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蔡總統國慶談話,包不住內政的空虛後防


【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10/12 第433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鄭文燦會只做兩年嗎?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蔡總統國慶談話,包不住內政的空虛後防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全球變局 要有長期抗戰準備
民意論壇 趙春山/兩岸也有「第三選擇」的空間嗎?
名人紀念館不轉型 只能進「博物館」
酷經濟/「有限執照」助金融科技創新
學不會拚觀光 卻學會短視狠削?
台股跌 不只因美股重挫...
馬英九、蔡英文 誰才自我感覺良好?
遲來2年多的中華民國
漂向北方 是現實更是諷刺
國家定位分不清 遲早粉身碎骨
轉「行」正義 不能夠再等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鄭文燦會只做兩年嗎?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賴揆提出「觀塘換深澳」,幫接收站案強渡關山。不少人認為,府院看準鄭文燦支持度高,不怕觀塘案衝擊其選情。的確,以「人和政通」獨樹一幟的鄭文燦,其連任選情從來毋需民進黨掛慮。但反而是桃園選民需要擔心:鄭文燦一旦連任,他會不會半途落跑去中央任官?

民進黨也許會辯稱,能不能連任都不知道,現在談這種假設性議題未免太早。但是,這個問題其實很真切,且必須在投票前想清楚。以民進黨一貫的操作模式,「地方仕而優則晉中央」已成為既定公式;賴清德、陳菊、林聰賢的前例歷歷俱在,鄭文燦有什麼理由不如法炮製,做完兩年就前進中央部會歷練?

我們要質疑的,並不是地方人才的晉升途徑,而是政治對地方民意的榨取,可以隨便到什麼程度?當國家有需要,地方人才進到中央效命,當然值得鼓勵。但民進黨卻把這套作法玩到極致,凡連任的縣市首長,幾乎皆在「任期過半」後即被徵召至中央部會,剩餘任期則指派缺乏民意基礎的人員代理,導致施政斷裂或行政不力。八月下旬,高雄和台南發生嚴重水患,救災及復建因應遲緩,不皆因此而起?

就民主政治而言,這便形成對民意的侵奪。選民投票給屬意人選,是希望他能為地方貢獻所長;但民進黨把第二任當成「過水兩年」的戰術,選民注定只能得到優秀首長的「半套」服務。鄭文燦會不會只做兩年,他必須對選民說清楚。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蔡總統國慶談話,包不住內政的空虛後防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的國慶演說,對國家內外變局提出了洋洋灑灑的因應對策:對外強化國家安全,對內厚植國家實力,繼續改革,號召團結。表面看來觀照四平八穩,力圖穩中求進,卻掩不住無力應對選情吃緊、內政防線空虛的窘境。台股昨天一開盤即大跌五百點,摜破萬點大關,顯示她的信心喊話毫無支撐能力。

在美中對抗的夾縫和藍綠的選舉夾擠下,蔡英文高張「中華民國」的保護傘,以「不對抗,也不退讓」作為應變之道,內示安撫,外求平衡。這樣的策略,去年過關了,今年卻變成老調,顯然失效。大陸國台辦定位其談話為「兩國論」,認為是「配合西方反華勢力」,進一步惡化兩岸關係。蔡英文一方面呼應美國副總統潘斯的抗中談話,一方面又想避免台灣在美中博弈中被推上火線,這樣兩邊投機的曖昧盤算,顯未達到目的,反使台灣的處境更為險惡。

蔡英文這次演說,將所有問題拉到「國家安全」層次作為總體布局,從外交、軍事、社會、經濟等面向建構的四道防線,架構宏大,內裡卻不堅實。主要因素有二:對外而言,儘管美國在對抗中國的形勢下不斷發表友台言論,但台灣僅是被當成「棋子」看待,這無助支撐她的演說呼喚。對內而言,由於蔡政府中央執政失利,已造成民怨四起,並導致民進黨下月的選舉在許多縣市均顯不利。內部的困局,可能較諸兩岸形勢的嚴峻,更為棘手。

