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繼《這些地方,只有巴黎人知道》後,探究巴黎人最真實面貌的美好Chapter 2!你沒見過的浪漫花都,這才是真正的巴黎人!
作者介紹:
南西大爺
陳南君,網路世界的南西大爺。不是文人,但好歹是文人的女兒。政大畢業、留法碩士,現在是個熱衷寫作的行銷人,作品散見於各大網路媒體與報章雜誌。
一直是個夢想家,堅信美學、自由、善良和思考的力量。畢生職志是窮盡氣力將人生過得更加幸福美好,並以直率真誠的筆觸,記錄世界上所有溫暖人心的事物。
另著有《這些地方,只有巴黎人知道》。
◆部落格:nancychen.me
◆FB粉絲團請搜尋「Miss Nancyelle 南西大爺」
搶先試閱:
★潛入日常的香氣藝術
「香味可以保存,更能重現回憶,它不受時空環境、歷史文化侷限,以香氣創造出獨特美學,帶人悠然回到過去,或勇敢探索未知。」
當「時尚」兩字不再只是穿在身上的服飾、踏在腳上的鞋履、拿在手上的提袋,而代表一種無可取代的個人風格,或是某種實現自我的生活態度時,那麼時尚產業裡總是創造驚人銷售業績的「香水」,或是巴黎人一輩子也離不開的「居家香氛產品」,絕對是值得仔細探究的文化現象。
以嗅覺記憶城市
每造訪一座新的城市,五感的探險與體驗自然變得特別活躍。看沒有盡頭的天際線,聽截然不同的語言音調,感受空氣裡的悶、薰、濕潤或乾燥,嘗遍當地風味美食之外,我還有兩個小習慣,即用心觀察這個城市的顏色、彩度,還要打開嗅覺,記錄它的專屬氣味。
來過巴黎的人,心裡肯定正在躁動。巴黎無庸置疑是個氣味極其複雜的城市,這嗅覺光譜之廣,恐怕很少城市能出其右。從洗刷夏日街頭的驟雨,到剛出爐的各式麵包香,再到市集裡無花果的清新、海味生蠔的奔放、各式起司的豐富;當然也包含某些地鐵站的髒亂,或每一次擦肩而過,某個巴黎女人留下的迷幻香氛。巴黎的嗅覺體驗時常天堂到地獄,只需瞬間,煉獄至淨土,僅差咫尺。
對於像我這樣嗅覺敏銳的人來說,總想像著:如果能拿個巨大的玻璃空罐,舉在空中揮舞蒐集這城市的空氣,那會是什麼樣的味道?又或者有款香水膽敢自稱「巴黎」,那將是何等模樣?
許多時裝品牌爭相推出以「巴黎」為名的香水,可惜那些香味皆太繽紛、太綻放,與我心中的巴黎形象相去太遠。在屬於我的香味記憶中,巴黎應當更沉潛、更內斂,還要有一丁點走在塞納河畔微寒的體感。但畢竟嗅覺是種很主觀的感知,心中殷殷期盼有這麼一天,有一種香氣,能陪我精準且懷舊地想念巴黎。
將香水藝術發揚光大
香水和法國的關係,是難以言盡的愛戀,而香水這個博大精深的文化,一定得從它的歷史說起。香水據說起源於古埃及,許多文物證明了「香氣」當時在宗教、醫學與生活上的運用;「香水(parfum)」這個字由拉丁文衍生而來,本義是「透過煙霧」。這魅惑人心的煙霧,成為埃及豔后熱愛的沐浴聖品,更奢侈地用以浸泡船帆,讓香氣於頸肩、航行間皆芬芳繚繞。
從焚燒香料產生繾綣的煙圈將禱告上達天聽,到木乃伊的保存,乃至淨化身心的醫療品,香氣的運用不斷擴大。羅馬人甚至以香水混入造牆的原料中,並在生活中廣泛潑灑香水。製香技術約於十四世紀進入歐洲,我們現今認知的香水,則是由匈牙利伊莉莎白女王將香精與酒精混合製成,成了聞名古今的「匈牙利之水」。香水工藝接著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獲得空前成功。十六世紀時,十四歲的凱薩琳德梅迪西(Catherine de Medici)嫁給十五歲的法王亨利二世,這歷史留名的義法政治聯姻,不僅將各式新穎文化帶入法國,更將「香水」注入法國歷史之中。
一向沉醉於美好事物的法國,理所當然臣服於香水迷人的魅力,也開啟了與香水永遠解不開的緣分,讓法國文化從此香氣縈繞。在傳染病肆虐又尚無正確衛生觀念的歐洲,普遍認為水可能是疾病入侵的媒介,於是傳說太陽王路易十四為此一生洗澡不過七次,僅採不斷更衣、乾布擦拭、以加入葡萄酒的水淨身等方法替代,更嗜香水成痴,有個「愛香水的國王」的稱號;路易十五時期,宮廷裡隨時香氣四溢,被稱為「香水之宮」;拿破崙據說也是一名瘋狂香水迷,四處征戰時仍天天使用,並鼎力支持香水工業的發展。
