據IMF估算,約84%的國家今年整體通膨率將比去年下滑,但IMF仍預測今年全球平均通膨率達6.6%,明年再降到4.3%。

 
美停發供貨華為出口許可
編譯劉忠勇、廖士鋒/綜合報導聯合報
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已擴大圍堵中國大陸科技業,停止發放美國企業供貨給華為的出口許可,且正考慮全面禁止銷售美國技術給這家大陸電信設備巨擘,英特爾和高通等所有美國企業可能都無法供貨給華為。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商務部已經通知一些企業,不會再發放許可讓美國技術出口給華為。

彭博資訊也指出,目前多數申請的出口許可都卡在批准階段,形同實質禁止,而且拜登政府的一些官員正在鼓吹完全禁止銷售美國技術給華為,目前政府還在討論是否以及如何調整許可政策。

知情人士說,討論還在早期階段,一些人表示,可能在五月華為被列入限制出口「實體清單」滿四周年時決定。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回應表示,中方「正密切注意」,並強調這種做法違背市場經濟原則,是「赤裸裸的科技霸權」。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美國官員正在擬定一項新的正式政策,不准出口所有品項給華為,包括四G、人工智慧以及高效運算和雲端品項。

華為二○一九年被川普政府以國安顧慮為由列入「實體清單」以來,美國企業要銷售產品給華為,都須獲得商務部批准,商務部也持續允許供應部分產品給華為,包含特定的四G應用品項,但路透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四G晶片現在也將被否決。

彭博指出,切斷對華為的生意,不會像過去那樣對美國企業造成破壞性影響。華為分拆大部分智慧手機業務,大多只以自有品牌提供四G手機,品牌形象也在美國制裁之下受損。

 
大摩:美股反彈 本周消退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準確料中美股去年大跌的摩根士丹利(大摩)首席美股策略師威爾森表示,由於美國聯準會(Fed)本周預料將連續第八次升息,美股今年初反彈可能在本周消退。摩根大通(小摩)策略師柯蘭諾維奇也認為,隨經濟衰退風險加劇,美股未來幾個月可能走低。

大摩以威爾森為首的策略師團隊表示:「我們認為最近的走勢,主要是反映季節性的1月效應,以及12月底和殘酷一年之後的空頭回補。現實是企業獲利正證實比基於數據的擔憂還糟,尤其是與利潤率相關。」「1月效應」是一種季節趨勢,在12月因稅務問題拋售股票後隔月買進,有助帶來反彈行情,另外還有基金粉飾業績表現,以及投資人隨新年開始對未來較樂觀的緣故。

美股三大指數1月來全面勁揚,標普500指數和道瓊工業指數截至27日分別上漲4.6%和1.7%。科技股更出色,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截至30日上漲8.9%,有望創下2001年上漲12.2%以來最佳1月表現。

但威爾森認為這是「另一個熊市陷阱」,而且「所有的利多都已全反映在價格上」,意味投資人「可能在月底隨著Fed會遏制通膨的決心面對現實」。

威爾森說,投資人似乎忘記「別和Fed對作」的首要原則,Fed迄今都未顯露踩剎車、真正轉鴿的意願,且當前企業獲利衰退是2008年以來最糟,「市場再次錯誤定價」。大摩對標普500指數每股盈餘(EPS)的基本預測是195美元,空頭預測為180美元,威爾遜表示,基於利潤率下降,現在更傾向180美元的預測。

小摩以柯蘭諾維奇為首的策略師團隊也指出,美股今年初漲勢應會消退,因為衰退風險只是延後、而非消失,「美國內需的疲弱軌跡使衰退風險居高不下,即便勞動市場緊俏延後了這項衰退風險。同時,限制性的實質政策利率為持續的逆風,讓未來一年稍後衰退的風險仍高」。

這群策略師認為,Fed本季還不會顯露轉向跡象,因此市場在第2、3季都將遭遇減弱的獲利。

 
全球手機出貨 探十年低點
編譯王巧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IT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預估,今年全球個人電腦(PC)及手機出貨量都將連續第二年下降,其中手機出貨量將下滑至十年低點。

路透報導,顧能在1月31日表示,預期2023年全球手機總出貨量將下降4%,減至13.4億支,低於去年的14億支及2021年的14.3億支,接近2009年的水準,當時黑莓(BlackBerry)和諾基亞(Nokia)手機還是市場領導者,而蘋果正開始攻城掠地。手機市場在2015年達到頂峰。

