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性教育的目的,往往要嘛是把性視為潛在的恐怖傷害,要嘛是把性視為神聖不可侵犯。
某天我忽然驚覺,身為一個年過三十的已婚女性,我似乎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正規的「性教育」。
當然,在求學時期,我獲得了某些基礎的、考試時會考的生理知識;我也還記得健康教育課本上那張剖面圖�堛漣Z巢、輸卵管與子宮。除此之外,我學過一些關於避孕的知識,還在課堂上看過幾次由美國反墮胎團體製作、一度被廣泛引進台灣高中校園,後來卻遭婦女團體指出內容偏頗不實、充滿恐嚇意味的墮胎影片「殘蝕的理性」。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想來有趣,我學習了懷孕與生育的生理機制、避孕的方法,以及如果不小心懷孕後可能的恐怖後果。但是,關於精子進入我身體�堳e的過程、關於性本身,課堂上從來沒有提到過。第一次試圖摸索自己的陰道,是女性友人教我怎麼使用棉條時;第一次「逐步拆解」性交過程,是與初戀男友一起看A片時。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各種與性相關的討論只能發生在親密的友人之間,總是害羞、隱晦、偷偷摸摸,而且難以啟齒,彼此所分享的資訊與知識,更無從確定是不是真的。
所幸,自我離開學校以後,性教育終於逐漸受到重視。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性教育應該存在於校園和生活之中,兒童與青少年應該被引導認識「性」這件事情。然而,同為「性教育」,在不同意識形態主導下,卻會呈現完全不同的內容。甚至,某些保守封閉的思維,不但無法協助個人理解、學習「性」,反而可能造成更多的恐懼和壓迫。
被「保護」的性
例如,日前端傳媒登出名為《美麗性教育:我家女兒初潮時,父親帶回了三朵百合花與她約會》一文,文中作者分享自己與丈夫如何透過譬喻、手作、藝術和自然景物對女兒進行「性教育」,並與學校教導學生精卵如何結合、女性子宮功用等知識的「死掉的教育方法」作出對比。
作者全家投入性教育的過程令人感動,尤其是讓父親加入性教育行列的思考,也擺脫了傳統認定只有母親應該負責女兒性教育的性別分野。筆者更贊同以「不恐懼」、「不害羞」的態度面對「性」的立場。《美麗性教育》一文從華德福教育方法(Waldorf education)出發,重視感官感受與想像力,並強調透過親近自然來激發思考,這樣的教育方式固然有其優點,也未嘗不能被運用到性教育之中。
然而,讓筆者隱隱擔憂的是,儘管該文強調坦然面對、大方討論「性」的重要性,在作者的描述中,我們似乎仍舊看不到太多的「性」教育。相反的,作者的教育內容似乎仍以身體知識為主,但「性」本身,以及性最關鍵的元素—慾望—卻仍在這場「美麗」的課程中缺席了。
這場課程中,協助女孩了解自己身體的變化之餘,貫穿的主題意識是女孩必須「珍惜」與「愛護」自己,將自己的性好好收藏,直到遇到那個「值得給予」的人。這類以「保護」、「珍愛」為主軸的性教育其實並不少見。社群網站上曾經廣為流傳過一篇文章,描述一個母親如何透過改編童話故事,教導自己的女兒自我保護、避免傷害(尤其是性傷害)。這位母親告訴女兒,一個「好」公主必須小心謹慎、妥善保護自己,才能在日後獲得王子的真愛,並且順利進入婚姻。無獨有偶地,在《美麗性教育》一文中,作者也同樣地強調了「性教育」對於女兒日後擇偶的重要性。
這兩則「性教育」故事受歡迎的程度反映了越來越多家長們認同和子女談論身體與性的重要。隨�蚨舋葫鴔畷�資訊流通更為便利,兒少們也有越來越多接受性相關訊息的管道,與其試圖屏蔽這些訊息,越來越多家長們選擇扮演一個更積極的角色。另一方面,家長們總希望盡可能保護子女,尤其面對社會上層出不窮的各種不幸事件,難免衍生出「沒有嘗試、沒有傷害」、「小心駛得萬年船」的心情。
主流性教育的「去性化」
然而,當這類保護心情與傳統性別規範結合──尤其是父權社會中對異性戀性行為所抱持的「男賺女賠」邏輯、重視女性「貞操」、譴責「蕩婦」、高度規範女性的性自主時,將「保護」的意識形態視為性教育的中心,卻可能衍生一些問題。
首先,在「珍惜」與「關愛」的語彙中,女孩們是純潔而幼小的存在,並不斷暗示�茪k孩們以及「女人的性」是多麼的脆弱,因此應該被「好好收藏」,否則便很容易受到傷害。
其次,這樣的性教育中,性對於女孩來說,是一個需要「被動等待」或是「消極抵抗」的東西。如同論者所言,女孩的主體性早已消失,她們並沒有機會嘗試或是自主詮釋對於她們來說,「性」到底是什麼東西。
最後,即使性可能是愉悅的,女孩們也需要等待一個「好男人」來為她們採收,而不是自己主動地爭取、開拓、體驗。對於女孩來說,那需要被好好保護、收藏的性彷彿不是自己的,而是為了未來某個男性準備的禮物。
