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當先生說「不生小孩就離婚」?我不想當媽媽......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上班族e周刊】不但有職場求生法則,更幫你補強不可不知的勞工權益,讓你成為內外兼修的快樂上班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12/23 第121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身而為人,誰不是同時渴望愛也質疑愛,自信也自卑,孤獨也幸福?
當先生說「不生小孩就離婚」?我不想當媽媽......

新書鮮讀
身而為人,誰不是同時渴望愛也質疑愛,自信也自卑,孤獨也幸福?
圖/有鹿文化
書名:《有春的日子》

內容簡介:有春,是有賰(ū tshun),是有剩,是surplus+,是有盈餘,是無論寒冬結束與否,都會有春天的日子!

身而為人,誰不是同時渴望愛也質疑愛,自信也自卑,孤獨也幸福?誰不是活得既挫折又歡樂?

從少女到女人,匍匐摸索自我成長的形狀。已婚成為母親,多次流產,一再嘗試人工受孕。摯愛的家人病危離世,失去心靈依靠的港灣。從鴻海集團轉戰文青雜誌,再從紙本經營到自創電商,事業磕碰。從未想過養貓養狗,卻邂逅可愛的浪犬「有春」。

對自己、對愛情、對家人、對工作、對生活,她領悟到「愛與關係」,有時是相「伴」,有時是相「絆」。聚合離散,緣起緣滅,憂傷也好,歡喜也罷,永遠無須對任何人事物,尤其是自己,追討究責。人生如若是由一連串日子編織成的傷春悲秋、歡夏喜冬,她願意毫無保留自己心底對生活的熱愛。

作者介紹:劉冠吟,苗栗出生,臺北長大。就讀景美女中、臺大中文系、臺大新聞所畢業。曾做過記者、公關、發言人,到接管文創雜誌第一品牌《小日子》,不論在哪一份工作,劉冠吟都樂於與文字為伍。

搶先試閱:〈記憶〉

一個人最早的記憶可以追溯到哪時呢?科學研究顯示,在母親的胎內就有片段在累積,然而人在成長過程中層層疊疊,胎內記憶能不能成功地被長大後的人腦招喚,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我的舅舅林正修(或許其他領域的讀者對這個名字有些熟悉)說,他人生中最早的記憶是在苗栗的三合院裡,外婆用寬面布帶捆揹著襁褓中的他,一隻小腳從布袋中露出來,感覺到空氣的冷冽,耳朵聽到外婆用竹掃帚在打掃稻埕的聲音。「這是我人生中第一個記憶。」講這句話的時候,舅舅紅了眼眶。

襁褓中的記憶,那是好久好久以前了,聽著的我覺得神奇。我最早的記憶跟舅舅同一個地點,但位置不同。小時候的我被托養在苗栗外婆家,無數的畫面都在稻田及三合院中間轉換。三合院的正身門口中間架了一塊長方形小小的鐵板以連接正身與稻埕的高低差,如此一來,可以藉由鐵板將腳踏車和摩托車推上去,下來的時候也可以很方便地從鐵板直接滑下來。

那塊鐵板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記憶。炙熱的夏天,坐在鐵板上冰冰涼涼,還可以躲在正身屋簷的影子底下,這個畫面應是兩歲或三歲吧。安靜的午後,我跟表兄弟姊妹們像一窩猴子盤踞在鐵板四周,要牽車經過的大人必得給我們糾纏上一陣,要出門嗎,那買些東西回來吃吧,不然載我兜風兩圈,討價還價有時候成功,有時候只討來一頓罵。

在外婆最後的那段日子,有一天突然清醒,對著孩子孫子們談話興致大起。外婆指著我姊說:「你最乖了。」又指著我說:「你最不乖,一生下來就不好好吃東西不好好睡覺,一直吃一直吐,你媽在臺北養你養一養受不了,送去高雄給你大阿姨養,大阿姨也不敢養又還給我。」說到「還給我」這三個字的時候,外婆的表情咬牙切齒又像是在笑,語氣還加重音強調。「還給我」這三個字好奇妙,像是我本來就該屬於苗栗,本來就該在三合院長大,卻在外面繞了一圈。

也是那天,外婆對著我姊姊說:「你剛出生的時候比老鼠還小。」我姊姊是早產兒,出生時狀況危險,護理師安慰我媽說:「你年輕,還能再生。」外婆坐著火車搖搖晃晃地從苗栗趕去臺北探望,一踏進家門,發現姊姊身上蓋著一塊大大的白紗被,外婆心裡一驚,想說該不會夭折了! 強作鎮定地問:「有喝奶嗎?」爸爸回說:「剛喝過。」外婆一聽,整肚子火起來:「那你幹嘛給她全身蓋一塊白布。」「因為家裡蚊子很多我怕小孩被咬……」

