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最大的冷凍空調壓縮機製造商、台商漢鐘精機董事長余昱暄,很早就體會到在大陸融資的辛酸。他形容台商在大陸生存,都是「用三塊錢,來做一塊錢生意」的辛苦活。余昱暄表示,在台灣恰恰相反,台灣是「用一塊錢,做三塊錢生意」,融資信貸輕鬆多了。大陸讓企業覺得寸步難行的關鍵在於,大陸地上物的財產權未定不能借款,擁有的土地最高也只能貸到六至七成,大大限縮了台商財務槓桿操作的空間。這對擁有技術,卻常為資金所苦的漢鐘來說,的確有苦難言。
在台灣證券界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富蘭德林證券公司總經理凌岩聘,這一、兩年拜訪了不少大陸台商,他認為,除了向銀行借貸,上市是台商取得資金活水的另一條路。
他點出,台灣的F股與大陸A股都是好選項,若能在大陸A股掛牌更是上上之選。
偌大的中國股市現有兩千五百廿八檔上市公司。凌岩聘指出,企業獲准上市,即是實力與知名度的最佳展現,條件嚴格限制的政府標案,也限制必須是上市公司才有投標資格;且A股本益比台灣好,募集資金更多,企業想做大內需市場,「A股掛牌應是終極目標」。
漢鐘精機正是為了經營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二○○七年在A股成功上市。余昱暄說,上市後,擁有一億股民就是最好的品牌宣傳,透過增資,更能把公司做大做強。
凌岩聘進一步分析,台灣企業的規模多只符合在深圳中小板、創業板上市的條件,相比台股十七倍的本益比,中小板、創業板本益比目前分別是五十三倍、卅六倍,都高得嚇人。
但A股上市之路往往漫長,令人卻步。例如台資企業鼎捷軟件整整耗費七年,今年一月終在深圳成功掛牌。
由於大陸新股上市受管制,近期關閉了一年多才再放行,以致F-艾美曾計畫在大陸上市,因為大陸突然宣布停止IPO政策而改變上市策略。
在大陸上市的第二個難題是,就算排進了上市的候選名單了,陸股人治色彩強烈,增加審批難度,候選企業何時成功取得資金毫無把握,慢則七、八年,可能都等不到。
余昱暄就看到,有些企業上市遙遙無期,最後因為同業競爭激烈、不熟悉大陸法規,無法順利經營下去,只好早早退場,獨唱台商悲歌。
二○○九年歡迎台商回台掛牌的F股也應運而生,成為台商上市融資的後盾。凌岩聘指出,F股的市場效應、籌資規模雖不如A股,但上市申請快速、法規明確、流程透明,申請後最快四、五個月就能掛牌,對於解決企業的資金燃眉之急,不無小補。
統計顯示,目前台股中,具台商背景的F股公司約八成,老闆多為土生土長台灣人,例如F-艾美、F-福貞、F-東明、F-中租等;這些公司指出,「台灣開放了,當然是上市的首選」。'
凌岩聘建議,如果條件允許,同時在F股與A股上市再好不過,台商進可攻、退可守。他甚至預測,長久來看,台商在兩地市場掛牌形成「A+F」股可望成為趨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