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聯合報社論/政黨輪替不放棄,只是任務更艱鉅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11/27 第560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一直補破網,好看嗎?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政黨輪替不放棄,只是任務更艱鉅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監督制衡 不能靠人治
民意論壇 侯康贏的策略:前提與條件
蔡執政瀕戰 賴能和平?
年輕選票 再度成大選關鍵
金馬60關鍵字:幫助他人
十二歲影后 是福是禍?
遠離叫我們過鬼節的政黨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感恩節的思考
外長會面 韓日聯合 中韓關係回不去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一直補破網,好看嗎?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藍白合最後拉鋸日,行政院並沒閒著,忙著補破網。院會當天拍板所得稅減免方案:基本生活費調高六千元,免稅額和標準扣除額各調高五千元,薪資特別扣除額調高一萬一,伙食費免稅額每月調升六百。看起來項目不少,但你有感嗎?

基本生活費調高六千,在一個四口之家,以五%稅率計算,一年報稅不過省下一千兩百元。以台灣物價上漲的速度,家庭每月增加的食物開支,都遠遠超過此數。行政院端出這種方案,連臨渴掘井都談不上,又安慰得了誰?

蔡政府沒能力幫大家提高所得,卻不斷用補貼、減稅來轉移人民的痛苦,其實是無能政府的遮羞伎倆。民眾想要的,是荷包變得更充實;但政府所做的,卻是幫大家的口袋縫補丁,完全搞錯方向。

諷刺的是,如果不是大選在即,如果不是在野黨猛攻青年低薪的議題,蔡政府連這樣的破網都懶得補。今年全台有近半數年輕族群不必繳綜合所得稅,因為他們的年收入不到四十二﹒三萬元,大家都是「窮忙族」,如果還沒「躺平」的話。經過行政院這次的「德政」,明年不必繳稅的年輕人就更多了;因為根據新的所得稅優惠方案,年所得不到四十四﹒六萬的人都不必繳稅。

蔡政府最近排山倒海地推出了各式補貼救濟,看似體貼,其實是在剝奪年輕人納稅的能力。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政黨輪替不放棄,只是任務更艱鉅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藍白合破局後,總統選戰形成三足鼎立之局。雖然對六成期盼政黨輪替的主流選民來說,藍白不合,殊為遺憾,然這也意謂總統、立委選戰已進入全新階段。要繼續推動政黨輪替,捍衛民主憲政,維護台海和平,藍白任務更形艱鉅,兩黨該競爭的地方競爭,但可合作的地方仍應合作。

近八年的諸多政治與政策亂象,皆因民進黨取得總統勝選、立法院絕對多數後,一黨獨大下的恣意妄為。在野黨就算有心監督,在席次不足情況下,也只能徒呼負負。更何況,上屆立委選舉結果,作為最大在野黨的國民黨,不僅席次輸人,戰力也顯不足。民眾黨、時代力量則在缺乏在野合作共識下,對於執政黨的制衡,明顯備多力分。

然而明年大選,不論總統選舉結果如何,立委選舉很有機會創造國會新局,從而改變台灣未來政治面貌。國民黨區域立委選情較上屆略為樂觀,不分區名單也較上一屆理想;民眾黨以新興第三勢力之姿崛起,初估亦可望斬獲較上次更多席次。保守估計,「三黨不過半」應可預期。

因此,雖然總統選舉,國民黨、民眾黨各走自己的路,但兩黨必須認清,最大的對手不是白或藍,而是民進黨以及結合黨政資源的「綠色國家機器」。如果藍白彼此把對方當成主要對手廝殺,只會徒耗戰力,讓民進黨漁翁得利。

當然,從各政黨的基本盤看,選舉結果不容樂觀,民進黨挾龐大資源,國會「第一大黨」地位不易動搖;但選戰過程千變萬化,任何情況都不是「絕對不可能發生」。尤其各方對民進黨的揭弊行動仍在持續中,而賴清德的支持度也無法提升甚至微幅下降。立委選情,綠營走低、非綠走高,應非不可能任務。

