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美麗島後的禁書/從禁書看台灣的民主化進程


《新新聞》是國內政治新聞雜誌的第一品牌,閱讀【新新聞電子報】,讓您洞悉局勢變化,成為時代領袖! 【NOVA情報誌】帶你進入多采多姿的3C世界,每週主題深入探討,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的電腦與數位產品資訊!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10/24 第110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美麗島後的禁書/從禁書看台灣的民主化進程
尷尬學/尷尬的瞬間,是我們考驗自己的機會
書店不屈宣言/也許下個十年,將再沒有書店店員這個職位
變革的力量/法國史上最年輕總統馬克宏唯一親筆自傳
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
閱讀筆記 微小記號/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

新書鮮讀
美麗島後的禁書/從禁書看台灣的民主化進程
文、圖節錄自前衛出版
圖/前衛出版提供
一張查禁公文,一段台灣史從禁書看台灣的民主化進程

內容簡介:〈台灣地區戒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陰影下,前仆後繼以文字戰鬥的黨外青春1979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發生在高雄的美麗島事件(又稱為高雄事件),對台灣往後政局發展有重要影響,媒體關注大審使台灣民眾於此事件後開始關心政治。與此同時,政府當局亦開始加強管控,將原先由新聞局掌管的權限移交至警備總部。此後,台灣禁書開始一段從印刷廠到銷售,都與警總鬥智鬥勇的歷程。

作者介紹:廖為民 ,曾任台中書報社發行經理,遠流出版公司行銷企劃,人間雜誌及人間出版社發行副理,流通書報行銷公司總經理,克寧出版社發行人,一橋出版社社長,從事相關文化工作三十多年。著有《我的黨外青春》與《台灣禁書的故事》,本書《美麗島後的禁書》為其第三部作品。

搶先試閱:《我的沉思與奮鬥—兩千個煎熬的日子》/張俊宏著

他是一位「坐而言」的知識份子,也是一位「起而行」的政治行動者。—康寧祥,本書序文〈我看張俊宏〉

對我而言,《大學雜誌》是一份相當重要的啟蒙刊物。

二十歲左右,在台中市公園路的舊書攤收購了數十期的《大學雜誌》,再加上購買其關係企業的環宇出版社所出版的張俊宏、許信良、張紹文、包奕洪等四人共著《台灣社會力的分析》、張俊宏《展望國是》及《放眼看選舉》、陳少廷編《五四運動與知識青年》、陳鼓應《殷海光最後的話語》、本刊編委會編著《今日的大學和大學生》及《這一代青年談台灣社會》等十多種單行本,在大量閱讀下令我對大學雜誌社務委員群有些認識,使得我對民主、自由與人權的信仰及理念逐漸成型。

兩千個煎熬的日子,對張俊宏而言,是指從1971至1977 年,如同各章節所顯示:智者與權者的結合、大學雜誌的式微、參加市議員選舉、曇花一現的台灣政論、懷念黃華、回顧與前瞻等。1968 年元月,鄧維楨創辦《大學雜誌》,才不過是個台大畢業的學生,他是位耐力強韌且卓越的文化拓荒者,後來更創辦長橋出版社、《長橋雜誌》、《政治家半月刊》等文化事業,對台灣的文化工作相當有貢獻。當時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從事口述歷史工作的張俊宏透過郭正昭的介紹,在第四、五期時,加入大學雜誌陣容,幫忙拉訂戶。

不料,在1968 年底,因財務短缺因素,由鄧維楨找朋友接辦,對方開出無理條件;張遂決定想辦法籌錢,由原班人馬繼續辦雜誌。因此,從1969 年起,張俊宏開始獨立承擔,而早期經費由他的堂弟張襄玉提供,他的大哥張育宏擔任發行人;不久之後他進入國民黨中央黨部出任幹事,遂把《大學雜誌》帶入國民黨中央黨部。而真正形成熱烈問政的參與運動是1970 年下半年,美國尼克森總統派季辛吉密訪中國,「美中密談」對台灣的國民黨形成外交上的壓力;在內政上是蔣經國準備接班的時刻。以張紹文為首的台北青商會高智亮、陳英傑等青年企業家,加上丘宏達、楊國樞等海內外青年學者連袂加入大學雜誌的陣容,社務委員最多達102 人。

1971 年元月,《大學雜誌》改組完成的第37 期以理性、溫和的方式,向國民黨表達青年人的政治意見。首先由劉福增、陳鼓應、張紹文聯名以〈給蔣經國先生的信〉,打開了爭取言論自由的先聲,他們公開建議蔣經國:

多接觸想講真心話的人。

提供一個說話的場所。

若有青年人被列入「安全記錄」而影響到他的工作或出

國時,請給予申辯和解釋的機會。

1971 年7 月第43 期,由張紹文、許仁真(許信良)、包青天(包奕洪)、張景涵(張俊宏)共同執筆的〈台灣社會力的分析〉開始連載,引發社會各界討論,再結集成書,銷售四版之多。10 月第46 期,由張景涵、陳鼓應、楊國樞、丘宏達、陳少廷等十五人聯名發表〈國是諍言〉,引發國民黨內保守派的不滿;陳少廷在46 期刊登〈中央民意代表的改選問題—兼評周道濟先生的方案〉,首次提出全面改選的主張,已經牽涉到國民黨政府所忌諱的「法統」;接著,陳鼓應連續發表主張〈開放學生運動〉文章,也遭到黨國高層點名。當時,蔣經國順利完成接班,而退出聯合國的衝擊亦緩和下來。

