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4日 星期日

英警下令禁刊外洩文件 政界、媒體:侵犯新聞自由


【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致富關鍵就在理財!【理財周刊電子報】讓你擁有最專業的股市投資指南、企業內幕追蹤、理財致富手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7/15 第446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英警下令禁刊外洩文件 政界、媒體:侵犯新聞自由
外洩電文揭密:川普退出伊朗核子協議 出於私怨…
憂川普推文追殺 各國駐美大使噤聲
挑戰第4登月國 印度今射月球飛船二號
自由比極權難捱?脫北者在南韓生活苦 孔劉、金秀賢最懂
前孟加拉獨裁者過世 厄夏德享壽89歲
土耳其接收S-400飛彈 若美國制裁代價高昂
美國移民中心慘況曝光! 400人無處躺 有人45天沒洗澡
抗議驅趕移民 美地方政府不配合
非法移民搜捕 民主黨痛批川普「人道犯罪」
非法移民搜捕員工不敢上班 美國缺工更嚴重
出乎意料!川普不理商務部報告 拒絕限制進口鈾配額
無人戰車有譜 美明年3月測試射擊
非法移民應聲銳減 美誇讚墨西哥
迫於現實?當年反川普 數百共和黨國安專家轉向
民主黨新舊領導力內訌 川普再批4新晉女議員
黃背心後…黑背心闖法國「先賢祠」 要求居留權
戴高樂機場風波 希臘前財長控巴黎警方粗暴對待
英國:若不把石油運到敘利亞 願釋放伊朗油輪
德國人夠相信領導人 梅克爾健康是私事
只要不運敘利亞 英願釋放伊朗油輪
梅克爾不自主顫抖 近6成德人看作私事
不只美國覬覦宇宙 法國也瞄準太空
國際要聞 印尼女遭性騷 錄證據反被關
怎麼忍心吃狗狗!韓國動保團體抗議 業界同場辦狗肉試吃會
印度男躲飛機起落架 奇蹟生還
東京連日陰雨 17天日照不足3小時
印尼東部遭規模7.3強震襲擊 尚未傳出傷亡
埃及拚觀光 再開放兩座最古老金字塔
規模6.9地震襲澳洲外海 尚無災情通報
熱帶風暴巴瑞登陸 狂風暴雨襲路易斯安那州
男子帶步槍襲移民拘留中心 遭美警擊斃
紐約曼哈頓部分地區大停電 近4萬戶受影響
Vogue訪問獨漏她 參選人自己P合照
至少11人受害…誣陷無辜民眾藏毒 前副警長被控52罪
車裡有三個陌生小孩仍要偷車 男子被路人私刑打死
川普獄改 2200人將提早出獄 這些工作培訓擠爆
阿波羅11計畫50週年 回顧登月艇降落前緊張20分鐘
苦等7小時美婦成機上唯一乘客 兒子機長:做媽媽私人機師
奈國「將軍」 資產遍布三大洲
索馬利亞飯店遭恐攻 已知26死56傷
英國希斯羅機場暑假大罷工 預估百萬人受影響
西班牙奔牛節8天跑完 共8人遭牛頂傷
垃圾危機/全球垃圾大戰 五招解危機

焦點新聞
英警下令禁刊外洩文件 政界、媒體:侵犯新聞自由
編譯陳韋廷/報導/聯合報

針對駐美大使密電外洩事件,英國警方最高反恐官員巴蘇十二日警告媒體,不要再登載外洩文件,稱此舉違反政府機密法,媒體恐遭刑事起訴。此一言論引起各界質疑侵犯新聞自由,角逐下任首相的前外相強生與現任外相杭特等政界人士也無法認同,並稱這是走上一條危險之路。

路透報導,英國編輯協會表示,巴蘇宣示的高壓手段是極權主義政權的作法,由英國前財相奧斯本擔任總編輯的倫敦標準晚報也稱,「這顯然對新聞自由不甚了解的基層官員,所發表非常愚蠢且不明智的聲明」,衛生大臣韓考克推文說「威脅媒體自由的國家是在走上一條危險之路」。

巴蘇十三日發出聲明,表示警方尊重媒體權利,但重申不應再進一步刊出外洩以及其他仍在散播的機密文件,「調查重點是確定誰應為洩密負責,但我們已被告知,刊出這些文件可能違反政府機密法,構成刑事犯罪,不能以捍衛公共利益為說詞」。

但正在爭取首相寶座的強生跟杭特,都批評巴蘇大錯特錯。強生說,「刊出這類材料的報紙或任何其他媒體機構會遭起訴,這是無法想像的事」;杭特則推文說,這起洩密事件傷害英美關係,導致駐美大使辭職,洩密者必須負責,但拿到文件的媒體可以判斷其內容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決定是否刊出。兩人都表示應找出洩密者,而不應以媒體為目標。

工黨領袖柯賓也說,「新聞自由非常重要」。英國脫歐黨領袖法拉吉說,警方的說法帶有壓迫味道,「是你在警察國家才會聽到的那種語言」。

然而,並非所有政界人士都認為警方是錯的。英國內政部負責國安事務的國務大臣華勒斯認為,公眾受到政府機密法的部分約束。前國防大臣法倫也說:「若記者收到這些被偷的資料,應歸還合法主人,他們還應該意識到已造成的巨大傷害及可能造成的更大損害。」不過,強生駁斥法倫說,若因此事起訴媒體就是侵犯新聞自由,會造成寒蟬效應。

   
外洩電文揭密:川普退出伊朗核子協議 出於私怨…
編譯黃秀媛/綜合報導/聯合報

外洩的英國機密外交電文顯示,英國前駐美大使達洛許認為,美國總統川普退出伊朗核子協議,是出於私人原因,故意破壞前任總統歐巴馬達成的協議,完全不理會盟邦的反對意見或退出後該怎麼辦。

川普去年五月宣布退出該協議前,當時的英國外相強生專程趕到華府想勸阻川普。在廿六小時密集行程中,強生會見了副總統潘斯、國務卿龐培歐、國家安全顧問波頓等川普政府要員,但沒有見到川普。

英國每日郵報十三日刊出外洩電文,達洛許在去年五月給強生的備忘錄寫道:「此行結果說明了當今白宮的矛盾之處,你獲得特殊待遇見到總統以外的任何人,但實質上,川普政府似乎是出於意識形態和私人理由,正進行外交破壞行為,只因這是歐巴馬的協議。」

川普在競選時,批評中美英法德俄二○一五年與伊朗簽署的核子協議,該協議限制伊朗的核子計畫,換取解除對伊朗的國際經濟制裁。

達洛許在電文中說,川普團隊對此立場分歧,白宮對伊朗根本沒有長期策略。他寫道,如強生所見,這些川普政府要員「除提到川普的競選承諾,無法說明為何他執意退出協議」,「即使你催促他們,也沒有人能談論退出後該怎麼辦」。

上周首度曝光的這批密電使英美關係大亂,川普回罵達洛許是笨蛋,拒絕再與對方打交道。達洛許十日以無法再執行職務為由辭職。

   
憂川普推文追殺 各國駐美大使噤聲
編譯羅方妤/綜合電訊報導/世界日報

英駐美大使達洛許因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無能」的機密外交電文外洩,日前請辭。英國衛報報導,各國駐美大使對於川普政府的觀察與達洛許差不多,對於最有可能繼任英國首相的強生不挺達洛許,感到心寒。

英國駐美大使館住處12日舉辦溫布頓公開賽播放派對,舞廳裡餐點、電視轉播一應俱全,但是沒有大使。官員表示,達洛許度過「難熬的一周」後,提前一天離開去度假。

不同於其他在大使住處舉辦的活動,白宮官員沒有出席。美國客人在水晶吊燈下表達對達洛許的支持。

「華府生活雜誌」副發行人阿倫德爾已認識川普31年,他警告,達洛許事件可能令其他外交官緊張。他表示:「大家都怕被川普的推特貼文追殺。我想多數歐洲人和其他國家將會變成言論枯燥的大使,他們不表達意見,也不坦率。我認為這令人難過,因為你必須和母國機構有私密談話,獲悉當前政治氛圍。」

最近退休的法國大使阿羅告訴紐約時報:「是啊,每個人都這樣。但幸好我知道沒有什麼是秘密,所以我用最機密的方式傳送消息。」

面對這種情況,其他國可能會強力支持大使。前美國駐南非大使加斯帕德說:「看到強生沒有捍衛一名考慮英國利益的職業外交官令人震驚。」

一位不願具名的歐盟國家駐美大使表示,其他外交官表達和達洛許相似的心境。他表示:「我最近和他們之中一些人談過,他們都有相似的看法。」

   
挑戰第4登月國 印度今射月球飛船二號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在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首度登陸月球五十周年前夕,印度將於十五日發射月球飛船二號,派出登陸器和探測車登陸月球,若一切順利,印度將成為全球第四個登月國家。

「月球飛船二號」預定十五日清晨在斯利哈里柯塔太空中心發射,這個日期剛好在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踏上月球五十周年的前五天。美國的「阿波羅十一號」太空船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六日在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七月廿日著陸在月球寧靜海,是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

印度「月球飛船二號」升空後,搭載探測車的登陸器預計九月六日在月球南極附近登陸。如果成功,印度將成為繼美國、前蘇聯和中國大陸之後,全球第四個成功登月的國家。

「月球飛船二號」包括軌道飛行器、月球登陸器和探測車,預計由同步軌道衛星運載火箭三號發射升空。法新社報導,印度這次登月計畫只花費一點四億美元(約台幣四十三億元),和其他國家的登月計畫花費相比,非常低廉。

美國的十五次阿波羅任務,包括六度派太空人登月,共花費兩百五十億美元,換算成今天的幣值約一千億美元。今年一月派出「嫦娥四號」成功登月的中國大陸,光在二○一七年就在太空計畫花費八十四億美元,前蘇聯在一九六○和七○年代的登月任務花費,換算成今日幣值超過兩百億美元。

「月球飛船二號」搭載被命名為普拉岡(Pragyan)的月球車,在月球南極附近對未曾被探測過的月球表面進行探測與分析。月球車將會在月球表面移動三百到四百公尺,並花費十四天進行不同的科學實驗,尋找水分跡象。

雖然印度登月計畫花費相對低廉,但由於印度仍有許多赤貧民眾,仍有人質疑是否該花錢登月。印度總理莫迪則認為國家榮耀至關重要,他已宣示要在二○二二年將印度太空人送上軌道。

多數專家認為,印度發展太空計畫,在地緣戰略上的重要性其實不大,但印度的低成本模式,可望爭取商用衛星發射生意。

印度的「月球飛船二號」發射時程多次延後,讓以色列有機會於今年四月十二日發射無人自動登陸器「創世紀號」,搶先成為第四個登月的國家,未料以色列的計畫以失敗告終,讓印度再燃希望成為第四個登月國。

   
自由比極權難捱?脫北者在南韓生活苦 孔劉、金秀賢最懂
編譯羅方妤/報導/聯合報

對脫北者而言,逃離北韓已經歷千辛萬苦,抵達南韓卻面臨更困難的問題,因為南北韓教育內容不同,導致脫北者缺乏基本知識,難以適應新生活。

法新社報導,31歲的脫北者李光明(音譯)到達南韓的第一件事,竟是在完成教育12年後,再度回到學校上課。他是南韓首爾沃利多(Wooridul)學校少數成年學生之一。這所學校是脫北者的教育避風港,供年齡過大、缺乏學術知識或無法到適合的公立學校上課的北韓學生入學。