顧能研究總監亞特瓦爾(Ranjit Atwal)受訪時說,新冠疫情導致手機市場出現根本性的變化,居家上班和遠距作業的風潮興起後,在家工作的民眾發覺沒有必要頻繁更換手機。

他指出,在新機款並未提供重大技術更新的情況下,消費者的換機周期比預期要長,從六個月延長至九個月,也較不願與電信業者綁約,轉向更靈活、有彈性的合約。智慧型手機和PC需求在新冠疫情初期攀升,但到了去年中開始減弱。

全球各國升息和生活成本飆高,均抑制了智慧手機需求,使三星電子及蘋果等公司的業績受到打擊。

在個人電腦部分,顧能表示,2022年PC出貨量年減16%後,今年預計將下滑6.8%。受影響最大的可能是聯想(Lenovo)、惠普(HP)和戴爾(Dell),這三家公司是全球前三大PC製造商。

顧能表示,由於對今年經濟前景不那麼悲觀,且消費者和企業支出最終可望上升,個人電腦市場的下滑的狀況預料將在2023年放緩。

顧能先前已在另一份報告中表示,受全球通膨高漲和經濟形勢惡化影響,企業和消費者對IT終端的購買欲急劇下降,美國2023年全球IT支出可能僅比2022年增加2.4%,增至4.5兆美元。

顧能預計2023年全球個人電腦、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的總支出為6,856億美元,較2022年下滑5.1%。需求減少的原因,包括產品價格持續上漲,以及消費者對經濟前景充滿疑慮,以及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帶來的換新需求已經告一段落。

 
要聞
中油:2月天然氣全面凍漲
記者黃有容/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中油今(31)日宣布,2月份天然氣全面不調整。

依據政府核定天然氣價格公式計算,2月份國內天然氣價格平均應調漲,但考量國際天然氣價格長期趨勢尚可再觀察其變動幅度,以及持續配合政府物價穩定政策,2月天然氣價格暫不予調整,自2023年2月1日零時起實施。

 
M1B、M2 連四月死亡交叉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央銀行昨(31)日公布,去(2022)年12月證券劃撥存款餘額跌破3兆元大關,落於2兆9,555億元,為六個月新低,單月大減1,040億元,且M1B與M2年增率連續四個月呈「死亡交叉」格局;對此,中央銀行官員信心喊話:「台灣資金一直都非常充裕」。

央行昨天公布去年12月金融情況,受到外資淨匯出、放款與投資年增率下降影響,M1B及M2年增率分別下降為4.14%及7.06%;去年全年,M1B及M2平均年增率分別為7.81%及7.48%。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表示,去年12月股價指數大跌742點,日均成交值也減少206億元,是證券劃撥存款餘額減少的主因。

央行統計顯示,去年12月活期性存款成長減緩,蔡惠美說,主要是證券劃撥存款餘額減少,以及中央銀行去年四度升息效應。

央行升息後,民眾與企業存款出現遷徙潮,紛紛從活儲與活存轉到利率較高的定儲與定存,M1B組成就是以活期性存款為主,因此去年12月M1B年增率降至4.14%,為2018年2月以來近五年新低。

M1B年增率低於M2年增率,為市場俗稱的「死亡交叉」,通常會對股市資金動能不利。

對此,蔡惠美分析,2013年至2019年間,台股大約在7,000~10,000點間波動,2020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台灣半導體景氣表現優異,加上各國實施寬鬆貨幣政策,市場資金異常充沛、激勵股市大幅上漲,導致「M1B年增率上漲,較M2年增率增長明顯大很多」。

不過,即使央行去年開始採取緊縮貨幣政策,M1B年增率成長減緩,但「台灣資金依舊很充沛」,代表股市下跌並非是資金動能不足所致。

至於去年12月M2年增率同步下滑,蔡惠美說,主要是去年12月,外資由前一個月淨匯入轉為淨匯出7.8億美元,另外,放款投資年增率下降,主要來自民間部門債權成長趨緩,包括對個人房貸成長率趨緩、不動產業的資金需求成長減緩,還有部分製造業出口廠商償還借款,以及銀行業為降低風險,減持公司債和股票,使投資成長率降溫。