這類以「珍惜」、「保護」為主軸的性教育在今日頗為普遍,其目的雖然是為了讓女孩們免於傷害,但亦有論者對這類的性教育提出質疑。單親媽媽周雅淳便在演說中提到以「保護」為中心的性教育的危險,並提倡以「積極同意」取代「消極抵抗」。「保護論」假設了女孩是潛在的受害者,不斷暗示性的危險性,更鼓勵女孩們以恐懼的心情對待各種性,卻缺乏鼓勵女孩們積極、勇敢的探索自己的身體、體驗自己的慾望,進而將這些慾望轉化成力量,積極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接觸與性,並且拒絕那些自己不喜歡、不同意、不慾望的性互動。
譬喻和故事雖然美麗,但過度隱晦的言詞卻無助於我們以正面、直率的眼光看待身,也就更難以從中辨別自己的喜好和渴望。
近年來,隨�茤宎氻O議題逐漸受到重視,相關教育也越來越普及;例如宣導「知情同意」的重要性。然而美國作家佩吉·奧倫斯坦也指出,性教育似乎就此停在這個點上。在同意之前如何辨別自己的慾望、如何與他人互動,而同意之後又要如何和對方溝通彼此的喜好、取悅彼此,進而達到性行為的滿足,這些和慾望、和「愉快的性」深切相關的話題,卻反而不被討論。今天性教育的目的,往往要嘛是把性視為潛在的恐怖傷害,要嘛是把性視為神聖不可侵犯。
在許多不同性教育的版本�堙A性往往都與「真愛」和「生育」綁在一起,最明顯而極端的例子就是「守貞教育」(Abstinence-only Sex Education)。守貞教育拒絕婚前性行為,強調「真愛值得等待」,性是神聖美好的,只應該在婚姻中發生;而且婚姻應該符合「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的原則。在台灣,積極推廣守貞教育的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利用自行培育的師資進行校園授課,與全台灣四分之一的國小都有合作,其教學內容也曾被立委質疑違反性別平等教育課綱。
守貞教育一方面認定只有在婚姻關係內發生的性才是「好性」,也才能保證「真愛」,另一方面以各種恐嚇譬喻來強調婚外性的恐怖和不潔,例如將有過性行為的單身女性類比成「被嚼爛的口香糖」。在守貞教育�堙A性是女孩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婚姻則是人生最重要的成就與幸福。因此,女孩必須在婚前好好保護自己的「性」,並在婚後將「性」奉獻給自己的丈夫。相反地,如果女孩過於「放縱」,選擇積極地探索自己的身體與性慾,就無法保證自己的價值,更無法得到真愛與快樂。
「不作愛」確實可以是選擇之一,批評守貞教育並不是在羞辱「良婦」們,而是檢討這種選擇背後的意識形態。例如「貞潔」的概念認定了性是一種需要被「守護」的東西,一旦失去就成為不潔;或是每個人都渴望追求婚姻,無法或不願進入婚姻的人就會被視為輸家;以及性一定要與真愛或是奉獻掛勾。尤其當守貞教育經常以女孩作為主要宣傳對象時,這些假設不僅把每一個人的人生都簡化成同樣的樣板,也強化了社會對「女人的性」的箝制,剝奪女孩們探索自己的可能。
另一方面,將「性」與「生殖」緊緊相連的論述,屢屢可以在反同言論中看到。反同團體經常以同志的性沒有生育功能,而否認同志性行為的正當性以及同志「真愛」的存在,並進一步以此為由剝奪同志結婚、成家和養育的權利。這樣的爭論也延伸到校園的性別平等教育。同志的性沒有辦法被放入上述的異性戀性教育的架構,傳統的「保護-真愛」論無法應用到同志社群上;相反的,同志社群所採納的性教育模式則徹底地挑動了保守人士的敏感神經,促使他們想方設法將同志教育(與同志性教育)排除在主流的性教育之外。
此外,保守團體對同志教育的反對也再次呼應了主流性教育的「去性化」。保守團體總是抗議同志教育太過「露骨」,指責其內容不應該涉及肛交、口交等「細節」。這樣的反應其實不令人意外,除了恐同情節以外,另一個造成保守人士高度不安的原因是性與慾望竟然真的變成課程內容了;畢竟在異性戀的性教育�堙A性本身從來就是禁忌──討論性的神聖、性的恐怖,就是不談性到底要怎麼做;而當同志性教育願意誠懇地討論親密、慾望以及「實作」時,如何不叫主流性教育驚恐?
性的多樣性
誠然,對於不同年齡的男孩女孩來說,他們所需要的性教育內容可能不盡相同;「探索」的過程只能逐步前進,無法一蹴可幾。在不同的教育階段,我們應該根據兒少的發展、自身需求和認知能力來選擇適當的教材和語言,運用身邊的工具和現象,透過類比、推論的方式,尊重兒少本身的節奏、解答他們的疑惑,協助他們理解自己的身體、力量與自由。然而,我們也必須明白,「長大」從來不是一夜之間的事情。我們無法單純以某個年齡為界線,假設在那之前的兒童或少年只需要保護,而沒有好奇或是理解的能力。
如果我們希望創造成功的性教育,那麼除了不害羞、不恐懼、不逃避的態度,以及以直白、正面、誠懇的語言談論我們的身體以外,最關鍵的因素是我們必須承認這個世界上有超過一種的性。不只有恐怖的或神聖的性,不只有小心翼翼跟需要保護的性,不只有婚姻內「一對一」在的性,不只有男性主動的性,不只有男女之間的性……等等。不把性視為單一的面貌,才有可能開啟探索與了解的可能,這才是學習「性」的第一步。
(V太太,共筆部落格 Queerology 作者)
→原文網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