北韓學到的知識 在南韓不能用

李光明表示:「雖然我在北韓受教育,也順利畢業,但我不知道的依然很多。」他去年抵達南韓6個月後,回到學校上課。許多他在北韓學過的知識在南韓不適用,他補充:「我所學到的很不一樣。」

北韓稱識字率100%,且吹噓其免費義務教育彰顯社會主義體制優勢。但脫北者逃往南韓後,卻苦於缺乏基本知識。

脫北者表示,北韓學校的課程充滿對領導階層的讚美,對許多人而言,他們也因貧窮或為了逃離北韓而中止受教育。

在北韓鑽研革命 愛國愛黨愛金正恩

北韓教育最重要的課程之一是研究革命,專門教導執政的金氏家族相關知識。

北韓人自6歲起,一周就要上2小時的相關課程。學生們學習北韓建國者金日成和繼任者金正日的童年官方版本,他們是現任領導人金正恩的祖父和父親。

隨後,金正日的母親金正淑成為課程內容,中學生每周有六堂課專門教學這個主題,占全部教育課程的比率極大。

北韓羅津省先鋒郡緬布克高中(Manbok High School)校長李明谷(音譯)表示:「學生在黨和國家的愛與關懷中成長。」

北韓領導人是神 「用松果製手榴彈」

他解釋:「我們相信教導學生政治和革命史很重要,如此他們會感謝偉大領袖給予的愛與關懷。」

南韓政府形容北韓的教育制度是用來慢慢灌輸「對黨和領導人的絕對忠誠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面向」。

北韓前幼稚園老師李美妍2010年逃離北韓,她補充:「領導人被杜撰成像神一樣的人物,他們創造這個國家,並用松果製作手榴彈。」

當年北韓大饑荒 無法上學不識字

李美妍表示:「關於領導人的教育內容也滲入其他科目。如果我們正在教關於建築物的結構,必須花5分鐘講一則關於領導人思想教育的故事。」

許多年輕的脫北者表示,1990年代北韓經濟崩潰、饑荒造成數十萬人死亡時,他們被迫放棄上學。

沃利多學校27歲學生李松喜(音譯)表示,當時她才上小學四個月,就要休學幫助母親維持生計。她說:「我們翻山越嶺採草藥。」李松喜2017年9月進入沃利多學校上學時,她幾乎不識字。

脫北者故事 南韓的電影題材

像這樣的脫北者,只能擔任低階工作,很多以脫北為題材電影都反映這個現象。在「諜影殺機」,孔劉飾演北韓特務,亡命南韓當計程車司機維生。金秀賢在「偉大的隱藏者」飾演潛伏在首爾貧民區的北韓間諜,在和善良熱心的鄰居們接觸的過程中,逐漸對自己的信念產生質疑。

南韓設特殊學校 免費教育「脫北者」

約有60名學生就讀沃利多學校,這是南韓七所特殊教育學校之一,提供脫北者免費教育,該校校長認為,這對在南韓生活「至關重要」。

校長元東洙(音譯)補充:「至少,文化、語言、社會研究和歷史的再教育十分重要。」

這是個問題,伴隨不同態度和社會差異,及其他問題,會成為任何情況下兩韓統一根本性挑戰。

和南韓人有巨大鴻溝 「脫北」孩童挑戰大

元東洙指出,在高度競爭的南韓,逾90%的人口完成高中學業,40%的人會讀大學。最近新入學的脫北者在教育和技能上一定會遭遇巨大鴻溝。

但許多脫北者甚至缺乏小學和中學的基本教育。對仍在學齡的脫北者,這所學校提供他們可以跟上南韓公立學校課程的機會,但他們在這仍無法學到某些課程。

遠東研究協會(IFES)研究員李賢榮(音譯)警告,特殊教育學校可能造成脫北者和同齡的南韓小孩少有互動,從而產生不良副作用。

他表示:「學校不只是讀書的地方,也是練習社會化並和老師及同儕建立關係的場所。」

   
前孟加拉獨裁者過世 厄夏德享壽89歲
達卡1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孟加拉官員表示,前軍事獨裁者厄夏德(Hussain Muhammad Ershad)住進首都達卡一家醫院數週後,於今天過世,享壽89歲。

厄夏德將軍統治孟加拉近10年,在1990年代爭取民主浪潮高漲之際被趕下台,曾因貪腐罪名入獄多年。

厄夏德在孟加拉國家黨(Jatiya Party)的長期老同志、國會議員拉希德(Kazi Firoz Rashid)告訴法新社,高齡的厄夏德因為併發症過世。軍方發言人柴德(Abdullah bin Zaid)確認了厄夏德的死訊。

厄夏德1982年擔任軍方首長時發動不流血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後掌握政權。

他統治時期最著名的是作出爭議性決定,讓這個穆斯林占多數的國家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喜愛作詩的厄夏德1996年在獄中告訴記者,他「最大的失敗…是懷抱詩人的心,寬大治理國家」。

儘管揹負許多不利案件,但國家黨在1990年代成為孟加拉第3大政治勢力後,厄夏德成為孟加拉政壇權力要角之一。

現任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和主要反對黨領袖吉亞(Khaleda Zia)當年聯手推翻厄夏德,但她們兩人後來成為激烈競爭對手,哈希納政府指控吉亞貪污,她去年被判處10年徒刑。

厄夏德則變成哈希納關鍵盟友,他在孟加拉北部的家鄉一直有高人氣,曾連續6次選上國會議員。

   
土耳其接收S-400飛彈 若美國制裁代價高昂
安卡拉14日專電/中央社
土耳其持續接收向俄羅斯採購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外界關注美國如何接招。分析指出,土耳其是美國的一大巿場且在中東居領導地位,經濟制裁對各方的代價非常高昂。

土耳其12日開始接收俄羅斯最先進的地對空長程飛彈系統S-400。土耳其國防部今天推文,載運S-400的第6架次俄羅斯飛機今天降落安卡拉郊外的穆爾泰德空軍基地(Murted Air Base),第7架次將於稍晚抵達。

土、美數月來為S-400採購案數度交鋒,交付作業恐跨越美方紅線,加深雙方齟齬。華府提出2017年通過的「以制裁反制美國敵人法案」(CounteringAmerica's Adversaries Through Sanctions Act),警告安卡拉將因此面臨經濟制裁,並且威脅將排除土耳其參與F-35匿蹤戰鬥機開發計畫。

美方之前重申,「土耳其將會面臨非常真實的負面後果」。安卡拉畢爾肯特大學(Bilkent University)經濟系教授葉爾丹(Erinc Yeldan)表示,S-400屬地緣政治問題,應選擇運用國際間各方能接受的政治解決方案。

他說,不幸的是,安卡拉在這議題上是在操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尋找可以激起愛國主義的共同敵人,藉以分散外界對土耳其真正問題的注意力」。

葉爾丹告訴中央社記者,對美國政府而言,土耳其畢竟是個大巿場。且土耳其除了跟歐洲聯盟(EU)有關係,在中東地區也居領導地位,「經濟制裁對各方的代價將會非常高昂,並不僅僅對土耳其本身而已」。

他批評土耳其政府把外交變成展現民族榮耀的戰場。自從美國牧師布朗森(Andrew Brunson)被捕起訴以來,土、美之間就進入一種「不必要的緊張關係」,而且不只土耳其,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也是這樣。

葉爾丹說,川普處理經濟議題時同樣操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論調,藉以對付想像中的經濟打擊,「(安卡拉和華府)在心態上或多或少是一樣的」。

2016年7月發生失敗的軍事政變後,土耳其當局對社會進行大舉掃蕩,有數以千計人士遭到逮捕。旅居土耳其逾20年的福音派牧師布朗森遭控牽涉與非法組織庫德工人黨(PKK),以及流亡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伊斯蘭教士葛蘭(Fethullah Gulen)有關連的間諜罪。

土耳其認為葛蘭是上述政變的幕後黑手。布朗森事件引發兩國激烈的外交齟齬,他於2018年10月獲釋回到美國。

   
美國移民中心慘況曝光! 400人無處躺 有人45天沒洗澡
編譯陳韻涵/綜合13日電/世界日報
美國副總統潘斯12日視察德州兩所移民拘留中心,親眼目睹麥卡倫(McAllen)機構近400位在押移民擠在無處可躺的狹小牢籠內,遑論被褥和枕頭,甚至有人45天沒洗澡,臭氣薰天;他承認這是一場危機,也表示移民危機「壓垮了我們的體系」。

華盛頓郵報報導,媒體記者在潘斯抵達前,先參訪了麥卡倫拘留中心的狀況,許多男人咆哮已被關至少40天,他們肌餓且想刷牙;當地氣溫炎熱,但唯一水源在圍牆外,在押移民取得邊境巡邏隊(Border Patrol)探員許可才能外出喝水。

潘斯當天在共和黨參議員的陪同下參觀兩間移民拘留中心,盼為當局處理移民危機的不人道情況辯護,他先到德州多納(Donna)一間落成不到兩個月的拘留中心,雖稱不上舒適但仍算乾淨;潘斯就此反駁民主黨批評無證客拘留中心宛如「集中營」的說法。

他進入麥卡倫拘留中心後,在一處酷熱難耐、被稱為「安全室」的牢房內,看到382人擠在裡面,多數人打赤膊,爭先恐後的想透過小窗看他一眼。

潘斯一度搓揉鼻子,媒體報導,由於此處飄出惡臭,潘斯只在這個區域待不到兩分鐘便離開;當他被問到是否能接受這樣的環境時,兩度遲疑並在隨後的記者會上說:「我不意外看到這種光景,我早料到會看到如此震驚的體制,這很棘手。」

副總統辦公室表示,當局刻意指示邊境巡邏隊別在潘斯到訪前清掃或消毒拘留中心,好讓美國人能看見在押移民的真實處境與慘況。

潘斯說:「這就是川普總統所言過度擁擠的體系,也是眾議員口中的危機來源,但我想美國人可以看見,移民危機是真的。」

共和黨和川普譴責曾造訪拘留中心的民主黨議員誇大在押移民慘況,川普12日批評民主黨和媒體報導的慘況「造假」;川普3日推文寫道,「許多非法移民現在住得,遠比他們的家鄉來得安全。」

潘斯訪視後的說法與共和黨及川普背道而馳,他強調,這就是當局亟需國會通過46億元預算,協助解決邊境危機的理由,批評民主黨不支持為這些機構添購更多床位,同時感謝辛勞的邊境探員。

潘斯此行是兩黨就邊境問題推諉責任的最新舉動,共和黨責怪民主黨不支持合法改善庇護體系,民主黨則批評川普的政策和辭令冷酷無情且讓情況越來越糟。

   
抗議驅趕移民 美地方政府不配合
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台灣醒報
「美國要驅逐非法移民,維持治安!」美國官方近日宣布,將落實先前川普總統承諾,要逮捕10個大城約2000個非法移民,並遣送回國。不過這也引發各地移民抗議美國政府不人道,連大城如舊金山、丹佛等地市長也表態,不願協助政府驅趕移民,凸顯美國中央、地方對移民問題的嚴重對立。

地方政府拒絕配合

根據知名政論網站《Vox》報導,原本川普總統6月就要實施驅趕移民的措施,但是為了配合國會修法與相關規則制訂而延後,近日由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宣布,將在亞特蘭大、芝加哥、洛杉磯、舊金山等10個大城開始,逮捕約2千位沒有登記在案的非法移民。

