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免疫VS.超級抗體 嬰兒與母親 9月號 NO.443 採訪撰文╱郁筱惠 諮詢╱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 林聖傑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主治醫師 顏宏融 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張雅婷 部份圖片來源╱本刊資料室模特兒照片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梳化/Tomoko Model/素人媽咪詹美惠 可愛寶寶/陳貝瑄 認識人體免疫系統 人體的免疫系統,簡單的說,就是生物體能辨識出「非自體物質」(通常是外來的病菌)、從而將之消滅或排除的整體工程。最初人類是因為發現那些生病康復的人,對同種疾病能產生某種程度的抵抗力,進而開始研究免疫學原理。 事實上,人體之所以能產生免疫性,則是因外在抗原(Antigen,如致病微生物,病原體),會選擇淋巴球生成的細胞膜接受器(membrane receptors)結合而成抗體,甚至成為特殊抗原,激發淋巴株落細胞的增生,進而增強人體抵抗力。 免疫系統有記憶力 兼具中西醫執照且曾在國外鑽研免疫學,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的顏宏融醫師表示,大人的免疫系統,當然比寶寶的還要健全,但對寶寶來說,在他未滿一歲以前,免疫系統幾乎僅是大人的半套。有鑑於此,寶寶的免疫功能,在沒辦法完全建設與啟動前,該如何保護他抵禦病菌入侵的外侮才好呢? 人體的免疫系統,充滿了奧秘,甚至具有極佳的記憶力,能在病菌反覆入侵的時候,隨即發展出一套特殊辨識系統,從而消滅外來敵人殺死病菌。然而,免疫生物學,就像一系列極精密複雜又抽象深奧的機械原理,一般家長雖難窺其奧,但我們透過醫師的專業剖析,彷若釜底抽薪,呈現更易理解的輪廓。 如何訓練寶寶免疫力? 西醫:環境、母乳、疫苗、益菌 關於寶寶過敏機率的高低,首先是取決於先天的遺傳因子。也就是,寶寶過敏體質是來自家族遺傳,且通常母系的基因較父系強勢。張雅婷醫師補充說,關於免疫力的遺傳基因,有部份的研究報告顯示,重要的過敏基因存在於「粒線體」內,而「粒線體」就是靠母親遺傳給寶寶的。 再其次,免疫力也受生活環境影響。包括寶寶出生後的環境,其四周病原菌或過敏原的分布、飲食睡眠、生活作息、寶寶施打的疫苗發展等情形,均對寶寶免疫力的改變,有其影響的比重。因此,雖然基因與生俱來,但後天的環境就像一把基因密碼的鎖鑰,一旦寶寶的基因被打開,就隨時可能誘發基因中的過敏體質。 在衛生理論中,通常獨子也比多生子的免疫能力差很多。張醫師打趣形容說,這就像通常生第一胎時,許多媽咪都很緊張,什麼都要求很乾淨。等到生了第二、三胎後,理智線彷彿斷裂,什麼都不太計較了,這也證實在環境高度清潔的狀況下,反讓我們免疫系統呈現訓練不足,不會分辨好菌和壞菌,也不知道如何上戰場的情況。因此,身體若太少接觸外界刺激與挑戰,對免疫系統亦不見得有幫助。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的顏宏融醫師表示,若比較擔心過敏情形出現在寶寶身上,吃些益生菌確實有些許幫助。益生菌作用力雖非神效,但在實證醫學的證據層級中仍有其價值,其部份效果也慢慢受到證明,甚至作用力不僅於腸道的免疫有些幫助,對小兒呼吸道感染的免疫保護也略有助益。 孕媽咪飲食,會影響寶寶免疫力嗎? 另外,想維護寶寶的健康體質,並非是等小朋友出生後,才去注意環境中的黴菌、二手煙等有害物,甚至孕媽咪在懷胎4個月起,若孕媽咪接觸到一些過敏原,可從母體的胎盤、臍帶傳給寶寶,寶寶就逐漸敏感化了。 故建議孕婦在第二孕期開始,就要格外注意,盡量不要接觸過敏原。至於寶寶則是在出生後至6個月大以內,要特別避開過敏原,包括空氣中的二手煙、塵及黴菌。而黴菌在潮濕的台灣很常見,像家中壁癌、牆角脫落,甚至包括嬰兒房、寶寶玩耍的環境,都可能藏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黴菌附著,故應特別注意。 除周遭環境以外,若家族有過敏史的孕媽咪(包括夫妻雙方的家族成員),即使孕媽咪本身沒有過敏現象,但張雅婷醫師卻貼心提醒,建議孕婦飲食中可避開易引發家族過敏史的食物,其實這也是遺傳過程中較為合理的現象推論。 例如孕媽咪不會對吃蝦過敏,但是先生卻對吃蝦過敏,那就避免吃蝦;兄弟姊妹中有人吃花生過敏,也要避免吃花生。因為妳無法準確判斷寶寶會遺傳什麼樣的基因,但都可能存在這些家族基因中,所以孕媽咪若非常擔心寶寶的體質,不妨以此方式避免打開寶寶的遺傳因子,或有機會避免那些遺傳機率吧! 更多完整精彩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9月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