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菜根譚》,從中思考人間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 ★讀《菜根譚》,就像與一位智者交談,心中的疑慮都會消失,留下的是帶著暖意的心得和警醒。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朴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洪應明融會了儒、道、釋三家的思想,將自己的人生體驗結合在這些深厚長遠的文化傳統中,形成《菜根譚》這種特殊的思想特色與行文風格,也是明代士人精神生活高度凝聚的共通寫照。
《菜根譚》跟一般講述人生哲學的書不同,它重視人生或是社會生活會遇到的困境,關注著人跟社會的互動,因此《菜根譚》可說是一本學習他人經驗,來調整自己行為的作品。
上從君臣之間,下到家庭內部,連篇進行反覆論述,那些寬厚待人、反對趨炎附勢、傲視王公權貴、推崇濟貧解厄等等的觀念與作法,就像「菜根」一樣,越嚼越香,越嚼越有味。日本人福田雅太郎說它「千錘百煉,斑斕絢麗」,又認為「此書確可算得是修養身心書中之冠」。
運用《菜根譚》充滿審美情趣的佛教與道教思維方法,你一定可以體味到,現實人生中許多的難題,只要定心於自身之錘煉修培,都可以在一片自由揮灑中迎刃而解。
嚼得菜根,百事可為
▌心靈雞湯《菜根譚》 ▌
•從《菜根譚》中思考人間事
從歷史上放眼望去,待人處世的書不少,但只有《菜根譚》一問世,便歷久不衰地流傳至今。讀《菜根譚》,從中思考人間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
《菜根譚》的作者為洪應明,字自誠,籍貫不詳,有關他的史料記載並不多。《菜根譚》成書的時候,作者曾經請一位叫做于孔兼的友人題詞,所以洪應明與于孔兼的年代應該相差不遠。于孔兼是江蘇人,萬曆二十七年因為被貶,因而辭官歸鄉,由於《菜根譚》的題詞中寫到「逐客孤蹤,屏居蓬舍」,所以推測《菜根譚》成書的時間,應該在于孔兼辭官歸鄉以後,約萬曆三十年左右。
•以對仗語句訴說人生意趣
這一類處世小品的文章之所以興起,跟當時的時代背景有很大的關係。明末朝政廢弛,官吏貪污腐敗,知識份子在歷經風波浮沈以後,紛紛選擇退隱生涯。因為這些人不願意跟當權者同流合污,也不甘願迎合越來越向下沈淪的社會風氣,所以像這樣表現出隱居者高超脫俗情懷的作品,就紛紛出現,《菜根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菜根譚》是格言體的小品文,形式跟語錄、隨筆等有些類似,但是內容更為精簡。文字多以對句呈現,主要以個人的修身處世做闡述。這一類處世小品文不單純是個人的創作,有些是從聖賢格言、佛家禪偈,或是民間諺語中演化而來。這樣將前人的名言或思想做重新組合,用簡單的三言兩語獨立成文,以對仗的語句,反覆訴說人生的意趣。
•厚培菜根才會有味
博大、淡泊、寬容、善良,謀略和智慧,書中無處不在。讀《菜根譚》,就像與一位智者交談,心中的疑慮盡失,留下的是帶著暖意的心得與警醒。它淡雅的眉目下,藏著的卻是一雙透視人世的慧眼。
據說定名為《菜根譚》,是因為洪應明把菜味比做世味,種菜的人只有厚培菜根才會有味,可見其寓意之深刻。本書融會了儒、道、釋三家的思想,形成特殊的思想特色與行文風格,也正是明代士人精神生活高度凝聚的共通寫照,也成為他待人接物的獨特體系。洪應明試圖將這部作品做為人們處理人際關係的寶典,因此在書裡不厭其煩地對人生冷暖、世態炎涼,進行了入木三分的剖析。
待人與處世是個人在社會上的兩件大事,其中「人情」相當被重視,人與人之間的行為都在人情的考量下,加以修正跟調整。《菜根譚》重視人生或是社會生活會遇到的困境,要想解脫各種危機與束縛,就要以退卻的方式,來安頓實際的生活。它也跟一般講述人生哲學的書不同,它不總是純粹站在人性的觀點,去理解人生,而是關注著人跟社會的互動,可說是一本學習他人經驗,來調整自己行為的作品。
•千錘百煉,斑斕絢麗
《菜根譚》可說是一本應付各種不同社會情境,建立社會角色的教科書,圍繞著如何待人接物、從容處世、上從君臣之間,下到家庭關係,進行反覆論述,寬厚待人、反對趨炎附勢、傲視王公權貴、推崇濟貧解厄等觀念與作法,就像「菜根」一樣,越嚼越香,越嚼越有味。
早在明治維新的時期,就已經有好幾種版本的《菜根譚》流傳到了日本。浙江孔玉叟曾經將日本竹子恭注釋的《菜根譚》帶回中國出版,他在序言中寫到:「此書雖僅僅數十頁紙,不足以見學術之本源,然急切近名者服之,可當清涼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當益智膏。」一九二三年年,傅連璋在他刊印的《菜根譚》序言中,也評價該書說:「立言平淡說理精深,皆權利之徒之藥石也。」。日本人福田雅太郎更說它「千錘百煉,斑斕絢麗」,又認為「此書確可算得是修養身心書中之冠」。
•曠達高遠的智識
《菜根譚》於精微深刻的語言中表現出曠達高遠的智識。書中談修養、談學習、談生活、談社會現象、人生態度等等,運用充滿審美情趣的佛教與道教思維方法,使人體味到現實人生中的許多難題,只要定心於自身之錘煉修培,都可以在一片自由揮灑中迎刃而解。
