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廿歲的小提琴家曾宇謙,日前參加柴可夫斯基大賽,獲得首獎的銀牌榮譽,為台灣古典音樂史上寫下了新的里程碑。曾宇謙一路「過關斬將」,過程中吸引眾多台灣樂迷關注的目光,連夜收看網路轉播為其加油打氣,獲獎消息傳來後,更是引發熱議,儼然形成一股「曾宇謙旋風」。
曾宇謙學音樂的傳奇歷程經由媒體報導,激勵了許多學音樂的孩子,也為社會帶來不少正面的啟示,大家都以台灣能夠擁有像他這樣優秀的演奏家而同感光榮。然而,在「曾宇謙旋風」背後,有幾個現象同時值得我們進一步反思。
首先,參加比賽對於音樂家的養成,具有什麼樣的助益?據報載,身為比賽常勝軍的曾宇謙,在柴可夫斯基大賽獲獎後,曾表示將不再參加比賽,「想為自己和觀眾演奏、向自己挑戰」。不可諱言,對多數有志於音樂的人來說,柴可夫斯基大賽等世界知名音樂比賽,是邁入職業生涯的重要管道。「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比賽得獎將帶來名聲大漲的機會,音樂會邀約和經紀合約也可能隨之而來,受大賽肯定,確實可以是日後舞台生涯的一個好的起步。
不過,在這個國際音樂比賽多如牛毛的現今世界,比賽獲獎已無法全然指向未來發展的坦途,諸多演奏者也紛紛意識到,重要的仍是如何經營日後的演奏事業,使自己能夠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擁有一席之地。此外,由於不同樂種的發展屬性各不相同,比賽所能發揮的效益,並不見得能夠相提並論。
其次,對學音樂的人來說,準備比賽可以為自己增添練習的動機以及磨練臨場實力的機會。比賽能帶來很好的學習,但參加比賽終究只是自我砥礪的方法之一,不應將其視作最重要的目的。撇開為人詬病的比賽公平性和權力分配等爭議不談,由於音樂涉及高度主觀的感受,專業的評審自然也有不同偏好,若將名次等同成敗標準,「為比賽而比賽」地過分迎合,恐將本末倒置,容易失去成為演奏家所需的要件,即自我特色的建立。
再者,出國比賽或出國讀書,都與藝術教育息息相關,而論及藝術教育,無論是專業人才的培養或全民美學素養的提升,皆需要適情適性的發展,讓潛力得以發揮。到國外求學、進修,舉凡留學、遊學、交換生或參與比賽和交流活動,除了精進技藝、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外,旅居異地的經驗可以使人領受孤獨,藉此獲得更深刻、豐富的淬煉,是很好的學習生活。另一方面,台灣的環境則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從事藝術工作者不致有失根之感,也是不可或缺的特色來源。在我看來,兩者應可同存並行。
要培養一位出色的年輕演奏家,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曾宇謙即是天分與勤奮加乘所得的碩果。然而,追尋音樂之路,是與自我賽跑、永無止盡的馬拉松,在藝術的浩瀚領域裡,有著許多與演奏技術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的層面,是頂尖藝術家所追求、也是全民皆可投入探索和享受的境地。那一方沃土的生生不息,需要來自各方、更多的長流澆灌!
(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