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2/12逢春節假期,本報停刊一次,謝謝
「我長久以來深切地感受到,眼下應該是小詩的盛世。網路很可能加速了小詩的進展。那些不確鑿鑽研過短詩的人也都不知不覺地寫著短詩……此時代的短詩競爭是激烈的,小詩跟寫詩歷練不一定有關,往往取決於靈光乍現之頓悟。小詩(或其集合)也能寫出雄偉感來,並非長詩就比較偉大。」
去年出版新作詩集《犄角》的鯨向海,在前言如此道出自己的觀察。作為文學中最精練的體例,貴族中的貴族,詩當然可以簡約純粹。其實,當下何止是小詩的盛事。文學、音樂、電影,幾乎都在追求輕薄短小。說是時尚,不如說是「必須」。長篇小說成了怪物,流行樂最好只剩副歌。篇幅大小無關高下,但若人生只剩小令和俳句,甚至只學其形而未品其味,那絕對是一種災難。
可嘆的是最新科技趨勢,卻多把閱聽人往這方向推進。許多人上網、溝通、閱讀,全都在智慧型手機上完成,最後變成手機的奴隸:限於頁面,能夠閱讀的長度越來越短。只要超過三千字,許多人就已難以閱讀,程度幾近識字文盲。更嚴重的影響,在於許多人玩手機成癮,每半分鐘就檢查一次動態更新,造成注意力越來越短,心神難得專注。專注力下降,思考也就難以深刻,看事情只能浮光掠影,無法從表象中挖掘內涵、反覆思索。
手機把使用者豢養得頭腦簡單,街上滿是低頭族,長久以降,便是一整代人的基本能力低落。不要說長篇閱讀,就連音樂會或戲劇,可能都難以凝神欣賞。《百年孤寂》七代宿命興衰,《紅樓夢》一家榮枯起落,在輕薄短小的時代,可能都是不可承受的厚重。至於華格納的歌劇,馬勒與布魯克納的交響曲,在未來還能吸引多少聽眾,關係的可能不是古典音樂的未來,而是人類對藝術的整體思維與態度。
說到底,無論是長篇大論或精美小曲,都必須經過萃煉陶冶。好作品來自創作者的自尊自重,不斷琢磨,百鍊千錘,所以必然會深會美。但精緻矜貴,並不等於距離。馬拉美的學生評論這位老師時曾說:「當他在夢的世界裡描繪宇宙時,宇宙變得無比簡單,就如同海洋濃縮在一個貝殼的喃喃細語中。」我想這說明了為何精緻藝術讓情感更強而非形成距離,而我們在欣賞馬拉美那些看似晦澀的象徵主義詩作時,也該自然輕鬆,如聆聽一枚貝殼中的濤聲──只要我們還有耐心欣賞,不怕費事低迴品味、反芻咀嚼。
無論是紙本或電子書,檔案或唱片,閱讀、聆聽永遠不嫌晚。又是一年一度台北國際書展,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書,時時欣賞好音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