 
淨零計畫 陳揆簽首份公文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任行政院長陳建仁昨(31)日正式走馬上任,第一份簽署的公文就是有關「淨零排放路徑112-115綱要計畫」,總經費約743億元,顯示出蔡政府淨零排放的決心。陳建仁在交接典禮上表態,行政院長一職「將是我人生最後一個政務人員公職」,全力以赴、沒有懸念。

行政院長交接儀式昨日在副總統賴清德監交下完成,會中,賴清德提到,非常感謝陳建仁願意接下院長工作,他並借用《馬太福音》一節表示,「希望透過溫暖關懷無私奉獻的精神,讓地上的鹽能成為台灣的光」。並期許新內閣團隊能團結合作、同舟一心,在陳建仁院長帶領下,不辜負國人期待。

陳建仁則表示,感謝蔡總統的信任和託付,最後任期一年多把重擔交給我,「但不是由我一個人來擔,我要組成精實團隊,讓眾人貢獻所長」,更引用《聖經》「你們中間誰要為首的,就必須做眾人的僕人」,作為人民的公僕,真正權力就是服務,能力愈大、服務愈大,「我知道各位有不同宗教信仰,加入我們這個行政團隊,服務人民就是我們共同信仰」。

 
晶圓代工價格戰 蠢動
編譯簡國帆、記者尹慧中、李孟珊/經濟日報
三星上季晶片事業獲利重摔超過九成,但與台積電(2330)競爭的晶圓製造事業上季和去年全年營收卻創新高,去年獲利也有所成長,反映先進製程產能擴大,客戶和應用領域也更加分散。

不過,三星坦言,本季難逃產業庫存調整壓力,將使得晶圓代工業務產能利用率開始下降,業界憂心,三星恐發動降價搶單戰術,不利台積電、聯電等台廠。

業界分析,近期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普遍下滑,聯電產能利用率更由先前滿載盛況轉為下探七成左右,並傳出有廠商部分生產線產能利用率僅剩五成,但台積電、聯電都堅守價格,台積電今年更漲價6%,聯電則預期本季產品均價(ASP)持平。

在「終端需求不佳、晶圓雙雄價格卻很硬」的現況下,三星若降價搶單,對正面對龐大庫存壓力、不願付出更多製造成本的IC設計業者與整合元件(IDM)廠而言很有吸引力,三星不僅可藉此填補產能空缺,也有助提高市占率。

三星並未提供其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相關數據與報價動態,僅透露產業庫存調整,導致晶圓代工業務產能利用率開始下降,但仍預期下半年來自車用與高速運算需求將帶來復甦,將以第二代3奈米製程的產品競爭力,贏得新客戶,並已成立先進封裝團隊支援晶圓代工業務所需。

三星並更新最先進晶片製程的資訊,3奈米製程「良率穩定」,第二代3奈米製程正「進展迅速」,也在為汽車應用開發4奈米製程,今年將聚焦於開發2奈米製程。

 
三星示警 上半年依然艱困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南韓科技巨頭三星不敵通膨壓力與電子業庫存調整衝擊,昨(31)日公布上季獲利銳減近七成,下探八年來低點,並示警今年上半年「環境依然艱困」,全年來看,不僅電視銷售仍低迷,全球智慧手機需求更將持續衰退,粉碎市場對智慧手機市況復甦的期待。

三星是全球記憶體、智慧手機、電視三大領域龍頭,除記憶體全數採用自家產品之外,大舉向大立光(3008)、聯發科、友達、群創等台廠採購鏡頭、手機晶片、LCD面板等零組件。三星示警後市不妙,法人憂心後續對協力廠拉貨動能同步大減,不利供應鏈走出景氣下行低潮。

即便後市看法保守,三星卻堅持不調降資本支出,也不會減產晶片,押注需求將在下半年開始復甦。

三星上季財報失色,單季營業利益年減69%、降至4.3兆韓元(34.9億美元),不如分析師預估,是2014年第3季以來最差,營收也年減8%至70.5兆韓元。

三星晶片事業上季營業利益年比驟減96.9%、降至0.27兆韓元,因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深,使客戶持續調整庫存,造成記憶體需求減弱。行動事業營業利益年減36.1%至1.7兆韓元,視覺顯示與數位家電部門則陷入虧損,營業損失600億韓元。

展望後市,三星預估今年電視需求將維持停滯,本季智慧手機需求將比去年同期下滑,今年全球智慧手機需求則將萎縮,以大眾市場機種受創最重,使智慧手機市場今年復甦的希望破滅。

