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6日 星期一

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


【儂儂時尚電子報】提供各種多元的時尚知識及職場求生的技巧,讓妳成為工作領域裡最漂亮的粉領新貴!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不只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3/06第80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聖嚴法師法語:如果觀念正確,知道生老病死...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
˙推薦活動:法鼓山祈福皈依大典~~
˙焦點報導:勉青年找成就感 張善政蒞紫雲寺分享人生抉擇

 
【聖嚴法師法語】如果觀念正確,知道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現象,就不會怨天尤人。
| top |
■ 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

問:近年來,人們的消費觀念改變,許多人信用破產或背負了巨額債務,引發不少社會與家庭問題。這些為了提昇生活水準或個人品味的「需求」,是必要的嗎?

答:現代社會環境、消費觀念與過去不一樣,過去的人只需煩惱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的最基本需求。現在不同了,開門不僅僅七件事,還可能超過七十件,消費觀念完全改變了。

至於說什麼是需要的、什麼是想要的,確實很難釐清。但是從佛法的角度或是一個有生活智慧的人來看,一定會以「量入為出、量出為入」的觀點做為衡量標準。另外還會思考︰如果沒有某樣東西,是不是就不能生活?還是照樣能夠生活得很方便、快樂、自在?而有了這樣東西,是不是就會讓人看得起,或讓人覺得你很有地位、很神氣?若是如此,就變成了虛榮,表示這件東西並不一定是需要的。

問:現代人受到媒體宣傳的影響,「想要」的東西似乎愈來愈多。若是毫無節制或不自量力地過度消費,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答:現代社會以追求時髦,鼓勵大家不斷地消費,甚至鼓勵超出能力的消費。無論消費能力是否足夠,反正先買了再說。

這些流行的宣傳並不一定是對的。確實有些人有資格可以趕時髦,他們的收入高,有能力消費,可是大多數的人並沒有能力趕時髦。如果不顧自己的能力而盲從,那是非常愚蠢的事,打腫臉充胖子不但苦了自己,甚至連累家人。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過清貧的生活,只要有柴、米、油、鹽、醬、醋、茶就行了。畢竟現在的環境不一樣,我們要用新的標準,但不要因為虛榮讓自己的負擔加重,或連累到家庭,也不要浪費自然資源,這才是正確的消費觀。

問:現在十分流行一句話:「要對自己好一點!」似乎顯示花錢有理。法師,您覺得這樣的想法適當嗎?

答:自私自利的人只會想到自我,這種現象可以說和動物的本能是相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並不能說他不對。但是,動物也會為了繁衍而照顧後代。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不只在於延續後代,還在於能否回報社會眾生恩;這樣一想,就不會覺得賺錢應該只供自己使用,只顧犒賞自己,讓自己享受而已。

我們在自然界所取得的資源,是社會共同的資源,也是地球上每一個人的共同財產。既然你運用智慧、技術來使用這些資源,創造了財富,就應該分享給社會、後代子孫,因此要省吃儉用,不應該揮霍。

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福報,這包括個人的天資在內。譬如有些人天生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樣樣都很強,這樣的人比較容易得到財富。他不一定是靠節省累積財富,而是很輕易就獲得的,我們稱這種情況是有福報。雖然中國有一句古諺:「人找錢困難,錢找人容易。」但是人不只要有福報,還要會創造財富,才能累積財富。

像我的父母都是窮人,他們沒有想過要發財,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可能發財。但是他們有這樣的座右銘:「吃不窮,穿不窮,算盤不到一世窮。」也就是說,人若不能「量入為出」,而且沒有節制又沒有計畫,即使財富來了,也沒辦法累積下來。

問:人人都想要擁有財富,而且愈多愈好。難道有了財富之後,就真的沒有煩惱了嗎? 答:我從小就沒有錢,但是我從來不向別人借錢,我的辦法就是不用錢。如果有人向我借錢,我也只能幫他一點點,而且借了之後也不要求對方還。