其實,蔡英文的國安布局中,隱藏著孕育「東廠」的溫床。她要嚴打「假消息」,並且劍指「系統性、來自特定國家背景」的假消息傳播。但假消息如何認定、由誰認定,都備受學界和新聞界關切,稍一不慎,就可能斲傷新聞與言論自由。尤其,蔡政府曾想修出一部人權大倒退的《保防法》,未來也可能從《國家安全法》下手,但只要看看「不操作很可惜」的東廠事件,屆時不但可以恣意樹立任其打擊的稻草人,紅帽子更可能滿天飛。

至於蔡英文在厚植國家實力上的談話,幾乎等同政績宣揚;她歷數從北到南、從西到東的各項建設,要說這是一份年底選舉的競選傳單,亦無不可。但蔡政府自我感覺良好,卻未必是真正實績,甚至可能就是膨風的假消息,人民也不會拿選票來埋單。

例如,蔡英文說「非核家園」的目標確立了綠能發展藍圖,吸引國際離岸風電大廠前來投資,卻遮蓋了遴選決標浪擲九千億元的事實;蔡英文要大家回憶去年夏天能源供應緊張,對比今夏供電穩定的成果,卻忘了重啟核二機組的非核髮夾彎,更無視民眾被迫在霧霾裡用肺發電的悲情;蔡英文也力誇賴院長解決缺電等五缺問題的「做實事」態度,卻渾然不覺賴清德在觀塘換深澳過程中埋葬環評公信、摧毀七千年藻礁的責任。甚至,當她得意數著國際大公司投資台灣時,卻不提台灣的世界競爭力和外商投資排名正嚴重衰退。

而蔡英文誓言絕不回頭的改革道路,則繼續粗暴肢解著她想號召團結的社會。從年金改革到轉型正義,正是這些目標宏遠、手段粗暴的改革,撕裂著台灣社會。不但許多單位爭相「升格為東廠」,閹豎為患,廠衛橫行,操作轉型,玩弄正義;連大法官也自甘充當掌權者的奴婢,乾脆關起這些爭議法案的釋憲大門,堵住被違憲剝奪權益的人民尋求司法救濟的最後希望,公然扮演起踐踏公平正義和撕毀社會團結的幫凶。

面對國際政經情勢和兩岸關係的變局,蔡英文還沒為台灣找出國家最佳戰略和出路,連內部的政經廢弛與社會崩解也尚無力脫困;陸委會還說蔡英文國慶演說揭露了關鍵的「團結密碼」就是「中華民國台灣」,但如今整體的困境已經是對外防線並不堅實,空虛的後防更猶自廝殺,台灣如何共好?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全球變局 要有長期抗戰準備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美中貿易摩擦持續升溫,在國際貨幣基金(IMF)下修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之後,美國債券殖利率反彈,恐慌氣氛導致周三美股暴跌,連帶拖累昨日亞洲地區股市同步哀號,台股開盤直接慣破萬點,終場重挫660點,收在9,806點,跌幅逾6%;新台幣匯率也一舉貶破31元大關,大跌1.37角,收盤價創20個月新低。

這波股災及新台幣重挫,其來有自,短期間或可逐步回穩,但長期來看,大環境不容樂觀,令人擔心的是這般令人驚心動魄的雲霄飛車可能才剛上路。

面對股匯大跌,行政院長賴清德立即指示財金部會努力穩定金融市場;財金首長也紛紛出來喊話,央行甚至罕見地在盤中就發布新聞,指稱近期新台幣跌幅小於其他主要貨幣,匯率將可維持動態穩定。同時,國安基金昨天舉行會議,結論是暫不進場、保持備戰,但可以顯示政府高層對金融市場變化的重視;當務之急,當然是以穩定市場信心最為優先。

賴院長說,危機也是轉機。首先,我們可以理解,國際經濟金融情勢這番劇變,主要源自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新興市場金融形勢惡化、中國大陸經濟金融風險升高,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帶來的衝擊,這些都非政府所能控制因素。但我們必須體認,這些不確定的變數仍將持續,必須步步為營因應。

另一方面,我國的國際收支健全、經常帳持續順差、外匯存底充沛、政府部門幾無外債,加上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足,承受資金外流的能力相對較佳,基本面並不算差,更不必刻意唱衰。但金融市場是敏感的,若未能及時矯正,極易釀出更大危機;同時,努力改善及營造有利的投資環境,才是經濟能夠持續成長的不二法門。

