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輕人走遍全世界:他曾在瑞典遊學,造訪南太平洋島嶼。他到丹麥、墨西哥、卡達參加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親赴南極目睹冰層的消融……出生於一九八八年的張良伊,年紀很輕,夢想卻很大─他要透過行動,改變世界。因此,他與志同道合的夥伴成立「臺灣青年氣候聯盟」,推廣環保生活概念,致力臺灣環境行動與國際接軌。 張良伊是臺大醫學院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碩士,常飛越不同大洲,說得一口流利英語,不知情的人,難免以為他是家境優渥的少爺。事實上,張良伊出生小康家庭,從小跟著從事營建業的爸爸到工地搬磚頭、敲牆壁,就算成為臺大高材生後也不例外,工作完灰頭土臉的模樣,常讓朋友、同學吃驚。「父母兒時沒錢讀書,學歷不高。爸媽總是告訴我,要努力讀書,長大才不用做這麼辛苦的工作,但也叮嚀,將來從事什麼行業都沒關係,一定要是正當的事。」張良伊接受講義採訪時表示,父母勤奮踏實的身教與自由開明的教育風格,對他造成了極深遠的影響。
出於對國際議題的好奇,張良伊大學時申請交換學生,飛往瑞典。原本對環境議題毫無概念的他,在參加讀書會時,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暢談氣候變遷議題,深感震撼。有人問他:「許多南太平洋小島,將因海平面上升淹沒。臺灣也是座島,會因此下沈嗎?」張良伊被問得啞口無言。不服輸的他研讀了許多資料,參加「環浪計畫」飛到南太平洋小島薩摩亞,聽居民口述如何在海嘯中死�逃生,體會到氣候變遷對地球造成的影響極為嚴重,臺灣不能置身事外。
二○○九、二○一○與二○一二年,張良伊分赴丹麥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卡達杜哈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並創辦「臺灣青年氣候聯盟」。「環境議題可以上街頭抗爭,但恐怕一、兩天就被淡忘。環境教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張良伊說,聯盟以工作坊方式運作,以國中、高中、大學生為主要對象,先進行二十至三十分鐘演講,接著再由志工帶領,進行腦力激盪或手作DIY,「主要目標,是要讓每個人理解氣候變遷問題,思索『我能做些什麼』。」
聯盟運作需要經費,錢該從哪�來?張良伊突發奇想,瞞著家人,跟朋友開了一家咖啡廳,兼賣公平貿易產品,天真地以為能靠獲利支撐聯盟運作費用,最後慘賠收場。飛往墨西哥參加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前,張良伊收到一封教授來信,信中雖是勉勵,卻也奉勸張良伊應回歸研究工作。得不到恩師支持,張良伊幾乎崩潰,內心深處卻也明白,想達成目標,就得突破舒適圈,過程勢必要付出代價。
二○一二年,張良伊計畫參加國際環保組織「二○四一」舉辦的活動,到南極目睹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卻必須支付高達兩萬美元(約新臺幣六十萬元)的費用。張良伊一邊透過演講募款,一邊承受父母的不諒解,幾度與家人發生嚴重爭執,還離家出走。平靜下來後,張良伊決定邀請父母來聽演講,「上臺後,我根本無法直視爸媽,最後忍不住大哭。」演講結束,父親拍拍他的肩膀,說:「我能感覺到,你真的很想做這件事。」爸爸甚至抵押房子貸款,替他支付旅費,條件是張良伊得分期付款還債。爸媽的轉變,讓張良伊感動萬分,更堅定要盡所有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
張良伊說,南極之旅非常艱苦,他曾想家到偷哭,但此行帶給他莫大收穫。嚴寒的氣候、壯闊的冰山,讓他了解在大自然面前,人類何其渺小;聽科學家說,原本比法國還大的冰層,已融化得比臺灣還小,體會到抗暖化的刻不容緩;國王企鵝消失,證實氣候變遷已直接影響生態……團隊成員也深刻啟發了張良伊,「南極之行的成員,百分之七十是企業人士。其中有夥伴擔任化妝品公司高層,此行的任務,是思考公司的供應鏈、產業鏈該如何改善,以更環保的方式運作,」他說,「環保應該融入生活、融入企業、融入社會。這也是聯盟努力的目標─讓每個曾參與工作坊的人,能帶著環保觀念回到日常生活,即使在工作崗位也不會忘記,如此才能產生深遠的影響。」
目前,張良伊運作「臺灣青年氣候聯盟」之餘,也成為國際環境組織「350.org」的一員。聯盟除了持續舉辦工作坊,也進行田野調查,計畫蒐集一百則臺灣水資源的故事,提出政策白皮書,並積極推動臺灣NGO與世界接軌。氣候變遷是個看似無解的天大問題,但張良伊說自己絕不放棄。張良伊以父親為例,他說,現在的爸爸,施工時會建議學校換裝LED燈,還想出讓行道樹能深根的工法。「我始終堅信,每個人都能影響身邊的人,這些人會再影響更多的人,」張良伊說,「是的,我們很年輕,但我們堅定地要為地球而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