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堅固校園 迴盪天籟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聯合文學電子報】提供聯合文學優秀作家群:蔣勳、郝譽翔、成英姝、廖鴻基等的精彩文字,讓你一次展讀!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12/04 第319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為孩子築夢
證嚴上人專區 大愛共伴有情天 寸步鋪路護大地
慈濟脈動 減災優先 花東校舍危樓 慈濟援建完成
焦點專欄 最美的笑容——大地保母系列
為孩子築夢
慈濟在九二一震災後,曾認養重建五十一所中小學校園。十多年後,慈濟啟動「減災希望工程」,協助全臺二十六所學校老舊校舍的整建。臺灣在近半世紀前實施九年國教,產生校舍的大量需求,然囿於預算,新增建築有限,且設計上未有防震的考量,日久校舍成危樓。許多學校苦候不到政府的整建,在原本就資源短缺的偏鄉更明顯。教育的普世價值是平等,許孩子有希望的未來。我們的下一代不論出身,都應享有公平與均等的教育機會。「偏鄉」學校更需社會投注關懷,以具體行動協助弱勢環境下的孩童築夢,讓他們安定且有自信地成長。
大愛共伴有情天 寸步鋪路護大地
畫作/林建宏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天地受污染,世間多苦難,不能袖手旁觀;

愛心點滴累積、長情寸寸連接,

人人心靈有共同的平臺,人間溫馨美好!

墨西哥中部當地時間九月十九日下午一時十四分、臺灣九月二十日凌晨兩點十四分,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一強震,災情嚴重,古老的建築瞬間成為斷垣殘壁,許多人的家園毀壞;昨日的風光,今日的損失,一無所有的苦,居民如何承受?

人間菩薩不惜路途遙遠,從四面八方踏上那塊土地,墨西哥、臺灣、美國、阿根廷、厄瓜多慈濟人陸續駐守災區規畫賑災。勘災時發現,來自各地的救援物資,食品、日用品、舊衣雜亂堆積在街頭;慈濟如果舉辦發放,不能再增加當地的負擔,所以評估致贈現值卡,讓居民購買實際需要的生活物資。

為了找到災後生活最困難、過不去的苦難家庭,必須複勘造冊。但在災區,志工不認識任何人,當地人也不了解慈濟;即使志工人力再怎麼增援,還是不足,唯有一個辦法,就是撫平人人受災後的心境,然後啟發愛心,讓愛心化為力量。

慈濟志工挨家挨戶勘災、確認發放名單,也邀請熱心的居民同行,幫忙記錄災戶人口、生活情形;漸漸地,居民發現自己雖然有災、受苦,但還有更苦、更需要幫助的人,而能夠助人是件幸福的事。

剛開始,志工擔心居民是否信任他們;當地人也擔心,這群外國人是不是只來看看而已,但漸漸地感受到真誠的愛與友誼,接受培訓成為複查志工。震災後一個多月來,街上穿著慈濟志工背心的人愈來愈多,等待救濟的人,反而成為能救濟人的人。

慈濟五十多年來,在無數國度救災、救難,像墨西哥這一回,的確是頭一遭;還沒去發放,就已經建立緊密的情感,數百位志工發心也貼心,他們有堅固的信仰,也能接受慈濟的法,期待有朝一日可以來到臺灣,看看慈濟發祥地。

最有價值的不是物資,而是無價的法、真誠的愛,能打開人人心門,讓人走出憂鬱與苦惱,看得開、放得下,重新提起心力。受災居民雖然失去有形的財產,但昇華為心靈無形的財富,生起愛的同理心,成就真正匱乏物資的人能獲得援助。看到他們抬頭挺胸、笑容開朗,轉苦為樂,充分振作力量,很振奮人心!

匯集善意清流,

淨化世間污濁。

今年十一月,菲律賓海燕風災四周年,回憶起當年這個大型災難,萊特省獨魯萬巿、奧莫克市、帕洛鎮面目全非,十三個國家地區的慈濟人一波波湧入救援,帶動「以工代賑」,不只幫助當地人的生活,同時安撫他們的心;接下來從臺灣送去組合屋,援建兩個大愛村,讓災區復甦。

翻開昔日照片,藍天白雲下,老老少少鋪平連鎖磚,名副其實「寸步鋪路護大地」,連鎖磚讓雨水可以透入大地,讓大地能呼吸。

受災的窮困居民,如今生活安定;許多人甚至投入志工,守戒行善,翻轉人生。

菲律賓慈濟人很有承擔力,四年來不棄不離陪伴,力量密密集集匯聚,耐心接力,步步踏實,真正是「大愛共伴有情天」。

本土志工平日照顧地方的弱勢孤老者,今年七月奧莫克附近的卡南加鎮地震,更快速趕往勘災,及時付出。受災居民無家可歸,住在帳棚下,於是慈濟援建一百二十戶簡易屋,十一月五日啟用。