尤其,危機並不會自己消弭,僅管各項基本面再好,如果危機處理不當,就會是更嚴重的危機、乃至變成災難。我們期待政府接下來的作為,並非只是流於旁觀坐視、口水護盤或是信心喊話;兩岸關係則是蔡政府手上的活棋,當此美中博弈之際,台灣成為兩強角力籌碼,其間自有周旋空間,但政府至少不要在此際火上澆油,把自己送上砧板。

還有,在外匯市場方面,美國聯準會(Fed)持續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國際匯市看強美元的結果,一方面將對新興市場貨幣不斷造成衝擊,同時也將再擴大台灣的國內外利差,引發資金移動。我國央行面臨的兩難,一是經濟成長趨緩,有效需求仍弱,短期間升息不易,但也因此,要維持新台幣匯率穩定,挑戰更大。可以預見,未來相當期間,新台幣匯率波動幅度必將隨之擴大。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9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1.72%,扣除蔬菜、水果及能源後的核心CPI年增率為1.20%。其間,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米、鮮奶、雞肉、麵包及衛生紙等17項重要民生物資, 9月已飆升至4.10%,創下44個月新高。另外源於地緣政治等因素,國際油價近日漲勢強勁,通膨預期升溫,行政院雖已啟動油價凍漲機制,但新台幣趨貶的結果,不免帶來輸入型通膨壓力,若是再伴隨明年的經濟下行,央行必須嚴防最不樂於見到的停滯性通貨膨脹來襲。

最後,還是必須要提醒的是,2008金融海嘯距今十年,經過這些年來的經濟金融重整,這一波以美國為首的全球景氣擴張期已近尾聲,加上美中貿易大戰的戰火持續升溫,IMF不但下修明年全球經濟展望,並警示全球金融體系面臨的風險正不斷上升。

這一波全球股災在市場修正後或有緩和之日,但前景嚴峻,絕非杞人憂天,包括投資人、企業及政府,面對全球升高的金融風險及各項經濟不確定變數,都要有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民意論壇
趙春山/兩岸也有「第三選擇」的空間嗎?
趙春山/聯合報

中共「環球時報」九日以「中美兩國終將走向第三選擇」為題發表評論。「第三選擇」是美國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提出的,他認為面對問題,第一個選擇慣常指以「我」為主,照我的意思辦事;第二個選擇是以「你」為主。當你我堅持己見時,柯維指出,這時不妨考慮第三選擇:即超越你的或者我的,設法找到更高明、更好的方法,從衝突中找到一條出路,讓雙方都能獲益。

環球時報提出這概念,反映中共對當前中美關係緊張的憂慮;尤其在美國副總統潘斯發表那篇演講後,北京理解事態嚴重,必須撥亂反正。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亞洲行最後一站訪問大陸,遭到刻意冷落,不但沒見到習近平,和王毅對話也是針鋒相對。但他隨後會見楊潔篪時就有交集之處,楊表示陸美做為兩個大國,合作才會雙贏,蓬也承諾美國會致力於同中國大陸實現合作共贏。

目前看來,中共是想從「可操之在我」部分表達善意,即環球時報所說:「努力爭取穩定住下滑的陸美關係,盡量做到不因陸方主動行為增加兩國關係緊張」。有此認識是因「中國雖然在經濟總量上有望超過美國,但是美國的經濟質量,它對全球科技的引領力,還有它與其他國家結盟抗衡中國的能力,都將是很長時間裡中方所不及的」。此外,也強調,多數美國人不願他們政府「走向一場可能徹底失控的全面對外衝突」。雖然川普對中政策日趨強硬,但美國學者一般認為,中美衝突並非不可避免,原因除中共無力和無意挑戰美國主導的現存國際秩序外,中國大陸也從中獲取巨大利益。

如果「探索第三選擇必將成為中美之間的唯一選擇」,那兩岸關係是否有第三選擇空間?對岸雖強調兩岸中國人有能力解決自己問題,但卻跳開台灣執政當局,而把談判對象轉向外力第三方。王毅和蓬佩奧談及台灣問題時,明確表達中共對台灣問題強硬立場。王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與台灣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停止向台灣地區出售武器,停止無理干涉那些與大陸已經或希望建交的國家,切實約束和限制『台獨』勢力發展,以實際行動維護兩國關係和台海和平穩定。」王毅提出的這些立場,實際上都可成為兩岸談判議題,但對岸目前似乎不願給台灣任何表達意見的機會。