白紗被事件過後,姊姊就被外婆帶回苗栗照顧。也是那天,外婆說著她每天如何輕輕地摸著姊姊還看得到血管的頭蓋骨,每天洗澡完輕緩地觸摸,像是按摩一樣。營養品每天一點點地滴入口中,養大了這個大家口中應該活不過的早產兒。那時候,我媽媽每兩周或隔月才回苗栗探視一次,「姊姊像氣球一樣愈吹愈大,簡直是奇蹟。」自己的小孩給自己的媽媽救活了,我媽每講一次讚歎一次。

也是那天,外婆看著圍繞在她床邊的表哥們,說起三位小男孩上幼兒園的事。大表哥、二表哥與三表哥歲數差不到一年,所以同一時期在苗栗入了幼兒園。三個都不肯上課吵著要回家,外婆就陪著三位讀了一周的課,吃了一周的點心。等到沒有人哭鬧了,外婆才正式從幼兒園畢業。

上了中班,大表哥參加跑步比賽得了第一名,獲頒發獎牌一只。沒有得名的二表哥與三表哥看到金光閃閃的獎牌羨慕不已,兩個小兒雖然知道自己技不如人,卻還是吵著要獎牌。外婆沿著長長的田埂路走回學校,難為情地問老師獎牌有多做幾個嗎? 然後拿回了兩個,讓家裡兩位小兒滿意地笑了。

這不是時下流行的教育態度,比賽服輸是現代父母奉為圭臬的準則。外婆對於青春期孩子是個賞罰分明的人,唯獨對於嗷嗷小兒沒有辦法。聽到這些往事,床邊三位已為人父的表哥們都笑了。外婆自年輕到老都是福態的體型,每當她講起這些故事,我都能清楚地看見,圓圓的她緩緩地前進,去把早產兒姊姊接回家,帶著三個表哥去上幼兒園,又一個人在黃昏裡折返,用圓圓的笑臉向老師多要了獎牌,在田埂中慢慢走回家。

一個人的記憶體有多少呢?外婆的記憶體感覺無限大。外婆一生中親手帶大了將近四十個孩子,從孩子輩、孫子輩到曾孫輩,一樣的布揹帶、三合院、稻埕、幼兒園。到外婆的最後幾天,她講起這些故事仍然是活靈活現,老三的故事絕對不會跟老六搞混,十三跟十七的喜好即使相似,也說得出差異,外婆的記憶庫分門別類,比我工作的雲端大數據還要縝密。我們堆疊出了她的人生,她的身影刻在我們每個人記憶裡的最底層。

▶▶ 閱讀更多 有鹿文化 劉冠吟《有春的日子》

 
當先生說「不生小孩就離婚」?我不想當媽媽......
圖/時報出版
書名:《我不想當媽媽》

內容簡介:所有母親都是偉大且必須獲得尊敬;但沒有踏上「母親」這條路的女性,也應該被尊重。面對社會給予「必須成為母親」的心理壓迫,走過猶豫、自我懷疑等掙扎的心路歷程,這18位女性最終勇敢選擇不當媽。因為,女性的價值可以不只是媽媽。

「就像為了要解開我的人生疑問而開始著手寫這本書一樣,希望這本書也能為台灣讀者理出一點頭緒或是帶來小小安慰,最重要的是,無論妳以何種面貌生活在哪裡,都希望妳能幸福滿滿。」──崔至恩 致台灣讀者序

作者介紹:崔至恩,為了想接觸有著有趣故事與生活態度率性的人們,而成為節目企劃,這十多年來也曾擔任大眾文化記者,為《Magazine t》、《izemag》等撰稿。雖然一直都想要寫出有趣的文章,但是總是無法如願。然而,二ま一五年發生一連串事情,開始以女性的角度來看韓國大眾文化,寫下了《我一點也不好》一書。另外,亦與他人合著《乙方的驢耳朵》與《女性主義教室》等(以上書名皆暫譯)。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人生,應該可以說是動作慢,又有拖延症候群,即便如此,仍想要繼續閱讀、傾聽、書寫女性相關議題並讓更多人知道。

搶先試閱:〈當先生說「不生小孩就離婚」〉

蘿拉.史考特(Laura Scott)是一位時尚顧問兼作家,她一九六○年代出生於加拿大,長大後移居美國,二十多歲就結婚了,但完全沒有想要擁有孩子的欲望。她在四十三歲時,偶然讀了瑪德琳.肯恩(Madelyn Cain)的《無子女浪潮》(The Childless Revolution: What It Means To Be Childless Today)之後,了解自己就是屬於「確信無後」(positively childfree)的族群。

