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炭、探、嘆:聞聲看戲紅迷事

聯副電子報

【美麗佳人時尚電子報】不僅告訴你最新流行服飾與美容訊息,更要讓女人看見自己,發現世界!! 【文學點心屋】歡迎父母、老師鼓勵小朋友投稿,不管作文練習或心情日記都歡迎,讓小朋友有創作的成就感!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5/16 第4646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炭、探、嘆:聞聲看戲紅迷事
人文薈萃 芭蕉,海棠,風箏──紅樓探春

  今日文選

炭、探、嘆:聞聲看戲紅迷事
康來新/聯合報

寶玉聞聲尋人,從薔薇花架、梨香院落到杏子樹陰,逐步走出「悟」字這條路。家班女伶竟扮演起戲夢人生的啟蒙者……

爆炭晴雯:想起男演女的荀派戲

爆炭性子(平兒這麼說),天光名字(簿冊這麼寫),這就是驚人速度美的晴雯,「林花謝了春紅」的絕美即死太匆匆。

當京戲被奉為國劇、國劇每於國軍文藝中心演出的古早以前,我純因劇目吸睛,而「看」了場荀派乾旦程景祥(1935-2000)的《晴雯補裘》。要坦白招供,雖聞聲慕名而去,卻旨在一睹原著美到不行的晴雯會是個什麼樣。結果呢?姑不論扮相身段,單單是爆炭淪為可憐蟲的情境丕變,便使我殘念到如今。

以世情取勝的荀派紅樓戲,我無緣看到抱病登台的蔣桂琴(1952-1972)。雖錯過她絕唱而絕配搭檔的「尤二姐」,但此一絕美即死太匆匆的見證無疑已寫入台灣紅迷事件簿裡。此外,我倒是有幸躬逢復出而華麗首演的童芷苓(1922-1995)。國家舞台,簇新劇院,她的「王熙鳳」兩面三刀好犀利。

女看「男演女」、女看「女演女」的戲曲改編,女讀「男寫女」的文學原著,我這個女性粉絲雖聞知有限,但還是情不自禁想來個穿越文本超連結。

尋探知音:找到女演男的孟小冬

黛玉聞聲尋曲,既識得好文章,且美感震撼再學習。寶玉聞聲尋人,從薔薇花架、梨香院落到杏子樹陰,逐步走出「悟」字這條路。家班女伶竟扮演起戲夢人生的啟蒙者。可不是?且看紅樓劇目有《藕官化紙》、《梨香院》,國光劇團則《伶人三部曲》;甚至,《史記.滑稽列傳》之於優孟優楚,《新五代史》特闢「伶官傳」;還有俞大綱(1908-1977)老師的優人紅學。這種種,豈不耐人尋味?

《伶人三部曲》中的孟小冬(1908-1977),實有其人;「女演男」的藝術成就、「女與男」的異性戀婚;凡此,不僅富於性別想像及真假辯證的力度,而且,戲裡論及音樂唱腔處,更可視為《文心雕龍.知音篇》的絕佳註腳。女讀「女寫女」的「女性三部曲」(這是我一廂情願的命名),也就是安祈──1991年同行於紅樓之旅的好友,她先後個案為之的潘玉良(1895-1977)、歐蘭朵、孟小冬,我尤其為《孟小冬》叫好。當然也喜她編劇紅樓「女寫男」的創意,這男,當然不是寶玉等人,而是寫男更寫女的雪芹。安祈安排點睛之筆的雪芹開場,實開紅樓戲曲「後設」意涵之例;在我看來,還多少帶有同為「作者」的知音相許意味;如此「女寫男」,便與經典地位的越劇有所別。至於寶黛遊園而聞聲看戲《遊園》的互文穿插戲中戲,則仍可看成「伶人」啟蒙乃至先知的職能。