不可否認,潘斯講話確實讓許多綠營人士存有期待,但執政當局的反應並沒有任何見獵心喜的感覺。蔡政府不願藉題發揮挑釁對岸,但願感謝美方對台灣的重視和支持。蔡總統的國慶講話涉及兩岸部分不多,就是沿著這樣的思路進行,也就是「穩定壓倒一切」。對岸把蔡總統的講話戴上「兩國論」大帽子,讓蔡政府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感覺。面對兩岸問題,對岸似乎只容許「第一選擇」,沒有「第二選擇」,更遑論「第三選擇」。

台灣問題確有成為中美衝突來源,因它觸及雙方結構性矛盾和利益衝突。美國不會為台獨而戰,但也不會忽視它和台灣共同享有的價值、制度和安全利益。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所榮譽教授)

   
名人紀念館不轉型 只能進「博物館」
張譽騰/佛光大學講座教授、國立歷/聯合報

最近友人寄來屏東市孫立人紀念館無預警撤館的消息和照片,看到這位半生戎馬,因滇緬戰爭名噪一時的名將蠟像,改坐沙發上,旁邊堆滿即將被處理掉的雜物,頗有今夕何夕的蒼然感。

國內像這類名人紀念館不少,規模較大者如中正紀念堂即將有所變革的傳言甚囂塵上,孫運璿紀念館、林語堂紀念館和錢穆紀念館等,由私人基金會經營的小型館舍,普遍也有經營遲滯之苦。

名人紀念館主題強烈,展藏聚焦,性格凸顯,為其他類型博物館所無法取代。它邀請觀眾一起思索人類為真善美所付出的努力,一方面映照天地悠悠,人生短暫;一方面也加強我們和不朽之間的神祕聯繫。從此觀點而論,社會環境愈是險惡,習取名人事蹟經驗獲得智慧之名人紀念館,顯得愈發重要。

獨特性格既是名人紀念館的優勢,功能侷限也是必然結果。名人紀念館通常具有特殊國家、地域和族群傾向,且為了某些特定觀眾存在,營運有其先天劣勢。我們在珍惜這類博物館之餘,不必刻意誇大論證或高抬它們的文化重要性或影響力,應把它視為一個為達成理性目標,致力以最低花費,求取最大效益的非營利組織,客觀檢驗其經營管理效益。以下,從當代博物館經營管理角度,試提出幾個建議:

一、充實館藏:展藏有限,無法有力彰顯特性,名人紀念館應制定更寬廣的典藏政策,盡量完整搜集國內外相關資料。除了一般文獻、圖片、文物之外,還應包括音像或影像紀錄,並可針對現存親友或研究者進行口述歷史,藉以豐富館藏。以之為基礎,進而研究名人與當代社會各種價值爭議的互動關係,創造出名人紀念館的時代新義與價值。

二、開拓市場:名人紀念館多是由私人基金會負責,營運優劣直接訴諸市場,經費勢必以門票、舉辦活動收費方式去操作,或爭取捐募。若社會大眾不知有此館,或知道也不想去,創館目的便趨落空。名人紀念館可嘗試應用企業行銷策略,制定全方位公關和推廣政策,開展對外交流及資源整合的可能性。

三、活用空間:名人紀念館不只是一個朝聖的紀念或研究領域,必須轉型為向全民開放的公共文化空間,就算不認識名人,也能藉由公共活動參與,有機會瞭解名人的世界。紀念意義的擴大,展藏在時間與空間面相的延伸,營運走向多角化經營,方能滿足當代觀眾需求。

四、善用科技:數位科技日新月異,智慧行動載具普及,利用科技創造展覽與活動全新面貌,增加觀眾互動,並透過後台資料搜集,結合大數據分析,提供個人化、差異化服務。

名人生平、經歷與成就,只是個起點,名人紀念館在其特殊性格與發展侷限下,必須另尋開創性發揮。沉靜的歷史物件與名人精神典範,必須依賴動態的文化活動策略來彰顯魅力,朝向多元功能之博物館型態轉進。這是時勢所趨,否則這樣的博物館,本身就該進博物館了!