「嚼得菜根,百事可為」,這就是《菜根譚》的精髓。《菜根譚》是一盅心靈雞湯,人人都可以從中有所收獲。讀懂一部《菜根譚》,就能體味人生的百種滋味,能做到「風斜雨急處,立得腳定;花濃柳豔處,著得眼高。」
✽ ✽ ✽ ✽ ✽ ✽ ✽ ✽ ✽ ✽ ✽ ✽ ✽ ■ 壹、德在人先 利居人後
淡中知真味 常裡識英奇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譯文】烈酒、肥肉、辛辣、甘甜並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是清淡平和;行為舉止神奇特異的人,不是真正德行完美的人,真正德行完美的人,行為舉止會和普通人一樣。
【賞析】山珍海味也不是不可口,但是天天大魚大肉吃多了,味覺受不了刺激,也會疲倦;而且,那些重油重鹹的過度調味,也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還是日常一般的普通飲食對人最好,既滿足對營養的需求,也培養出健康。同樣的道理,從平凡中才看出偉大,那些行為特異或是能力高超的人,未必真正值得敬佩。真正的聖人賢士,其實也跟普通人沒什麼差別,只是在道德修養、善盡自己本分方面,比一般人更努力勤奮罷了。
閒時吃緊 忙裡悠閒 天地寂然不動,而氣機無息稍停;日月盡夜奔馳,而貞明萬古不易。故君子閒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處要有悠閒的趣味。
【譯文】天地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變動,但氣候、星象的運行卻無時無刻都在變化,沒有一刻停歇;太陽和月亮,白天與黑夜不停地交替,但它的光明自古以來都沒有改變過。所以,君子在閒散的時候也不可以鬆懈,要居安思危,在忙碌時要忙裡偷閒,讓人生過得有趣味。
【賞析】人生跟大自然相比較,天地宇宙看起來自然是恆久不變的。但是以幾千、幾萬年的長期來看,日月晝夜交替、滄海變成良田、高山變成河谷,其變化卻好像從來沒有停止過。從自然當中也可以領悟到人生的哲理,在悠閒的時候,要珍惜時間,為未來提早規劃,為事業打下基礎,同時預防可能出現的變數;在忙碌的時候要學會調整自己的身心,不要過度緊繃,生活才會有樂趣,不至於淪為工作的奴隸。
靜中觀心 真妄畢見 夜深人靜獨坐觀心,使覺妄窮而真獨露,每於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而妄難逃,又於此中得大慚忸。
【譯文】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坐下來靜靜反省自己的內心深處,就會覺得私心、雜念都消失無蹤,而流露出本性中的真,常常在這個時候就可以領悟到生命的大道理;但是又發現真性只是一時的流露,雜念仍然無法消除,在這個時候又會感到很慚愧。
【賞析】一桶泥水,要是不斷的攪動,那些雜質就一直攪和在水中;但若是靜置一段時間不去動它,那些污垢雜質自然會沈澱在水桶底部,上層的水就會比較乾淨。白天在外要應付各式各樣的人事物,心情難免會雜亂紛擾,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沒有了白天的紛擾,這個時候如果可以沈靜下來,想一想白天發生的事情,自我反省,對於去除腦中那些雜念、妄想,使思想淨化,有很大的幫助。
得意須早回頭 拂心莫便放手 恩裡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頭;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
【譯文】人在受到恩寵得意洋洋時,很容易就會發生意想不到的災害,所以在認為生活美滿幸福的時候,要想到及時回頭;可是人若是失敗也不要灰心,失敗是成功之母,所以在遇到挫折時不要輕易放棄追求,要再接再勵。
【賞析】在備受長官賞識、事業順利、春風得意之時,若是不能保持清醒,隨時發現周遭的變動,例如一時的疏忽或是小人的嫉妒,等到問題發生,再補救就來不及了。因此切忌不要得意忘形,不要以為幸運之神會一直跟著你,看清形勢及早回頭比較好。相反的,要是遭受挫折,也不要喪氣灰心,就這樣放棄了。失敗為成功之母,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不管怎樣都不放棄,才可以達到想要的成功。
文章摘自《菜根譚──中國的心靈雞湯》•九韵文化出版•明.洪應明 纂輯、高談文化編輯部 編譯,2014年2月新版上市
★★★ 延伸閱讀:《論語》/九韵文化、《莊子及其寓言故事》/九韵文化、《世說新語》/九韵文化、《史記故事及其成語(上)》/九韵文化、《史記故事及其成語(下)》/九韵文化、《成功者的關鍵智慧》/華滋出版、《成功者的處世之道》/華滋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