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雖然一向重視傳統,但仍免不了跟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運動一樣,都會隨著時代的演進、新科技的發明、新觀念的普及而產生變化與變遷。(本文所有數據與資訊截至9月20日)1920年魯斯(Babe Ruth)以毫不保留的全力揮擊,帶領棒球走出20世紀初期主打小球巧打的死球年代;1947年羅賓森(Jackie Robinson)推倒種族藩籬,成為現代棒球首位黑人球員,棒球也從球員組成單一的白人運動變成競爭力更高的種族多元賽事;1970年代全聯盟的盜壘次數激增,邁入綿延將近30年的盜壘黃金期,最近三名單季百盜選手皆出自這個時期;同一時間,大聯盟勞資衝突達到高峰,歷經多次談判、妥協和數次兩敗俱傷的罷工,勞資協議誕生了,從此改變棒球的勞資關係,也帶動球員薪資上漲,促使整個棒球產業更蓬勃地發展擴張;21世紀後的魔球革命,由民間業餘棒球愛好者發起,從下而上滲透至棒球圈內,大幅度改革棒球隊的經營以及場上的球員調度,劇烈地影響我們眼前所見的球賽風格與打法。
棒球每經過一次不同世代、觀念及制度規章的更迭,都注定會有某些不合時宜、不符時代需求的原有成分被遺棄、淘汰。活球年代的啟動讓多數打者屏棄了純砍擊式的揮棒、種族融合的棒球讓白人球員技術優於黑人的想法顯得過時荒謬、薪資仲裁與自由球員制度的催生打碎了惡名昭彰的保留條款對早期棒球員構成的薪資枷鎖、以數據分析為主導的棒球隊經營則使單憑印象和傳統數據評價球員的做法成為過去式。
至於戰術調度面,魔球革命帶動的賽伯計量學(Sabermetrics,專屬棒球的數據分析學問)普及化,加上近幾年雷達追蹤系統Statcast的導入和運動醫學知識的進步,使得過去10年美國職棒的平均球速大幅上升,三振、保送、全壘打出現頻率急遽增加,同時讓盜壘、觸擊短打的數量迅速銳減,成為時代變遷下的犧牲品。
而近五年,更有兩項大家耳熟能詳、主流棒球統計常見的投手成就,面臨發生次數陡降、逼近絕種邊緣的窘境:那就是單一投手的「完投」(Complete Game)和「完封」(Shutout)。
從上面兩張圖可以看到,大聯盟單一投手單季的完投完封次數,從1980年代起就一直下滑至今。事實上,以大方向的角度觀之,從20世紀初期開始,棒球完投完封次數的整體趨勢都是往下走的,發生頻率不斷下降,像1910到1920年代的投手巨星「大火車」強森(Walter Johnson)單季動輒30場完投、逼近10場完封的球員,很早就已消失絕跡。而1960和1970年代之所以會有次數增加的情況,則是因為當時聯盟多次擴編球隊,使總體球員基數提升所導致的結果。
說來不可思議,大聯盟今年到目前為止各隊只剩大約10場例行賽要打的時間點,總共只出現41場投手完投、18場投手完封,雙雙都極有可能創下單季史上最低點(去年的數字分別為59和27)。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聯盟本季還沒有投手投出一場以上的完封,也就是說,今年大聯盟的18場完封,全都由不同投手所完成。如果這情況延續到季末,同樣也會是史上頭一遭。去年跟前年,全聯盟都至少各有三名投手累積一場以上的完封,2017年是克魯柏(Corey Kluber,三場)、馬丁尼茲(Carlos Martinez,兩場)、桑塔納(Ervin Santana,三場),2016年則是克魯柏(兩場)、奎托(Johnny Cueto,兩場)、克蕭(Clayton Kerhsaw,三場),但這種表現來到今年卻不復存在。
單一投手完投完封次數快速下降的原因有很多,絕非單一因素能全面概括。除了前面已經提到的賽伯計量學浪潮和運動醫學知識進步等背景趨勢,以下進一步具體地羅列、討論幾個可能的發生緣由:
一、先發投手用球數受到嚴密監控與限制
統計數據告訴我們,當先發投手的用球數愈多,他的壓制力、球威、還有表現都會有所衰退,而且受傷的風險也會大幅增加,所以過去20多年來,一方面為了避免投手在比賽後半段因重複面對打線多次而遭到對手摸透、重擊,另一方面為了保護投手手臂,大聯盟教練團在先發投手的用球數和使用量上,愈來愈精打細算。