移民局表示,15日之後會確實執行政策,不過紐奧良因為現在遭颶風貝瑞侵襲,所以政策會延後執行。舊金山市長布里德則強硬表態,如果要驅趕市內移民,要先過她這一關;丹佛市長漢考克也表示,他們不會協助移民局抓人,還會派遣社工照看家庭,以免移民局把移民小孩的父母抓走,產生流浪孤兒問題。

各大城的移民局分部門外也聚集許多抗議群眾,批評政府沒有重視移民人權。丹佛、芝加哥、洛杉磯跟紐約都有大規模抗議。兩個伊利諾州的民主黨眾議員還加入芝加哥,與群眾共同批評川普粗魯的移民政策,並呼籲川普不要再用移民問題作文章,只會讓美國社會更加對立。

行動為打擊犯罪

不過《福斯新聞網》提到,美國副總統彭斯12日出席移民居留中心活動時表示,非法移民犯罪問題嚴重,他們這次行動是以打擊犯罪為主,不會隨便亂抓人。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非法移民搜捕 民主黨痛批川普「人道犯罪」
記者胡玉立/綜合報導/世界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12日證實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本周末起在全國各地展開突擊檢查,大規模逮捕和遣返非法移民;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紛紛為此抨擊川普;同時也有團體針對歐巴馬政府任內遣返300萬移民,向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白登(Joe Biden)表達抗議。

加州聯邦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11日在MSNBC電視台「瑞秋□麥杜秀」(Rachel Maddow Show)指責這項突是「分散注意力」、也是「人道犯罪」。

印第安納州南灣市長布塔朱吉(Pete Buttigieg)11日在MSNBC接受主播克雷格.梅爾文(Craig Melvin)訪問時則表示,突擊消息讓南灣等社區感到不安全,也製造了更多恐懼,「 這也掩蓋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政府完全沒有做到真正的移民改革。」

麻州參議員伊麗莎白□華倫(Elizabeth Warren)發推文說:「川普政府的酷行更加深化。」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亦向支持者發出有關移民突襲檢查的電郵警告信。

前德州國會眾議員歐洛克(Beto O`Rourke)12日參加了抗議南部邊境營區不人道狀況的守夜活動。華盛頓州長英斯利(Jay Inslee)當天在華府與移民倡議者共同抗議「川普的移民政策和突襲計劃」。

與此同時,前副總統白登12日在新罕布夏州遭到20多人抗議,他們在紙牌上寫道:「我們沒有忘記300萬人被驅逐出境。」活動組織者試圖藉此強調歐巴馬政府時代驅逐將近300萬非法移民一事,白登扮演了角色。

聯合抗議的新罕布夏州青年運動(New Hampshire Youth Movement)與移民倡議組織「豐收行動」(Movimiento Cosecha)指出,他們會持續向白登挑起這個話題,「希望這個問題受到更多重視。」

在6月首次電視辯論後,原本民調領先的白登,非裔選民的支持度似有下滑趨勢;但專家認為,白登不太可能失去拉丁裔選民支持。

多位民主黨策士認為,拉丁裔選民不會只關注候選人的移民主張,他們要找的是能夠擊敗川普的人;攻擊歐巴馬的移民政策應不至於傷害白登。

   
非法移民搜捕員工不敢上班 美國缺工更嚴重
編譯陳韻涵/綜合13日電/世界日報

全國餐飲業即將面臨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本周末開始的逮捕無證客行動,餐飲業者及其勞工擁護者希望當局此舉不會影響已經缺工的產業,或擴大調查不在川普政府遣返名單之列的員工。

各地餐飲業工會和移民擁護者紛紛寄發電郵,提醒會員和勞工如何因應上門查檢的ICE探員;各單位發出類似訊息,提供雇主和員工面對ICE突襲可做和不可做的事,強調ICE探員必須持有已簽署的司法搜索票,才能進入工作場所,且當事人有權保持緘默。

「餐廳機會聯合中心」(ROC United)總裁莎露□賈亞拉曼(Saru Jayaraman)說,當局提前宣布ICE突襲是為了製造恐慌,突襲行動將在明確的十大城展開,也會在隨機地點出現,這讓員工相當焦慮。

她說,雇員可能會直接離開工作地點,影響餐廳營運。

她說:「每次這種威脅加劇,員工都不會來上班,這已非頭一遭,每次不僅傷害員工及其家庭,也危害業者和顧客。」

餐飲業很容易受到移民執法行動影響,丕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統計,「娛樂與醫療」產業中約有130萬名黑工,約占總勞動人數的8%。

聚焦餐廳產業的行動支付新創公司Rooam的芝加哥行銷主任馬德琳□提洛森(Madeleine Tillotson)說:「我賭兩周薪水,每個超過20人的餐廳至少會有一名無證員工。」

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最近查緝的對象不僅只於遭鎖定的目標;ICE於4月鎖定在印地安納州克勞福茲維爾市(Crawfordsville)餐廳工作的42歲墨西哥男子,他有性侵和家暴前科;聯邦探員當時將他與另六名餐廳員工逮捕歸案,稱此為「附帶逮捕」非法移工。

ICE早在1月便盯上紐約查塔姆(Chatham)的一間餐廳,據報原要緝拿一名有前科的瓜地馬拉男子,但「官員直接走進廚房盤問員工的移民狀態,多逮了三人,包括一名原本沒有要抓的目標。」

餐廳業者擔心,ICE官員將與聯邦社會安全署(SSA)合作;SSA自3月起便以電郵通知業者,社會安全碼不符合的員工名單;餐廳業者憂心,ICE可能針對這些社安碼不符的員工。

大休士頓餐館業協會(GHRA)執行董事梅麗莎□史都華(Melissa Stewart)說,「這類信件相當常見,且理由一大籮筐」,可能是業務疏失,但也不排除無證移民的可能。

   
出乎意料!川普不理商務部報告 拒絕限制進口鈾配額
編譯盧炯燊/綜合13日電/世界日報

在「美國優先」的理念下,川普政府長期以來意圖對進口鈾(uranium)實施配額限制,以免影響美國礦業;但是川普12日深夜卻宣布放棄這個計畫,被視為是在貿易對抗下退卻的表現。

川普在12日晚上宣布,他並不同意商務部長有關外國進口鈾會威脅國家安全的調查結果。對於經常認定外國進口金屬、汽車、汽車零部件都威脅國家安全,應要予以限制的川普來說,這次否定實在罕見。

紐約時報報導,商務部是經過幾個月的審議後確定,大量進口鈾會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但川普拒絕了這個調查結果,他在聲明中表示,雖然他同意商務部的調查結果,進口鈾會引起人們對國家安全的重大擔憂,但認為有必要考量整個核燃料供應鏈下,對國家安全的影響作出更全面的分析。

對外國鈾實施貿易壁壘,是源於對進口鈾礦石及相關產品的調查;這些產品一向是美國核武庫、潛艇、航空母艦和發電廠等軍民設施重要部分,也就是說確實存在安全威脅。

但川普的決定意味著美國不會透過實施配額,藉以限制外國鈾進口來保證美國本土生產的鈾;相反地,川普表示將成立一個工作小組,在未來90天內制定建議,以恢復和擴大國內核燃料生產。

川普這個做法令不少人跌破眼鏡,因為他在外國進口鋼、鋁、汽車及零部件等問題上,都是利用國家安全受威脅來徵收關稅。

與此相反,美國兩家鈾礦開採公司Ur-Energy及Energy Fuels要求對外國進口鈾展開週查,聲稱獲補貼的外國鈾,已霸占了美國市場。

兩家公司表示,俄羅斯和哈薩克已大量補貼鈾產量,中國一直在全球範圍內不停購買鈾礦,威脅到美加澳等親密盟友的鈾供應。

它們說,在處於競爭劣勢下,它們可能削減工作崗位,使得國內的鈾供應面臨風險。

   
無人戰車有譜 美明年3月測試射擊
記者宋秉謙╱台北報導/台灣醒報
未來戰場從「人戰」轉化成「科技戰」!外媒14日報導,美軍確定了「無人機器戰車」(RCV)的測試日程,將於明年起,進行三個階段的實戰測試。據了解,這種無人機器戰車配有攝影鏡頭和遠程砲塔,使用技術為遠端操控,讓軍人再也不需親自待在車內。美國陸軍表示,他們仍在揣摩RCV於未來戰場上的定位。

根據《TheVerge網》報導,各國軍團為了未來升級版的戰場配備無不用心研發,而美軍配備最新科技的無人機器車RCV即將告別實驗室階段,將於明年三月先進行首波實戰射擊試驗,並讓士兵習慣操作,模擬未來遠端操控RCV,最終目標是讓士兵無需親上火線。

RCV的宗旨是無人車,亦即仰賴遠端操控,更是美軍花費多年的研究結果,他們將其視為未來戰場的主力,但目前來說,離完全遠端操作仍有一定距離。因此,RCV車隊初步編制是1台重裝M113裝甲車搭配4台RCV,1名主駕駛員、1名砲手及4名士兵都坐在M113中,控制著RCV進行移動。

據《美國國防軍事網》報導,陸軍司令部負責人韋斯利表示,無論是哪種軍團,無人機器都是未來戰場不可避免的主流,目前陸軍欠缺四種能力,包含殺傷力、對峙力、滲透能力以及融合能力都能被無人機器補齊,韋斯利說:「前兩種能力很好理解(都是人不如機器),而滲透能力指的是機器能代替人類走上前線,至於融合則是機器能配備所有科技,透過人類的操縱更增添多變性。」

不過,目前美國陸軍還在評估這種無人戰車的定位,據跨領域團部副主任史龐瑟上校表示,美軍研發出RCV不代表就要全面取代現有的裝甲車(人力操縱),暫時是把RCV當成副主力,由人力裝甲車直屬操控,要全面達到機器大戰還需要時間。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非法移民應聲銳減 美誇讚墨西哥
記者郭詠琳╱台北報導/台灣醒報
美國和墨西哥在一個月前訂定協議,要求墨西哥盡力防止非法移民靠近美墨邊界,如今成果超乎預期,非法移民人數減少三萬多人,創三年來最低!美方推斷原因是墨西哥的努力及收容所人數已達上限。然而,邊境政策雖產生相當效果,仍有危害人權的疑慮。

美墨邊境非法移民減少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近日發布報告,指出6月非法移民人數較5月減少近三成。據《POLITICO》報導,其實十年來6月的非法移民人數都有減少。一名資深的邊境官員則認為,今年6月人數減少主要是因為美墨實施新的邊境安全政策。

另一個可能原因則是美國收容所已爆滿,6月幾乎不能再收容移民。《洛杉磯時報》報導表示,川普從上任就開始實施計量政策,限制非法移民的人數。《紐約時報》也指出,自從政策實施以來,已有1萬8000名欲入境美國的移民被遣送回墨西哥。

美:墨立大功

美官方表示,這樣的成效要歸功與墨西哥。兩國曾於6月探討非法邊境移民政策,美國要求墨西哥盡力阻止進入美國邊境的非法難民,否則美國就會對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增加5%關稅。如今,墨西哥已有諸多改革,包含禁止超過100人團體接近美墨邊界。