蘿拉一直在尋找和自己一樣,刻意選擇無子女生活對象的相關資料時,但幾乎毫無所獲,於是便自行研究。她花了四年時間研究文獻,並且針對居住在北美地區,一百七十一名已婚無後女性與男性為對象進行採訪,還有與學者面談之後,寫了《兩人剛剛好》(Two is Enough)一書。書中包含了多種事例與統計分析,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某章節的導讀部分。

剛把這本書交給出版社時,我其實非常擔心先生會突然對我說:「我其實想要孩子。」在上廣播節目宣傳這本書時,我甚至想像自己接到了一通女性的電話,她自稱是我先生私生子的母親,並且指責我無視先生的需求,理當判處我無期徒刑,甚至揭露了我們婚姻中沒有孩子卻幸福美滿只是個假象而已。

我讀到這裡有些吃驚,卻也放心了,原來不是只有我有這樣的恐懼啊!

我知道我先生與我不同,他不僅和孩子在一起很自在,也挺會照顧孩子。他在學生時期曾

在跆拳道館打工,主要的工作就是和數十名幼稚園和小學生一起玩耍。聽他說偶爾還要幫忙還不太會自己大小便的孩子洗屁屁和褲子,這讓我忍不住大吃一驚。但另一方面又覺得慶幸,如果有一天我們有孩子的話,至少他比起我是更稱職的養育者。他的體力、耐心,對弱者的體貼,在育兒方面都是非常好的條件。

然而,我們結婚後,他卻愈發期望沒有孩子的生活,為此偶爾我也感到苦惱。心裡不斷想著:「會不會是我太早說不想生孩子了?」「先生其實是想要孩子,會不會因為我而說不出口呢?」「如果先生和其他人結婚,是不是會成為一個『好父親』呢?」「我們沒有孩子,究竟能否一直幸福生活下去呢?」雖然我覺得不需要感到愧疚,但心中一直不斷浮現微弱的虧欠感。

某天有人問我「妳真的不生孩子嗎?」隔天我就做惡夢了。夢中我抱著一個不認識的孩子要哄他入睡,但是孩子實在是太重了,而且還一直哭鬧不肯睡覺。於是我用筷子夾起肉來想餵他吃,那孩子便飛快地吃著肉,漸漸地孩子越來越沉重,重到我無法呼吸,我沒辦法放下孩子,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下一刻就忽然驚醒了。直到我確認自己的懷裡沒有孩子,那股沉甸甸的重量才消失不見。偶爾我會想再次確認先生的心意詢問他:「你不會後悔自己沒有孩子嗎?」他的回答從未改變,但即便如此,我的不安仍無法完全消失。

我很好奇其他的女性是否也有過相同的恐懼。勝珠是我第一個見面的受訪者,我在某本書的宣傳活動中曾遇到幾名女性,和她們聊天時說到:「我想寫關於決定不生孩子的已婚女性的故事,可是不知道要去哪裡找這樣的人選。」其中一人說:「我姊姊就是這樣的人啊,雖然她現在人在國外,不過下個月會回韓國。」透過她的介紹,我才能與勝珠認識。

勝珠是個會把頭髮一絲不苟地紮起來,有雙清晰明亮的眼睛,每天早晨自己會在家做九十分鐘的運動,看起來像是只要下定決心要做的事情,都會徹底執行的人。和勝珠見面後,我便跟她分享了蘿拉.史考特的故事,並且問她是否曾經擔心因為沒有孩子,而可能和配偶離婚的問題。

勝珠:先生沒有明確說過自己不想要孩子,所以有時候也會覺得「這個人也拿不定主意,是因為我很強勢地說不要,所以他才放棄的嗎?」對此,而感到有些抱歉。但是我不會因為沒有孩子,就擔心先生有可能會拋棄我。如果他真的那麼想的話,那就離婚啊。(笑)

就在她那豪爽直率的語氣中讓人忍不住噗嗤一笑的瞬間,我立刻領悟到自己一直在等待著這樣的暢快感,看到眼前有位女性泰然自若地說,如果不想生孩子的確有可能「被離婚」時,沒有比這樣的誠實更令人舒坦的了。勝珠接著繼續說。

勝珠:我不怕離婚,我比較怕自己會消失或受傷。雖然我愛著我先生,但如果因為要和這個人生活就得毀了自己,我實在沒有理由要選擇這樣的生活。不管是先生或是任何人,只要對方不斷做出侵犯我尊嚴的言行,我認為隨時都可以離婚,或是斷絕關係。

希望配偶和自己有相似,或比自己更積極期望無子女的婚姻生活的受訪者則表示「從未有過這樣的恐懼」。浩庭則說:「竟然有男人會因為一個尚未出世的存在,就要拋棄自己的愛人,這對我來說真的很不可思議。」然而有些恐懼是透過第三者或媒體被灌輸才存在的。