青年學者如同烏鴉般的大鳴大放,已成為當權者耳中的噪音,甚至已被視為分歧份子。加上社務委員們因為「省籍情結」因素而逐漸分裂,可謂內外夾攻,最終導致張俊宏辭去國民黨中央黨部幹事一職,成為大學雜誌唯一專職者,但是交流管道斷絕,處境日益困難;張後來寄出黨證,正式退黨。 ▶▶ 閱讀更多 廖為民 《美麗島後的禁書》

 
尷尬學/尷尬的瞬間,是我們考驗自己的機會
文、圖節錄自河景書房
圖/河景書房提供
在會議中暢所欲言後你感覺非常棒,但現場每個人卻一語不發……鄰居說完「哈囉」,而你竟回答「謝謝,我很好」……突然發現廚房的菜瓜布黏在毛衣上,而你已經走過兩條大馬路……

內容簡介:這些瞬間都會讓人冷汗直流,但你有沒有想過或許這些至為尷尬的時刻,其實是我們的人生至寶?梅莉莎•達爾身為《New York》雜誌旗下「Science of Us」網站的共同創辦人,對尷尬的處境一點也不陌生。在尷尬了一輩子之後,她的好奇心盯上了「尷尬」:這種人皆有之但沒人多瞧過兩眼的情緒。於是她踏上了對尷尬一探究竟的旅程──結果她發現,尷尬其實可以充實我們的人生:尷尬不必然會讓我們感覺孤單,事實上,但凡所有會讓我們尷尬的人事物,都在提醒著我們彼此間的羈絆。

作者介紹:梅莉莎•達爾 , 以資深編輯一職服務於《New York》雜誌的時尚網站分支《The Cut》,並主跑其中的健康與心理線。2014年,她與人共同創立了《New York》雜誌旗下十分有人氣的社會科普網站〈The Science of Us〉。她的作品曾刊出於Elle雜誌、Parents雜誌與TODAY.com網站等媒體。《尷尬學》是她的處女作,她的推特帳號是@MELISSADAHL。

搶先試閱:〈自我意識造就的部落驚懼〉

當巴布亞高原上的比亞米人看到自己的樣子時,他們所表達出的是人類學者後來用以命名其論文的東西:「自我意識造就的部落驚懼」—說大白話就是,他們嚇壞了。

一九六九年,人類學家艾德蒙.卡本特(Edmund Carpenter)與攝影師阿德雷德.德.曼尼爾(Adelaide de Menil) 跑了一趟新幾內亞,為的是研究住在巴布亞高原上的比亞米(Biami)族人。日後結為連理的卡本特與德.曼尼爾跑這一趟,心中有個非常明確的任務:與比亞米族共處的時間,將讓他們有「一個空前的機會可以穿越前後長達一萬年的媒體史」,卡本特後來寫道。「我想要觀察人—第一次—看到鏡子裡、照片裡、螢幕上的自己,聽到自己的聲音,看見自己的姓名,究竟會有什麼反應。」

卡本特,從這段文字中可以判斷,會特別受到小島上這一群人的吸引,是因為在當時,他幾乎確信比亞米族沒有人看過自己的完整映影。比亞米族內部只有鏡子的殘片,確定沒有照相機,至於他們居住環境中的溪流也無法提供清晰的倒影,不可能讓他們好好體驗一番什麼叫做「顧影自憐」。「我很懷疑比亞米人有清楚地看過自己的模樣。」卡本特寫道。他們有可能透過身影來粗略掌握自己的個頭與身形,但卡本特推論比亞米人對自身樣貌的理解,多數可能來自於族人的言談評語與身體力行。卡本特與德.曼尼爾的到來,不論是好是壞,都會改變這一點。他們會帶來攝影機、拍立得相機、錄音機與鏡子,這些「傢私」將能讓比亞米人看到自己的真身,也聽到自己的說話聲。

根據卡本特的報告,當比亞米人看到自己的樣子時,他們所表達出的是這名人類學者後來用以命名其論文的東西:「自我意識造就的部落驚懼」。說大白話就是,他們嚇壞了。站在大鏡子之前,看到自己整個人的模樣映入眼簾,「部落成員的反應都很像,這些經驗讓他們:低下頭,摀住嘴巴,」他在報告中說,「他們僵住了:在第一拍的呀然之後⋯⋯他們站著被定在原處,像尊雕像一樣盯著自己的形象,唯有胃部的肌肉透露了他們的緊張。」

破天荒第一回聽到自己的聲音從錄音帶上傳來,比亞米人也有著類似的反應。「錄音機嚇到了他們。」卡本特在書面記錄中回憶說。「我一把錄音機打開,回放出他們自己的聲音,他們就立馬跳開。他們聽得懂那些播出來的話,但他們渾然不覺說話的正是自己,於是在不解與驚嚇中,他們與錄音機對吼了起來。」人生頭一遭,部落每個男女老少放在腦袋瓜,帶著到處跑的「我」這個概念,跟他們顯然在別人心目中的模樣,被並置在了同一個空間。「在物理性的實體自我以外,還有這麼一個廣為存在,搞不好舉世皆然的概念,那就是象徵性的抽象自我。」卡本特寫道。「鏡子在坐實了自我存在的事實之餘,還做了另外一件事情:鏡子揭露了存在於實體自我之外的象徵性自我。象徵性的自我一瞬間變得外顯、公開而毫不設防。人對此的第一個反應,幾乎都是深受打擊。」