邊境政策遭抨擊

雖然美國對非法移民人數銳減感到滿意,社會團體認為邊境政策已破壞非法移民的人權。邊境政策成效也遭懷疑,因許多被遣返的非法移民會在邊境駐紮,衍生相關問題。另外,政府也拘禁200名兒童,民主黨對此表示憤怒,而官方則回應:「這只是短期居留而已。」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迫於現實?當年反川普 數百共和黨國安專家轉向
編譯黃秀媛/綜合13日電/世界日報
川普總統上任兩年半後,2016年大選期間曾簽署兩份「絕不要川普」(Never Trump)信函的上百名共和黨國家安全重量級人物現在面對抉擇:繼續反川普,或支持他明年競選連任。

「華盛頓郵報」報導,這些被川普政府列入黑名單的人物,有些成為反川普運動名人,經常投書報刊或接受媒體訪問痛批川普,有些則從外面向政府提供政策建議,還有少數人私下運作爭取政府官職,可是大多不成功。

當年簽署至少一封信的149名專家,只有一個人獲川普政府任用。

幾十名曾經顯赫一時的共和黨外交政策專家,包括一些最初的「絕不要川普」角色,正在科羅拉多州水獺溪參加雷根研究協會舉行的退休會,以促進和維護雷根對外交事務的「保守派國際主義」方針。

但是,川普白宮對這個豐富的專門資源表現得很冷漠,雖然川普的國家安全助理換個不停,一旦連任能用的有經驗幕僚愈來愈少。

遭到華府權力中心排除,事業也受到影響 ,使有些人重新考慮他們三年前大張旗鼓試圖阻止川普上台的做法。

哈德森研究協會亞太安全計畫主任克羅寧(Patrick Cronin)即不無悔意;他2017年曾獲國防部長馬提斯任命監督一個五角大廈智庫,結果遭到川普的盟友圍剿而被迫退出。他現在公開支持川普對中國和北韓的一些政策,並表明2020年絕不再參與任何連署。

當初的連署者有些仍批評川普的政策和個人作為,其他人卻稱讚川普敢採取更強硬方針對付中國的貿易做法,雖然他們對華府與北京的關稅戰爭感到憂心;他們也認為川普對北韓獨裁者金正恩背離正規的私人外交,為至少試圖遏制平壤的核武計畫開啟一個意想不到的新途徑。

一些連署者甚至指責當初發起連署的人把他們反對川普的心態變成「沒完沒了的反川普聖戰」,藉此成為媒體明星,其他人的事業選擇卻因此受到限制。

一個外交政策分析家說:「我學到了教訓,絕不再簽任何不是自己寫的信。」

有些簽署者希望政府的黑名單逐漸淡化,即使白宮拒絕用他們,或許有內閣部長有魄力能讓他們再度發揮所長。

   
民主黨新舊領導力內訌 川普再批4新晉女議員
記者羅曉媛/華盛頓報導/世界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14日再為眾院議長波洛西(Nancy Pelosi)「發聲」,他發推批評與波洛西對槓的四名少數族裔、自由派民主黨女議員,叫囂她們該回到祖籍國、修復當地的支離破碎與犯罪滋生,不過川普的言論還是立刻招來波洛西反對,抨擊他發表這樣恐外症的言論是在分裂美國。

川普14日一早透過推特直指去年當選的四名進步派新晉女議員,包括紐約州聯邦眾議員歐凱秀-柯提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麻州聯邦眾議員普斯莉(Ayanna Pressley)、密西根州聯邦眾議員特萊布(Rashida Tlaib)、明尼蘇達州聯邦眾議員歐瑪(Ilhan Omar)。

他說,「真有趣,這些所謂的『進步派』民主黨女議員,其原生國政府完全是災難、屬世界上最糟、最腐敗、最無能的政府,她們現在卻大聲、惡毒的告訴美國這一全球最偉大、最強大國家的人民,我們該如何運作政府。」

川普並在接稍後的推特中要這四名女議員離開華盛頓,「他們為什麼不回去、修復他們支離破碎與犯罪滋生的原生地,然後回來告訴我們她們做得怎麼樣。這些地方(指女議員的祖籍國)非常需要你們的幫助,你們得趕緊出發,我肯定波洛西很願意幫你們安排免費的出行計劃」。

川普此言立即招來波洛西的嚴詞批評,她形容川普是種族主義者和分裂者。波洛西在推特表示,當川普告訴四名美國女議員回到她們的國家時,川普再度證實他要「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計畫從始至終都是「讓美國再次白回來」,「多元就是我們的長處,團結就是我們的力量。」

她並呼籲川普終止聯邦移民暨海關執法局計畫在周日發起逮捕與遣返無證移民的行動,並和她們一起制定反映美國價值觀的、人道的移民政策。

以歐凱秀、歐瑪、普斯莉、特萊布為代表的「四人幫」,近日與民主黨眾院第一號女性政治人物波洛西意見相左,成為媒體焦點,川普曾在12日罕見力挺波洛西,為她辯護說;他14日再批這四名女議員,而當天恰好也是聯邦移民暨海關執法局準備在全美十大城市發起無證移民逮捕與遣返行動的日子。

實際上,被川普要求「回去」的普斯莉出生在辛辛那提,特萊布出生在底特律,而歐凱秀出生在距離川普出生地20哩之外的紐約,歐瑪則出生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Mogadishu),年幼時因逃離內戰隨父母來到美國,並在青少年時期入籍歸化。

川普14日的言論也招致其他民主黨人不滿,還有人拿第一夫人梅蘭妮亞的出生地回擊。正在競選2020美國總統的紐約市長白思豪說,川普的推特是從宗教、族裔、來源地分裂美國的又一努力,將創造一個無法團結的國家。

   
黃背心後…黑背心闖法國「先賢祠」 要求居留權
編譯中心/綜合13日電/世界日報
法國在「黃背心」大規模示威抗爭後,巴黎12日出現自稱「黑背心」的非洲非法移民,闖入法國文化名人長眠的「先賢祠」示威,要求政府給予他們合法居住權,與警方爆發衝突,37人被捕。主辦組織及目擊者稱有近700人參與示威,警方數字則為200至300人。

公視新聞報導,這些主要來自西非的非法移民,12日闖入安葬法國文豪雨果、伏爾泰及科學家居里夫人等多位名人的先賢祠靜坐,並讀出宣言:「先賢祠是偉人的象徵,裡面有代表反奴隸制的象徵,而我們正在對抗現代的奴隸制。」他們形容自己為法國「無證件、無聲及無名」的一群,呼籲法國政府給予他們合法居留權,更要求立即與法國總理菲利普(Edouard Philippe)對話,為每個人提供合法證件及居所。

黑背心示威者說,「我們是黑背心,法國政府應該要檢視我們的文件。我們希望跟法國民眾有一樣的權利,希望每個人都能有合法文件,我們要見到法國總理。他說沒接到我們的陳情書,但就算他沒接到,他現在也看到我們了,讓他來這裡見我們。」

一名非法移民說,「在來到法國之前,有人說這裡是一個有人權、自由跟兄弟情誼的國家,但事實並非如此。」

菲利普事後在Twitter發文,表示法國是以法治為基礎的國家,呼籲示威者尊重公共紀念館及其代表的回憶。

這次示威活動由當地一個人道救援組織所策畫,他們也曾在5月和6月發動黑背心,短暫占領法國知名餐飲集團總部及戴高樂機場航廈,抗議法國航空與政府合作將非法移民遣返至原籍國。

法國近年採取強硬措施應付非法移民日增問題,且目前不少城市的庇護所不足,巴黎市政府3月統計,當地有700至1200名移民露宿街頭,激發「黑背心」示威浪潮。

   
戴高樂機場風波 希臘前財長控巴黎警方粗暴對待
雅典13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希臘前財政部長瓦魯費克斯(Yanis Varoufakis)今天控訴法國警察,在巴黎戴高樂機場檢查護照時對他「暴力」相向。

瓦魯費克斯告訴法新社,他搭乘的飛機才剛從希臘首都雅典搭機抵達戴高樂機場(Charles de Gaulle),警察就站在飛機扶梯旁,要求看他的護照。

瓦魯費克斯說,他乖乖交出護照,待檢查完畢準備離去時,警察卻幾乎擋住通道。

「我手肘碰到他的那一刻,他反應超火爆。」

瓦魯費克斯告訴法新社:「他粗暴對待我,使用肢體暴力。」

瓦魯費克斯還表示,這名員警推他,一把拿走護照之後,叫他靠牆站好,接著又叫了兩名更高階的警官過來,之後才把護照還他。

「我正式要求法國警方正式道歉。」

但當時的其中一名員警說,他也打算對瓦魯費克斯提出申訴。

瓦魯費克斯2015年擔任財長,時任總理為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

   
英國:若不把石油運到敘利亞 願釋放伊朗油輪
編譯徐榆涵/綜合報導/聯合晚報

英國外相杭特13日表示,只要伊朗保證那艘被英國扣押的伊朗籍油輪不會把石油運到敘利亞,英國就願意盡快釋放該艘油輪。

杭特在推特上透露,他已與伊朗外長札里夫通過電話,並形容對話具有建設性,且札里夫也希望解決問題,不樂見兩國緊張局勢升溫。杭特說,英國在意的是油輪的目的地,而非來源地,若伊朗保證油輪不會前往敘利亞,英方就會在直布羅陀進行法庭程序後,盡快釋放該油輪。

一艘伊朗油輪本月4日在英屬直布羅陀海域遭到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扣押,理由為涉嫌違反歐盟制裁令,將石油運至敘利亞的巴尼亞斯煉油廠,但伊朗否認。

油輪被扣後,伊朗稱英方行動是「強盜行為」,沒有任何法律依據。英國則指控,之後三艘伊朗革命衛隊的船艦試圖阻攔英國油輪「傳承號」,並阻擋該船通過荷姆茲海峽。

伊朗革命衛隊通過半官方法爾斯通訊社(Fars)否認此事,指他們的巡邏船隻是執行平常一般任務,皆未與外國船隻接觸,特別是英國船艦。

英國廣播公司(BBC)外交記者羅賓斯(James Robbins)分析,杭特刻意向伊朗外長強調,他在乎的是石油運往的目的地敘利亞,而非來源地伊朗。

伊朗不能接受歐盟對敘利亞的制裁方式,但杭特明確區分來源地和目的地,試圖重新確立英國對伊朗的外交政策與美國的不同。

美國正採取措施懲罰伊朗,包括試圖阻斷其石油出口的能力。這個方法不受英國和歐盟國家支持。

伊朗經常指責歐盟,尤其英國做的太少,無法保護伊朗經濟免受美國摧殘。

   
德國人夠相信領導人 梅克爾健康是私事
記者王秋燕╱台北報導/台灣醒報
德國總理梅克爾一個月內三度出現不由自主的身體顫動,不詳細說明健康情況下,更引發全球媒體高度臆測。不過德國民眾不像美國、台灣,會去瘋狂追逐領導人健康資訊,而會重視每個人隱私權,多數民眾認為,梅克爾的健康是她個人的私事,不應過度放大檢視。

無法律規定

到底領導人的健康有多需要被關注?領導人很顯然的多偏向不公開身體不健康資訊,以免遭外界做文章。在美國,外界對美國總統川普、喜歡吃速食、年紀大、整體健康有疑慮時,白宮醫生必須出面釋疑。然而在德國,沒有法律規範領導人必須說明健康狀況。

梅克爾有三次在公開場合被拍到站立時身體不自主的顫動,引發外界關注後,她在11日接見丹麥總理費德瑞克森時,兩人在整場活動中都坐著,連軍樂隊演奏國歌時都是。

她在這場活動結束後發出聲明表示,首先,你們可以放心,我很清楚我的職責,而我的表現也很得體。第二,你們也該知道,我非常關注自己的健康。根據德國媒體《The Local》報導,梅克爾不會多做健康說明,因為不想讓外界質疑她的能力,她已經領導德國14年了。