客觀來看,政黨輪替仍可能在三種情境下達成:一是壓低賴蕭配得票率,讓侯康配或柯盈配勝出;只是在現有選民結構下,要打破綠藍白的天花板和地板還有很大努力空間。二是集中非綠選票,也就是產生棄保效應,選票集中侯康配或柯盈配;不過藍白基本盤選票很難徹底轉移,只能寄望精準操盤與明智選民。三是賴蕭配勉強獲勝,立委卻慘敗,且國民黨席次過半,或藍白聯合過半,民進黨被迫釋出組閣權;但閣揆任命無須立院同意,民進黨不會放棄,然在野陣營仍有較大能量制止獨裁濫權。

無論上述三種情境是否可能,可斷言都不會在藍白自相殘殺下發生。一旦藍白惡性競爭,就只會令民眾感到厭惡。如此,不僅侯康配、柯盈配都只是「爭第二」,立委選情亦將受累,無助於促成政黨輪替,並且限縮選後合作機會。

藍白合破局,柯文哲仍期望立委選舉和立院正副院長選舉合作;但侯友宜質疑藍白合作六點協議,可以說這一點不要、其他的要嗎?國民黨中央則嚴禁柯盈與民眾黨不分區幫藍營小雞站台,但區域立委等部分仍可合作。由於總統選舉和不分區變成競爭關係,國民黨畫禁區可以理解,而柯文哲觸角被斷走不出去,也是必付的代價。但令人憂心的是,選舉過程擦槍走火機會很多,攻防之間難免會有齟齬。加上藍白合談判期間,雙方累積不少負面情緒,這些都可能在選戰過程中爆發。因此,兩黨應該自我節制,禁絕「藍白鬥」。唯有如此,政黨輪替的目標才有可能達成,未來也才有合作空間。

如果藍白能夠分進合擊,將反綠的餅做大,不僅兩黨聯手在國會席次過半可期,翻轉賴蕭配領先格局,也非不可能。藍白總統合作破局後,兩黨任務更艱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與合作。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監督制衡 不能靠人治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喧囂一時的「藍白合」雖失敗收場,總統選舉重回各擅勝場,但過程中雙方協議聯合政府職位安排的模式值得我們關注。柯文哲事後曾表達他對於「分配」部會的觀點,未來如果勝選,政府中「凡是監督制衡的(部會)我要」,例如「法務部、財政部、金管會、NCC等單位,民眾黨要管人監督的單位,這是最大原則。」

柯文哲對部會職能認知顯然與政府體制設計有些落差。他要求政府特定部會的表面理由是「不相信國民黨」,不過實際上卻與他過去擔任台北市長的經驗有關,因為「議會完全沒有辦法監督市政府,只有裡面才有辦法監督」。柯文哲的實務經驗點出當前民選政府行政權獨大,已到了體制無法制衡的地步。

台灣行政獨大的問題同樣獲得立法院長游錫□的回響。他最近曾道出感慨:「期待有一天台灣能夠成為一個國會至上的正常民主國家。」的確,如果政府行政專權,就會讓首長選舉成為一翻兩瞪眼的賭局。選民若誤選領導者,國家發展甚至有失控的風險。

我們細觀政府體制,其實對吏治與政策執行具監督能力的單位還不在少數;監察院、審計部、法務部各級檢察署與政風單位,乃至國發會的管制考核等皆是,而立法院與媒體則在日常政務的監督亦不遺餘力。可是,柯文哲仍點名要掌控「監督制衡」的部會,說明政府治理「官官相護」的官場文化,已凌駕「各司其職」的原始設計。

政府雖有各類監督機構,但被社會詬病功能不彰。以監察院為例,我們屢見高官敗績壞事,卻看不到類似過去監委陶百川彈劾行政院長的決議。最近審計部報告稍有提及舉債支應特別預算問題,不僅行政院不理睬,連監察院也未見聲援。社會譏諷監察院是應裁撤的「蚊子院」並不是沒有理由。

至於立法院對自己職權「網開一面」,也是造成監督行政不力的原因。近年來立院審查預算從未如期完成,而基金預算更要拖到6月。立法院容忍立法怠惰,卻大開預算法方便之門;縱使立院未如期完成預算審查,政府運作依然如常。更荒謬的是,行政院違反經常與資本門支出界限,破壞公債法紀律要求,連續八年編列跨年度特別預算,立法院卻照單全收,以至於被社會抨擊是行政院「立法局」。