   
酷經濟/「有限執照」助金融科技創新
林建甫/聯合報

金融科技(FinTech)的浪潮持續在全球發燒,台灣起步雖然較慢,但繼「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通過、「純網銀」申請標準陸續上路之後,金管會又拋出「有限執照」想法。如能順利推動,將有助於非金融領域的業者進入金融市場,加速台灣FinTech發展。

金融機構是政府高度管理的特許行業,存款、授信、匯兌等業務不僅與國家金融穩定息息相關,更是攸關民眾身家財產,因此各國政府對於金融產業執照的發放管控都十分嚴格,並特別提高進場門檻。台灣也不例外,設立商業銀行最低實收資本額新台幣一百億元、保險公司最少要廿億元。但嚴格規範,無形中成為台灣新創業者發展FinTech的門檻。不少人已指出台灣申請純網銀執照需要一百億元資本額,比日本、韓國等都要高,且業者短期間難以損益兩平。

政府意識到法規目前的侷限性,提出「有限執照」解決問題。該構想很容易理解。將金融市場各項業務分拆,依據不同的業務內容,區分申請管制條件,並降低實收資本額的要求,讓更多FinTech的創新有機會能實現。這種特殊的專業執照在國際上已行之有年。

目前許多國際間的FinTech商業模式,其實只涉及簡單的匯款、支付,例如「P2P網路借貸」只是資訊媒合平台,「智慧理財機械人」只是提供投資建議,或是P2P的小額跨境匯款服務,這些商業模式本身不吸收存款,且所涉及的金融業務並不複雜,要他們申請銀行、證券執照也不太合理。

金融監理沙盒雖能讓新創業者進行試驗,但並未解決業者出沙盒後法規的合宜問題。「有限執照」能降低科技業者進入FinTech的障礙。其實這也就是「分級管理」的精神。準此,FinTech新創公司要進入銀行、保險、證券產業的部分業務,該企業設立的資本額也應相對減少,讓進入門檻降低。

台灣科技業有很好的底子,教育也培養大量的科技人才。過去都是在硬體產業嶄露頭角;隨著經濟的變遷、產業結構的轉型,政府的政策、法規及監理技術,都應與新創與時俱進,讓台灣的科技業、人才都能在廣泛的軟體上發揮所長,這樣台灣才能突破悶經濟。

   
學不會拚觀光 卻學會短視狠削?
李政達/科大講師(台南市)/聯合報

拜讀六日聯合報社論「旁門左道拚觀光,越拚路越窄」一文,不免感到心有戚戚焉。

以日本為例,自二○一二年底安倍上台到去年,外來旅客已成長約一倍,直逼三千萬人次。據說二○二○年東京奧運,目標更鎖定四千萬人次,儼然成為世界前十大觀光大國。

反觀我們,自從蔡總統上台後陸客不來,許多政策雖讓來台觀光人數仍維持突破千萬人次,但旅遊業者實質收益卻明顯縮水。不僅如此,甚至連國人自己都不挺。

筆者以為,除了各大觀光景點「坑人」的負面報導,導致旅客裹足之外,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有時候國外旅遊的促銷價,甚至比國內還便宜,誰願意留在國內旅遊呢?

沒錯,旅遊是一分錢一分貨,同樣的景點價差十萬八千里以上,端看旅遊品質、食宿、旺季與否,玩法不同價差可以很大,但現在上網看各大旅行社行程,排除購物團不說,有很多價格真的是太吸引人了!算盤一打後,若加上異國的新鮮感,不禁讓人覺得誘因十足。

我們總會懷疑,為何國外能,國內不能呢?旅遊業者層層剝削,眼光短視、逮著機會等著狠削一筆,搞得大家沒飯吃才是關鍵所在。

不論自由行或跟團,各國促銷觀光的第一步,無非就是要你訂票飛過來。一旦抵達目的地,便以美食、美景、交通便捷、安全無虞…將你奉若上賓。只怕你不來,否則這麼舒服、廉價、光鮮亮麗的感受,誰能忍住不把鈔票拿出來嗎?

人潮即錢潮,以消費刺激經濟的道理淺顯易懂,但我們學了那麼多年好像仍學不會!

