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千惠 以通俗起義,後解嚴時期的社政普普 台灣當代本土藝術,多指介於第一波與第二波東洋文化影響之間,本土藝術自覺運動下的作品。這些台灣當代本土藝術家,多從通俗文化的語彙中崛起,但他們也不能全歸於具有再現現代生活模式或大眾生活文化的西方普普藝術脈絡,而是在當時的後現代思潮中,藉著台灣通俗文化的多元性,呈現出批判性的現實主義。 用此角度來看,如果中國後八九的豔俗藝術和政治波普是一種中式通俗文化演義出的普普譜系,台灣後解嚴的社政批判性作品,則是屬於後現代性視野下的社會波普。它們都不全然歌頌現代生活,多藉古諷今,在懷舊與新潮中作對辯。而後續發展,面對機械複製年代的藝術形式最大的接收,則是工廠化或工作室式的生產態度。 以作品為例。台灣早期一些版畫藝術家以鄉土或常民生活為題材,但作品往往因格局小,內容不聳動,常被忽略它們也有其通俗美學。反倒是自1980年代至1990年代,因迎神廟會、八家將、電子花車、牛肉場、卡拉OK、MTV所調拌出來的生活圖像,才使通俗文化圖騰化,佔據台灣當代藝術之要席。另外,台灣都會的生活世界,在追擊普普現成物的使用上,陳腔濫調的生活象徵物亦成為最俗而又夠力的文化主體代表,並一度被視為有台味的「生活文化景觀」。這些作品在作為一種介於「奇觀式」與「庶民性」的藝術樣態上,曾被列為解嚴後的一種台式普普表現,或具台灣本土意識的某些類型。從創作精神上看,自然與西方普普精神是相當不同。它們可以說是漢籍文化和漢俗文化「在地化」的結果。……
(摘錄自2013年9月上市的《風火林泉: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一書, 典藏藝術家庭出版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