有一次,我跟我的師父講,我在佛教界裡面是沒有信用的。為什麼呢?因為我沒有向他人借過錢,即使向人借錢也沒有人會借給我,因為他們知道我很窮,借了之後哪有能力償還呢?所以,我乾脆不向人借錢。

大家都希望財富愈多愈好,但是有了財富還要有計畫。如果用法得當,對自己、對他人、對家人、對社會、對全世界都有用;如果用得不當,反而害了自己。不是有這麼一句話:「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如果一個人喜歡追求時髦、揮霍無度,平日沒有養成勤儉的習慣,手頭愈養愈闊氣,一旦經濟狀況變差,生活就難過了。

所以,有錢、沒錢的時候都要節省,節省可以多結人緣。若是哪天變窮了,別人也會願意幫助你,扶你一把。如果是不知節省、揮霍無度,又不與人結緣,當你潦倒而流落街頭時,是沒有人會幫你的。

問:現代家長因為捨不得孩子吃苦,即使自己勒緊褲帶仍不斷滿足孩子物質的需求,讓孩子予取予求,認為這就是養育孩子的方法。法師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答:孩子變好或變壞,都是從教育開始的,不是給他錢就能解決問題。父母若是只知道給予孩子金錢上的供應,那是家庭教育沒有做好,孩子有可能會出問題。依我的觀察,有些父母似乎已放棄對孩子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認為給孩子多一點錢、多一點物質上的享受,就是盡了責任。這樣的想法是錯的,父母應該多關心、教育孩子,讓孩子能夠獨立自主、判斷是非,這才是對孩子負責任。僅僅給予金錢的滿足,勢必會出大問題。

所有教育的基礎都是從家庭開始,父母的身教、言教對孩子的影響最大。要引導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念,父母就必須從自己做起。我看到很多有錢人的孩子,他們書讀不好、人也做不好,徒然有父母給他們的種種資源,卻沒有好好地把握運用。

記得我小時候在佛學院裡有一位同學,也是個小沙彌,他的師父不識字,所以對他期望很高。他的師父有間寺院,靠著種田、做經懺來維持。這位師父把徒弟送到佛學院讀書,徒弟每個月都會寫信給他的師父,說住宿費要多少、吃飯要多少、學費要多少、零用錢要多少,其實我們在學院裡根本不需要用到錢。但是,只要他要多少,他的師父就給多少,甚至舉債都甘願。這個同學穿的、用的、吃的都很好,還常偷偷溜出去看電影、看戲,因此在學校經常被記過、申誡,書根本讀不好,最後還是被開除了。

僅從物質上滿足孩子的需求,甚至舉債讓孩子揮霍,這樣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因為人的欲望是沒有辦法滿足,也沒有止盡的。

-----摘自 出版《 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

法鼓山祈福皈依大典~

★什麼是皈依三寶∼
皈依兩字,從字面上解釋,皈是回轉,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賴。凡是回轉依靠,或皈投信賴的行為,都可稱為皈依,所以皈依兩字,也不是佛教之所專用。
小孩子皈投向他母親的懷抱,依靠母親、信賴母親,所以能有安全之感,這一安全感的產生,便是出於皈依的力量。因此,凡是由於皈投信賴而能產生安全感的行為,均可稱之為皈依。
★皈依大典專區
4/16 臺南分院、4/22 農禪寺、4/30 紫雲寺........詳全文

| top |

勉青年找成就感 張善政蒞紫雲寺分享人生抉擇

「不管你在哪個領域,我鼓勵青年們,在你的專業中努力耕耘,找到自己的成就感。」3月3日,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教授於法鼓山紫雲寺開講。歷任台大土木系教授、Google亞洲硬體營運總監、科技部長等職,張善政卸任後則歸返花蓮務農。他以自己轉換生涯跑道的經驗,與在場397名聽眾分享其生涯決策的關鍵思維,勉勵青年能勇敢跨出舒適圈,接受生命的挑戰。
......詳全文

| top |

 

 
法鼓山版權宣告/隱私權聲明/聯絡我們
加入法鼓山噗浪 加入法鼓山 twitter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版權所有 © 2012 Dharma Drum Mountain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