這段時間,居民響應「竹筒歲月」,交屋典禮中,不僅帶來裝滿零錢的寶特瓶捐出,更浩浩蕩蕩搬來自家種植的農作物,準備致贈給志工;志工於是現場舉辦義賣,所得援助墨西哥賑災,居民紛紛響應,很感動一把青菜、一條香蕉、一顆南瓜,也可以幫助遠方正在受災的人們,原來不能輕視「粒米成籮、滴水成河」的力量。

慈濟幫助他們生活復建,最重要的是心靈復健,建立起大愛長情,把世界上人人的情誼拉在一起;長情寸寸連接、愛心點滴累積,多麼溫馨美好的人間愛!

宏觀天下,災難偏多,令人無奈;災害起於人心不調,為了滿足欲念,你爭我奪;享受短暫的快樂,卻累積成禍端。一點一滴的污染,合起來變成一大片污濁,充滿天地間。

解除世間苦難最好的良方,就從人心開始,累積善意成為清流,可以淨化污濁。不要輕視自己的一念虔誠,也不要疏忽自己的一分力量;觀念覺醒,人心改變,生態就會改變。

控制口欲、茹素護生,能減輕濁氣。守住自己的一念心,對人寬一寸、對事退一步,就不容易起爭端。這些生活中理所當然很簡單的事,是最不簡單做到的;如果觀念能轉、能做得到,就是最不簡單的人。

今年歲末祝福的主題,為「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同樣生在天蓋之下、地載之上,要關心天下事,覺有情人匯聚,把愛連綿地傳出去;哪�埵頂搨n,就發揮「大生命」的觀念去付出,彼此心靈有共同的平臺,人人共伴。

天地受污染,不能袖手旁觀,人人環保,尊重一切生命,寸步鋪路沒有偏差,讓愛的能量普及全球,天長地久。

走到、做到、有體會,

就完成這段「道理」。

十月初,南非德本與約堡暴雨成災;貧困人偏多,更經不起災害,志工及時分成幾個隊組投入災區關懷。

窮困者所居住的地方,交通不方便,加上大雨過後,山崩地塌,好幾位阿嬤級的本土志工,平常行走就有困難,但不畏懼辛苦前往訪視;她們說,災難來臨,要走在最前面,安住人心,多付出一點力量克服困難,就有更多人可以得救。

她們很真誠,也負責任,珍惜救援物資得來不易,粒粒米、每口飯,都要提供給真正飢餓的苦難人,所以堅持親自走到最需要的人家�堨h探視。

她們的交通工具很克難,大部分靠步行,最遠甚至到離慈濟德本聯絡點七十公里外的地方;十月為災後關懷,團隊共奔波了五百多公里,完成毛毯與白米的發放,嘉惠近兩百戶人家。

有位年輕的婦女,讓阿嬤志工摟著、抱著;志工安慰她,事情都過了,不用害怕。她說,看到志工走過這麼辛苦的道路來看她,她一輩子不曾有這種感動,所以哭了。

南非本土菩薩有心、有福、有願、有力,自然就有周圍的助力,讓他們滿願。爬山、涉溪,很危險、很困難的道路,他們走過了,專注在使命上,去安撫困苦的受災居民;他們不求回報,留在生命中的就是法喜充滿。

他們完成了這段「道理」,走得到、做得到、也有心得,沒有做的人永遠無法體會、「無法度」。

平常他們到聯絡處聞法,要搭野雞車,九人座擠了二十幾個人,甚至把門擠開了,人跌下去受傷了,依然道心堅固,不放棄薰法;從閩南語、英文、方言輾轉翻譯的過程,內容增增減減,但他們吸收到精純的法,聽進去的是真實法,身體力行是「真精進」。

一般所謂「貧」,是缺乏物資,所謂「富」,就是享有財富名利。但也有「富中之貧」,擁有有形財產,人生卻很貧乏;還有「貧中之富」,人貧志不貧,生活勤奮,生命真正富有。

苦難並不總是在貧窮人身上,富人也會因為憂怖諸苦惱而驚惶;快樂並不是在於物資擁有的多寡,南非本土志工們的歡喜,是在於富足的心靈;他們生活貧困,卻甘願將所擁有的一點點東西捨出去與人分享,而不是擔憂下一餐;他們捨時間、捨體力助人,無貪、無瞋、無癡,少欲知足,虔誠純真,讓人感動!