比亞米族在從初始的驚懼中冷靜下來後,原本的害怕就會昇華成好奇與著迷。「短短數日之內⋯⋯他們便開始落落大方地在鏡子前面整理起儀容來。」卡本特如此觀察,並且還補充說「在短到令人吃驚的時間內,這些村民⋯⋯已經自行拍起了電影。他們會拿拍立得互拍,並且拿錄音機玩個沒完。」惟即便如此,卡本特還是非常為他們一開始的強烈反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此他思索所得是:

鏡子一旦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就很容易忘記自我發現與自我意識在初始所帶來的恐懼有多麼驚人。但在新幾內亞⋯⋯鏡子依舊能催生出那種強烈的焦慮—部落成員的恐懼—那是一種經常與自我意識一起現身的情緒。

人原本都只靠別人的反應來了解自己,然後突然頭一回因為某種新穎的科技而清楚地,用一種前所未見的角度看到了自己,他們嚇壞了,也樂壞了,而表現在外就是他們會摀住嘴,低下頭。

我想他們這麼做,目的是為了避免失去自我。新幾內亞人稱之為「失去靈魂」,但指的是同樣的現象。那就是突然之間感覺丟臉,與突然之間意識到自我時,人會有的那種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若干人類學者並不同意卡本特的報告,也不見得相信比亞米族真的都從來沒有看到過自己的映像。但就算這只是一個寓言,那也是一個可以派得上用場的隱喻。在他的書寫中,卡本特的字句有點意外地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的一個故事,一個主角是「FaceTime 拉皮」這種新式整形手術的故事。在二○一○年代的初期,這種手術在當時是不分網路新聞編輯與電視

新聞製作人,都沒有任何抗體的一種「趨勢話題」。我這麼說應該還有點公信力,因為跟這兩種角色我都緊密共事過。到了二○一二年的春天,勞勃.西格爾(Robert Sigal)這名在華府地區執業的整形醫師估計在他每年大約一百名指名要接受這種手術的客人裡面,四分之一不為別的,就因為憎恨自己在視訊通話時的外表。「他們看診時的台詞都是『我不喜歡自己在視訊裡的樣子』,」他在形容這種手術的一段影片中說。「客人會說『我脖子底下看起來太飽滿、太厚重』。」

為了讓客人可以開心地用手機視訊,西格爾發想出了這個新的整形手術。這種手術其實跟標準的頸部拉皮只有一個主要的差異:切口劃在耳後,而不在傳統的下巴下方,而這就意味著疤痕不會進入你視訊夥伴的視線裡。FaceTime 作為蘋果手機的視訊服務,西格爾說,其麻煩之處在於它就像一種「吃了禁藥的鏡子」。卡本特寫比亞米族的事情,要比 iPhone 問世早四十年,但他的話卻像是「神預言」:二○一○年代初期確實冒出了「某種新穎的科技」,迫使人「清楚地,用一種前所未見的角度看到了自己」。 ▶▶ 閱讀更多 梅莉莎•達爾《尷尬學:尷尬的瞬間,是我們考驗自己的機會》

 
書店不屈宣言/也許下個十年,將再沒有書店店員這個職位
文、圖節錄自馬可孛羅
圖/馬可孛羅提供
也許下個十年,將再沒有書店店員這個職位。那些守護著書本的人們,也會消失嗎?田口久美子於一九七三年開啟書店店員生涯,其後四十年如同一場巡禮。她的巡禮是為了贖罪,必須將書店人生使她充滿活力的這股「熱情」,傳遞給下一個世代。

內容簡介:書店不只是販售書籍的場所,更是將承載著文字重量的紙本書,遞至讀者手中的一種知識與精神的傳承。他們正憑著微薄的力量持續奮鬥,對殘酷的現實吶喊出「書店不屈宣言」──作者以自身四十年書店工作經驗,記述了日本書店產業的興衰,深究實體書店與紙本書遇到的困境,並對書市有深入的觀察。透過與第一線書店店員們對話,記錄書店現場實錄。

作者介紹:田口久美子 ,1973年於KIDDY LAND八重洲店開啟書店店員生涯。76年進入西武百貨書籍販售部門(之後的LIBRO),歷經船橋、澀谷各店,曾任池袋店店長。後為淳久堂池袋本店副店長,現雖為兼職但仍任副店長一職。著有《書店魂》(筑摩書房,台灣由序曲文化出版)、《書店繁盛記》(Poplar文庫)等。

搶先試閱:〈書店正在逐漸消逝中,這使我更加傷感。〉

其中的「重點」是,體驗過非常時期的人們傳達出一種生活之音,而且這個聲音淡淡地延續了「書店日常」,有時這股聲音會無法再隱藏,會突然膨脹,像是從許多書店店員的身體裡迸發出來。