三星認為,今年總體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居高不下,但晶片需求可望自下半年開始回升。當前的不利市況是準備未來的良機,今年資本支出維持約與去年相同水準,並提高投入研發支出比重。三星去年資本支出為53.1兆韓元(431.6億美元),其中47.9兆韓元用於半導體。

三星將加強維修並調度產線以優化生產,但不會減少投入的晶圓或暫停晶片產線。記憶晶片事業執行副總裁金在鐘(音譯)表示:「雖然市場減弱,我們將繼續為中長期需求投資基礎設施。」三星看好ChatGPT等新潮的人工智慧(AI)服務有望拉抬記憶體晶片需求,將更努力銷售高價記憶體晶片,以滿足伺服器高密度晶片的日增需求。

分析師表示,三星維持投資是要擴大領先同業的市占差距,押注晶片需求可能會在下半年復甦,但卻會傷及利潤。

 
蘋果折疊iPad 傳明年亮相
編譯簡國帆、記者陳昱翔、吳凱中/經濟日報

陸系分析師預測,蘋果今年可能不會推出新款iPad,明年將出貨一款可折疊iPad平板電腦,有望是蘋果首款可折疊硬體產品。市場看好,若蘋果真的推出可折疊iPad,可望催動買氣,掀起新一波換機潮,為鴻海(2317)、仁寶、兆利、新日興等供應鏈營運注入新動能。

分析師正面看待2024年可折疊iPad後市,預期新產品將帶動出貨量,改善產品組合。諮詢機構CCS Insights去年10月也提出報告,預測蘋果在推出可折疊iPhone之前,先推出可折疊iPad。

陸系分析師表示,可折疊iPad不是iPad mini的替代產品,而是個別產品,其最新調查顯示,折疊iPad將配備碳纖維材質的支撐架,採用碳纖維可讓支撐架更輕與更耐用。其中,陸商安潔科技是折疊iPad碳纖維支撐架的拋光與貼合供應商,未來可望持續受益於折疊裝置配備支撐架的新趨勢。

對於今年iPad出貨量,陸系分析師持審慎態度,預估將年減10%至15%,未來九到12個月可能都不會有新款iPad推出,改款的iPad mini可能會在明年第1季問世。

外媒AppleInsider則指出,市場之前預測改款版的iPad mini可能在今年底推出,最新預估時間點延後。目前的iPad mini是在2021年9月推出,配備8.3吋顯示器、A15仿生晶片、USB-C連接埠、Touch ID電源按鈕等。

近幾年一直有傳言指出蘋果正在研發一款可折疊iPad,但迄今都未成真。MarketWatch無法立即取得蘋果的回覆,蘋果一向不會評論傳言或未發表的產品。

市場看好,若蘋果推出可折疊螢幕的iPad,可望掀起蘋果平板換機潮,帶動相關供應鏈仁寶、鴻海、兆利、新日興、富世達等營運。

 
半導體設備廠 樂觀後市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經濟日報
兩岸接單暢旺的半導體設備工程廠聖暉*(5536)、朋億*,以及護國神山零組件耗材供應商信紘科、瑞耘及意德士去年合併營收都創歷史新高紀錄,獲利表現也很亮眼。展望2023年營運,僅管大環境景氣走弱,但仍持審慎樂觀看待今年持續升溫。

聖暉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80.26億元,季減3.7%,年增30.2%,僅次於第3季83.38億元,為單季歷史次高。2022年全年合併營收282.62億元,年增39.8%,再創新高。

展望今年首季,由於2022年的高基期,聖暉檢視集團旗下各產業客戶在建專案工程均依進度入帳,確立穩健成長走勢。以接單區域分布分析,台灣、中國大陸為主要貢獻地區,東南亞地區將接單倍增高成長態勢。

朋億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25.25億元,季減0.2%,年增15.9%,僅次於第3季25.28億元,為單季歷史次高。受惠於兩岸訂單需求旺,去年全年合併營收85.93億元,年增37.3%,續創新高。 展望今年首季,朋億持審慎樂觀看法。

信紘科去年合併營收24.67億元,年增41%創新高。去年12月營收1.66億元,月減17.7%,年減6.1%,是近八個月低點,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5.88億元,季減22.4%,年增15%,是歷年同期新高。