除了院級功能失靈外,部級單位的問題更是罄竹難書。社會對司法正義與政府管制傳播媒體的公正性早已失去信心,然而我們從未見執政者的反省誠意。如今多數人的感受是,官場固有的「戒石銘」警語早被拋諸腦後,剩下的只是奉承黨派上意的諂媚。

大家今天看到國家資源濫用,財政紀律蕩然,官員偏頗決策等諸多惡例,政府體制卻無制衡能力。於是,社會遂有政府清明運作最重要的是「用對人」這樣的結論。不過,縱使政府失靈,柯文哲過度簡化部會成為僅有監督制衡職能,以為只要他指派人選就能解決弊端的想法亦太過單純。

其實,屬於機構管理型部會原本就負產業發展之責,主管機關「監督」企業也要輔導產業健全發展,所以產業的發展與監督相互為犄角缺一不可。就以被提及具監督職責的NCC與金管會為例,前者組織法開宗明義宣示「促進通訊傳播健全發展」與「提升國家競爭力」,而金管會亦要求金融機構與市場的「健全穩定與發展」。顯然這兩機構就不能僅以監督防弊的角色定位。

政府運作失靈是治理出現狀況,而其根本原因在於資訊不對稱造成的代理人問題。政府組織雖然建構監督制衡機制,但「贏者全拿」的民主制度卻無法保證施政品質。在民智已開的時代,我們與其期待全能政治人物大公無私的犧牲奉獻,還不如讓政府資訊透明化,由全民監督政府,才是解決行政權獨大問題的王道。

   
民意論壇
侯康贏的策略:前提與條件
馮國豪/退休大學教師(屏縣潮州)/聯合報
藍白合破局後,甫被提名為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的趙少康登記首日就語出驚人說,按照民調看,賴清德民調支持度一直維持卅五%,把柯文哲的支持度打到廿%以下,國民黨拿到四十五%就贏了。

然而趙少康的說法可能成真嗎?柯文哲得票率真的會被打到廿%以下嗎?如果柯文哲支持度在廿%以下,國民黨就能贏嗎?筆者認為這麼說法可能有三個假設:

一、賴清德支持度一直維持卅五%不會變動;

二、柯文哲與侯友宜支持度目前都大約在卅%上下(以最近期間美麗島、東森民調看),柯文哲的支持度被打下來後,僅有少數支持者會將選票移轉給賴清德,而多數選票移轉給侯友宜;

三、柯文哲守住的廿%是年輕選票,這些票本來就不會投給侯友宜,柯文哲會守住這些票,不會轉投給賴清德。

但以上假設可能存在一些問題,讓趙少康「贏的策略」未必這麼樂觀。

首先,柯文哲的選票本來就有淺藍或淺綠,最近美麗島、東森的民調顯示藍營選票確實是逐漸歸隊(國民黨支持者支持侯友宜從六十五%增加到八十%),但未來淺綠選票是否會回歸投給賴清德,這還是有可能的。

其次,柯的鐵粉確實是年輕選民居多,這些選票不會投給藍,但如果他們發現柯沒希望,會不會轉投賴清德,幫「阿北」報「老鼠冤」?我想這也是即使藍白合破局國民黨也堅持對柯、郭不口出惡言的原因。

第三,賴清德的支持度會不動嗎?當柯的勝選機率越來越小時,這些不滿藍白合破局,而認為是國民黨責任的支持者,就可能轉到賴清德身上。

因此我認為趙少康的說法至少還應該加上兩條件,才有勝選的希望:

一、國民黨盡可能不要對柯文哲與郭台銘口出惡言,同時支持柯、郭的理念與幫柯、郭實踐好的政見,盡可能爭取柯、郭支持者轉投「侯康配」。

二、柯的支持度要打到廿%以下,但又最好不要低於十八%,最低不能低過十五%,否則年輕選民認為柯文哲當選無望,就有可能轉而投給賴清德。

如果以上三假設與兩條件同時存在,「侯康配」或許還有贏的希望,否則要打敗賴清德還是一個艱鉅的任務。

   
蔡執政瀕戰 賴能和平?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聯合報
最近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宣稱,大陸單方片面關閉兩岸溝通的大門,若其當選將「成為兩岸交流的機會」。先前賴也宣稱「一中原則才會帶來戰爭」。若再檢視賴的兩岸論述及路線,如主張「務實台獨」是「維持現狀」、「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標籤化「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默認「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致中華民國喪失兩岸互動的和平緩衝器角色及作用。

