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已是全球電視製造基地,不得不正視紅色供應鏈的存在及其影響力龐大。台灣電視產業應借力使用,善用大陸資源,且這樣的發展,已在台灣電視品牌蔚為一個產業趨勢。
奇美品牌的液晶電視多年來居台灣電視前三大,顯示器這行業是很現實的,大陸內需一年約有5,000萬台,若再加上海外品牌的代工,那數量更是驚人。以這樣數量的優勢,不管是面板/背光/IC電子/機構開模等,這些硬體的供應端資源大陸是很強的。
台灣電視品牌大多運用大陸的資源,幫忙作模具開發、塑膠射出成型等較耗用人力的材料工作,已形成兩岸的分工機制。
而奇美將較高價值的研發技術工作放在台灣運作,自己的工程師則是花時間在台灣市場研究本地的消費者使用習慣,做各區域訊號的微調、色彩顏色的調校及最後的組裝品質檢驗工作,來確保產品達最高品質水準。
目前國際電視大廠,礙於成本及資源因素,釋放訂單給外面的代工廠,這些代工廠就算不是陸資,也大都是在大陸組裝。就算有關稅因素的國家也都是有跟大陸合作。
進一步看看陸資的電視品牌在國際市場上表現。今年全球電視品牌的排名,第一名是三星、第二名是LG,韓系穩居前二大,第三名至第十名包括海信、TCL、創維、長虹、海爾都是大陸電視品牌,海信的出貨量及氣勢還壓過日系大廠的SONY。
大陸電視品牌的崛起,並且在全球市場開疆闢土,帶動大陸紅色供應鏈興起。台灣電視產業借力使用,善用大陸資源,將是不可避免的產業發展動向。
台灣電視產業一年市場規模約100萬至110萬台,相較大陸市場小很多,大陸前八大的彩電業者,一年出貨量動輒數百萬台,有的已逾千萬台,因此,台灣電視品牌不需要樣樣自己開發,例如,模具是昂貴的成本,而且,機型又多,這方面即可借助大陸量產優勢,挑選合適的引進。
台灣市場雖然不大,但競爭者眾,市場大餅用數十家品牌來算,最多者不過20多萬台,少的只有數萬台,運用大陸資源協助模具開發、塑膠射出成型等,本身則在主機板加入有特色的設計、色彩調較、品質管控等,這樣的兩岸電視分工機制將無可避免。(本文由余泯樂口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