柔和忍辱心,

質直無諂曲。

在人群中行「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四攝法」──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只要有心,並不困難;但最重要的是「柔和忍辱」,調和人與人之間的態度與聲色,時時柔和地表達。

《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柔和忍辱能預防心的瞋恚毒害,避免損傷慧命,保護人人安全地行菩薩道。

除了柔和,也要「質直」,也就是「心正而無諂曲」。就像在墨西哥,能夠讓當地人對於外來的菩薩如此信賴,就是因為慈濟人以質直心、無私愛,寬大包容,沒有其他的企圖,一心一意拔除苦難。

菩薩心就是質直心。志工在當地體悟人性純真,體會人生無常,所以耐得起重重困難,歡喜修種種善行,也展現內在質樸善順的本性,就是佛心。

普天之下,仍有許多人等待救援,同一個時刻,也有眾多菩薩正在發揮生命的良能。及時付出,就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請大家多用心!

減災優先 花東校舍危樓 慈濟援建完成
撰文•楊舜斌
攝影•顏霖沼
歷經十八個月的工期, 「減災希望工程」在花蓮縣所援建的六校,終於全數完工。

慈濟援建全臺二十六所學校老舊教室及場館,從預防、減災出發,

在易受天然災害的臺灣土地,

期盼將災難風險降到最低,讓代代子弟平安成長。

十月二十四日一早,花蓮縣國風國中的校門口和往日有些不同,一臺臺校車陸續抵達,穿著童軍服的童軍團學生,與老師們忙進忙出,接待來自明義國小、中原國小、佳民國小、化仁國中、玉里國中等五所學校師生及貴賓。

一掃多日陰雨綿綿,在藍天白雲晴空下,剛完工的國風國中教學大樓,顯得更加明亮雄偉;而慈濟基金會援建花蓮六校「減災希望工程」校舍捐贈暨聯合啟用典禮,在這熱鬧的氣氛中展開。

典禮開場,由明義國小的藝術才能班師生帶來弦樂表演,旋律輕快的《綠袖子變奏曲》,隱含著一分深層的意涵與感恩。

明義國小弦樂團李柔羚老師分享,《綠袖子變奏曲》是英國作曲家古斯塔夫.霍爾斯特所做,他所任職的英國聖保羅女子學校,為了管弦樂團而建置隔音工程,霍爾斯特寫了四個樂章來慶祝完工、向校方表達謝意,《綠袖子變奏曲》就是其中一首。

這個場景距今剛好一百年,對明義國小的師生來說,這首曲子也有相同的意義。

慈濟基金會為明義國小重建一棟五層樓的藝才大樓,其中包括藝術才能班三至六年級的教室,以及演藝廳、舞蹈教室與多達二十二間的個別練習教室;今年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也安排在這棟嶄新的大樓內學習。

明義國小校長吳惠貞說:「除了考量安全性讓家長放心,也期待新生和這棟樓成為生命共同體,讓愛心與安全建築的觀念在他們心�媯猼煄C」

軟弱地層

階梯塌陷如波浪

緊接著,在去年全國賽事拿下第一名的國風國中直笛隊上臺,在帶隊老師周宜蓁的指揮下,完美演出將在十二月參加花蓮縣賽的曲目《D小調交響曲》第四樂章。

國風國中是一九六八年臺灣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時,第一批設立的學校,創校四十九年來孕育近三萬位校友。在少子化的現代,它是花東地區班級數、學生數最多的學校,目前全校有近一千五百位學生。

國風國中校長鍾宜智,也是該校第十八屆的畢業生。他回憶就學時最感困擾的,就是遇到雨季或颱風天,教室淹水的高度有時超過小腿肚,在一樓的學生們,甚至常常坐在水�堣W課。

學校建築在填平的稻田與沼澤地上,難以避免淹水;軟弱的地層帶來另一個更大的問題,歷年沈陷量累積已超過五十公分,幾年前,當師生穿越某些一樓的樓梯間,不小心還會撞到頭;後來只好封閉一樓教室,充作儲藏空間。

走在一樓走廊,牆面歪斜龜裂,幾步就有一組紅色阻尼器支撐梁柱,令人怵目驚心。剛升九年級的學生周芷彤,形容舊教室就像隨時要塌下來,連階梯都不平均,走上去感覺像是踩在波浪一樣。