賞/嘆芳春:期待女女相惜相攜的新探春

女女相攜於演藝團隊的梨香家班,勢必扮男分工,便難免日久戲成真的假鳳虛凰情事;而古往今來,再讀時不禁女版「霸王/蝶衣」,又甚或《三個人兒兩盞燈》的聯想。女女之於女兒國的大觀園,更有探春:促成女女相惜於詩藝切磋的海棠結社、主導女女相攜於家政園務的銳意興革,證諸黛玉第一印象的「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探春真真是格調格局兼備的首長上上選;林語堂(1895-1976)《京華煙雲》的姚木蘭,蕭麗紅《桂花巷》的辛高惕紅,都相當程度原型於她的這種特質。

這次安祈再次挑戰經典顯學、國家劇種的紅樓京戲,至少已創下讓探春掛名挑大梁的全本新季錄。拜讀之下,特別觸動我的是:「女寫女」的天倫著墨,著墨於女子有行、至親難親的「芳心一點嬌無力」。

天倫著墨,見於〈好了歌〉是「兒孫忘不了」的父母癡心一面倒。癡心者,心智認知有病失準;演繹首例即是士隱失女思女而成疾的連環創傷;而最稱著例的,應數賈政癡極而氣極於不肖子的家法家暴。那麼,為人母的呢?趙姨娘另類的癡心之舉,導致和探春相互受挫雙雙敗的母女皆失格。除了侍妾/庶出制度的結構之惡外,遺傳出錯的不可思議,價值背道的無法共識,都是女女相違的關鍵。

重新再現探春,安祈添寫一對金環,環扣情節,還歸情分。物件作用,有如母女版的金鎖畸緣。母生女而贈女的環形黃金飾物,承載不離不棄、莫失莫忘的貴重緣分,卻是畸形變態為套牢的沉重;如此,又無異於簿冊圖文的風箏之線,縱使千里高飛卻是無所逃的牽絆。母女對鏡,一歌兩聲,兩聲兩唱,母女同一歌,一歌始唱終唱。眉似眉,眼似眼的肖而不肖好無奈。

無奈天注定的血緣,無力家傾頹的大局,歸檔於簿司的第二性,還在終身大事上特別居於弱勢。溫柔富貴鄉的芳春縱好,元迎探惜四姊妹的芳名用意,脂硯齋聞聲感知,卻是「原應嘆息」的哀矜不喜。安祈這次新編,割愛出家抉擇的惜春,以「虛應」元春、「配搭」迎春,來著墨探春之於「女子有行」「女有歸」的天倫互動。先是王夫人念念元春省親而難親、回宮三回首的往事,形同預告探春終局的遠嫁海藩、辭親三回首。女子有行女有歸,多係不能自主的捨己為娘家,也必然是遠父母兄弟甚且一輩子的身心難有歸屬感,迎春「個」案實具「群」性。說到此,不能不提戀婚自主的烈性司棋,抄園過程的劇力最高點:撞牆血濺,痛快一死,女奴何須淪為可憐蟲?新世紀亮相舞台的司棋,保有雪芹初心,可齊觀於晴雯的驚人速度美。

惜春的其人其事可割愛、「遊園」大觀的情節卻難捨。既然是女女相攜於園務興革,所以探春此番遊園,可比《牡丹亭》杜寶人等的下鄉「勸農」,是:「田」的營生農務多於「園」的抒情藝文;當然,「遊園」如是,仍不變探春詩情結社與世情理事集於一身的首要地位。當初男小說家寫女探春「芳心一點嬌無力」的海棠詩句,女編劇發揮盡致,她寫女女一行的遊園勸農,也情境迥異賈政、杜寶。花花草草聲聲唱,枝枝葉葉翩翩舞:「茉莉傅粉彩霞影」「柳葉編織提籃小」豈不女兒樂事我家院?(美白聖品名牌包呵!)