長時間陪伴著日本人的「書」,以及能獲得書的「書店」,這種平常容易忘記的單純事實,由史上最大規模的地震再次教會我們。我帶著感傷的心情和佐藤純子道別。

書店正在逐漸消逝中,這使我更加傷感。

在這裡我再順便帶出一個主題,就是「地震」和「紙本書」。

淳久堂之所以會在東京展店,一九九五年的阪神地震是最大的因素,然後是佐藤說的東日本大地震。兩者的狀況都很類似,書店在重新開幕時客人蜂擁而至,甚至和我們說:「謝謝你們重新開幕。」與地震有關的書並沒有賣得特別好,賣得好的是極為普通的書,其他書店也是一樣,在報紙或電視上有許多報導稱這段故事為「佳話」。

扯開話題,前些日子我得到機會和美鈴書房的前任老闆(現在的董事顧問)持谷壽夫談話,我們聊了美鈴書房「持續七十年出版長銷書」的話題。

持谷說的話仍在我心中迴盪。

「在我們長銷書中,有些年業績突然攀升,那就是阪神大地震和東日本大地震的年分。」特別是《夜與霧》3(維克多.弗蘭克)、《關於活著的意義》4(神谷美惠子)。

「當人遇到巨大不幸時,會將注意力轉向書本。不只是事故或災害,罹患重病等等也是。我相信書本有這樣的任務存在。平常只會閱讀娛樂性刊物的人,也會想要認真讀『書』。這種時候,人們就會走向書店。不是利用電子書或亞馬遜這類的網路書店,而是走向『能碰觸書的場所』,所以書店不能從日本消失,我一直這樣相信,並會持續將出版社經營下去。」

大型災害或許會給人帶來什麼契機吧。雖然說起私事不太好意思,但在阪神大地震發生時,也就是一九九五年,我人在LIBRO的總公司,一個月後的某天,一起在總公司的同事中村文孝拿著一份業界刊物向我招手,上面刊載著工藤恭孝(當時淳久堂書店的老闆)拿手電筒巡視三宮店的樣子。

中村對我說:「我們去淳久堂吧。」我想那時的中村只是單純地感傷,但一九九七年的春天,我們人已經在淳久堂了。

回到小海裕美,或者是說,回到池袋店.小海的日常。我問小海,和二○○一年妳進入公司的時候相比,二○一三年的今天,特別是文學類的書產生了什麼變化?這變化和不斷下降的營收之間有什麼關聯嗎?

「剛進公司的時候,我總是堅持書要一本一本上架,我一邊工作,一邊讓身體記得這種基本功夫。盡可能不要重點銷售一本書、不畫海報,也就是不去管暢銷書。我以常客為對象,專心排架。一直到今天,我沒有改變這個做法,但是書籍的壽命卻變短了。圖書被長時間置於書架上,無論多少錢,二、三年都沒辦法賣出去。當我想著,抱歉要退書了,出版社的庫存資料卻早已不見了,變成無法退回的書,這類的事情屢屢發生。有的時候絕版書是我們的賣點,但也正因為賣不出去,所以書才會絕版,不過這句話我怎樣也說不出口。一開始就完全不考慮再版的書,在這段時間裡大量增加。」

「我剛進入公司的時候,恰逢收銀台導入P O S機(Point of sales),書店的銷售紀錄像會飛一般快速抵達出版社,我想這也有影響。出版社當然不想做沒用的書,所以書店的P O S機能提供再版印刷量的數據參考。」

「最近的新人作家動向嗎?東浩紀雖然在文學圈沒沒無聞,但是在思想或其他領域十分有名,他最近寫了小說。還有佐佐木中,不,佐佐木是最近的小說家嗎?以《天地明察》(角川書店,二○○九年)爆紅的�}方丁,在輕小說界老早就很出名,作品簡單易懂,他也是一位S F作家,以《殼中少女》(早川書房)為人所知。還有以劇作家身分出名的本谷有希子吧。從其他領域跨足的作家正在增加中,出版社也能計算出讀者的數量,所以這類的書較容易出版。」

「妳是說『獎』嗎?嗯,很多喔。已經到了一天一獎的程度了。但是和銷售量沒什麼關聯,無論什麼獎都比不過芥川、直木獎。不過比起芥川、直木,最近得到書店大獎的書會更賣,可能是因為N H K會幫忙播報頒獎典禮,讀者也會抱持著『因為是書店店員推薦的,所以不會錯吧』的心態來買書。如果由書店來推薦,那麼不就是暢銷的書較容易得獎,這樣好嗎?雖然有點難以啟齒,但希望能改善這部分,畢竟對書店店員來說,書店大獎是很讓人開心的獎項。這滿諷刺的,一開始這獎項的主旨明明是『雖然是沒人知道的書,但是被書店店員發掘,進而推薦給讀者的書』,結果現在卻這麼紅,仔細想想,或許這獎項頒給書的雜誌社這類的小出版社比較好,如果是頒給大型出版社的話,就容易被覺得是因為對方有贊助,所以店員才推薦這本書吧。」「有許多『獎』就表示有許多新人作家的書會被出版,我剛進淳久堂的時候,堆在新書區的作家名字我幾乎都聽過(小海在學生時代於區立圖書館打工過),但是隨著我年紀越大,不知道的作家越多,感覺很奇怪啊。」

「我看著新書區時總是會想,要一直寫書真的是很辛苦的事啊。如果太年輕就出道的話,不就有可能無法繼續寫下去了嗎?我會不小心這樣替他們擔心,可能是多管閒事,但許多作家一旦出道,就會辭掉工作,我想要跟他們說,不要辭比較好。將作家這職業貫徹到底的大江健三郎、金井美惠子,才真的讓人尊敬,詩人谷川俊太郎也很厲害。」