下周過65歲生日

《CNN》分析,梅克爾與所屬醫生可能都還在評估其健康狀況、治療方式,因此不多做臆測。具醫生身分的CNN醫療線特派員庫塔指出,梅克爾接見丹麥總理活動都坐著的情況判斷,她目前的情況可能是有站立式顫抖症,這好發於60多歲的女性,而梅克爾目前約64歲,下周將過65歲生日。

庫塔表示,站立式顫抖症不像是帕金森氏症,也不會越來越惡化,病人甚至在行進、坐著、躺著時都不會有症狀。

不會緊抓權力不放

在美國、台灣等其他國家,領導人的健康狀況都會被放大檢視,媒體也會爭相報導,但德國民眾注重隱私權,也有嚴厲的相關法律,他們認為梅克爾的健康是她的私事。

美國波恩大學政治學、社會學教授貝斯特指出,這凸顯出德國人與美國人的不同,美國民眾認為有權知道每件事,德國民眾顯然相信自己選出的領導人,認為她在適當時機會採取適當的行動,不會緊抓住權力不放。梅克爾的總理任期還有2年,她曾表達過會做完此任,不會再競選下一任。

歷史顯示,德國人對自己的領導人健康的確不會過度關注。據德國新聞媒體《DPA》報導,在1974至1982年擔任德國總理施密特下台後承認,他曾在一段時間常常暈倒,而他也沒被阻止履行總理職務。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只要不運敘利亞 英願釋放伊朗油輪
編譯徐榆涵/綜合報導/聯合報

英國外相杭特十三日表示,只要伊朗保證遭英國扣押的伊朗籍油輪不會把石油運到敘利亞,英國就願意盡快釋放該油輪。

杭特說,他已與伊朗外長札里夫通過電話,對話具有建設性,札里夫也希望解決問題,不樂見兩國緊張局勢升溫。杭特說,英國在意的是油輪目的地而非來源地,若伊朗保證油輪不會前往敘利亞,英方就會在直布羅陀進行法庭程序後,盡快釋放油輪。

這艘伊朗油輪本月四日在英屬直布羅陀海域遭到英軍扣押,理由為將石油運至敘利亞涉嫌違反歐盟制裁令。

油輪被扣後,伊朗稱英國行動是「強盜行為」,沒有任何法律依據,誓言將採取對等的報復行動。

約一周後,英國表示三艘伊朗革命衛隊船艦十日在荷姆茲海峽試圖攔截英國油輪「傳承號」,護航的英國軍艦出面阻攔才未得逞。

伊朗革命衛隊否認此事,指他們的巡邏船隻是執行一般任務,並未與外國船隻接觸,特別是英國船艦。

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杭特刻意向伊朗外長強調,他在乎的是石油運往的目的地敘利亞,而非來源地伊朗。

伊朗不能接受歐盟對敘利亞的制裁方式,但杭特明確區分來源地和目的地,試圖重新確立英國對伊朗的外交政策與美國不同。美國正採取措施懲罰伊朗,包括試圖阻斷其石油出口。

   
梅克爾不自主顫抖 近6成德人看作私事
柏林13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德國總理梅克爾過去一個月內3度在公開場合不由自主顫抖,引發外界關注她的健康狀況。但今天公布的一份民調顯示,近6成德國民眾認為,這是她的私事。

法新社報導,德國「奧格斯堡大眾報」(Augsburger Allgemeine)公布的民調顯示,59%的受調者認為,梅克爾3次在公開場合顫抖屬於她的「私生活」;僅34%民眾認為,事關公眾利益。

梅克爾即將在17日滿65歲,她擔任德國總理已長達約14年。

民調還顯示,自認支持梅克爾所屬保守派基督教民主黨(CDU)的民眾,大多認為這只是梅克爾個人的事情。至於自認為支持社會民主黨(SPD)和綠黨的受調者,也多半抱持這種看法。僅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的支持者大多認為,這屬於公眾事務。

梅克爾堅稱自己身體狀況「非常好」,還說她6月18日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出席一場儀式時首次顫抖後,引發身心失調反應,才會出現後來幾次顫抖。

德國小報「畫報」(Bild)昨天報導,梅克爾發生首次顫抖後,已進行詳細身體檢查。那次顫抖歸因於柏林遭熱浪侵襲,導致梅克爾出現脫水情況。

   
不只美國覬覦宇宙 法國也瞄準太空
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台灣醒報
「放眼世界,征服宇宙!」法國總統馬克宏近日宣佈,法國將成立「宇宙軍團」,並積極與歐盟合作,讓歐洲太空發展不被美、中、俄邊緣化。由於太空有可作為精密科技發展的金屬、稀土等礦產,讓擁有太空科技的各國都希望能加速太空探勘、軍事的發展。

法國加入太空爭霸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在14日國慶日前一天宣布,將於9月成立新的太空軍事指揮部。他宣稱,這可以讓法國的衛星可以受到更多保護,「可以用更主動的方式解決太空問題」。

馬克宏希望新的部門可以取代法國2010年設立的太空部門,將新的指揮部併入空軍編制,法國以後空軍會變成「空軍與太空軍」。另外,他也宣布會跟歐盟討論合作框架,法國希望能主導歐洲太空發展,以免在日後的太空競爭被已有先進太空科技的美國、俄國、中國,甚至是印度邊緣化。

美國總統川普去年也宣布成立空軍第6分隊為「太空軍」,並表示不能讓俄國跟中國在太空科技上捷足先登,美國要持續保有太空發展的優勢,太空軍在國慶演講跟「閱兵」(因為後來國慶典禮變成戰機飛過去,沒有正式閱兵)的時候,也成為川普誇耀的政績之一。

富含關鍵資源

《雪梨先驅報》提到,太空中有許多可供高科技產業、重工業等方面非常關鍵的金屬、稀土。這些比鐵、鋁(地核主要成分)還要重的物質可能都是從太空來的,隨著戰略資源逐漸耗盡,各國也將眼光轉往太空,企圖尋找更多稀有金屬礦藏。

另外,為了避免過度依賴其他國家資源(如中國稀土),擁有太空科技的中國、俄國、美國都希望發展太空探勘、軍事方面的科技,太空成為新的兵家必爭之地。由於國際中尚未有完整的太空法規,俄國先前還曾與盧森堡合作,針對太空探勘等相關法律進行探討。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國際要聞
印尼女遭性騷 錄證據反被關
編譯徐榆涵/綜合報導/聯合晚報

我是受害者,但為何我要受罰

41歲的印尼女子馬卡努(Baiq Nuril Maknun)在龍目島某間學校擔任記帳員,她從2013年開始多次接到校長的性騷擾電話,不堪其擾的馬卡努決定錄下通話內容自保,未料反遭校長提告。最高法院判處馬卡努六個月徒刑和五億印尼盾(約台幣111萬元)罰款,馬卡努近期上訴,卻被法院駁回。

紐約時報和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馬卡努在印尼龍目島西部馬塔蘭(Mataram)國立第七高中擔任記帳員,從2013年開始,新上任的校長姆斯林(Muslim)不斷打電話對她性騷擾,甚至詳述與另名女同事的婚外情細節,還邀約馬卡努與他外遇。馬卡努於是忍無可忍,決定錄下與姆斯林的通話內容自保。

身為三個孩子媽的馬卡努當時被謠傳與姆斯林有一腿,因此馬卡努將電話錄音播給丈夫和另名教師聽,以證明清白。錄音檔播出後,讓姆斯林丟了工作,他一氣之下在2015年向警方報案,並以刑事毀謗罪名向馬卡努提告。

法院最終駁回了刑事毀謗罪名,但以「散播淫穢資料」罪起訴馬卡努。審判過程中,馬卡努否認自己散播錄音檔,聲稱是同事穆達文(Imam Mudawin)趁著她在另一個房間時,從她手機下載了電話錄音檔。

去年11月,最高法院依據電子資訊交易法認定馬卡努有罪,判處六個月徒刑與五億印尼盾罰款。馬卡努提出上訴,但近日遭最高法院以「未提出新證據」駁回,一切裁決照舊。法院發言人阿卜杜拉表示,「她的罪行已經以合法且讓人信服的方式被裁處了」。

消息一出引發外界譁然,馬卡努的法律團隊表示將爭取總統大赦。法律援助基金會執行主任瓦玉迪恩(Ade Wahyudin)表示,「我們擔心這件受害者遭刑事判決的不幸,會為往後的性犯罪者打開一扇門」。

馬卡努5日表示,她對最高法院的判決感到失望,但她很自豪自己為了爭取女性尊嚴而奮鬥。她對紐時無奈表示:「我是受害者,但為何我要受到懲罰?」

   
怎麼忍心吃狗狗!韓國動保團體抗議 業界同場辦狗肉試吃會
記者凌俊賢/報導/香港01
韓國部份民眾會趁「三伏」天食用狗肉,這種文化一直引起不少爭議。7月12日是三伏的初伏日,當地大批動權益人士及韓國民眾當日在光化門廣場舉行集會,反對吃狗肉。但飼狗業界亦在同場抗議,並即場舉行狗肉試吃會。

韓國多個關注動物團體當日穿上黑衣,在國會門外抗議,呼籲終結狗肉產業。美國荷里活影星、曾出演《鐵金剛勇奪巡航導彈》(007:Never Say Never Again)的金碧辛嘉(Kim Basinger)亦有到場支持。

示威者呼喊「停止食用狗肉」、「牠們不需要你的眼淚,需要你的幫助」等口號,又舉起「在狗肉產業結束前,還會有多少百萬隻狗枉死?」的標語。他們又用黑布覆蓋狗屍模型,象徵狗隻遭狗農殘忍虐殺。

無奈的是,這群示威者要在同一場合聞著狗肉味道,看著別人食狗肉。事關近20名狗農「踩場」,在同場舉行狗肉試食會,並即場吃下狗肉。他們強調食狗肉對健康有益,不應終結這項傳統產業。

三伏吃狗傳統

三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重要日子,為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韓國有部份人相信,在這三天吃狗肉及人參雞湯進補,能對抗酷熱,補充流汗過多導致的陽氣流失。

近年因外界強烈批評食狗肉,加上韓國年輕一代厭惡吃狗,當地狗肉店已經開始式微,但動物權益人士聲稱,當地每日仍有數千隻狗被屠宰。

延伸閱讀:

怎麼可以吃狗狗 韓國反吃狗肉大會 文在寅愛犬、韓國第一狗撐場

加拿大花式滑冰選手二度領養韓國食用小狗 吃狗肉問題終獲正視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印度男躲飛機起落架 奇蹟生還
編譯徐榆涵/綜合報導/聯合晚報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印度一名男子22年前躲在一架由德里飛往倫敦的客機起落架艙內,撐過十個小時的極度低溫和缺氧環境,成功在飛機降落後,偷渡至倫敦,遭遇相當罕見。

來自印度的44歲男子塞尼(Pardeep Saini)當時躲在飛機起落架艙內,在4萬英呎高空中橫跨4000英里(約6437公里),最後萬幸生還。他咬牙撐過攝氏零下60度的氣溫及缺氧的極端環境。

