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的起源,眾說紛紜。有的說起源於神話,有的說起源於韓非子對俠的討論,有的說起源於《史記》的〈遊俠列傳〉、〈刺客列傳〉。
光以「俠」字往前追溯,自然以《韓非子•五蠹》的「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為最先。在韓非的想法,俠跟儒都是亂法犯禁之徒,只是一個用文,一個用武。換句話說,在一開始,俠的意思,恐怕就是一群用武力來犯法的「黑社會」。這跟我們現在對「俠」有「義」的認知──行俠仗義,實在差得有點遠。
「俠」這個「以武犯禁」的定義,一直到唐朝還是如此。「俠」和「義」結合在一起是很晚的事情,恐怕最早也是宋朝。然則,有俠義精神的俠士,難道起源就這麼晚嗎?太遜了。也不可能。所以要探討「俠」的起源,我認為不能拘泥於文字,如果從文字來考源,就顯得好像我們古代的俠士本來是黑社會,宋朝之後才開始變好似的。
俠,就是武功高強的義士。他為了正義,拯救他人,就算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所以對我來說,真正武俠的起源,其實是這個故事:
衛國的太子蒯聵,原本因為謀殺繼母失敗,而流亡國外,卻在姐姐孔伯姬的幫助之下,偷偷回到了衛國。這時衛國的國王是他的兒子,所以他要發動政變,來推翻自己的兒子。要怎麼推翻呢?當然要先脅持朝廷最有權勢的大臣,逼大家就範。而當時的大臣叫做孔悝,是孔伯姬的兒子。於是孔伯姬就帶著喬裝了的蒯聵,到孔府去,輕而易舉就挾持了孔悝。
衛國的大夫們聽到消息,登時大亂,躲的躲逃的逃,因為他們知道蒯聵這個人亂七八糟而且非常殘忍。只有一個人聽到消息,馬上趕了回來,要去救他的老闆孔悝,這個人叫作季路,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孔子的弟子──子路。
子路自從保護孔子回到魯國之後,就沒事情可做了,於是就跑到衛國,當孔悝的總管。他在回來救孔悝的路上,遇到了兩個師弟,勸他不要回去,子路說:「我受人錢財的照顧,現在老闆有難,我就一定要救!」於是就衝進去了。
蒯聵聽說子路來了,嚇得魂飛魄散,抓著孔悝,一路退到某個高台之上。子路看到孔悝的家人圍在旁邊,叫道:「蒯聵是個膽小鬼,你們快放火燒台,台燒到一半,他就會捨棄主人,自己逃走了!」蒯聵一聽不妙,趕快叫他的兩個武士石乞和盂黶去攻擊子路。
子路年輕時是魯國有名的勇士,孔子有他當保鑣之後,從沒被人近身過。但他當時已經是六十八歲的老人了,被兩個武士夾擊,自己使劍,他們卻使戈,一寸長一寸強,實在無法抵擋。苦鬥之下,子路就被戈劃中了脖子,倒在地上,帽帶被削斷,帽子掉了出來。
子路受了重傷,知道今日已然無倖,他畢竟是天下第一名門正派的大弟子(其實當時也只有孔子的這個門派),死也要死得堂堂正正,於是撿起帽子,綁好帽帶,說:「一個君子就算死了,帽子也要戴好。」石乞和盂黶上去,把他剁為肉醬。
他為了「義」,就算危險,也要回來救主;臨死之前,想起孔子平日的教誨,於是要求自己齊莊中正。為正義而死,豈非俠義之士乎?
子路第一次見到孔子時,頭上戴著公雞形狀的帽子,身上穿的是山豬雕飾的衣服,總之就是個野人樣。跟孔子一言不合,揍了他一頓(史傳說「陵暴孔子」,大概不是對他言語粗粗魯魯而已)。但是孔子後來用了禮儀來教誨他,讓他變成一個君子。雖然他一輩子脾氣不改,雖然他一輩子都跟孔子唱反調,但到了臨死之前,他最記得的,也是孔子說的話。而孔子一聽到衛國政變,馬上悲嘆:「子路一定會死。」兩人名為師徒,實為兄弟,是一輩子的知己。所以子路死後,孔子傷心過度,不久也去世了。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一個君子出來做官,是為了實踐正義。然而正義無法實現,其實早就心裡有數)這句豪氣萬丈的名言,就是子路講的。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就是孔子的精神。也是郭靖那種「俠之大者」的風骨。
子路的一生,其實是一個很典型的武俠故事:一個莽撞少年,遇到了大宗師,讓他成長為俠義之士。他保護著師父,周遊列國,只為了傳揚正義之聲,讓世界變得更好。最後,他為了救人,犧牲了自己。因此,這個故事,可以列為中國俠客故事的第一篇。它的故事夠完整,人物的形象夠鮮明,有明確的正義概念,更確實完成了某種義舉。子路應該是武俠的正宗,而不是那些刺客、遊俠──雖然在他的時代,「俠」這個字還沒出現,但他的所作所為,就是俠義,所以我認為,子路可以被視為武俠的第一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