馬英九執政期間,兩岸基於「九二共識」展開「大交流、大合作、大協商」,也基於「外交休兵」默契及和平發展共識,並無兵凶戰危之嚴峻情勢,台灣享有經濟、外交、安全及和平紅利。蔡英文總統雖提出「維持現狀」,但卻否認「九二共識」,遭遇中斷兩岸協商、雪崩式外交壓制、圍台及鎖台軍事威懾、經濟制裁等報復手段。

賴雖稱遵循蔡兩岸路線,但「務實台獨」比「維持現狀」更激進躁進。恰恰相反是,「堅持台獨才會帶來戰爭」,悖離「九二共識」作為重啟兩岸對話及協商基礎,始誘發外交壓制及武統威脅。陸不僅回應賴「顛倒是非、癡人說夢」,並提及兩岸協商對話機制停擺,乃因民進黨政府「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

若堅持「務實台獨」立場,兩岸協商對話則無從談起。賴自稱其當選最能維持兩岸和平,其政策邏輯實在超出一般想像。當陸批判賴是「不折不扣的『台獨工作者』,是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其當選可重啟兩岸對話與協商之說顯悖離事實。若蔡主張「維持現狀」,提出依據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處理兩岸事務,尚無法緩和兩岸螺旋敵意,更遑論主張「務實台獨」。且蔡在身分認同上保持模糊性,其政府有官員倡議「兩岸關係是兩岸關係」、「兩岸關係非外交關係」。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之兩岸路線奉行尊馬路線,利於啟動兩岸對話協商及和平發展,包括認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反對一國兩制;對「九二共識」之立場從戰略模糊邁向戰略清晰。至於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則倡議「兩岸一家親」,宣稱世界上沒有「兩個中國」,表示「瞭解與尊重」大陸對「九二共識」的堅持,提出戰略模糊的兩岸論述及路線。

檢視藍綠白政黨的兩岸論述政治光譜,侯康配須提出有別於賴蕭配主張的「台灣事實上已是主權獨立國家」、「務實台獨」訴求,應戰略清晰表述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始能鞏固泛藍尤其是深藍基本選票,並積極拉攏中間選民,達成選票極大化目標及執政維持兩岸和平發展。

侯闡述「九二共識」立基於憲法精神,而非是受到大陸統戰「隔海唱和」或認知作戰的「親中賣台」。柯呼應大陸「兩岸一家親」、定位「兩岸非國與國關係」、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瞭解與尊重大陸堅持「九二共識」,以此展開兩岸城市交流尚可達標,然用在全面性重啟兩岸對話協商、外交休兵及降低兩岸軍事對峙等,則尚未能達標。至於賴的兩岸論述及路線,充滿邏輯矛盾性及危害性。

台灣政治實踐已證明鐵的事實,馬執政兩岸和平發展,蔡執政兩岸瀕臨戰爭風險,不辯自明。選侯康或選賴蕭,難道不是「和平」與「戰爭」的抉擇嗎?

   
年輕選票 再度成大選關鍵
衣冠城/退休大學教師(台北市)/聯合報
藍白合破局,各自推出正副總統參選組合。在「三腳督」的格局下,小黨缺乏資源,如果路線又不明確,必然是遭到瓜分的命運。目前民眾黨基層組織薄弱,最大的資本是都會選民和年輕族群。對兩大黨而言,誰能挖走民眾黨的年輕與都會選民,將會是明年大選致勝的關鍵。

國民兩黨都有組織老化與執政包袱的問題,尤其是選民結構對國民黨最為不利,缺乏年輕人的支持。許多人認為是缺乏培養年輕人的從政管道,以致未得到年輕選民的青睞。這固然影響了一些年輕人對政黨的觀感,但畢竟有志從政的年輕人有限,所以問題不在於年輕族群在該政黨能否平步青雲,更重要的是能否貼近年輕族群切身的議題、信仰的價值與全新的視野。