在該班英國航空公司的航班降落後,機場的行李搬運人員發現塞尼在停機坪上蹣跚而行,且嚴重失溫。他隨後被帶往醫院,醫師對於他能存活下來感到相當訝異。

塞尼的弟弟維傑(Vijay)與他一同偷渡,但可就沒塞尼如此幸運,維傑被凍死,從2000英呎的高空墜落至倫敦西南部的一處工業區,五天後才找到他的屍體。

上周,一名偷渡男子躲進一架從肯亞機場飛往英國希斯洛機場班機的起落架艙,不幸在飛機降落途中摔落死亡,引發各界關注。塞尼說,這起悲劇讓他回憶起自己的傷心往事。他表示,「我不想記起來,這對我來說很痛苦,我為那傢伙感到難過」。

塞尼回憶道,1996年10月,22歲的他與19歲的維傑展開惡夢般的偷渡旅程。一名人蛇集團的人員協助他們躲藏在一架噴射客機的前輪艙中。

本來在印度旁遮普省汽車修理廠上班的塞尼,後來僥倖抵達倫敦後,日子也不好過。塞尼一開始被警方威脅要驅逐出境,警方甚至誤認他為錫克教分離主義武裝分子。直到2014年打贏一場官司後,他才被允許留在英國,隨後結婚並成為兩個孩子的父親。

塞尼目前住在倫敦北部的溫布利,現任希斯洛機場餐飲公司的司機。他回憶剛到倫敦的日子時說,仍然難以走出弟弟身亡的悲痛。塞尼說,「我低潮六年。若我倆都死了是一回事,但若我倆都活著,又是另一回事」。

塞尼與弟弟以前從未如此冒險過,甚至偷渡前也未意識到自己要冒多大風險。塞尼雖然成功了,但坦言第一次真的很難。塞尼是躲在飛往英國的長途班機起落架艙、並存活下來的的兩名已知偷渡客之一。

2015年6月,一名24歲男子在從南非約翰尼斯堡飛往倫敦的航班中倖存,他在過程中緊抓飛機的起落架。

   
東京連日陰雨 17天日照不足3小時
東京14日專電/中央社
日本東部與北部的太平洋側6月底以來兩個多星期多半陰雨天,東京市中心到昨天為止連續17天日照時數不足3小時,是31年來首見。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氣象廳表示,受到鄂霍次克海高氣壓等因素影響,日本東部與北部的太平洋側地區上空有濕氣流入,自6月底以來多日陰雨。東京市中心從6月27日到7月13日為止,連續17天日照時數不滿3小時。

氣象廳表示,預估日本北部與東部的太平洋側今後約一週也是陰雨天較多,日照時數比往年少、氣溫也比往年低,呼籲農民持續做好農作物的管理。

「產經新聞」報導,今年7月持續出現創紀錄的低溫,讓民眾感受不到初夏的感覺,這樣的天候讓遊樂設施或零售店生意受影響。

位於東京都練馬區的遊樂園「豐島園」游泳池6月29日開始營業,受到天候不佳的影響,生意大受打擊。7月4至7日的遊客僅約900人,相較於去年同期約1萬9000人,減少了95%。

有的百貨公司從6月底舉辦春夏季服飾大拍賣,受天候影響,生意冷清。有業者表示,夏天用的寢具、水羊羹、果凍等有清涼感的甜點售況不佳,反倒是溫熱的食品銷路不錯。

氣溫只要差一度,清涼飲料的營業額就會差好幾個百分點。飲料大廠麒麟(Kirin)Beverage社長堀口英樹表示,今年6月的生意不佳,6月單月份銷路是去年同月的92%。

日照不足、雨天多,使蔬菜價格上揚,出貨量減少。從事青果批發的「東京青果」表示,小黃瓜、茄子的價格上揚,青椒、番茄出貨量減少,今後蔬菜價格可能飆漲,農民勢必要做調整,考慮讓收成期往後延等。此外,東北地方的水稻可能受到冷害影響,農林水產省表示會多加關注。

   
印尼東部遭規模7.3強震襲擊 尚未傳出傷亡
新加坡1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地質調查所表示,印尼東部摩鹿加群島(Moluccas)干那低(Ternate)東南今天遭到規模7.3強烈地震襲擊。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這起強震震央位於干那低南南東方168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

目前尚未立即傳出傷亡與災損。

   
埃及拚觀光 再開放兩座最古老金字塔
編譯胡夢瑋/綜合報導/聯合晚報

埃及13日起開放最古老金字塔其中兩座,曲折(Bent)金字塔及其周邊的一座金字塔,這是1965年來首次開放參觀。

美聯社報導,埃及古物部部長阿納尼(Khaled el-Anany)表示, 今起將開放位於孟非斯古都代赫舒爾(Dahshur)墓地中的曲折(Bent)金字塔及其周邊金字塔,這兩座金字塔距離埃及首都開羅(Cairo)約40公里。

孟非斯古都及其墓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當中的曲折金字塔為西元前2600年法老王斯尼夫魯(Sneferu)時期建造。曲折金字塔有兩個內部架構,阿納尼表示,該金字塔為左塞爾及美杜姆金字塔間,過渡期建築代表。

考古學家也在該地區發現一系列石頭、陶土、木製棺材,其中還有一些裝有木乃伊,以及西元前664-332年的木製陪葬面具、雕刻石器的工具。他們也發現古物顯示該地區古老墳墓的存在,包括巨型石塊、石灰岩及花崗岩的片段。

埃及欲藉開放最古老金字塔提振觀光。其觀光業自2011年埃及革命推翻前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後,仍在恢復元氣中。

   
規模6.9地震襲澳洲外海 尚無災情通報
新加坡1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今天表示,規模6.9地震侵襲澳洲濱海渡假勝地布隆(Broome)西部外海,目前尚未傳出災損或人員傷亡。

路透社報導,美國地質調查所說,地震深度33公里,震央位於西澳省布隆西部外海約203公里。

   
熱帶風暴巴瑞登陸 狂風暴雨襲路易斯安那州
摩根城13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熱帶風暴巴瑞(Barry)今天登陸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帶來狂風暴雨,數百萬美國人料將面臨嚴重洪水氾濫。

在短暫成為大西洋颶風季第一個颶風後,巴瑞朝內陸移動時,很快就降級為熱帶風暴,但仍帶來嚴重威脅。

法新社報導,路易斯安那州最大城市紐奧良的機場被迫關閉,數千人遭疏散,防洪閘門已關閉,美國國民兵(National Guard)和志工都就位待命。

稍早紐奧良堤防系統可能受損的擔憂已經緩解,因為美國陸軍工兵署(Army Corps of Engineers)對堤防系統承受得了熱帶風暴來襲表示有信心, 但紐奧良市長肯崔(LaToya Cantrell)呼籲當地居民不要掉以輕心。

肯崔告訴記者:「我們還沒完全擺脫困境。」她也說,明天仍可能會發生洪水氾濫。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表示,熱帶風暴巴瑞持續風速每小時115公里。

風暴中心在位於紐奧良西方的因特拉科斯特爾城(Intracoastal City)登陸,接著以每小時9.8公里緩慢速度前進。

熱帶風暴巴瑞襲擊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為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帶來大雨。

路易斯安那州摩根城(Morgan City)街道空無一人,阿查法拉亞河(Atchafalaya River)氾濫淹沒河岸,住宅區的樹木也被吹垮。

路易斯安那州州長愛德華茲(John Bel Edwards)呼籲要全州居民保持警戒,成千上萬民眾受停電所苦。

愛德華茲在記者會中說:「我想提醒大家,這才只是開始。」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主任葛蘭姆(Ken Graham)警告內陸可能發生洪水,並表示:「這不僅發生在沿海地區。」

   
男子帶步槍襲移民拘留中心 遭美警擊斃
洛杉磯1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當局表示,一名武裝男子以縱火裝置攻擊美國西北部城市塔科馬的移民拘留中心,在與警方起衝突後遭擊斃。

市警局發表聲明指出,傳出一名攜帶步槍的男子對一部車輛放火,並企圖點燃一個丙烷槽後,警方在昨天早上抵達塔科馬(Tacoma)西北拘留中心。

警方表示,男子除了攜帶武器,還帶有照明燈和背包,在警方抵達現場後遭擊斃。

警方公布男子身分是69歲的斯普朗森(Willem VanSpronsen)。

移民一直是引發美國政治分歧的議題,美國這一年多來疲於解決與墨西哥交界邊境的移民危機,每月仍有來自中美洲的數千名移民前往美國。

   
紐約曼哈頓部分地區大停電 近4萬戶受影響
記者徐榆涵╱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紐約曼哈頓市中城及上西區部分地區13日晚間發生大規模停電,路上的紅綠燈、地鐵站、大樓等都受波及,近4萬戶受到影響,俄羅斯媒體「今日俄羅斯」(RT)報導,此次停電恰巧發生於1977年大停電滿42周年這天。

NBC報導,根據紐約電力公司聯合愛迪生(Con Edison)的斷電區域圖顯示,超過3萬8800戶沒有電。聯合愛迪生發推文說,正在了解曼哈頓西城地區的停電情形。

紐約知名摩天大樓洛克斐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回報於晚間7時左右開始停電。

停電發生後,多處地鐵站及大樓內部都只剩緊急照明燈亮著,其餘一片漆黑。

紐約大都會運輸署在推文中說,多個地鐵站無電力供應,「我們正在努力找出停電原因,並保持列車運行」。

   
Vogue訪問獨漏她 參選人自己P合照
編譯胡夢瑋/綜合報導/聯合晚報

身為作家及心靈顧問的瑪麗安娜.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已宣布參加美國總統大選的民主黨初選,她要確保沒有人忘記這件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時尚雜誌Vogue最近在邀請其他5位民主黨女性總統參選人齊聚一堂接受訪問時,漏掉威廉森。不過威廉森的競選團隊也不示弱,將威廉森P在那次訪問的照片裡。競選團隊表示,他們覺得後製過的照片很好笑,但並沒有爆紅。

Vogue題為「總統女士?」(Madam President?)的報導,由邱吉克(Amy Chozick)執筆、名攝影師安妮.萊伯維茲(Annie Leibovitz)攝影。雖然威廉森的名字有在文章中被提及,但她並沒有受訪。

原始照片裡面有參議員克羅布徹(Amy Klobuchar)、賀錦麗(Kamala Harris)、陸天娜(Kirsten Gillibrand)、華倫(Elizabeth Warren)及眾議員加伯德(Tulsi Gabbard),她們坐在一起聊天、氣氛看似和諧。

Vouge表示,威廉森沒被邀請受訪只是因為她不是議員。Vouge並沒有試圖抹黑威廉森,她是一個完美的人。至於照片為何沒有找威廉森一起拍,Vogue表示,這篇報導欲強調受訪五名女性議員在政治經驗上合計滿40年。

威廉森批評她在3日的訪問中沒有被邀請。她在Instagram上表示,「你可能有意識到誰不在照片裡面,讓我告訴你為什麼重要,因為這是媒體的道德責任」。

現年66歲的威廉森在20多位民主黨參選人中是個異數,她在1980年代初就已經是成功的靈修老師,宣稱她得到耶穌基督的指意。

威廉森有七本著作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包括1992年的「找回愛」(A Return to Love),全書著重靈性的轉化,堅持能感受生命中愛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奇蹟」。

自2011年開始,威廉森成為名主持人歐普拉溫芙蕾(Oprah Winfrey)在OWN電視網的節目「超靈星期天」(SuperSoulSunday)的固定來賓,這個節目也成為威廉森的最大講壇。