   
台股跌 不只因美股重挫...
郭永興/台中科技大學國貿系教授/聯合報

受到美股前日重挫逾八百點影響,台股昨日遭內外資大量倒貨,盤中瞬間跌逾六百六十八點,創下台股史上單日最大跌點。台股長達約一年的萬點行情,一日之內跌破到九千九百點以下。

台股暴跌的起頭來自美股,然而一周前,道瓊指數創下收市新高的二萬六千八百廿八點,為何短短一周後,單日重創八百卅一點,成為史上第四大單日跌幅?

美股的暴跌,市場技術面與經濟基本面的因素都有。就市場來說,今年來美國經濟在川普政權減稅方案、薪資水準上揚,及低失業率等利多下,股市屢創新高。然而股市到了新高點,投資人便會擔心套牢風險,股市一有風吹草動,就出現瘋狂性賣壓。

明顯的例子就是,美股在今年一月下旬出現歷史新高後,二月五日與二月八日就分別出現,美股史上最大及第二大的單日跌幅,分別為一一七五與一○三三點。今年二月除了市場擔憂聯準會升息、美國國債利率上升之外,並沒有明顯的利空消息,但是這兩次跌幅卻都超過史上第三大單日跌幅的二○○八年十月十五日,當時正值金融海嘯,因眾議院拒絕通過七千億美金的金融救援方案後,市場出現失望性賣壓。

美股在二月的暴跌之後,持續上下整理,六月底以後穩定上揚,到了九月廿一日與十月三日都分別來到與一月下旬高點時不相上下的好行情,這樣的高點就容易觸動瘋狂性賣壓,所以前日再創下史上第四大跌幅。

這次的美股暴跌之後,會像二月的暴跌整理之後繼續上揚嗎?從經濟基本面來看,似乎不是很樂觀。儘管二月與十月的美股暴跌,都有來自美國國債利率上升的影響,但是十月的暴跌所面對的經濟基本面,與二月相比,更加不利。

首先,美國聯準會分別在今年三月、六月、九月共三次調升了利率,逐漸增加的市場利率,增加企業與消費者的借貸成本,目前美國房地產市場與汽車銷售已經在利率升高的影響下,出現了陰影。

升高的利率、惡化的中美貿易關係,對美國企業的營收造成了極大影響,美國的法人機構預估, S&P 500企業在今年第三季的獲利會比去年同期成長廿%,第四季會成長十七%,但到了明年的第一季與第二季卻會惡化到只成長七%。

但也有樂觀派的市場預估,關鍵就在於中美貿易戰是否能夠停止惡化。像是日本財經雜誌「東洋經濟」專欄作家馬渕治好就認為,中美貿易戰主要是川普為了在美國期中選舉增加支持度的政治秀,一旦選舉結束,在美國大企業都反對貿易戰的情況下,川普政權應該會跟中國找到大家有台階下的妥協點。一旦貿易衝突風險減少,企業營利的負面因素減少,股市可能會出現一波行情。

然而,反過來看,如果中美貿易戰持續惡化,美國企業的獲利減少,恐怕前日的美國股市暴跌,只是美股及全球股市長期整理的開始。

   
馬英九、蔡英文 誰才自我感覺良好?
蕭思源/自由業(苗栗市)/聯合報

台股坐穩萬點行情已有一段時日,近日雖行情沒那麼好,但股民依舊滿懷信心;沒想到雙十國慶隔天,受到美股重挫影響,瞬間跌落萬點,股匯市更是雙雙重挫。蔡英文總統與民進黨政客們,以前常常譏諷前總統馬英九「自我感覺良好」,現在面對內政外交上紛至沓來的挑戰,是否應該更謙卑才是。

縱使股市瞬間崩盤不是蔡英文政府所造成,但至少也說明台灣的經濟基礎,並不像蔡總統說的那般好;台灣股市很脆弱,經不起美股打個噴嚏,萬點行情瞬間就成泡影。蔡總統與民進黨政府可有李前總統的十八套劇本應對?