21世紀起,全聯盟單場用球數超過125球的先發場次數量迅速崩跌,2000年賽季還有200場,這個數字來到過去三個球季分別變成了一場、五場和三場。這也是為什麼7月29號勇士年輕投手紐康(Sean Newcomb)投出8.2局一安打的比賽時(原本要追逐無安打比賽,但在第九局破功),真正令人訝異的不是他投完8.2局都沒被擊出安打(因為近年實在太多超過六局的無安打比賽,大家已經見怪不怪),而是他的用球數竟然高達134球,創下大聯盟過去三年來最高的單場用球數紀錄。過去我們熟悉的吃局數「工作馬」(Workhouse),如一年可以有20場先發以上用球數超過120球的克萊門斯(Roger Clemens),或是年年動輒220局投球量、有橡皮手之稱的赫南德茲(Livan Hernandez)等選手,幾乎已經徹底消失。15年前我們覺得單季要投200局才稱得上「續航力好」的先發主戰力,現在標準亦已重新洗牌,能投超過200局的投手每年不到20人,根本是聯盟裡的鳳毛麟角。
通常要完投、完封一場比賽,用球數都不會太少,續航力是投完整場比賽九局的重要達成條件。當先發投手的用球數被嚴密監控,每每投接近100球或超過100球就被教練換下時,完投完封的數量自然會跟著減少。
先發投手用球數受到嚴加看管的現象,從上面筆者整理的「2018賽季投手完封一覽表」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今年還沒有投手的完封用超過120球,如果到球季結束都沒有人用至少120球達成完封,將會是1988年以來的首次。此外,這幾年來教練也愈來愈不願意讓投手為了追求無安打比賽而讓他的用球數無止境地上升,本季就已經有11名投手在完成至少五局的無安打比賽時,被教練換下場。這種提早把「無安打比賽中的投手」換下場的情形,在過去往往會受到媒體輿論大肆批評,但在用球數議題愈來愈受到重視的當代棒球裡,似乎已經被廣為接受,球迷亦早已見怪不怪。
二、追求三振的思維
由於大聯盟各球團愈來愈看重投手的球威和製造揮棒落空的能力、球探總是追逐95英里以上的球速數字,致使現今大多數年輕投手都追求高球速和高三振率,投球時總習慣使出百分百的全力。如此投球的副作用是控球難以精準,導致這些年輕投手通常都會面臨解決單一打者用球數偏高、保送偏多的問題,連帶讓他們要花較多球數才能投完一定局數。拉回到第一個原因,當許多年輕投手要用80、90球才能投完五局時(去年大聯盟有703場先發,用超過90球卻投不超過五局,創下1988年開始記錄用球數以來的單季最高),自然而然完投和完封的可能性也大大下降。
三、後援投手當道
同樣跟第一個原因有關,先發投手的用球數減少,代表後援投手的使用跟著增加,此亦為大聯盟近10年來的明顯風潮。後援投手因投球局數較短、投球型態更能使出渾身解術,所以平均球速更快、三振能力更強、主宰力更好,在數據分析化的棒球人事安排裡,是有效壓低對手失分的關鍵工具,故大聯盟各隊的後援投手使用量一直走揚。1997年,大聯盟單季的後援投手使用次數首次突破10000次,去年達到15655次締造歷史新猷,本季也已突破15000次,可望續創史上新高。
在後援投手如此好用、防禦率較低且先發投手用球數愈來愈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總教練提早換下先發投手尋求牛棚支援的意願變高,也連帶把完投完封的發生機率往下拉。
四、近年全壘打頻率顯著上升
自2014年起,大聯盟場均全壘打數急遽飆升,從0.86支暴增到去年的1.26支,今年雖然沒有再締造新高,但也有1.15支的水準。全壘打出現頻率的增加,表示就算投手續航力再好,也極有可能因為一兩顆失投球,就跟完封□再見,因此快速上升的全壘打率,亦可能是投手完封的殺手。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假如仔細觀察「2018賽季投手完封一覽表」,會發現今年有一半的完封(9場)都發生在5月8日之前,這個現象十分有趣。有趣的點在於:今年全美4月份和5月初的天氣異常寒冷且經常下雨,而投手在冷天投球的體力流失通常不會比在熱天上場時來得快,此外根據棒球物理學家奈森(Alan Nathan)的研究,平均而言,氣溫每減少華氏一度,就會讓飛球少飛約10公分,減少全壘打的形成率,所以代表今年球季初的完封潮,很有可能是受到寒冷天氣的助攻,如果當時氣溫沒有那麼低、沒有常常陰雨綿綿,或許本季的完封數量會更少也說不定。
完投、完封曾經是我們衡量先發投手續航力和主宰力的重要依據,如今卻已變成球場上極其難得的罕見壯舉,甚至快成為絕響。給各位一個脈絡,今年大聯盟共發生過14次單場三響砲,由此可見要看到一場完封,簡直快變得跟見證一名打者單場三響砲一樣困難,這大概是10年前很少人能想像到的發展。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完封會變得類似於單季300局投球、單季80次盜壘等成就,成為只有前人辦得到、當代不再有人能觸及的傳奇數據里程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