半導體耗材零組件與設備瑞耘在手訂單持續成長,並在新產能陸續開出挹注下,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1.95億元,季增8.8%,年增30.9%,為單季新高。全年合併營收6.63億元,年增31%,創史上新高。

意德士去年全年合併營收5.41億元,年增13.9%創新高。董事會去年底通過自地委建竹東新廠房及購置設備總預算案5億餘元。

 
建商沒收買方預付款 要稅
記者陳姿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北國稅局提醒,建商銷售建案時,如果購屋人未依約繳付尾款,建商因此沒收預收款項時,要特別留意,沒收款項等同收取違約金,應課徵5%營業稅,並開立應稅發票。

官員表示,營業人收取違約金或賠償金是否應開立統一發票,常造成混淆發現,若賣方因買方違約所加收的違約金賠償款,應視為銷售額開立統一發票。

國稅局指出,有某建商與買方投資公司已在2020年間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建商在收取各期預收土地款時,已依規定分別開立土地免稅銷項發票,金額達5億元。

之後因買方遲延付款,建商依合約規定,先以存證信函催告買方付款,但買方仍未給付,建商經過一年後解除雙方買賣契約,並全數沒收已繳納的預收款項5億元。而國稅局指出,建商向買方收取預售屋款項,後來也全數沒收買方已繳納的5億元,此行為是屬與銷售有關的違約金收入,應依規定開立發票繳稅,不過建商卻未依規定開發票,有短漏報銷售額的情況,因此須補徵營業稅,並處以罰鍰。

國稅局官員說明,在國內銷售貨物,依法應課徵營業稅,營業人銷售貨物的銷售額,指的是營業人所收取的全部代價,包括在貨物價款外收取的一切費用。所以建商銷售房地因為購屋人違約沒收的款項,也算在銷售額之內,應依規定開立統一發票,繳交營業稅。

此外,國稅局提醒,有部分建設公司為了區隔辦公空間與建案工程所在地,會另設接待中心對外營業,或是在其他縣市推出建案,若接待中心具有收受訂金、簽約及收款等事項實際營業事項,就必須辦理稅籍登記,否則將會面臨相關罰則。

官員表示,依據《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28條規定,營業人總機構及其他固定營業場所,都必須要在開始營業前,分別向主管稽徵機關申請稅籍登記,固定營業場所包括銷售貨物及勞務的固定場所,不論是總機構、分公司、建築工程場所及展售場所等,只要涉及對外營業,就應申請稅籍登記。

 
熱錢瘋狗浪 台幣閃見29字頭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股指數昨(31)日大跌228點,新台幣匯率持續激情演出。熱錢昨天瘋狂匯入15億美元,新台幣匯率盤中一度闖破30元大關、最高升抵29.994元,最多升值1.43角;為避免匯率升速過快,中央銀行敲進大量美元阻升,終場升8.5分,收30.052元,連兩升並為近五個半月新高,1月升值6.56角,升值2.1%。

大型國銀交易室主管透露,為延緩新台幣匯率的升值速度,央行昨天大舉買進逾10億美元調節,與熱錢你來我往、相互對作,進而導致匯市一天爆出30.455億美元的成交天量。

對於昨天股匯走勢不同調,資深匯銀主管分析,台股雖然漲多拉回,新台幣匯率卻不改堅挺走勢,在熱錢瘋狗浪襲擊下,新台幣匯率昨天快速闖破30元整數大關,一度升抵29.994元;不過,不樂見新台幣匯率升勢如失速列車般「過站不停」,老大(央行)全天都在敲進美元阻升,展現力守30元整數大關的魄力。

央行大戰熱錢,使匯市買賣交投熱翻天,一日就爆出逾30億美元的成交巨量。

展望後市,匯銀主管認為,新台幣匯率短線還是偏升,不過聯準會利率會議召開在即,在結論出爐前,新台幣匯率很可能會在30元整數大關附近波動整理。

匯銀主管表示,「除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結論外,更關鍵的是聯準會主席鮑爾的會後聲明說了些什麼,如果釋出的是偏鴿訊息,新台幣匯率鐵定會火速重返29字頭,如果鮑爾還是持續展現鷹姿,新台幣匯率就會維持在目前的30字頭價位。」

