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年度國科會經典譯注講座
錢伯斯認為中國的造園師對人類心靈以及藝術具備通徹知識,那是學習、旅行和經驗的長期累積。他們以自然為師,模仿其美麗的不規則性……
錢伯斯爵士 儼然英國的中國建築園林權威
中國造園為西方所知,起於何時,難以考究,但隨著大航海時代的開啟,透過旅人遊記、使節或傳教士書信、和流通的器物商品的繪畫及裝飾,中國造園的樣貌與內涵,乃被一知半解地傳播到西方。
錢伯斯爵士(Sir William Chambers, 1723-96),出生於瑞典古騰堡,在英格蘭接受中學教育。年輕時任職於瑞屬東印度公司,曾隨著商船三度到達東方,其中停留廣東兩次,出於個人興趣對當地中國建築做了調查,並且造訪就近的園林。沒幾年,他離職,改以建築為職志,赴法、義完成古典主義建築師的訓練,旋即受英皇室之邀,赴英改造丘園(Kew Gardens),成為喬治王儲的建築導師,於1757年出版他早年在中國調查建築及園林所得的資料,成為《中國建築、家具、服飾、機械和器皿設計》一書,特闢〈中國人的園林配置藝術〉專節。其時正當洛可可「中國風」(Chinoiserie)的盛期,許多迎合風潮卻又曲解的中國建築園林時尚書籍競相發行;相較之下,錢伯斯曾經親見中國建築園林,又受過專業建築訓練,加上英王儲的加持,他的出版,儼然成為英國的中國建築園林權威,對時下浮誇的「中國風」,頗有匡正的效果。
17世紀末英國開始推崇 不規則配置的園林
西方的園林發展到文藝復興或巴洛克時期,以幾何原則規畫為尚,但在17世紀末英國文人受到自然景物畫作以及在中國的西方傳教士傳回的中國園林訊息的影響,開始推崇不規則配置的園林,"Sharawadgi"(曾被譯成「灑落偉奇」)是常被討論的一個字眼,意指自然不規則之美。隨而發展出自然地景園林,帶有寬廣的草地、湖泊,蜿蜒的步道,和扶疏錯落的林木。「中國風」在園林的表現與英國地景園林若合符節,不同的是添加仿擬中國樣式的建築小品或裝飾物件點綴其間。
錢伯斯的〈中國人的園林配置藝術〉,對中國造園頗為讚賞,他固然提到中國園林以自然不規則之美為師,但更推崇其輔助以人為技藝而形成的景致多樣性。所以在他筆下的中國園林,與幾無人工智巧之安排的英國地景園林,很不一樣。〈中國人的園林配置藝術〉雖然名為中國園林的描述,卻也潛藏錢伯斯的理念雛形,而其真正充分的發揮,則是《東方造園論》(A Dissertation on Oriental Gardening)。
《東方造園論》出版於1772年,似為〈中國人的園林配置藝術〉的擴大篇幅,但錢伯斯從未再訪中國,一手的田野資料,沒再增加,此書除了充分表達〈中國人的園林配置藝術〉的未盡之意,其餘的全靠他對現成刊物文獻做更多的涉獵,以及他自己的造園理念的發抒。此時「中國風」在英國已近尾聲,此專書的出版,受歡迎程度,遠不如〈中國人的園林配置藝術〉那篇短文。尤其因為此書充滿許多浪漫想像、怪誕不經的內容,竟遭到揶揄,斥為非關中國。面對如此情勢,錢伯斯馬上在隔年出版《東方造園論》的修訂本,並且附上一篇〈廣州府陳哲卦紳士的解釋性論述〉,直接指明,相關於中國園林的內容只是他的「外袍」,包藏於其內的才是他的「真諦」。〈廣州府陳哲卦紳士的解釋性論述〉假借當時人在倫敦的中國人陳哲卦(音譯)的口語來批評英國地景園林,並且鼓吹錢伯斯自己造園理念。因此,《東方造園論》是以中國造園掩護他自己的造園論述。
中國造園以自然為師而不過度依附自然
錢伯斯認為園林是有生命的,隨天候、季節之更迭而產生變化萬千的景象,不會令人厭煩,對此大家都感同身受,不學而能。但歐陸的古典園林,只有依直尺和圓規所決定的幾何形式可被接受,英國的地景園林則仔細模仿粗鄙的自然,缺乏想像力和藝術性。他心中的理想園林應該是人為技藝和自然的明智融合,兼顧兩者之長處,於此中國園林是最好的借鏡。
錢伯斯認為中國的造園師對人類心靈以及藝術具備通徹知識,那是學習、旅行和經驗的長期累積。他們以自然為師,模仿其美麗的不規則性,選擇用地,順勢而為。他們也考慮到業主的條件及遊園的時令。但他們不會過度依附自然,認為自然能提供的只不過是植物、土地和水,少有顯著的變化可觀。必須以藝術提供自然的不足,才能產生新奇和多樣性的效果。
在園林配置上,不同的季節,園林的植栽、鳥獸及設施有不同安排,以產生各異其趣的景致。冬景以長青樹和當令植栽組成,也有溫室的設置。春景也長滿長青樹及三、四月的花草,並提供一些運動的場地與設施。夏景充滿湖泊、河流和各種水工設計與建築形制以滿足多元活動與娛樂所需。秋景則配置變葉樹甚或枯木,並妝點著蕭瑟感的建築物,填滿憂鬱之心。
「恐怖」類、「驚奇」類造園
四時景致在錢伯斯的歸類中,屬於「愉悅」的一種,另外還有「恐怖」類和「驚奇」類,三種造景實非正統中國造園的分類,無疑出於錢伯斯自己的詮釋,也是他浪漫想像的發揮。「恐怖」景致由陰森的樹林、不透陽光的深谷、懸空的禿石、黑暗的洞窟和從各方奔瀉下山的湍瀑所組成。樹木畸瘻扭曲,悽慘的茅屋散布山間,反應住民的悲慘。隻隻肉食鳥在樹叢中振翅;狐狸、老虎和胡狼在樹林裡長嗥;各式刑具,見於路途。「驚奇」的景致則是浪漫型的,充滿著不可置信的事物來激起旅人急促而猛烈的感覺。其路徑穿過幽暗通道,兩旁充滿恐怖造型;然後又穿過高聳的樹林,蟲蛇爬行於地,猿猴、貓和鸚鵡攀登樹上,威嚇經過的旅人。此外,各種視覺迷惑也被利用。不同景致與其他部分之間的交通仰賴各種道路、橋梁、湖泊和運河;於此全都盡可能引入多樣性。
錢伯斯三景致美學可能根源於時人柏克(Edmund Burke, 1729-97)的「崇高」(sublimity)論,也可能從《伊尼亞斯逃亡記》獲得靈感,或者得力於英國當時的沃思侯園(Vauxhall Gardens)之遊。而他以旅人遊歷景物的方式來編造中國園林的景致,如此才能充滿新奇、變化且強烈對比之感。他假借遠在天邊的中國(凸顯一種外國性、異域性、另類性),緬懷年少時的經驗,道出自己的理想園林,那是可小可大的,甚至認為只要稍加藝術性地整理,整個英國將可成為一座大園林,為全民所共享,恆無際涯,僅以海為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