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思涵 │ 攝影:張智傑】 關於林懷民,我們似乎已太熟悉。小說家林懷民,犀利且充滿想像力;編舞家林懷民,嚴厲而深切。但,做為讀者的林懷民呢? | 6月初,《遠見》記者來到林懷民位於八里淡水河岸的家,四個36長格的大型書櫃,簡單區隔出客廳、臥室與書房。每層書櫃外緣,閒放些明信片、藥罐與手電筒,最下層堆疊雜誌與DVD。 或許是木色的關係,也或許是間層偶爾出現的佛像,站在林懷民的書櫃前,沒有求知深沉的壓力,反而非常平靜。 書櫃裡有老書如深紅皮,標楷體的《安娜.卡列尼娜》、外文書像《Bauhaus》(包浩斯),也有新書如宮崎駿的《折返點》。沈潛的時光,緩緩流動著。 林懷民65歲了,關於閱讀,可以「輕」,也可以「溺」,可以「走走看看」,也可以「交朋友」。他是怎麼讀書的?我們整理出他的四種態度,且看下去。 喜看《壹週刊》寫飲食男女 「我是張愛玲說的那種輕型知識分子(light intellectual;或作輕性智識分子),報章雜誌之徒,」一開場,林懷民便俏皮且得意的界定自己。 所謂「輕型知識分子」是張愛玲用來形容他的姑姑之詞,張愛玲與姑姑走得近,她形容常與文人深奧之書撇清的姑姑,有一種清平的機智見識,妙語如珠。林懷民說,他不是認真做筆記「閱」讀的人,常常是消閒時間的「悅」讀,有些讀過就忘,但記得清楚的也很多。 近年來,因為時間少,「愈讀愈簡單」:厚的、中文的經典較少讀,但報章雜誌則少不了,從書櫃上堆疊來自香港、大陸與美國的雜誌可窺一二,其中包括讓眾人跌破眼鏡的《壹週刊》。其實,林懷民看的重點是人物報導,「他們就連寫到處跟人家睡覺的人,也寫得津津有味,那是一種本事,」前陣子大陸作家章貽和的專訪,更被他形容是一絕。 最近一本讓林懷民愛不釋手的書是《巴黎人》。作者葛蘭姆.羅布(Graham Robb)寫過多部大受好評的名人傳記作品,包括《雨果》,通曉歷史,行文簡單流暢。新書中,羅布用二戰前的重要人物與事件傳述巴黎的故事。林懷民舉例,書中一段寫巴黎地鐵,發展地鐵的年代與普魯斯特是同時並行的,普魯斯特不出門,從來沒有坐過地鐵,但當他寫就《追憶似水年華》,既不是言情小說,又厚厚一本,地鐵上,竟然人手一本,許多人看書看到坐過站。 「我喜歡知道一些囉哩八唆的事情,裡面講左拉怎麼死掉、怎麼有小三,講他兩個小孩,講《波西米亞人》的歌劇怎麼出來的,都經過考證,走文筆調很light(輕鬆),非常有趣。」 旅途讀畢《追憶逝水年華》 雲門舞集每年幾乎有半年的時間,都在世界各地巡迴。林懷民每到一個國家,便閱讀當地的小說。而這習慣,從他自己去旅行的時候開始培養。「我在印度的時候,就在印度買書讀,出去才有時間讀點東西,回來沒辦法,所以我會『立志』在旅行中看書。」像是林懷民小時候一直爬不過的高山:《追憶似水年華》,前幾年,雲門到歐洲旅行六週,終於讀畢。 …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More | 【作者:王思涵】 有人說,1995年後是林夕的時代,林夕和黃偉文取代黃霑和鄭國江,成為新一代香港的兩大詞霸;也有人說,林夕是王菲、陳奕迅與張學友等A咖巨星的御用詞神;還有人批評,林夕的歌詞充滿一種宿命的無力感。 林夕詞作超過3000首,詞風自成一格,沒有煽情直白的哭喊,卻總能在迂迴留白處,精準寫出世道無奈,直抵每個人心底的情傷。但對林夕來說,歷經紅塵起伏,書是他的後盾,永遠談不完。當《遠見》提出採訪邀約,即便不是新書宣傳期,來台擔任評審的行程又緊湊,晚上8點半,林夕仍精神奕奕來到咖啡館,準備開講。 古裝單元劇 開啟他的閱讀欲 「閱讀很早就決定我人生的事業,但我不希望大家太功利地看閱讀,好像不從事文字工作,就不需要讀書,完全不是這樣。」 林夕認為,不同年齡看書,要有不同的策略。年紀輕時,不妨依自己的興趣廣泛閱讀;年紀漸長,不妨重讀過去自己有感覺的經典,「讀一本值得的,總比為了吸收新知或追趕潮流來得有意思。」 林夕的閱讀啟蒙與歷程,正是如此。 1974年,香港最熱播的電視劇除了金庸武俠劇,還有翡翠台的古裝單元劇《民間傳奇》,改編自中國章回小說與戲曲的故事,像是《鏡花緣》《釵頭鳳》與《聊齋》等,轟動全港,店家經常為了看戲而不做生意。 當時,就讀中學的林夕跟大伙一樣看得入迷。說也奇怪,本來對中文無特別興趣的他,從瀟灑炫目的武俠世界,還有抑揚頓挫的對聯遊戲中,漸漸喜歡上文言文,甚至自掏零用錢,買書來讀。後來還念了中文系,「竟是從視覺開始喜歡文字,說來有些膚淺呀,」林夕笑道。 也是從那時開始,他經常因為看書廢寢忘餐,給媽媽罵,被妹妹投訴,「不只是沉迷,簡直變了一個人。」 林夕回憶,雖然課內讀本不多,但他把可以看的明清小說全看盡了,包括三言兩拍與四大名著等。跌破大家眼鏡的是,中學時的林夕,最喜歡的竟是《三國演義》,而非後來影響他寫詞甚深的《紅樓夢》,「那時還是小朋友,《三國演義》鬥智,跟做作的《紅樓夢》比起來,有如偶像劇呀。」 林夕不只是對文字的興趣從電視劇開始,填詞也是。《民間傳奇》有回播放「蘇小妹妙對難新婿」的故事,蘇小妹是宋詞文豪蘇東坡的妹妹,才氣逼人;大喜之日,出了一副對聯的上聯,要準夫婿接了下聯,才可入洞房。折騰到半夜,終有了「閉門推出窗前月,投石衝破水底天」的經典對聯。 因為這故事,林夕開始找宋詞的詞牌來填,漸漸累積文學底氣,某次,高中中文老師搖頭晃腦,正在背誦李後主的詞時,突然忘詞,林夕巧妙接上搭救,「這種虛榮感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不過,林夕的閱讀喜好,隨著進入職場,愈發廣泛多樣。 問林夕現在到書店都找什麼書?他噗哧一聲笑了出來,一旁的助理連忙答腔,「什麼都找!每個角落都找!他在香港逛書店至少要兩個小時,那還是要叫他走,否則,他是不知道時間的。」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More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