只不過,字裡行間的「糯粥荷葉桂花蒸」「嫩筍佳肴素筵清」,卻讓我這個女性粉絲情不自禁要來個出賣友誼大爆料,也就是安祈酷嗜西門町某鹹點的癡心之舉。沒錯,我們曾同行紅樓之旅,但不好意思,卻更常是女女相惜於美食切磋的──損友(好沉重)。

無論如何,2014年女演女的新版探春,一方面賞讚了芳華正好太匆匆的兒女青春,另一方面也嘆息了芳春去後路遙遙的家道難期。雖天倫著墨於女女相違,但新添金環和舊有而更來勁的綠蕉,仍透露了女寫女的正向訊息。

聞聲看戲紅迷事,讓我們欣然以待。


  人文薈萃

芭蕉,海棠,風箏──紅樓探春
王安祈/聯合報

我喜歡探春,拿得準,說得出,看得透,辦得來,抄檢大觀園時,只有她有肩膀,有擔待,直可稱職場女英雄……

立在芭蕉下的探春,一紙花箋,書簡相招,邀大觀園眾女兒,結詩社,詠海棠;遠方,風箏縹緲隨風,飛揚入雲天。

這是我編寫《探春》劇本時,時刻浮上眼前的形象,芭蕉,海棠,風箏,構成國光劇團這部新編戲的主要意象,而這是《紅樓夢》小說作者曹雪芹給探春的,我試著把它們搬上舞台──當然不是靠布景,而是融入性格,滲透肌理。

我喜歡探春,拿得準,說得出,看得透,辦得來,抄檢大觀園時,只有她有肩膀,有擔待,直可稱職場女英雄。而我更心疼探春,由才有志,卻有心無力,一如她所歌詠的海棠:「芳心一點嬌無力」。她的悲劇性,一來自大家族已趨沒落,二來自她的出身。探春是寶玉同父異母三妹,並非賈政正室王夫人所生,而是趙姨娘之女。庶出身分,讓她處境尷尬。按禮她必須尊王夫人為母,王夫人也器重她,但偏偏趙姨娘陰微鄙賤、人格卑下,不僅常和丫頭們扭打廝鬧,甚至還勾結道婆紮紙人詛咒寶玉鳳姐,三不五時的提醒探春「你是我腸子裡爬出來的」。這樣的生母,使探春的人生,蒙上如蕉葉般之陰影,而芭蕉自身之勁直、挺拔,則是探春的人品象徵。這部新編紅樓京劇以母女心結為主軸。

小說對趙姨娘著墨不多,這就給了戲曲編劇發揮的空間。我安排了兩度母女對鏡歌,讓這對母女對鏡回想初相認的那一刻。懷胎十月,母女早已相親,而在嬰兒剛生下那一瞬間,才初次相認。多奇妙啊,十月相親,此刻相認,日月為之屏息,星辰靜默不語,天地無聲,映照著母女們癡望兩凝神。嬰兒眼中的母親,溫潤如和煦春風,母親的喜淚滴落嬰兒唇,那滋味,深深銘記骨血中,然而,趙姨娘卻以骨肉血親關係牽起一條命運絲,步步相逼,緊緊纏繞探春,叮嚀她:「不離不棄,莫失莫忘」。欲逃難脫的探春,對鏡重理容裝,想要抹卻相似的眉,重勾另樣的唇,趙姨娘的糾纏卻仍如影隨形。

母女相牽,命運糾纏,小說裡具體的情節不多,我嫁接紐合了多重關係,與原著自是不合,但我努力以性格為出發點。例如我把海棠結社和後半的海棠花妖相聯繫,相對比。探春邀大觀園青春女兒吟詠海棠傾訴真情,然而隨著戲一路演來,竟是女兒悲,女兒愁,女兒血,女兒淚,千紅一哭,萬豔同悲。一株去歲已然枯死的海棠,翌年竟然死而復生,面對這株異常茂盛的海棠,分不清是榮是枯,是妖是媚,陰風冷月下花影幽魅,眾人面面相覷,猛然間「倏」一聲,烏鵲驚飛。導演意欲在眾丫環中,穿插幾位花精靈,以人擬花,服裝設計蔡毓芬與舞蹈設計蕭賀文,於此費盡了精神。舞台設計王孟超更找到一幅海棠圖畫,先製為整幅布幔,再剪碎成條,任其隨歌衫舞袖穿梭翻騰,好似大觀園藤蔓牽纏,又似人間難解的心結。