這樣的場景,讓慈濟基金會營建處主任林敏朝感到不可思議。建築物的重量不均,沈降量也並非平均,當某處較重、下陷程度也較大,從外觀就能看出高低落差的程度,更難以想像這樣的學校就位於花蓮市中心,長期未能翻新。

其實學校一直都在爭取改建經費,國風國中前任校長吳碧珠,任內八年,無時無刻不為學校擔心,特別是花蓮頻發地震,若強震發生在白天,後果難以想像;「有時候夜�媯o生地震,心想如果學校倒了,就有經費幫我們改建了。」

吳碧珠無奈地說,重建款項初估超過兩億,以縣府財政及安排重建的學校順序,可能得等十年以上。

資金不足

學校重建苦無援

配合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推動,臺灣大量興建學校,多為「摺版屋頂教室」,開窗率大,走廊沒有柱子;這樣的設計利於建造,加上當時並未有防震的概念,有許多結構弱點,如呈現倒L型的懸臂走廊,梁柱極細,容易產生短柱效應,造成建築物底層塌陷。

另一種常見的舊學校建築,則是狹長的教室群,通常僅有一至兩層樓高,外觀貼滿白色長方形磁磚;建築設計與前者大同小異,僅是柱子增多,但鋼筋強度仍未加強,有時還會將鋼筋末端留在牆外,方便日後銜接使用。

會採用這種建築,多是因為資金不足,方便日後加蓋;最底層的教室往往最老舊,成為「老背少」建築。

九二一大地震發生時,西部斷層帶沿線學校幾乎無一倖免,全臺數百間學校當場倒塌或成危樓;由於東部震度較弱,所以許多老背少教室至今仍繼續使用。

臺東縣復興國小校長林鴻祥就指出,學校陸續申請經費加蓋,分為三期進行建設,最老舊的教室超過五十年,更不是鋼筋混凝土一體成形的建築。

花蓮縣玉里國中總務主任張長壽,也指出過去校內曾有老背少校舍,被地震震到上下錯開,變成危樓。

老舊校舍耐震力不足,從地方到中央都非常清楚;如何把握有限的經費進行改造,著實讓各方傷透腦筋。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主任祕書林明輝指出,政府部門在九二一地震後進行全臺校舍總體檢,補強耐震力不足的校舍,八年來投入四百七十億新臺幣,但杯水車薪,無法滿足所有學校。

光是花蓮縣內的一百二十五所國中、小學,被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建議重建或補強的校舍建物,即有兩百多棟。

透過擴柱、鋼筋混凝土翼牆、剪力牆等方式補強,比起重建學校,僅須花費約十分之一左右的時間與金錢,但仍有學校無法因此達到規定的耐震係數,僅能排隊等候重建,少說十年、甚至二十年後才能如願。

慈濟伸援

減災工程啟動

證嚴上人不捨臺灣子弟在不安全的環境中學習,自二○一四年起進行「減災希望工程」,與各縣市政府合作,分別在屏東、高雄、臺東、花蓮、苗栗等地,進行二十六所學校援建;這是慈濟基金會繼「九二一希望工程」後,最大的校園援建計畫。

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蔡炳坤說明,臺灣容易受到地震、風災、水災影響,減災工程最重要的理念,就是不要等到災害發生才來救災,而是防範於未然。

慈濟慈善志業執行長顏博文表示,慈濟進行減災工程時,也有不少反對的聲音,但是上人的態度始終堅定。顏博文說:「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希望,讓孩子有安全學習的環境,十分重要。」

「安全、環保、機能、人文」,是慈濟建設的四大原則,而這次重建的項目是學校、目的是災害預防,特別注重防震的能力。慈濟基金會營建處組長胡勝勇說明:「政府規定一般建築的安全係數是一,但慈濟針對援建學校要求的安全係數是一點二;如果附近有斷層帶,在建築強度上還會再提升。」

每間學校以綠建築規畫,設置雨水回收系統,用來灌溉與清洗廁所,並考量通風與日照來設計建物。

以花蓮縣玉里國中多功能活動中心為例,建築師黃建興指出,學校鄰近鐵路,噪音一直是個困擾,於是轉移體育館的方向,讓舞臺側面可以屏蔽噪音也能擋強風;而南北向大面積開窗,屋頂也設計天窗,利用熱對流的方式加速散熱,就算不裝冷氣也不會感到悶熱。

