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歐來的樂手坐在廊道上彈奏曼陀鈴,觀眾隨興圍立。這裡是淡水古砲台附近一處丘陵上,宏偉落成的〈雲門劇場〉一角。  〈流浪音樂節〉分幾處場地,節目同時進行。 此刻外頭草地正下著滂大雨,煙霧迷漫。  然而,站在泥濘草地上的觀眾熱情不減,遙從印尼趕來的黑傘舞團,不為天候所動,堅持依原計畫演出。  我想起〈雲門劇場〉創造者林懷民,第一次看見他是返國不久,南海路的演出後台,他忽然舉起雙臂,禁止眾人的拍照。 他高聲的說:「請尊重,我們這是嚴肅的表演!」 那些伸出長短鏡頭搶地位的人,一時面面相覷─ 彼時因柯錫杰發表的舞台攝影的成功,舉凡演出皆成為攝影者不可抗拒的素材,場面失控。  我那時想:他如何斷定那群人出于隨便的熱情呢? 林懷民出生省籍高級官員之家,一個南部的詩禮傳統士紳的後裔,在美國唸書時,興趣從文科轉向舞蹈,受到大師瑪莎·葛蘭姆的啟蒙。  返國發表第一場獨舞以後,媒體熱烈報導,即成為音樂界許常惠之後的青年偶像。 若干年後,我有幸與他在夜的草地上隨興聊聊。〈我帶著電視攝影組,記錄雲門舞團的全省巡演。〉  說話動聽字正腔圓的林懷民,我感覺到他言詞親切之中,仍有嚴肅的骨子。 又數十年過去,雲門舞團已享有國際的名聲和榮譽。有一天我坐在車裡,遙望林氏穿著黑色T恤,在早晨陽光已經昇高的一條小街,踽踽而行,那孤獨的背影,瞬間我彷彿感受到一位傑出表演家的內心世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