「長銷書嗎?嗯,因為藝文書的長銷書都變成文庫本了,所以要講長銷書的話,就是指變成文庫本也會賣的書吧。大概是司馬遼太郎、村上春樹。單行本的有效期限很短暫,因為新書很多,所以每本書的販售期其實不到一個月,能一整年都熱賣的小說很稀少。即使是村上,今年出的《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也是半年銷售量就大幅下滑,雖然並不是說完全賣不出去。」

「藝文領域最大的特色就是背後有文庫本支撐,但是最近新書一出來就是文庫本的狀況慢慢在增加中,像是佐伯泰英、高田郁、三上延等作家的書,出版情況逐漸轉變,其他領域的文庫本也在增加,如文庫本化的商業書、專業書籍、實用書籍,情況還會持續變化下去吧。」

「對我來說,所謂的長銷書就是收錄在教科書上的作品。這種書感覺就是會被推薦要重讀一次,像是《小岳的故事》、《雪蟲》,或者是重松清、谷川俊太郎,果然教科書收錄什麼作品是很重要的呢,因為會跟著人一輩子。」

「總之,最近覺得有變化的是作家們對推廣變得熱心。作家一出新書會先發推特,似乎等不及出版社宣傳。作家們也熱衷於逛書店,雖然我們是東京的大書店,但是我剛進公司時完全沒想到,平均一週會遇到一至兩位作家。有些作家會在簽完書後和我們一起拍照,然後馬上發推特。不拍照也會發『現在正在淳久堂簽書』的動態。推特的影響真的很大,因為讀者馬上就會有回應。也可能是因為這樣,前陣子舊書店的尋寶獵人們會以簽名本為目標來來回回在書店巡視,雖然感覺最近有減少的趨勢,但如今是否已經成為業餘凌駕專業的時代?說到業餘,作家們會相當在意亞馬遜的書評,除了亞馬遜,也有許多讀者會在部落格寫書評,一直到不久之前都還有意想不到的影響力。突然會有新人作家的新書開始大賣,還想說是為什麼,原來是推特上大家口耳相傳,或在部落格看到推薦之類的。作家和讀者的距離縮短了,無論是不是賣座的作家都一樣,也有的讀者相信自己和喜歡的作家是朋友。或許像村上春樹那樣,和讀者保持距離的作家是瀕臨絕種的生物吧。」

小海裕美的訪談以「果然是村上春樹啊」作結。 ▶▶ 閱讀更多 田口久美子 《書店不屈宣言》

 
變革的力量/法國史上最年輕總統馬克宏唯一親筆自傳
文、圖節錄自時報出版
圖/時報出版提供
法國總統馬克宏的暢銷回憶錄,法國銷量超過20萬冊,目前已在全球二十餘個國家出版。我希望我的國家能夠再次昂首闊步,並為此找回我們千年的歷史傳承!

內容簡介:這是一本非凡的著作,旨在為一個新社會奠定基礎,這是一位重要的政治領導人,一位嶄新的政治旗手著名的價值觀。「伊曼紐爾·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堅持自由主義價值觀。他提出了法國在歐洲和世界各地發揮重要作用的願景。他致力於為法國人民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他呼籲人們的希望,而不是他們的恐懼。」--美國前總統 巴拉克·歐巴馬

作者介紹:馬克宏(Emmanuel Macron) ,現任法國總統(第25任)。於2016年4月6日成立了名為「共和國前進!」的政黨,並且在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中勝出,以39歲的年齡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以及繼拿破崙以來最年輕的法國國家元首。

搶先試閱:〈「政治應該承諾人民幸福?」馬克宏:法國人沒那麼容易上當!〉

我不認為政治應該承諾幸福。法國人沒那麼容易上當:他們很清楚政治並非萬能,政治沒有辦法解決所有問題、決定或改善一切。與其把焦點放在追求幸福,我更深信政治應該打造一個環境,讓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路,成為命運的主人,實踐個人自由,並能夠選擇各自的人生。政治必須承擔的,是賦予人們自由的承諾。但在每個人得以選擇各自的人生之前,必須得先能自力更生。

因為,我們是藉由工作謀生存、教育子女、享受生活、學習,以及建立和別人的關係。能夠讓人脫離現況,並在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也是工作。因此,我並不相信所謂「工作已死」的論述。實際上,當政府把工作保留給最具生產力的民眾,並認定某部分人就是無法帶來任何經濟效益時,這對我來說是排山倒海的挫敗,無法達成共和國最真摯的承諾—也就是讓每一個人自由。這就是為什麼我深信我們仍應該將對抗失業列為優先。看看我們夥伴們成功的先例,例如德國,正顯示著這不是一場穩輸不贏的戰役。解決方法的確存在,我們只是需要實踐的勇氣。

我不認為單靠「全民工作」就能重新給予國家信心。舉英國或美國為例,他們雖然都已經達成目標,但也經歷到英國脫歐和川普掌握政局—這些正是當社會放棄平等時,開始陷入困境的徵兆。我們必須讓每個人都有一份工作,每份工作都得有相稱的報酬與前景。今天,以這個承諾而言,我們的定位究竟在哪裡?

