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工商總局日前發布大陸內資企業生存時間分析報告,顯示大陸的國內企業比較年輕化,現有企業中,存活一年、一到兩年、兩到三年的企業,都占到企業總數的一成以上。新華社報導,截至2012年底,大陸實有企業1,322.5萬戶。其中,存活年限5年以下的企業652.77萬戶,占企業總量的49.4%;5到10年的435.24萬戶,占32.9%;10年以上的234.53萬戶,占17.7%。
近年來,大陸企業「死亡率」不斷下降,從2008年的9.3%降到2012年的6.2%。企業成立後3到7年為退出市場的高峰期,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瓶頸期」。
2000年以來新設企業退出市場的情況顯示,企業當期平均死亡率呈倒「U」型分布:企業成立當年的平均死亡率為1.6%,第2年為6.3%,第3年最高,為9.5%,之後一直維持在8%以上高點。但企業一旦度過了「七年之癢」,死亡率就會低至8%以下,並不斷下降,象徵企業已渡過「瓶頸期」。
最近五年內,大陸累計退出市場的企業394.22萬戶,平均壽命6.09年。從退出企業壽命分布看,壽命在1年以內的最多,占退出企業總量的13.7%;其次是壽命兩年的企業,占13.5%;壽命在5年以內的占59.1%。
2008年至2012年大陸退出市場的企業中,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三個行業企業數量最多,占退出企業總量的6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金融兩大行業的企業平均壽命最長,都超過了8年;房地產、租賃和商務服務兩個行業的企業平均壽命最短,平均不到5年。
目前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建築業,農、林、牧、漁業,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行業限制少,政策扶持力度大,企業的「出生率」較高,而「死亡率」較低,顯示出較強的發展潛力。
從不同規模企業來看,企業規模越大,存活率越高、當期死亡率越低,但小規模和大規模企業生存危險期均為第3年。
總體來看,大陸企業的生存規律與這些國家相近,但企業存活率要高於已開發國家,這與已開發國家的企業設立門檻相對較低有關。
美國財星雜誌的統計資料顯示,美國62%的企業壽命不超過5年,只有2%的企業能存活50年。在美國,世界500強企業的平均壽命為40到42年,而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到7年。日本日經實業調查顯示,日本企業平均壽命為30年。
比對10個經合組織國家的資料分析發現,20%到40%的企業在最初兩年內就會退出市場,40%到50%的企業可生存7年以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