風箏是小說中探春主要的象徵,但舞台上該怎麼呈現呢?如果真演,劇場的高度一定會毀了扶搖直上的幻覺。我試著這樣處理:最後探春遠嫁時,行至江邊,依依回首,望不見大觀園春色斑斕,卻彷彿看見江畔有人放風箏,探春不自覺的發出祝願: 「扶搖直上九萬里,橫天攪開五色雲。願他沖破天一線,轉教紅塵俱清明。」 卻又不禁擔憂:「問他絲繩可掌穩?願他絲線長無垠。莫教他志未酬先折翼,莫教他枉嘆息此身終究不由人,欲飛終欠萬里風。」這段突出了風箏意象,隱喻探春的性格與命運,卻全出於想像,哪裡有飛鳶隨風行?哪裡有絲纏一線身?原來竟是親娘的呼喚,迴盪在風雨中的音波聲線,使探春心緒搖亂,混淆了視聽,竟似看見紙鳶騰空,縹緲隨風。我用此法將小說的風箏意象搬上舞台,而我想像此刻導演處理的表演,當是母女雙跑圓場與水袖的旋轉翻飛。

飾演探春的是黃宇琳,這部戲可以說是為她寫的。

我到國光擔任藝術總監以來,為魏海敏打造了王熙鳳、曹七巧、孟小冬、茹月涵、太真仙子,甚至歐蘭朵、豔后等一連串舞台新形象,但後繼旦行始終難求。是有幾株冷韻幽香,卻難綻放滿園芳菲。我想起晚清詩人龔自珍,曾寫詩懇求天公: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了,就是不拘一格這四個字,放眼整個台灣京劇界,必須不設限的努力邀約京劇小天后黃宇琳和國光合作。

宇琳在復興劇校時期即已嶄露頭角,1998年當時的團長鍾傳幸特別拔擢她和吳興國、曹復永兩位老師合演《羅生門》,而後宇琳在李寶春老師的「台北新劇團」鋒芒綻放,辜懷群老師還特別請青衣祭酒顧正秋大師教她《鳳還巢》梅派戲,顯然希望她從花旦花衫更趨近挑班青衣的雍容雅正。國光劇團邀宇琳合作也是有系列規畫的,先為她想到《春草闖堂》,這是最精采的一部花旦戲,在國家劇院呈現;而後我特別重新改編《全本百花公主》,讓黃宇琳展現了「文武昆亂不擋」的全面才華。去年我再邀宇琳主演郭小莊的成名作《王魁負桂英》,劇中有宇琳拿手的冥路鬼步,更有大段唱腔與細緻深刻的內心戲。歷經這一系列有心的規畫,黃宇琳的《探春》登場,與魏海敏的《王熙鳳》共成「紅樓夢中人」。登上紅樓家族,經過文學淬鍊,才能集貴氣與靈氣於一身。我相信所有觀眾都相信宇琳可以讓「敏探春」活起來。更何況,京劇天后魏海敏在演完三場大鬧寧國府的《王熙鳳》之後,還繼續在六月一日的《探春》裡特別助陣,率眾抄檢大觀園,與黃宇琳以及飾演趙姨娘的劉海苑(下午場)朱勝麗(晚場)三方鼎足角力,紅樓夢中人精采可期,宇琳在諸前輩對手戲刺激下,必能撐起台灣京劇大觀園。

●國光劇團2014年度大戲—紅樓夢中人《王熙鳳》、《探春》5月30日起在國家戲劇院、員林演藝廳、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等地演出,詳情請上國光劇團網站。


  訊息公告
輕鬆「落」英文 【眾文生活英語報】改版再送書!
【眾文生活英語報】慶改版!最實用的生活英語通通在這,豐富有趣的題材、嚴謹紮實的內容,搭配 MP3 訓練聽力,讓你天天進步!現在快訂【眾文生活英文報】,有機會獲得眾文 10 大好書!

在微醺的初夏 品味文學的烏日
仲夏時分走訪烏日,不妨當個風雅之士品酒話文學,到烏日啤酒廠就可以品嚐各類酒味小吃;拜訪隱身於鄉野中臺中最美的書店—羅布森咖啡書蟲房。炎炎夏日,來趟消暑又豐富心靈的小旅行吧!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