子賢:去婦產科做檢查時,醫生說:「就算妳不想生孩子的心意已決,但先生不一定是這樣吧。」所以他建議我為了未來著想,先冷凍卵子。不過,我後來想了想懷孕的是我,而且凍卵費用也不低,便下定決心不做了。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很害怕,所以我就問我先生:「如果我四十歲的時候,你想要孩子,該不會就去找年輕女孩生吧?」他回答我:「我既沒有那種體力,也覺得麻煩,不可能的。」(笑)所以我曾經這樣想過,如果以後我沒辦法生孩子,但先生卻想要孩子的話,那他就不是我愛的人了,到時候我也可以毫不留戀地離開他。

伊善:我曾問過先生,如果有哪個女人帶著他的孩子找上門的話,他會怎麼做?因為先生本來是一個想要孩子的人,所以看到長得像自己的孩子,應該會馬上產生感情,畢竟「血濃於水」,電視劇不都是這樣演嗎?(笑)雖然先生說這是哪門子的胡說八道,但是萬一真的發生這種事的話,先生在第三者那裡應該會成為一個好爸爸吧? [ 在連續劇裡,先生的外遇對象會突然出現只留下孩子就離開或去世了,然後女主角就和先生一起養育孩子,彷彿就像是最完美的結局一樣。] 就算他可能會說:「我來養那孩子!」但我覺得自己不會這樣做。

對現在的婚姻生活相當滿意的她們,都能夠毫不猶豫想到離婚這個選項,重要的線索就藏在英智的分享中。

英智:如果我是一個沒有經濟能力,只能依靠先生生活的情況,當然會對離婚感到恐懼,但這不是因為沒有孩子而產生的問題,而是因為女性無法獨立生活,就會對丈夫產生依賴,或是對家人的依附感變大所產生的問題。

從這角度來看,隨著配偶轉移生活重心的修莞來說,離婚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問題。

修莞:一想到要離婚的話,當然會很煩惱,到底應該回韓國?還是定居法國?但由於我們之間存有無條件的信任感,或許未來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分開,但我從來沒想過會因為沒有孩子而離婚。

如果先生真的那麼希望有孩子的話,現在是可以領養孩子的時代,我不想把冷凍卵子當作像是買「保險」一樣,如果做好心理準備,經濟條件也允許的話,我想我會考慮領養。

通常說到孩子,就會與「懷孕」、「生產」、「撫養」連在一起,但現實中並不是孕婦一定都能順利生產,也不是生下孩子的媽媽就絕對會養育孩子,而撫養者也不一定會是孩子的生母。通常我們都認為「有小孩」一定得是「有我和配偶基因的孩子」,但在聽完修莞的分享之後,我開始思考不一定要「生養」,而可以選擇「撫養」,這也是另一種選擇。

最後介紹一段令我記憶深刻的訪問。

寶拉:雖然公公沒有對我說過,但是他有對先生說:「不管怎樣你是長男啊,至少也要生一個兒子才對啊!」聽到那句話的瞬間,我想我可能會被公婆趕走。

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我想我也會冷靜面對,並且華麗地轉身離開,但老實說我並不想這樣做。(笑)

聽到寶拉率直的告白,我又笑了。是啊,雖然可以有「如果淪落到這種地步的話,那就離婚吧」的想法,不過真的要離開原本一起開心生活的人,都是逼不得已才會出此下策。撇除經濟獨立的考量,要和原本共享日常生活、分享感情紐帶的對象疏遠或斷絕關係,絕對不是個簡單的問題。然而在與受訪者聊天分享的過程中,我對離婚的恐懼卻漸漸減少。

現在我希望能和心意相通、相處融洽的伴侶,盡可能長長久久生活下去,但絕對不能和他離婚的念頭也消失了。如果我們彼此變得疏離,就表示兩人關係的保存期限過期了,絕對不會是因為「我不讓我的配偶當爸爸」,而使彼此漸行漸遠。

不管我們會因為什麼原因離婚,假設那一天真的到來的話,必須要清楚離婚並不代表婚姻的失敗,這只是代表一個時期的結束,之前那段美好的生活並非毫無意義,這點我比以前更明確了解了。

▶▶ 閱讀更多 時報出版 崔至恩《我不想當媽媽》

 
讀心術!教你摸懂主考官的心
面試有如一場攻防戰,應試者除了被動接招外,更要懂得「解讀」主考官的心意,才能把話說到對方心坎裡。如面試過程中,隨時留意主考官眼神、肢體所透露「非語言訊息」,是相當重要的事,這也是考驗你在人際溝通的圓熟度。

《茶金》的靈感原型!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
公視年度時代生活劇《茶金》的靈感原型!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從日治時期到1980年代,一個跌宕起伏的客家望族故事,主人翁姜阿新縱橫商場,經營茶業、林業、糖廠、運輸、食品事業, 反映了臺灣經濟起飛前後的政經、文化、人性現象……。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