年輕族群對民眾黨的支持,不完全是因為柯文哲靈活便給的語言風格,而是強調包容、永續的觀念頗能吸引年輕人認同。例如柯文哲強調財政紀律、世代公平的福利政策等等,固然是否在他台北市執政期間具體落實也有問題,但這樣的理念給年輕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國民兩黨自恃有豐厚的行政資源或綿密的組織人脈,加上執政時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對於年輕人的訴求愈來愈不關注,或缺乏回應的能力。

現在所謂的千禧世代或Z世代,基本上都成長在一九九○年代後全球化快速發展的年代。人員、資訊、商品流動更為便利,再加上新型態的媒體與溝通工具的出現,他們無論有沒有跨出國門,都取得比上一代更多更即時的資訊,也很容易與遠方的陌生人建立情誼或進行辯論。他們的自我認同與關心焦點與上一代有了很大的差異。瑞典一位少女在全球各大城市掀起一波環保的抗議怒潮,足可代表這個世代的訴求。而愈來愈多國家舉行同性戀大遊行或性別平權運動(#MeToo)席捲全球。

新一代的身分政治更加多元,國族認同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不再是全部。最近在全世界因為同情加薩人而掀起的反以色列運動,在美國也不乏新一代的猶太人對內唐亞胡不滿,這與他們父祖輩對以色列的盲目支持完全不同。

我認為新世代更加關注於平等、正義與永續議題,放在台灣,具體而言就是居住與工作條件的正義、族群與性別的包容平等,以及民主生活與自然環境的永續三大方向。選舉將屆,兩大黨再去找年輕從政的樣板已經吸引不了年輕人,重要的是趕快提出符合平等、正義與永續的政策,才能抓住全球化世代的年輕人。

   
金馬60關鍵字:幫助他人
李淑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聯合報
前天的金馬六十頒獎典禮,亮點不斷、精彩感人,從開場影片穿梭虛實的演出,說明電影記錄時代演變的各種樣貌,金馬六十的關鍵字是:幫助他人。

被台灣電影人形容為「像月亮一樣存在」的北野武導演,頒發新導演獎時,兩度拍拍得獎者「年少日記」導演卓亦謙的肩膀,最後雙手還很自然地扶著卓亦謙的肩膀,像是傳達勇氣與鼓勵,讓新導演登上世界舞台。

獲得最佳導演獎的蕭雅全導演,傳遞侯孝賢導演的精神:「你要跟我道謝就去幫助他人」,因為「道謝是有重量的」。

最佳男主角吳慷仁立志成為「幫助其他人的演員」,不忘感謝月初逝世的陳慧翎導演。生命與電影創作都是一路累積,豐厚彼此生命。

正如十二歲金馬影后林品彤的得獎感言:「繼續加油、保持善良,事情會愈來愈好!」

   
十二歲影后 是福是禍?
李基福/教育工作者(嘉義市)/聯合報
今年的金馬獎由十二歲的林品彤以《小曉》拿下最佳女主角,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影后。相較於拿下最佳男主角的吳慷仁,兩人的人生歷練相差了一大截。

吳慷仁小時候父母親離異,所以從國中起便開始打工貼補家用,他做過工地臨時工、餐廳服務生,還擺地攤、當過調酒師,這些人生歷練讓他看盡人間冷暖,因此在詮釋劇中角色時,都十分到位;不管是《一把青》的郭軫,又或者是《我們與惡的距離》裡頭的人權律師,都看得出吳慷仁在戲劇表演上的爐火純青。

至於十二歲小小的年紀,接觸的人事物終究有其侷限,甚至還未體驗過人心險惡、未經歷過重大挫敗的考驗,因此即便是天生具備了演藝細胞,被金馬獎這麼重大的光環罩頂,對林品彤而言真是絕對的好事嗎?