香水在法國的歷史地位逐步攀至巔峰,當它不再是皇宮貴族的專利,便化身各款柔情香氣,流入平民百姓家,流瀉在各種愛慾、仇恨、人性、鼻息之間。它成為每個人的生活必需品,順著萬種脈搏,陪著創造人生,更隨時攪動回憶。
低調奇幻的香氣世界
香奈兒女士曾直言:「不用香水的女人沒有未來。」的確,曾生活在巴黎的人,對香水的依賴和嚮往,太容易成癮。
每當與香氛迷聊及法國香氛品牌,diptyque肯定在經典清單榜上有名。它極富質感的個性化香氣,簡潔俐落、充滿藝術性的包裝,每個香氛品背後都有讓人心醉神迷的故事,散發著低調卻執著的巴黎文化,挑起嗅覺與想像的底層熱戀。
我造訪的那天是風恬日暖的初夏,穿上黑白相間的洋裝,特別噴上聖日耳曼大道34號香水,提前下了地鐵,想在左岸好好地走一走,複習這裡的空氣和溫度;熟悉的酒紅色三角窗就在街口,駐足深吸了一口氣,推開門踏入diptyque的奇幻世界。撲鼻而來的是熟悉香氣,眼前的鵝黃色牆面貼滿大大小小橢圓形圖騰,一旁點綴著異國風情的壁紙、裝飾與地毯;琳瑯滿目的商品則置於乘載歷史的核桃木陳列櫃上,彷彿時光倒流,保留著不朽的懷舊色調,更藏著三位共同創辦人旅行的記憶。
這裡,就是diptyque的起點。其成立於一九六一年,由三位對創意與旅行充滿熱情的好友共同經營,包含室內設計師高妥特(Christiane Gautrot)、畫家諾斯里(Desmond Knox-Leet)及劇場暨舞臺設計師考斯蘭特(Yves Coueslant)。一開始以販售家飾布料、壁紙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家飾品為主。兩年後開始販售以精油蠟燭為首的一系列香氛商品,其沉穩多元的香氣、獨樹一幟的左岸風格,還有極富巴黎氣息的低調美學,吸引許多法國品味人士爭相收藏,更征服了全世界迷戀美、注重生活品質的風格人士。
做為「法國頂級香氛」的經典代表品牌,diptyque一向看得風輕雲淡,彷彿這舉足輕重的地位僅是個美麗的意外。他們總是這麼自我介紹:「我們以香味記錄生活及旅行的回憶。」對熱衷旅行的人來說,簡直說入心坎。生命中的每段旅程,總能透過攝影記錄視覺或聽覺的震撼,透過文字記載內心的感動,卻總希望也能剪下一段香氣,等到時光失竊,仍能憑藉嗅覺回到彼時,再以另一種更成熟的心態玩味欣賞。diptyque的詩意,在於它的每一個商品都以香味展現了另一個國度、某一段時光、還有一種無可取代的情緒,而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參與、投射其中。
diptyque全球創意總監米希安(Myriam Badault)說:「我們的品牌創辦人希望創造自由,因此創製出多元、獨特、迷人的香氛系列。」diptyque所追求的自由,是形式的自由,它始終相信氣味可以保存,更能演繹或重現一段回憶;也是藝術的自由,因為它不受時空環境、歷史文化侷限,以香氣創造了獨一無二而難以模仿的美學;更是個人意識的自由,因為香氣從此不再只是香氣,而是一段生命歷程、一種神奇力量,能帶人悠然回到過去,或勇敢探索未知。
「有時候,走進一個空間,某個香氣會輕晃我的腦袋,像是溫暖的擁抱,所以想家時、需要放鬆時,那款香水就是最好的選擇。但這個對我而言溫暖的味道,也許對你清清淡淡,也許對他直衝腦門,所以嗅覺是非常私人、主觀的事。這也是為什麼香氣像一門潛入生活的藝術,因為你隨時隨地在享受嗅覺,而我們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這不就是藝術嗎?在美的事物面前,在選擇與喜好之間,我們都是自由的。」米希安為香氣與藝術,緊緊地打上了一個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