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北美館為「臺北建城130 週年」所舉辦以城市空間與場所議題為主的專題展,由台灣與香港兩地專長於空間論述的兩位重要學者阮慶岳及曾慶豪教授共同策劃,並邀請包括台灣、香港、中國、日本各地擅長探討空間內蘊、場所記憶與居住關係之24 組重要藝術家,將北美館三樓特有的管狀展場轉化為七條街廓的意象,並提出多件現地製作之新作品。
阮慶岳表示:『「一城七街」,是從北美館空間引發的聯想與思考,其中格子狀行列整齊的室內空間,以及四邊形的外在城郭暗示,讓我們聯想到傳統的東亞城市與街道。』由藝術家對空間層次的詮釋與轉換所打造的「一城七街」的七條街廓分別「其寬街」、「山水街」、「尺寸街」、「學習街」、「微物街」、「烏托街」、「雲朵街」。
其寬街以展出臺灣建築前輩陳其寬日常生活的手稿記錄與私人收藏,向大師致敬;山水街以王為河的作品《山水,不存在著一種稱謂…》呈現山水園林與都市環境相互依存的效應及影響;尺寸街以五十嵐淳的《比例尺之森》對比例進行思考;而學習街由日本東北工業大學建築系創作的展品《3.11 與重建家園》,以藝術的方式重現福島核災受創嚴重的仙台市。微物街代表一組城市藉以確立特性的物件詞彙,包含遺失的地圖、扭曲的軼事、圖像的紀事。烏托邦街意圖思索的是對理想建築/城市的想像,雲朵街作為七條街廓的最終,跳脫存於現實的地面建築,將建築的概念提升至天地之間的區域,探討脫離實體地面之後,人們是否有辦法掌握住空間的真實存在。
七種不同建築空間概念透過聲音、裝置、影像、結構等多重媒介特性,引領觀眾穿越一座感知層疊的城市聚落,從混沌未明中尋找人與環境的多元對位,及虛實交雜的空間記憶,不只讓觀者重新檢視現代生活中城市的意涵與本質,也能從中感受到臺北城的肌理,進而擴至理解東亞城市歷史與文化議題,以去城牆、去建築的主軸探討現代城市中的多重向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