正如導演李安所言:「現在不能誇獎她太多,我希望她少拍一點,多受點教育,慢慢培養」。希望這語重心長的叮嚀,史上最年輕的影后林品彤聽進去了,而後能在演藝圈繼續發光發熱,帶給觀眾更驚豔的作品。

   
遠離叫我們過鬼節的政黨
林興寧/公(彰化市)/聯合報
政治人物常以天使姿態做魔鬼之事,甚至天使與惡魔纏鬥不休,也可能慢慢變為同類。郭柯只顧一味醜化對手,時間久了,自己難免也成了魔鬼。像藍營先後用再清楚不過的協議,以民調決勝負,口口聲聲「為國為民」的兩人,竟然輸不起說翻臉就翻臉,就不是一般正常人能做的。

還有郭柯常用來自我標榜如「光明磊落」、「公開透明」的話,對照兩人多次密會,最後設局並羞辱藍營三大咖的戲碼,豈不諷刺?當然天道好還,最慘的是柯文哲一心推銷內閣制,也說好共組聯合政府,民眾黨「主責監督制衡」,最終為總統美夢仍想以蛇吞象,弄得藍白分手後民調下挫、同志內訌、出走。

倒是國民黨對柯一讓再讓,甚至有誠意到連關乎誰正誰副、自己所提的內參民調,都承認略遜一籌。請問以曾有或現有政黨的道德水平,如果這算魔鬼,大概從頭到尾,台灣都是在魔王撒旦的掌控下了。

至於藍白整合破局,面對六成想政黨輪替的選民,綠營除了一貫擅長的挑撥對立與製造仇恨,嘲諷「將感恩節弄成萬聖節」、「國家怎能放心交給這種人」,還能做什麼?八年來各樣敗行劣跡,尤其草菅人命的疫苗問題,難道台灣未來,就該交給一天到晚叫我們過「鬼節」的政黨?

權力造成腐化,危害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當天使已成傳說,眼前各路參選正副總統人馬,誰能讓我們離惡遠點,難道還不夠清楚嗎?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感恩節的思考
林一平/聯合報
最近感恩節,收到許多賀卡。台灣人慶祝感恩節,又逢總統選舉,大家應該和和氣氣,發揮吃火雞的精神。感恩節對美國人意義重大,當日必備火雞大餐,但根據考證,一六二一年吃的是鹿肉而非火雞。火雞是海爾(Sarah Josepha Buell Hale; 1788─1879)在她的小說《諾斯伍德》(Northwood))提及後,才變成感恩節大餐的主菜。海爾創作最有名的詩作是《瑪麗有隻小羊羔》(Mary Had a Little Lamb),所有美國人都曾讀過。

火雞是我小時候很熟悉的家禽,當時住在雲林縣貧瘠的麥寮鄉下,家中養了價格便宜的火雞,我天天在火雞群廝混,學火雞叫,維妙維肖。台灣的火雞肉比雞肉便宜,「嘉義雞肉飯」的食材就是火雞肉,價美物廉。台灣最早的火雞可能於一六二四年後由荷蘭人傳入,而今日的台灣火雞主要來自美國進口的火雞蛋所孵化。

美國火雞是北美野生的鳥禽,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曾寫信給女兒,認為火雞比白頭鷹更值得尊敬,美國的國鳥應該是火雞,而不是白頭鷹,但是大夥都覺得火雞蠢蠢的不會飛,還是選擇白頭鷹比較明智。於是白頭鷹在一七八二年成為美國國鳥。其實北美野生火雞是會飛的,馴養後才飛不起來;即使是我麥寮老家的火雞,逼急了也會飛。

有趣的是,每年的感恩節,白宮會赦免一隻火雞,根據已有的照片檔案,這個傳統似乎源起於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十九日,甘迺迪總統(John Fitzgerald Kennedy; 1917─1963)赦免了第一隻火雞,不砍雞頭,說:「我們讓這隻火雞繼續走下去吧(Let's Keep him going)。」甘迺迪沒有機會赦免第二隻火雞,因為過不了幾天他就被暗殺了。

美國人好客,感恩節時會邀請單身朋友到家中共享大餐。我在美國念書時就曾躬逢其盛,被邀請吃飯。最苦惱的是吃火雞肉,主人好客,一定將最大塊的雞胸肉切給你,其實雞胸肉沒有雞腿好吃。不過感恩節大餐一定有用奶油烤過的玉蜀黍,這才是我的最愛。

旅居美國,娶妻生子後,自己也搞感恩節大餐,邀請友人共享。此時另有煩惱,因為火雞太大隻,一定吃不完,至少要一個星期才能將整隻火雞消耗完畢。這時太太就得使出十八般武藝,變花樣加工料理,天天以不同風味呈現火雞餐,讓我的體重直線上升。