歐普拉不僅是威廉森的靈修學生兼好友,也協助威廉森鞏固她在流行文化地位。

   
至少11人受害…誣陷無辜民眾藏毒 前副警長被控52罪
記者胡玉立/綜合報導/世界日報

經過美國佛羅里達州司法廳長達九個月的調查,傑克森郡(Jackson County)遭開除的副警長韋斯特(Zach Wester) 因涉嫌將毒品放入無辜駕駛人的車內、陷人入獄,上周被捕後已被控犯下詐騙、偽造證據、非法監禁、持有毒品等52項罪名。

日前被捕。11日韋斯特首度出庭,全程保持緘默,拒絕與調查人員對話。

韋斯特的不當行為在去年8月浮出水面,調查人員開始調查,他隨即遭停職,一個月後被開除。前述指控促使檢察官審查韋斯特經手的近300起案件,目前已有近120起控案遭到放棄,至少11人確定無辜受害。相關調查仍在持續進行中。

傑克森郡(Jackson County)警長羅伯茲(Lou Roberts),羅伯茲表示,韋斯特的罪行「令人沮喪」,「我們對這種事一點也不自豪。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我們理當設定更高的標準。」

佛州司法廳已指派10名特工和兩名犯罪分析師組成團隊,自去年8月起進行調查,結果在韋斯特巡邏車中發現大量毒品,其中包括藏在行李箱內無標記也非封存的證據袋,內有42件吸毒用具、10包甲基苯丙胺和5包大麻。

偵結書中指出,韋斯特巡邏車內物品未依證據保管或銷毀規定進行維護,多件物品被認為與他在交通臨檢和逮捕時做為證據的物品相似。

調查發現,韋斯特經常攔下涉嫌輕微交通違規者,在他們的車內放入毒品,再以捏造罪名逮捕駕駛人。韋斯特並濫用自己身上的錄影機,有時在毒品被找到前將之關閉,或在毒品被發現後將之打開。

第一司法巡迴法院州檢察官艾汀斯(William Eddins)和佛州特別調查辦公室負責人威廉斯(Chris Williams)拒絕透露韋斯特的可能動機。

但威廉斯表示,「韋斯特的罪行毫無疑問是故意的,他的行為將無辜者關進監獄。」他強調,此案至今仍然開放,呼籲民眾提供任何與韋斯特有關的信息。

前助理州檢察官龐芙瑞(Christina Pumphrey)則說,「韋斯斯面臨指控、不能再害人,固然值得稱幸。但這並沒有改變其他人因他而承受的遭遇,他們為此付出時間、金錢、留下了逮捕紀錄。」

   
車裡有三個陌生小孩仍要偷車 男子被路人私刑打死
記者李京倫╱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54歲男子胡德(Erik Hood)11日晚間在賓州費城偷竊一輛停在披薩店外的車,車內有三個陌生孩子,當時小孩的父母正在店內,發現後跑步狂追,後來胡德困在車陣中,小孩父母追上後把他拉出車外,胡德攻擊孩子的父親後逃逸,隨後被一群路人攔住,孩子的父親和路人把胡德打到昏迷,胡德送往附近天普大學醫院後不治。

費城警察局長史密斯12日在記者會上說,他不贊成人民動用私刑,「在犯罪方面,我認為所有事情都要透過我們來發揮作用」。

史密斯說,警方掌握暴民動用私刑的影片,正在找出毆打胡德的有哪些人,目前尚未逮捕任何人,車內的三個孩子沒有受傷。

這對父母都是25歲。當地居民希德說,發生的事是起悲劇,但能夠理解眾人憤怒,「孩子可能被綁架、帶走,永遠見不到面,父母可能被要求贖金,你永遠不知道」。

   
川普獄改 2200人將提早出獄 這些工作培訓擠爆
編譯黃秀媛/綜合13日電/世界日報

根據美國總統川普去年簽署的刑法改革法案,大約2200名囚犯下周將離開聯邦監獄恢復自由。

這項「第一步法案」讓法官在對一些毒品罪犯判刑時擁有更多裁量權、放寬強制性的最低刑期,以及鼓勵囚犯參加減少再犯風險的計畫,換取減刑提早出獄。

司法部長巴維理(William Barr)最近到南卡羅來納州鄉區的艾吉斐聯邦監獄,視察這些提供電腦技能、廚藝、修車和工廠工作訓練的計畫,並會見典獄人員和一些囚犯。

此行顯示巴維理對刑法政策立場大為改變;他1990年代初擔任司法部長時,對犯罪採取強硬態度,主張嚴刑峻法、蓋更多監獄,以及依法對一些罪犯加重刑罰。

他現在聲明完全支持第一步法案。川普也大肆宣揚這是兩黨難得的共同合作,以解決毒品戰爭導致太多國人因非暴力罪行坐牢的問題。

川普的女婿庫許納協助說服他支持這項法案,並與不認為應優先推動刑法改革的前司法部長塞辛斯對抗。

艾吉斐監獄廚藝班的學生告訴巴維理,他們如何獲得餐廳階層的食品準備和安全認證,以便一出獄就可以找到工作。

在持續將近三小時視察期間,巴維理還會見監獄心理醫師、擔任信仰和戒毒計畫輔導員的囚犯,以及協助囚犯寫履歷和找工作的指導員。

由於廚藝和修車等課程報名的人非常踴躍,還有等待名單,而巴維理指示獄方確保為各種興趣的囚犯提供足夠的訓練計畫。

他說:「我們正致力於加強這些協助囚犯返回社會的計畫,並爭取必要的經費。」

司法部正努力配合國會為第一步法案訂定的期限,並準備公布風險評估工具,以協助評估聯邦監獄囚犯,最後可能加速讓他們提早獲釋。

司法部說,根據新法的重新量刑條款,除了預定19日釋放的2200人,有超過1600名囚犯合乎減刑資格,有1100多人已經獲釋。

   
阿波羅11計畫50週年 回顧登月艇降落前緊張20分鐘
華盛頓1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1969年7月美國展開「阿波羅11號」登月計畫,頭4天的奔月之旅一切順利,誰會料到,就在登月小艇準備降落月表的20分鐘前,警鈴突然大作,地面中心和太空船內空氣頓時凝結。

1969年7月20日,全球目光緊盯阿波羅11號(Apollo 11)登月進度的同時,太空人短暫失去了休士頓地面控制中心的無線電訊號。

那時,由奧德林(Edwin Buzz Aldrin)與任務指揮官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駕駛的登月小艇「老鷹號」(Eagle)已在兩小時前脫離母艙哥倫比亞號(Columbia),只留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在母艙內繼續繞行軌道,老鷹號則緩緩下降,準備登月。

但就在準備降落的同時,警鈴突然大作,就連有航空工程師身分的優秀飛行員阿姆斯壯,也不禁緊張起來。

以寡言著稱的他透過無線電通報任務指揮中心:「請告訴我1202程式警報的讀數。」

休士頓指揮中心知道老鷹號的電腦「溢位」了,但所有系統運作正常。

看著下方的月球坑洞飛速掠過,阿姆斯壯知道,再照這種速度飛下去,他們會超出原定降落地點數英里。

他馬上改成手動駕駛,並透過舷窗觀察新的降落地點,但無懈可擊的地點很難找到,時間卻益發緊迫了。

不久後,他告訴奧德林:「這個區域岩石相當多。」

奧德林繼續唸出電腦顯示的速度和高度讀數,「慢慢降落中」。

阿姆斯壯回答:「停在那個坑洞上應該沒問題。」

此時,燃料也飛快耗盡。

休士頓地面控制中心不斷通知老鷹號,他們快到「最低剩油量」了。如果「最低剩油量」警報響起,就代表登陸時間只剩20秒。

而現在,只剩30秒,就會來到「最低剩油量」。

阿姆斯壯用上所有經驗,聚精會神地操作老鷹號。

終於,老鷹號停靠到了地面。

「著陸燈」,奧德林這句話,意味底部感測器已碰觸到地面。

原本不發一語的阿姆斯壯此時終於發聲:「休士頓,這裡是寧靜海基地(Tranquility Base)。老鷹號已經降落。」

休士頓地面爆出如雷的歡呼聲,通訊官杜克(Charlie Duke)回覆說:「地面收到了。大家快沒嚇死,我們終於又活了過來。萬分感謝。」

   
苦等7小時美婦成機上唯一乘客 兒子機長:做媽媽私人機師
記者謝茜嘉/報導/香港01
每次去旅行第一樣最期待就是乘搭飛機,想不到美國有位媽媽遇上先苦後甜的經歷。因知道所乘搭的航班由兒子負責做機長,所以無懼7小時航班延遲,該媽媽仍耐心等候,沒有跟其他乘客一樣改機票,結果到航班起飛時,才發現自己成為機上唯一的乘客,連兒子亦笑稱終於可以當上媽媽的私人機長。不少網民見狀紛紛表示二人母子感情很好,而且整件事亦超有愛。

媽媽瑪莉(Mary McCormick)最近於佛羅里達州搭乘內陸飛機,但在機場時得知航班要延遲7小時,同機不少乘客即時重新預約早一班機,但瑪莉知道今次負責航班的機長正正是自己的兒子萊恩(Ryan McCormick),於是決定繼續等待。

最後瑪莉成為機上唯一一名乘客,兒子萊恩見到媽媽非常開心,更在facebook上載相片,更稱:「經過7小時的延誤,幾乎所有乘客都轉乘了早一班,除了我的媽媽(瑪莉)。我終於有個最好的機會去當媽媽的私人飛機長!」

原來瑪莉是名退休機師,萊恩小時候在家人的薰陶下及搭乘飛機的經歷,於是立志要當機師。瑪莉及丈夫亦非常支持他,如今終成功實現夢想,就連萊恩的女朋友亦曾有幸成為他的乘客。

不少網民表示今次兩母子的經歷令他們非常感動,又指他們一家人的感情亦非常好,不過有人有疑問:「這不是浪費燃料的行為嗎?」但網民紛紛反駁這對一家人來說是非常難忘的經歷,一次半次毫無影響。

延伸閱讀:

紐約乘客搭飛機突呼吸困難 幸得「全球最帥醫生」果斷用藥救一命

飛機墜毀前叫乘客寫遺書?彎身抱頭唔防撞?盤點4大飛行傳言真偽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奈國「將軍」 資產遍布三大洲
編譯 黃嘉洵/經濟日報
擁有300年悠久歷史的Kings Arms Hotel,鄰近亨利八世的皇宮漢普頓宮。這棟每晚住宿要價250英鎊(318美元),且極具英式風格裝潢的客棧主人,是一位至今大家依然尊稱他為「將軍」的退役軍人。對現年80歲的丹朱馬(Theophilus Danjuma)而言,這僅是遍布三大洲的一處資產。

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丹朱馬的身價為12億美元,家族辦公室通常透過購置像Kings Arms Hotel這類低調資產,管理丹朱馬部分巨額財富。

內戰及深水油田過去讓丹朱馬積攢大量名望並致富,現在他的新投資項目則和這些領域完全沾不上邊。丹朱馬的南大西洋石油有限公司(SAPETRO)2016年以18億美元,將奈及利亞沿岸近一半承攬權出售給中國國營企業。奈及利亞前軍事獨裁將領阿巴查(Sani Abacha)在1998年授予丹朱馬油田,使他成為少數透過油藏賺取龐大財富的奈及利亞人。