分析師指出,聯準會向來不樂見市場因預期升息可能轉趨寬鬆所造成的股市上漲,因為財富效果會刺激消費動能,不利抑制通膨;以此研判,本周四的FOMC利率決策會議,即使真如市場所預期的僅升息1碼,也就是放緩升息腳步,但鮑爾恐怕還是會用鷹派的發言來平衡市場過於樂觀的預期心理,屆時股市轉趨震盪的可能性也將因此升溫。

 
熱錢效應 台幣登最強亞幣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熱錢獨鍾台灣,兔年開紅盤以來連兩天大舉匯入,將新台幣推上「最強亞幣」寶座。根據中央銀行昨(31)日公布最新統計,美元指數昨日上漲0.34%,非美貨幣幾乎全數對美元貶值,僅新台幣匯率一枝獨秀、成為「最強亞幣」。

央行資料顯示,受美元指數上漲影響,昨日包括歐元、日圓、韓元、人民幣與星元走勢均下跌,其中日圓匯率單日貶值0.42%,貶幅在主要亞幣裡居冠、最為弱勢;台灣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韓元昨天下挫0.37%居次,星元與人民幣匯率昨天分別兌美元貶值0.06%及0.02%。

相較其他亞幣,新台幣匯率一枝獨秀,昨天兌美元匯率強漲0.28%,為「最強亞幣」。

不過,若進一步與2021年底相較,新台幣匯率累計貶值7.86%,超前韓元貶幅3.5%、人民幣的5.53%,星元兌美元甚至逆勢升值2.98%,代表過去一年多來,新台幣走勢還是相對弱勢。

對於熱錢在兔年開紅盤後源源不絕流入,匯銀主管指出,儘管股市激漲成為一日行情,但外資持續匯入,顯示外資對台股情有獨鍾、近兩天匯入卡位後,接下來仍將伺機進場買股票。

 
三壽險 2月調高保單宣告利率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2月利變保單宣告利率調升情況較1月和緩,但仍有台新、三商美邦(2867)、中國等三家壽險公司合計調升62張保單,升幅介於0.12至0.3個百分點,其中又以台新人壽跟進台灣人壽與中國人壽,大幅調升五張美元宣告利率至3.8%最受矚目。

反映美國聯準會升息及拉抬疲軟業績,台壽今年元旦調升六張美元利變終身壽險宣告利率至3.8%,升幅0.35個百分點,當下激勵中壽跟進,也於元旦調升四張美元利變終身壽險至3.8%,升幅介於0.3至0.4個百分點。

3.8%的宣告利率,一舉讓壽險業的利變保單天花板,從去年12月的3.6%往3.8%挪移,且讓台壽與中壽雙雙奪下利率最高寶座,展望2月,台新人壽配合金管會保險局新的宣告利率平穩機制實施,兼顧公平待客原則,也規劃調升五張美元現售利變終身壽險至3.8%。

換言之,國內壽險業的利變保單,到了2月,已有三家公司合計15張保單,宣告利率來到3.8%市場最高。

台新人壽2月1日預計調升19張利變保單,全為美元收付,現售九張、停售十張,現售九張裡頭,五張從3.5%升至3.8%,另外四張從3.5%升至3.65%。

台新人壽的熱銷商品,保障型部分,包括:新享富傳家、臻保傳家,宣告利率都上衝至3.8%;儲蓄型部分,臻鑫美、新臻盈家,宣告利率也都跳高至3.65%。

三商壽2月1日也將調升38張美元保單,升幅介於0.05至0.2個百分點,以改善偏低的宣告利率。五張現售部分,升幅0.05至0.15個百分點,33張停售部分,升幅0.1至0.2個百分點。

三商壽的美元利變保單,宣告利率最高為增富利美元利變增額終身壽險,1月已高懸3.45%,2月並未調整;2月調升的38張當中,今起宣告利率最高的是增優利,宣告利率從3.3%增至3.35%。

中國人壽為了穩住舊客戶,避免同業利率走高下,客戶解約情況變多,也規劃2月1日調升五張新台幣停售保單,全是利變年金,包括:鑫得利、新得利、和信躉繳型、2005年6月1日起承保的裕玲瓏,及2005年5月31日前承保的裕玲瓏,宣告利率都從1.38%升至1.5%。