在美國漂泊十年,深深感受到感恩節的團圓氣氛。記得某次感恩節夜晚,我抱著三歲的女兒,為她唸美國作家凱茲(Bobbi Katz; b. 1933)的童詩《感恩節的思考》:「我感謝擁有一個嗅覺的日子就是感恩節,你猜猜看,如果你不能嗅到,感恩節大餐會不會美味如常呢?我想不會。蘋果派烘烤的香氣,正在烤的火雞難道不是為了嗅覺嗎?只是為了味蕾?那是一種蔓越莓—肉桂—洋蔥的香氣!感恩節那天感謝擁有嗅覺。」我一邊唸著,女兒鼻子也嘶嘶有聲的吸著空氣,聞到了媽媽準備感恩節晚餐的美味。此時心中甚覺溫馨,感恩之情,油然而生。(作者為前科技部代理部長)

   
外長會面 韓日聯合 中韓關係回不去
劉順達/教(台北市)/聯合報
暌違四年多的韓中日三國外長會議,昨日在釜山舉行。上午先是韓國外交部長朴振和日本外相上川陽子會談,聚焦在慰安婦問題和聲討北韓武力挑釁。正巧,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從支持沙烏地阿拉伯,轉向支持韓國舉辦二○三○年世博會,因此韓日會談氣氛也融洽。

緊接著舉行的韓中會談,就顯得沒那麼熱鬧。一來,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先前告知韓方因有公務日程在身,不克參加聯合記者會和晚宴。二來,中共無法正面答應韓國要求約束北韓,及今年底或明年初習近平主席訪韓。三來,中共不會表態支持釜山世博會。甚至,韓國不滿杭州亞運後,中共不盡人道,將數百名脫北者遣送北韓面臨槍斃。

北韓於五月和八月兩度發射衛星偵察機失敗後,九月金正恩率領軍事專家親自訪問俄羅斯觀摩與學習,並獲得普亭允諾技術傳授,果然於廿一日深夜發射的衛星偵察機「萬里鏡一號」成功進入航空軌道。廿二日,北韓又突然向東海發射一枚飛彈,這一連串軍事挑釁,再次點燃兩韓軍事對峙。

隔著三八線板門店,兩韓不僅部署重兵,並且已大聲開口隨時宣戰,你死我活絕對不讓步。此刻,韓國特別需要中共掌控金正恩的蠢蠢欲動。韓國知道,中共和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始終包庇北韓違反聯合國決議案,不時發射飛彈。

中共則懷念親中又親北(韓)的前文在寅政府,一方面可以與金正恩保持親密,另一方面支持民主黨代表李在明。明年四月十日,韓國將舉行第廿二屆國會議員選舉,萬一尹錫悅政府得不到國會過半席次而敗選,等於人民投下不信任票,尹錫悅不僅會提早陷入跛腳,也可能遭遇提前下台的噩運。

看在中共眼裡,尹錫悅上台一年半以來,安保方面確實依賴美國和日本,不時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有意把中共冷落成次等地位。尤其,在民主黨至今不承認尹錫悅是總統的情況下,國會議員選舉成了關鍵。

中韓關係恐怕回不去了,兩韓情勢惡化也將嚴重影響到中韓正常關係,不進則退。

   
Fed降息=資金行情?
上周聯準會如市場預期暫停升息,全球股市歡慶,市場押注聯準會升息循環結束,但這會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嗎?10年期美債收益率衝到了5%以上,11月2日凌晨FOMC會議決定不升息,連續第二次決定將利率維持在5.25%~5.5%不變,這是22年來的高點,隔天美國就業報告公布後,美債反彈。全球貨幣政策迎來循環轉捩點,各類資產正發生巨變。

秋冬最in「美拉德」穿搭是什麼? 善用配件輕鬆就能時髦
春夏的多巴胺風格已經OUT,2023秋冬最有型的則是以棕褐色為主的「美拉德」(Maillard)穿搭!要能掌握美拉德的沈穩內斂,絕對要善用配件!包括BLACKPINK成員LISA、林心如、高圓圓、唐嫣等時尚指標人物,皆巧妙以CELINE棕色亦或深棕色標誌印花HÉLOÏSE包,輕鬆展現今年秋冬美拉德風的時髦穿搭。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