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西屏是去(2012)年通告數最多的名嘴,好奇追問每月通告量,馬西屏戲謔式要記者猜,隨口說:「三十個吧!」馬西屏笑說:「乘上三倍!大病一場後我收斂剩下約九十個。」事實上他曾經一天最多跑七個通告,一向善於整理各類資訊的他,歷經一場大病後開始減少節目量,現控制一天三個,加上出席活動、代言費用等,記者粗估他年收入上看五百萬以上,相信是他始料未及的。
身為最紅且曝光率最高的名嘴的馬西屏,最早開始,除了每天晚上可以在《關鍵時刻》節目中,聽他從馬英九講到外星人和世界末日;後續他的「觸角」延伸到女性時尚節目,在《女人我最大》節目中與正妹談笑風生;他也參與《愛喲我的媽》節目製作,不論是軍事、政治、科幻、歷史、運動及演藝娛樂,沒有一樣他不行的,他總能用生動有趣的解說方式,幫助觀眾深度瞭解「眉角」,分析時的專業見解及創意總是有其獨到之處,他的粉絲跨越兩性、沒有代溝。
大學講師變名嘴
「從小讀古典書,道德文章、孔孟及易經啟蒙,根本不知道夜店及舞廳是什麼地方。」馬西屏自認天生反骨,但因世俗的眼光讓他壓抑自己的本性,他笑說:「我很後悔,其實本性很色耶!」
這幾年因政治性談話節目退燒,「相聲型」談話節目興起,主持人和來賓一搭一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漫談,成了節目主流,無形中讓馬西屏有了發揮博學的機會,成了媒體的新寵兒。對於馬西屏,觀眾不禁要問:「他怎麼那麼厲害,什麼都能通?」對於馬西屏來說,做名嘴其實是一個辛苦的體力活動,必須要自己先「深透」才能去講評。採訪過程中,儘管又要開始下一場節目錄影,但他仍滔滔不絕直說不停,他也不諱言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主要來自於小時候開始累積的常識及知識。
現在熟識馬西屏的人稱呼他「馬老師」,並不是《關鍵時刻》主持人劉寶傑常講的「西屏」,因為細數他所做過的工作包括工作了十七年的《中央日報》副總編輯,以及擔任二年商務印書館總編輯,整天埋首在嚴肅的學術書籍中,從典型的戒嚴時代老派新聞人到媒體名嘴,中間差異性甚大,但馬西屏唯一持續的身分就是當了近二十年的大學講師身分,這也是他最喜愛的工作。
資深媒體人馬西屏自稱是涉獵最廣的媒體人之一,「我成為名嘴完全是一場意外。」馬西屏說,「2000年政黨輪替,我看時勢不妥就離開了《中央日報》。」於是他去了商務印書館當總編輯,整日埋首書堆中;就在這優閒的當兒,他另一個身分就是大學講師,但因電視主持人于美人找他上《美人電新聞》節目談宋楚瑜。
由於馬西屏與宋楚瑜私交甚篤,談話內容條理分明,引起其他台主持人的注目,「先是找我講宋楚瑜,等到宋楚瑜下去了,馬英九又起來了。」讓他開始接觸到電視台,無形中將他推上了「名嘴」之路。
工作三十幾年,即使手邊小有積蓄,馬西屏坦言自己根本不懂理財,只習慣把錢存在銀行,或是交給老婆負責管理,但他絕對謹守「小心謹慎」、「做足功課」兩大原則。
穩重理財 退休生活無愁
現在馬西屏每個月的收入開始作完整的資產配置,主要分散在定存及房地產,對於理財觀更加積極且務實,「生活過得去就好,我的物質慾望很低耶!」他表示,現在的他寧可把錢存起來或是準備房地產等投資或是單筆基金投資比較實在。
多年來認同理財專員的勸說「錢要靈活運用」,透過理財專員穩健保守模式投資,在理專幾次操作有小獲利後,也讓馬西屏運用保守投資的念頭,他提到,金融海嘯前因老婆投資的美元外幣小賠,因而想認賠贖回,當時馬西屏看好美元指數趨勢將會向上,於是加碼進場,後續因大賺一筆,基金公司要求他全數贖回,記者問:「投報率如何?」他笑說:「我大賺一筆喔!」緊接著面臨百年金融風暴,讓馬西屏覺得「太幸運了!」
穩健保守退休規劃
對於初出茅廬就嚐到甜頭的馬西屏對投資更加有信心。前段時間理財專員又再次建議馬西屏可進場買基金,於是花了160萬元新台幣躉繳進場,雖然截至目前投資報酬率總結是賠110美元,但半年來整體配息獲利卻有4500元新台幣,所以一賺一賠中他認為投資報酬率也是不錯。馬西屏從多年投資基金經驗悟出,投資千萬不要貪心,老想要賺一、兩倍,難度都很高。
另外,勞保年金是按照實際保險年資為計算基礎,沒有上限,所以保險年資愈久,未來領取年金給付金額愈高,且年金得相互轉銜,具保障完整性,馬西屏的勞保年資已滿三十年,正好達到請領基數上限,於是去年他開始申請勞保年金給付,他選擇每月領取一萬四千元當作退休金。
再者,很早就具有保險觀念的馬西屏,二十幾年前就已經投保躉繳型終身壽險,經過二十年的等待期後,現在每年可以領回十萬元的利息,還不會動用到本金,而且可以領終身,馬西屏說:「就當作我的退休金!」
談到退休規劃,有感於老一輩「有土斯有財」的觀念,隨著這幾年收入大幅增長,購買房地產是馬西屏退休人生很重要的資產規劃。
文末貼上(文章末端不要出現文未完):
【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682期;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