 
房市交易量衰退 六年首見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2022年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昨(31)日出爐,交易量達31.8萬棟,不僅失守32萬棟防線,更較2021年減少約3萬棟,相當於台北市一整年買氣蒸發,年減率達8.6%,寫下近六年首度交易量衰退紀錄。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2022年房價見高,市場買氣已跟不上房價漲幅,不僅一手市場的預售揭露交易量衰退,整體全國買賣移轉棟數也減少,顯示去年房市買氣在升息、政策打炒房、資金行情退潮、買方追價動能不足等多重利空襲擊下,房市已進入盤整期。

據內政部昨公布最新資料,2022年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達31.8萬棟、年減8.6%,不僅跌破32萬棟,更較2021年減少約3萬棟,量能相當於台北市全年買氣,創下近六年首度衰退紀錄。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去年房市氛圍呈現「上下半年兩樣情」,原先市場還維持2021年的成長勁道,但隨著央行升息、兩岸緊張、股匯震盪、地方大選,以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等政經干擾,2022下半年房市由多轉空,以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開高走低」。

以縣市來看,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扣除量能低於千棟的離島縣市後,各都會區房市大致呈現「都會衰退、蛋白微增」格局,其中又以新竹市量縮最明顯、年減32.8%,基隆市則異軍突起出現年增18%量能。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六都中除了台中市去年在交屋潮撐盤下,成交量仍維持年增1.4%正數外,北北桃、南二都等五都則明顯熱度衰退,其中高雄交易量年減17.3%最多、台南市買氣也年減13.7%,新北市、台北市、桃園市量能也均各別萎縮11.9%、7.4%、6.2%幅度。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去年下半年起房市買氣呈現低量盤整格局,由於今年市場還有經濟情勢、房市政策、市場超額供給與總統大選等變數,今年房市挑戰仍大;張旭嵐指出,由於新法將上路,預料將助長市場的觀望心態,2023年全國買賣移轉量不排除將面臨力保30萬棟的壓力。

 
今年陸客來台 拚百萬人次
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交通部長王國材昨(31)日坦言,確實有台商和航空公司向交通部反映,希望增加廣州、南京、重慶等直航城市;針對開放陸客來台,站在交通部推廣觀光的立場,也是樂觀其成,但要尊重國安會和陸委會權責。不過,交通部訂定今年來台旅客目標為600萬人次,其中也包含100萬的陸客。

至於疫後各國都在拚觀光,為吸引國際觀光客來台,王國材也說,觀光局已研擬對來台團客給予補貼,預估特別條例通過後就可實施,亦即最慢可於4月上路。

陳內閣昨日正式上任,交通部長王國材與媒體茶敘,被問及兩岸目前僅開放北京、上海、廈門、成都等四個客運航點,很多台商及其眷屬認為仍不方便,尤其大陸已開放邊境,希望我方可盡快增加直航航點。

王國材表示,因為疫情管控的關係,所以當時只留四個客運航點,以便於控制,在疫情期間中國大陸也緊縮航班,現在航班是有增加了,但不到疫前的一半,預期中國大陸疫情逐漸趨緩後,政策會隨疫情轉變而調整,航點應該就會慢慢增加。

交通部訂定今年來台旅客目標為600萬人次,其中包含100萬的陸客,但我方迄今尚未開放陸客來台,如何達成陸客來台100萬的目標?對此王國材回應,站在交通部推廣觀光的立場,當然歡迎陸客來台。

外傳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計畫春季訪台,會否再激發兩岸緊繃情勢,王國材表示,不管政治情勢如何,兩岸民間交流還是很重要。

 
和泰車 估全年車市將達45萬輛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車市龍頭和泰車(2207)總經理蘇純興昨(31)日表示,去年車市規模達43萬輛,展望2023年,雖國內整體經濟有成長減緩的疑慮,但全球車用晶片短缺有望緩解,加上各國疫情管制鬆綁、民間消費回升,預估全年車市規模可達45萬輛。

和泰車對整體車市看法樂觀,並訂出旗下三品牌(LEXUS、TOYOTA、HINO)年度銷量目標達16.3萬輛,較去年全年15萬輛大幅成長。這項目標除宣示和泰車對市場的樂觀看法,也對自家產品競爭力及汽車供應鏈恢復正常充滿信心。

和泰車昨(31)日發布市場展望與營運重點。和泰車表示,今年旗下品牌將推出多款新車,包含TOYOTA導入全新跨界旗艦跑旅CROWN、大改款ALPHARD內外觀全面升級;Lexus首款基於純電平台打造商品RZ450e、雙動力編成大改款LM都將問世。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