我們就業市場的每個層面都生病了。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每十名勞動人口中就有一名失業,每四名年輕人中,有一人沒有工作;甚至在某些比較困難的地帶,每兩人就有一人失業。全國各地都因為失業而鬧得天翻地覆,因而助長當地居民的絕望與憤怒,就此形成極端伊斯蘭主義發展的溫床,還有投票給國民陣線的選民。如此的恐懼正朝整個社會蔓延—從小,我們就為選錯科系、工作和產業,或是任何有可能讓我們脫離正軌的事物而煩惱不已。而且,有工作也不見得等於有保障;除了有幸擁有穩定工作的正職雇員之外,還有幾百萬人只能被迫接受這種常態性的不穩定—有百分之七十的受雇者常受聘於同一家公司,但都是不到一個月的短期合約。也有些人是再也無法靠他們的工作糊口,例如不計其數的農夫,以及無法全職工作的勞動者—大多數都是女性。

我們的國家需要法規,來讓每一個人都能自力更生。然而,現行法令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制定的,已經無法應對當代的挑戰了。這些法令比較偏袒局內人,也就是已經有工作,比別人擁有多一份保障的人;但這卻是以局外人—那些比較年輕、教育程度較差、也更弱勢的人—的犧牲為代價。我們的社會模式因而變得偏頗又無效,助長了地位區隔,更癱瘓了能動性。

首先,我希望確保每個人,不管其學歷背景為何,都能在就業市場找到自己的位置。今天,有兩百萬名年輕人沒有工作,也沒有任何職業證照或技能檢定;也有幾百萬名勞工沒有、或幾乎沒有任何文憑。我們應該讓這些人更容易有工作機會,同時也不忽視證照檢定的重要性。

因此,我們應該將所有專業培訓的實習制度系統化,為其建立等同於高中畢業的同等學力認定,將資源集中在較入門階段的證照檢定,並多著重在各領域的專業分支次領域中,讓人們得以接受自己所選擇的專業訓練。

對許多產業而言,包含建築業,大部分的職業證照或技能檢定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必須坦承這些證照的重要性。但有時候,這卻會成為較弱勢或教育程度不高的人民的阻礙,妨礙他們創業、自營。可是對有些人來說,找到客戶比找到雇主要容易得多。對巴黎郊區的斯坦(Stains)或里昂維勒班(Villeurbanne,Lyon)的居民而言,比起進行工作面試,創業與開發客戶還更簡單。如果搬出證照檢定的法規來禁止他們,就是強迫這些青壯年人口失業。

因為這件事,我想起了在科瑪(Colmar)認識的米歇爾。米歇爾當時五十歲,在車體美容業工作了三十年;之後卻因為沒有職業適任證書,就再也找不到工作,他年紀已經太大。此外,政府還不允許他創業!難道他是財富充足、時間充裕到能重新考取職業適任證書的人嗎?結果,他到現在已經失業了很長一段時間。

對年輕人,特別是資歷與能力相對平凡的來說,最大的阻礙就是人事成本。我不認為規定年輕人的基本工資是能夠有效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因為這必須透過理性來處理。正因如此,我們才必須支持實習制度;雖然實習生薪水較低,但他得到的是培養專業技能的訓練,得以接著融入就業市場。因此,我希望能夠讓實習制度更有彈性,放寬管制,且能讓各專業領域的職場工作,能擁有更多規劃培訓內容的決定權。

除了剛才已經提到的薪資之外,勞資關係終止的成本也是問題。今天,勞資爭議調解委員會的程序曠日費時,繁雜且不透明。有本錢等待、也擁有一大群法務人員來理清這個錯綜複雜系統的大企業,並不會身受其害。真正付出代價的,是幾乎沒有受過訓練的失業勞工。他們得等幾個月、有時甚至必須等上幾年,才等得到調解結果,獲得屬於他的補償金和利息。同樣受害的還有小本生意的老闆,他可能只有一兩名員工,但在等待仲裁期間,卻不敢再聘更多人。我過去一直努力推動勞資爭議調解委員會的改革,就是出於這個原因;未來,我也將持續下去。這也是我將因為這些情況而給付的補償金和利息,設置上下限的緣由。

同時,我們也必須保障勞動人口的生活品質。這不僅僅是購買力的問題而已,重點在於尊嚴與尊重。我們怎麼能接受為數眾多的務農者現在的生活情況?怎麼能接受這麼多勞工覺得自己在窮忙?我認為政府高層的承諾—毫無控管、不分產業地提高薪資—有害而無益,這是在懲罰我們的企業,連帶影響勞工,最終助長失業率的上升。

為了提升購買力,我們需要迎戰一場關鍵的戰役。實際上,社會保障的受益者明明是普羅大眾,其資金來源卻主要仰賴工作收入,這件事的確不合理。當企業抱怨「人事成本」太高時,許多民眾卻為此詫異,感覺自己得到的報酬與付出的努力相比之下少得可憐;其中一個原因就在這裡。

因此,我建議調降雇員的薪資提撥金額(cotisations salariales),以及個人工作者必須繳納的社會分攤金。如此一來,淨薪資就會顯著增加,也不會加重人事成本,更不會破壞我們的競爭力或就業率。這項政策的預算編制,將以讓勞工成為其最大受益者的方式執行。而對於最弱勢的族群來說,社會補助也需要改革。如果他們重新找到工作,發放補助的速度就應該減慢,因為我們的目標應該是鼓勵他們重返就業市場,並且援助最匱乏的勞工的收入,但我們現在卻正是反其道而行。 ▶▶ 閱讀更多 時報出版《變革的力量》

