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監理沙盒實驗成功後進入市場,金管會將研議開放有限執照,資本額門檻也會打折,匯款、支付等業務被視為最有可能採行,這將是國內首度採取有限執照,金融市場將呈現新面貌,更有助普惠金融。
台灣目前的銀行執照沒有根據業務予以區分,有限執照的情況在香港就常見到,例如不少國銀在香港的據點,存款業務只限收受大額存款等。據了解,目前不少科技業者也想參予部分金融業務,他們對於比較簡單的匯款、支付等相關業務感興趣,要爭取進入沙盒實驗;除此,包括機器人理財、保經保代業務等,都被視為可採有限執照開放的業務。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昨(8)日在立法院財委會業務報告,立委余宛如建議純網銀的開放,應該調降資本額門檻,100億元太高了;立委郭正亮也說,金管會應該要區分不同市場,發放有限執照。
顧立雄表示,發放有限執照「確實在我們腦海裡」,因監理沙盒,有科技業者來申請,出了沙盒後,要開始來思考這些問題。
顧立雄會外進一步說明,有關有限執照的開放正審慎研議中,銀行、保險、證券業務都要思考,主要是金融科技業出沙盒進入市場,是否採有限執照,若可行,資本額也可打折。
未來在法規調適上,也要看相關業法有無足夠授權,否則就要修法。
至於什麼情況下可做有限執照,若只做匯款,或只做存款,也會發有限執照嗎?顧立雄說,匯款跟存款業務差很多,匯款沒有吸收存款,吸收存款就大條了。大部分都是跨境匯款、支付,有這樣的空間。
顧立雄強調,存款是銀行核心業務,存款以外業務,要不要發有限執照,會來研議。
官員舉例,以目前銀行資本額要100億元為例,如果業者只做跨境匯款業務,就不需要到這麼高的資本額。
官員說,以國外發展情況來看,可能採有限執照開放的業務,除匯款外,還有支付,尤其是運用科技讓支付更創利的創新模式。
還有機器人理財業務,不一定要申請投顧執照,就可以有限執照方式,只做機器人理財業務等。
以往只有傳統銀行、券商、保險公司執照才能做的業務,開放有限執照後,將更多樣化,投資人有更多選擇。
官員表示,有限執照的開放,可以讓金融業務的提供更加快速、便利,甚至可降低成本,讓沒有享受金融服務者可以馬上受惠,有助落實普惠金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