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龐大的老年人口,需要相對應的養老及醫療服務;這意味著龐大商機,但對未富先老的中國社會而言,也是巨大挑戰。
在北京四季青鎮國家級模範敬老院,老人輕觸按鈕,床板的上半部徐徐升起,折疊成一個舒適的輪椅,不需別人協助,就能輕鬆出門。
這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發的「變形輪椅」,是以高科技因應老年化社會需求的努力之一。
隨著中國人口進一步老化及失能老人增加,市場上將見到這類產品接連現身。
但科技只能解決部分問題。在家庭觀念重的中國社會,家庭原本是社會緩衝老年化衝擊的重要力量,但經濟發展造成的社會變遷弱化了家庭的養老功能。
大陸家庭日益小型化,且隨著年輕人到外地工作定居,「空巢」老人愈來愈多。預估到2015年,大陸65歲以上的空巢老人將超過5,100萬人。
隨著家庭小型化、人口流動化及傳統家庭養老功能日漸式微,「居家養老為主,機構供養為輔」將成為中國養老保障服務的發展方向。
目前大陸約90%的老人在家養老,7%進入政府補貼的平價養老院,3%進入昂貴的私人養老院。
天津南開大學老齡發展策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預測,未來在家養老比率將降至80%。
若依5%老年人需要機構養老的國際標準計算,中國至少需要1,000萬張養老床位,現在卻還不到300萬張,缺口超過700萬張。
廣州近期出現天價養老院,一個床位最貴要價人民幣40萬元,每月還要再繳2,800元及一定數額的水電費。
如果住滿20年,累計費用可能高達人民幣107萬元。許多大陸網友大呼「老不起」。隨著傳統家庭養老功能日趨減弱,中國的養老負擔愈來愈依賴社會。人口老化將造成勞動人口比例縮小、財政支出增大、社會負擔加重,最終導致經濟成長速度放緩。大陸政府積極推動經濟轉型,希望以擴大內需來帶動經濟發展,但對老年生活的擔憂迫使許多人存錢養老,造成中國的高儲蓄率,也讓官方推動的消費帶動經濟政策受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