除了要求硬體品質,慈濟基金會還有一批專業的建築委員作為無給職顧問,每月走訪學校,確保施工內容與設計圖相符,並協助解決施工期間遭遇的難題。

資深建築委員王明德,從三十三年前花蓮慈濟醫院建設時,即義務提供專業意見。「愈高的地方就愈容易輕忽,所以我們會登高檢查工程品質。」儘管年事已高,身體依舊硬朗,他不時穿梭工地,與拿著設計圖的營建處同仁到處爬上爬下,確保每項細節都有符合慈濟的施工標準。

王明德笑說:「自己公司的工地,反而還比較少去看,畢竟已交給孩子跟員工;而慈濟的建築每個都去看,這分自費自假的建築委員工作,比較像是正職。」

慈濟的建築委員們,都像王明德一樣,是很有愛心的實業家,把這分志業看得比事業來得重。協助減災工程品管的十多位建築委員,有人是音響專業,看到音樂廳完工卻沒有設備,學校還要等到隔年申請預算後才能發包,就自掏腰包添購。

也有建築委員經營布幕公司,看到學校有需要,現場丈量尺寸送來;或有一些學校重建後非常漂亮,操場卻破舊不堪,幾個委員立刻合資協助重整,讓整間學校煥然一新。

夢想起飛

偏鄉子弟發揮潛能

減災工程所援助的學校,多位於偏鄉,除了興建一般教室,也會針對學校重點發展而建設。

如臺東縣知本國中,是臺灣舉重選手的搖籃,很難想像學生之前練習的空間及宿舍,都是利用近五十年歷史的舊教室改建。慈濟基金會援建舉重練習空間,學校將它取名為「夢翔館」──期盼孩子在更好的環境下練習,朝著夢想前進。

今年夏天啟用的夢翔館,有舒適的宿舍、完善的重訓室及舉重地板,如今也成為縣內舉重比賽的舉辦場地。

而花蓮縣化仁國中成立十八年來,師生們一直期盼能有遮風擋雨的運動空間及集會場地。其實學校原本規畫了相關空間,但施工前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預算被緊急徵調使用,那處空地只能放任雜草叢生。

擔任原住民舞蹈隊教練的吳德煥,是阿美族部落頭目,他分享:「早期沒有室內空間,學生們練習都很辛苦,人家還不相信這樣能拿全國第一名!」

校舍啟用典禮前連續下雨,學生忙著排練表演,吳德煥說:「要是沒有場館,還真不曉得怎麼練習,很感謝慈濟的伸援。」

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蔡炳坤表示,樂見孩子們在不同領域中發揮潛能;他說明,慈濟援建學校,是從三個角度出發:一是學校的硬體需求,二是學生的多元發展,三是人才培育。因此進一步推動「新芽2.0」獎助學金計畫,除了延續清寒助學、新芽獎助外,也獎助未來就讀慈濟大學及慈濟科技大學的學生發展潛能。

施工期間,慈濟盡量保留樹木,除了愛惜自然,另一個原因是與教育息息相關,蔡炳坤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些會成為孩子未來的記憶點滴。」他強調:「『人文校園,讓愛延續』,是我們對各校最大的祝福。教育孩子的責任,還是得靠師長的努力;期待學校能夠適性揚才,在提升學業表現的同時,更要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

學校再次乘載了孩子們的夢想,而慈濟盼望種下愛的種子,孩子們能將善與愛延續,為社會盡一分力量,幫助需要的人。

最美的笑容——大地保母系列
看見黃美鳳阿嬤笑得如此燦爛,就像在為自己勇於挑戰命運而歌頌。阿嬤在四歲時跌傷脊椎,造成身高不到一三○公分;曾一度自卑的她,後來選擇樂觀面對,七十來歲更在環保中找到「真歡喜」!

攝影、撰文.黃筱哲 臺南中西區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613期

尹衍樑與馬雲的世紀交易 葫蘆裡在賣什麼藥?
67歲的尹衍樑與53歲的馬雲,兩人會擦出什麼火花?傳統實體零售通路中國市場霸主的尹衍樑、電子商務虛擬世界教主的馬雲,11月20日這天,聯袂向世人宣告:「新零售」的革命大軍,已經開進到整個零售價值鏈的最後一道馬奇諾防線──生鮮與食品。

是項鍊也是腰帶 秋冬飾品玩混搭
重組與混搭,是今年秋冬飾品關鍵字。施華洛世奇全新系列利用單一飾品的多重組合特性,隨配戴者自行搭配可變身成項鍊、頸鍊等單品。Folli Follie的系列輕珠寶,則是以金色與銀灰色為主色調,簡約環狀造型相互重疊組成俐落的時尚造型。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