 
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
文、圖節錄自親子天下
圖/親子天下提供
每一位對教育有所期待的校長或主任,都該買給校內老師的教師節禮物;每一位想精進自身教學能力的老師,都值得精讀反芻並思索再三的案頭書。

內容簡介:本書統整了偉瑩老師歷經多年帶領工作坊的課程設計思維與實戰心法,從課堂提問到課堂設計,從單一學科到跨領域課程,從教學方法到社群共備,她所帶領的教師共備社群,看似軟軟的弱聯繫,卻帶給學校強大的支持力。綜觀 教學現場的百家爭鳴,偉瑩老師不僅是第一線教師最溫柔、長期與接地氣的「入校夥伴」,是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社群」在地化實踐的重要推手,更是帶領教師社群,邁向素養教學最堅強的「教學後盾」,是台灣近年另一股靜流水深、引領推動教學現場改變的重要推手。

作者介紹:藍偉瑩 ,在教學理論與課堂教學的交互激盪中,偉瑩老師以學習共同體模式開放課堂,發展具學科素養的探究課程;著力於社群運作與課程教學,透過為上百所學校、上千名教師的教學把脈過程中,不僅提供「客製化師資培育」,更鼓勵教師反思並解構自己的學習歷程,教師不僅是「教學的專家」,更要朝「學習的專家」之路邁進。

搶先試閱:〈競爭力的意義〉

世界的變化是如此之快,知識產生的速度與傳播速度已遠遠超過我們成長的時代。社會問題的複雜度也大過我們的想像,包含科學、文化、政策等,誰敢說自己是全知?又有誰能說自己沒有偏誤?

我們自己都可能會迷失在這樣大量的資訊中,更何況我們的孩子呢?

知識不是素養嗎?

知識不再重要嗎?這絕非素養課程或教學的訴求,而是被簡化後的誤解。杜威在《經驗與教育》裡曾經提到,「拒絕把過去的知識當作教育的唯一目的,而只強調其作為一項手段的重要性。」「熟識過去的知識又怎麼樣才會變成為他們理解現在的有力動因?」知識爆炸不是現在才發生的事情,只是網路普及後,獲取知識的成本降低了,大量的知識產生,知識在學生學習中扮演的角色與目的產生了變化。

過去的知識,在新的教育目標下,被重新定位了。我們還是會讓學生學習學科或生活中重要的知識,但學習的方式與目的有了轉變。

第一種轉變,是透過真實情境,創造探究過去知識產生的歷程,讓學生最終能夠建構出新的概念,又能夠如同專家一般,經歷發現現象背後原理原則的機會與經驗,如此,不僅學到知識,更學到面對現象探索中所需要的能力與態度。

第二種轉變,是當知識已經多到永遠都教不完時,過去的知識成為認識現今世界發展的基礎。學生如果能夠在探究過程中真實發展出能力與態度,也理解這些知識的意義,便能藉此基礎展開自主學習,去探索更廣大的世界。

這與臺灣升學考試題目的變化趨勢是相同的,只是能記憶和說明學科知識,並無法證明你有能力或態度運用知識。當核心概念與學科思維存在於許多不同的事實背後,記住特定事實就不再是學習的唯一目的;大量的考題練習更不會是主要的學習活動;創造出能夠真正探索與運用的真實情境與意義脈絡,就成為教師的主要工作。

這樣的變革,對學校與教師來說是巨大的嗎?教育目的有改變嗎?其實教育目標常常是引導時代改變,或是回應時代的需求,無論什麼時刻,我們每個人所追求的都是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唯一不同的是做法。同樣的,素養課程中,知識仍然存在,不同的是知識不再是唯一主角,我們需要的是更多能夠讓孩子找到自己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探索、行動與反思歷程。

心智的自由最需要發展

杜威說:「教育的目的應該是發展『心智的自由』,使得心智得以開放、能容受各種觀念,並且能在各種觀念之間無所限制的移動,而教師所發揮的作用應該是『喚醒』與『激發』。」學校與教師如果無法喚醒學生心智的自由,無法激發學生探索世界的熱情,這樣的教育怎麼能算是成功呢?

學生天生就有思考能力,但這樣的思考常是任意與缺乏次序的,更多時候只是直覺的反射,這稱不上是自由的心智。

何謂「自由的心智」?它代表一個人能夠覺察人事物,能夠感到困惑或好奇;能夠依據過去的經驗進行有意義的聯想;能夠比對自己的聯想,保留可能的答案;能夠分析與判斷可能的答案,進行批判思考,並檢視各種可能,最後才下定論。能夠這樣澄明的運用心智,才能稱之為「自由的心智」。

素養教學就是要創造這樣的歷程,讓學生能夠透過教師的提問,刻意讓學生養成這樣的思維模式。未來,學生即便離開學校,面對生活中的各項問題與挑戰,都能夠自由運用心智,不再因為資訊來源不同或不完整而受影響,也不會只接受訊息,卻不假思索。

教師要讓學生有機會親身體驗、理解思考、作出判斷,才能養成習慣,最終產生智慧。教師運用生活中真實情境的事件,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產生理性的理解,更激發學生在感性上的同理,並且在同儕互動中,能夠因著要達成探究的目的,也因著心智自由,而能夠自我控制,在共學過程中展現合宜「行動」。這如同成人或專家一般展現的素養,這藉由心智自由所展現的自我控制,才是現代教育共同的目標。

安心探索這個世界

教育最需要翻轉的,是不要再跟孩子說「這個對你未來很重要」、「這個是將來你會遇到的問題」、「這樣你以後才會有美好人生」等話語。如果孩子連現在的學習都找不到意義,對於眼前的事都沒有興趣,對於與人互動或解決問題也不願意努力,又如何能期待自己的未來?