西非顧問公司ProMedia創辦人高德曼(Antony Goldman)說:「這些人根本就像中了樂透頭獎。當時受到國際孤立的政府極欲建立信用。」丹朱馬「算不上是一位政客,且在軍商兩界備受尊崇。」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講師羅伊表示,奈及利亞的領袖通常面臨公眾責難,但不包括引領奈國走向民主的丹朱馬。他承諾透過基金捐贈1億美元,幫助改善視力照顧、提高識字率及農村的農業。

丹朱馬出生於1938年,適逢荷蘭皇家殼牌獲得首張奈國石油開採執照並成立滿20周年。根據記者歐古莫(Bayode Ogunmupe)撰寫的《艾杜瓦統治下的奈國政治》(Nigerian Politics in the Age of Yar'Adua),丹朱馬在1960年輟學從軍,隨後在1966年投身對抗奈國首位軍事獨裁的政變。

十年後,丹朱馬踏出停靠在倫敦市中心的勞斯萊斯,準備與英國軍事高層會面,當年他已躍升為奈及利亞參謀總長。他在1979年離開軍隊並創立石油及運輸集團NAL-Comet,如今員工超過2,000人。丹朱馬在1998年以2,500萬美元獲得油田開採執照,從此成為億萬富豪。奈及利亞在一年後回歸民主政體,丹朱馬成為國防部長。

丹朱馬起初與法國石油巨擘道達爾(Total SA)和巴西石油共同開採油田,根據彭博財富指數,丹朱馬公司所持有少數股權的價值達4.5億美元。

丹朱馬家族辦公室位於倫敦市中心的梅菲爾(Mayfair),丹朱馬早在十年前置產倫敦西南部,包括在2010年以250萬英鎊購置現在家族的辦公大樓。除了英國外,丹朱馬在加州和新加坡皆有置產,其家族辦公室同時管理私募股權投資、信託基金,以及支持家族經營藝術及電影公司的創業投資(VC)部門。文件顯示,丹朱馬在全球擁有超過30處房地產。(取材自彭博)

   
索馬利亞飯店遭恐攻 已知26死56傷
記者羅方妤╱即時報導/聯合報
路透報導,索馬利亞南方港口城市奇斯馬約(Kismayo)一家飯店12日晚間傳出爆炸,當時飯店正在舉行議員和當地大老的會議。

先是汽車爆炸然後3名伊斯蘭武裝分子闖入飯店掃射,攻擊持續11小時,已造成26人死亡,其中包括2名肯亞人、2名美國人、3名坦尚尼亞人和一名英國人。

在這場槍擊中有56人受傷,其中包括2名中國人。4名伊斯蘭武裝分子中,1名因自殺炸彈身亡,2名遭擊斃,1名被朱巴蘭(Jubbaland)安全部隊活捉。

【中央社╱摩加迪休13日綜合外電報導】

索馬利亞南部港市奇斯梅耀(Kismayo)一家飯店昨天遭汽車炸彈攻擊,隨後武裝分子與索國安全部隊爆發槍戰,造成至少26人死亡、56人受傷。索國警方表示,攻擊事件已落幕。

索馬利亞聯邦共和國的成員國朱巴蘭(Jubaland)總統穆罕默德(Ahmed Mohamed)發表聲明說,這起攻擊事件的死亡人數現已攀升至26名,包含角逐朱巴蘭總統選舉的候選人舒里耶(Shuuriye)。

穆罕默德說,死者包括3名肯亞人、2名美國人、3名坦尚尼亞人和1名英國人在內;並說,另有56人在攻擊中受傷,包括2名中國人。

索馬利亞記者協會(Somali JournalistsSyndicate)證實,攻擊罹難者也包括2名記者在內,分別是SBC電視台駐奇斯梅耀鎮特派記者歐瑪(MohamedSahal Omar)以及索裔加拿大記者娜蕾葉(HodanNaleyeh)。

索國警方表示,安全部隊今天已敉平這起徹夜攻擊事件。

當地長者阿布杜爾(Ahmed Abdulle)告訴路透社:「槍戰在今天早上7時結束,遇害者包括記者和(地方選舉的)候選人在內。這些都是知名人物,死亡人數必定還會增加。」

與蓋達(Al-Qaeda)組織有關的索馬利亞青年黨(Al-Shabaab)昨天宣稱犯案,他們昨天以汽車炸彈攻擊艾沙塞飯店(Asasey Hotel)後,闖入這家飯店。警官艾布迪(Mohamed Abdi)告訴美聯社,持槍的極端分子與安全部隊在艾沙塞飯店交火,4名槍手已遭擊斃。

   
英國希斯羅機場暑假大罷工 預估百萬人受影響
倫敦13日專電/中央社
計劃赴英旅遊的民眾要注意,倫敦希斯羅機場(Heathrow airport)4000名員工投票通過將在暑假進行罷工,預估將有超過100萬名旅客的行程受到影響。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參與罷工的員工包括關務人員、工程師與維安人員等。罷工日期為7月26、27日,以及8月5、6、23、24日共6天,剛好強碰英國學校放暑假的第一個週末,以及8月夏季銀行假期。

聯合工會(Unite)表示,罷工預料將會造成暑假交通大混亂。希斯羅機場方面則表示,機場有應對計畫,將會維持安全營運。

機場人員之前拒絕希斯羅機場加薪到18個月,平均漲幅2.7%的方案。工會指出,最低薪員工每人每天平均只有加薪3.75英鎊(約新台幣146元),引發員工不滿,經過8次投票後,決定展開罷工。

代表希斯羅機場4000名員工的聯合工會指出,罷工行動是基於員工對於同工不同酬,以及機場執行長霍蘭德凱伊(John Holland-Kaye)的「鉅額」薪水感到憤怒。

霍蘭德凱伊去年獲得加薪103.2%,薪水從2017年的209.7萬英鎊,暴漲到去年的420萬英鎊。

機場呼籲工會回到談判桌上,解決薪資爭議。機場方面表示:「我們願意給予70%以上第一線員工4.6%的薪資漲幅。」他們也表示,儘管罷工發生在全年最忙碌時段,將能維持飛機正常起降。

機場聲明:「我們將會和我們的航空公司夥伴合作,把對乘客的困擾降到最低,讓他們享受應有的暑假。」

「電訊報」報導,6天罷工預料將影響超過100萬名旅客。

英國運輸大臣葛瑞林(Chris Grayling)表示,他沒有被要求涉入,因為這完全是私營公司希斯羅機場自身的事務,但他指出:「不論爭議的是非對錯,他們試圖在一年中最繁忙的時間,打亂民眾的暑假,這無法合理化。我希望工會在造成混亂之前能夠三思。」

國會交通委員會成員、保守黨議員達博爾(SteveDouble)表示:「打斷家族暑假旅遊計畫,並不是尋求別人支持你加薪的好方式。除此之外應該還有其他方法,我希望工會發揮常識,不要在一年中最繁忙的時間製造混亂。」

另一名委員會成員柯特斯(Robert Courts)則說:「試圖在繁忙時段癱瘓英國最大機場,造成旅遊大混亂的舉動,會被視為在英國大眾臉上打一巴掌。」

希斯羅機場去年在7月最後一個週末共有26萬1909人次出入境。

   
西班牙奔牛節8天跑完 共8人遭牛頂傷
西班牙班普羅納1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西班牙北部班普羅納市(Pamplona)知名年度聖佛明節(San Fermin)奔牛活動今天結束,最後一天再添3人遭牛角刺傷,使得今年為期8天活動總計8人被牛角頂傷。

法新社報導,今年遭牛角刺傷而住院的參加者當中,有一名美國人是在自拍時頸部遭刺。

衛生單位表示,今天受傷的3名男性有2名為27和30歲的澳洲人,和一名來自馬德里的25歲西班牙人。他們是被一頭重達半公噸、名為「拉波內洛」(Rabonero)的鬥牛頂傷,受傷部位包括腋下、手臂和腿。

拉波內洛是本屆奔牛節使用的6頭鬥牛中最重的一頭。牠今天在開跑後不久便脫離牛群,並開始沿途攻擊人。落單的鬥牛較容易失去方向,而開始朝人頂撞。

活動使用的鬥牛來自西班牙西南部塞維亞省(Seville)知名鬥牛牧場繆拉(Miura)。今天牛群以2分45秒速度跑完從圍欄到市區鬥牛場的路程,全長848.6公尺,途經這個中古城市狹窄蜿蜒的道路。

今年除了8人遭牛角頂傷,另有27人在奔牛過程中因骨折或擦傷而送醫。

   
垃圾危機/全球垃圾大戰 五招解危機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垃圾危機一觸即發,人類能用什麼方式化解?新科技和改變社會行為或許是解決之道。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人類一年製造出約20億噸的固體廢棄物。原本許多垃圾是透過出口到法規寬鬆的國家掩埋或焚燒,但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愈來愈多新興國家對洋垃圾說不,「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成了各國當局首要任務。彭博資訊指出,新科技和改變社會行為,或許有助降低人們對圾垃掩埋場與焚化爐的需求。以下為世界各地的企業、地方政府及新創企業因應垃圾問題的方法。

分類

人人在家先做好垃圾分類的理念並不容易落實,這也是為何很多垃圾最終交由低所得開發中國家處理的原因之一。

不過,科技進步已提高垃圾分類的效率。芬蘭赫爾辛基ZenRobotics公司已開發出一種能在垃圾傳送帶中找出木材與金屬的機器人,瑞典NSR AB公司採用的近紅外線光則可辨識不同類型的塑膠。

清洗

新加坡Impetus Conceptus公司的數據顯示,日本與歐洲的回收率高於東南亞國家,原因是當地民眾會倒出瓶瓶罐罐中的咖啡、洗髮精等液體,並清洗這些可回收的資源。星國的塑膠回收率只有4%,其餘都成為垃圾。

細菌分解塑膠

星國Taraph科技公司透過細菌或有機分解的方式來處理垃圾問題,該公司運用天然酵素分解塑膠,再將這些物質轉化成化學產品。若將塑膠瓶轉化成單乙二醇,價值立刻漲為10倍,Taraph預期五至10年內這項技術可望商業化。單乙二醇一般由煉油廠生產。

尋找替代品

世界各國的新創公司與企業都在尋找塑膠替代品。如今有愈來愈多人使用紙吸管,食品盒與拋棄式餐具由穀物與甘蔗渣製成。在多國祭出禁塑令的情況下,超市業者也正在尋找包裝生鮮食品的替代方案,越南有些業者甚至以蕉葉包蔬菜與肉。

RWDC Industries公司亞太部門總裁蕭兆丹(音譯)表示,廠商花幾秒鐘就能製造出塑膠,消費者使用幾分鐘,但這些塑膠卻須幾個世紀才能分解,「我們為何要生產這種無法分解的拋棄式產品?」

不再製造無法回收的垃圾

最佳方式是人類不再製造任何無法回收的垃圾,這也是日本德島縣中部山區小鎮上勝町居民追求的目標。上勝町力拚到2020年能不再有任何廢棄物產生的目標。目前正在推動一個實驗計畫,要求洗衣精廠商在鎮上設立服務站,讓當地民眾可自行填裝洗衣精。

   
Netflix &UNIQLO商業新物種生存之道
終結百視達的數位新物種-網飛 (Netflix),以靈活的策略調整,有效回應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且Netflix設計出新的服務流程與模式,讓平台所提供的內容更加貼近個別使用者的偏好。

拯救巴黎獨特人文景觀「綠色舊書攤」
約有兩百五十家書攤(或稱為「綠色舊書攤」)沿著美麗的塞納河沿岸占據著指標性的綠色攤位,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露天書店」。這些綠色舊書攤是巴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