教育不該再把「為了將來做準備」當成目的或是鼓勵學生的口號,教育更積極的作為應該是讓學生在他現在身處的脈絡下,能夠實踐現階段的生命意義與價值,這樣的經驗才能幫助他未來面對人生的種種挑戰。

競爭力是什麼?因應二十一世紀,諸如資訊素養、數據素養、系統思考、設計思考等知識、能力與態度,確實能幫助我們面對挑戰。可是更根本的又是什麼?除了這一堆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外,真正能夠讓一個人因應各種變化的競爭力,當是「自由的心智」,這不僅是二十世紀初杜威的教育理論中所追求的,時至今日,仍然是我們期待在教育中帶給孩子的。

我們無法陪伴孩子一生,我們必然要放手讓他獨立。在擔心之餘所教給他的許多知識、技能之外,我們所能夠給他的真正保障,是那能夠明辨是非與事理的自由心智。這就是強調真實情境經驗的素養課程、跨領域課程,所期望達成的。唯有每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擁有自由心智,能夠自我控制,能夠明辨,能夠持續探索與求知,則我們無論是在單一國家或是全球化的脈絡中,都才能夠擁有真正的自由。我們要給孩子的是能夠在多變的時代下安身立命的自由。 ▶▶ 閱讀更多 藍偉瑩《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

 
閱讀筆記
微小記號/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
陳柏煜聯合報
推薦書:王聰威《微小記號》(木馬文化出版)

國中班上有位女同學,成績普通,在班上女生構築的階級城堡中勉強生存,是那種幫著欺負人又不時被欺負的宮女角色。我和她本來沒有關聯,直到一次偶然看見她塗寫的筆記,像日記、紙條,也像……某種詩。現在看來的矯情當時被我視為真性情的表徵,但即使「靈魂上」受到震動,我沒有足夠的道德勇氣,無法光明正大的和她來往;誰能與一個國中就沉浸在張愛玲、《紅樓夢》的女生做朋友呢。於是我們通祕密的紙條,下課趁四下無人塞到對方的桌墊下(長大後我發現,這不就是妙玉與寶玉——她當時是這麼以為嗎)。我從家裡的影印機偷來許多A4空白紙,以便宜原子筆藍色油墨沾滿手與紙張,寫下我人生的第一首詩。

讀王聰威的《微小記號》讓我想起這事。裡頭的詩,當然比我當時所寫的好太多,但共享著情感表達的莽撞、浪漫、私密感:最不具表演慾(不為了「文學」、發表)也最具表演慾(對「理想讀者」、對她)的目中無人。作者表示,此書收錄的詩歷經了很長的時間,四散各處,從大學到此刻。粗估一下,該是三十年左右的時光膠囊吧(?),作者更像編輯——如果不是考古學家,試問稿件如何「處置」?塗抹時間,輯不分(書的時間斷點)、年代不分(創作的時間區段),乍聽之下,獨唱就變成合唱了。以我的閱讀經驗而言,交錯其中的短文型篇章稍稍露餡:一方面它們與其他人的節拍感不大同步,一方面更世故的情感處理動用了小說家的假面。我推薦第一次閱讀時可以暫且跳過它們,當然如此讀法有我的自私——有時候,我不禁會想找出寫《薔薇學派的誕生》的楊澤。

除了年輕氣盛,楊澤的詩讀來(造句、語感)清爽不失口感(亮眼的說法),在一片讓人倍感(知識、意象)密集恐懼症的詩歌群落中,遞給讀者氧氣面罩,《微小記號》也有這項優點。內容上,詩人向第四面牆(我們)談情,卻不說愛(投遞當事人),這其實是情詩的大宗,寫的是渴望(及可能的失望)。它們欲傳達的,以歌德的詩來說就是:「唯有了解渴望之人/知道我是如何受苦。」王聰威式的渴望沒有受苦這麼劇烈,他的渴望情調,容我歪讀唐詩,是:「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微小記號在案發現場並不微小,卻因為時間的尺度顯得小,也因為書寫的並非受苦而是了解之人,就像在天窗觀測超新星爆炸形成的薔薇星雲。讓我最佩服的是打開的勇氣(天呀,我確實知道以前傳過的紙條收在哪個櫃子裡!)——即使是星雲的玫瑰也是多刺的。 ▶▶ 閱讀更多 王聰威《微小記號》

 
佛羅倫斯限定!司湯達症候群
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市,許多在那裡欣賞豐富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旅客曾經歷心跳加速、暈眩…等狀況,並且需要就醫。雖然沒有得到專業認可,如今被稱為司湯達症候群的這種疾病確實存在。

美泰爾推出中性芭比 強調性別認同
美國玩具大廠「美泰爾」上月25日推出中性人偶,致力彌合受完美芭比和肯尼造成的二元人偶世界,致力推廣兒童的性別認同;這款中性人偶據信為主流製造商推出、第一個強調性別認同的玩具。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