我們常說,認識一個政治人物,不是聽他/她說了些甚麼?而是要看他/她做了些甚麼?蔡英文總統在國慶日演說中信誓旦旦稱,改革不走回頭路,強調捍衛中華民國永續發展是最大公約數,聽起來好似正氣凜然,感人肺腑。但是看其實際作為,轉型正義、不當黨產充公、課綱去中,處處顯露鬥爭本質,真以為鬥垮國民黨,就能永保民進黨執政。殊不知,民心向背才是最重要的,舊唐書魏徵傳云:「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遲來2年多的中華民國
孔言/教(台北市)/聯合報

小英總統的雙十國慶講話,終於出現了「中華民國」(六次),這已是小英上任兩年多來,在對全國談話時,提及「中華民國」最多的一次。

講稿中有一段,「維護兩千三百萬人民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捍衛中華民國的永續發展,維持台海和平跟區域穩定,這是全體台灣人民最大的公約數,每一個負責任的政治人物和政黨,都應該要堅持捍衛到底!」這應該是小英上任時就應做的宣誓,我們到今天才聽到她說出來,她卻說這是兩年半來她的「一貫的堅持」。她之前出國訪問時簽名會寫「台灣總統」或向國人表示「這個國家」,總算今年國慶還聽得到「中華民國」!

雙十談話臚列兩年多來執政黨政績,看似豐碩,但很多是空頭的;有些會有更大的債務,得由下一代來承擔。民眾能夠立即受惠的明顯不多,但要先付出的代價卻是昂貴的,像軍公教年金改革,只說未來年金不會破產,但卻又對勞工與國民年金改革遲遲不動,難道它們不會破產;又如2025非核家園,為了「世世代代不要有核災」虛幻支票,卻可能先賠上台灣的經濟發展與環保。

至於堅持轉型正義,只想打趴國民黨,更是開民主政黨良性競爭的倒車。在轉型正義名義中「去蔣化」、「去中國化」,完全不理內部該族群融合開創新局的深層對話。

小英的雙十談話可說是充滿了選舉造勢的語言,並不是真正為國為民地談治理方針與實踐方略啊!

   
漂向北方 是現實更是諷刺
林沐雨/行政人員(高雄市)/聯合報

選舉快到了,「北漂青年」這個問題才讓人注意到,對家有留在高雄領低薪孩子的父母,真是心有戚戚焉。

我家大兒子從事資訊業,起薪雖然廿四K,至少能學以致用。誰知現在快四年了,也才廿七K(還要扣勞健保),沒加班費,周休要待命應付廠商突發狀況,今年幫老闆結了快四百萬案子,薪水依然不動如山。

兒子有朋友和同學留在高雄工作,我都會好奇他們薪水,大概都是廿三K起跳,最多也是廿六K;我問兒子他們願意做下去嗎?兒子說不做就沒工作,不然就要考公職。他在資策會一起受訓的同學,也受不了低薪,全當起北漂青年了。

這樣的薪水無法成家養家,兒子不是沒想換過工作,也有人想挖角,只是找來找去,在高雄工作都是這種情形;老闆覺得給的薪水超過最低薪資,符合法令就好。

同事兒子研究所畢業、退伍,本想說北部房價高,想回高雄找工作,想不到房價也高。她說如果兒子在北部找到工作的話,就留在北部;我家老二在新竹讀研究所,看到老大的情況,我跟他說北部如有好機會,就留下工作吧!雖說北部房價物價高,但機會也多啊!

常看到新房子一棟一棟蓋,動輒上千萬,中古屋價格也不低,大家薪水這麼低,這些房子到底要賣給誰呢?留在高雄,不知孩子的未來在哪?當父母的能幫到幾時?為什麼高雄的年輕人不能一邊工作一邊陪伴在父母身邊呢?難道要等到父母都不在了,再來遺憾嗎?

   
國家定位分不清 遲早粉身碎骨
林法/公(彰化市)/聯合報

陸委會表示總統國慶談話說出「中華民國台灣」,是我們的「團結密碼」,但依民進黨「台獨黨綱」和「正常國家決議文」的主張,積極推動公投、正名、制憲或加入聯合國等作為,又是為了讓台灣能成為一個「正常國家」;試問「中華民國台灣」這種連現實與理想都分不清的,怎能成為二千三百萬人民的「團結密碼」?

陳水扁曾對國家定位用了「四階論述」 中華民國在大陸、到台灣,在台灣、是台灣,至於為何最後「中華民國是台灣」,阿扁說因為二○○○年政黨輪替,民進黨「聽到、看到與提出的主張都很清楚」。

如果這個講法能行得通,那之後傾向兩岸統一的馬政府在位八年,又該怎麼說?街上店面為永續經營,首先就是要掛上顯眼的招牌,好建立「識別系統」以利消費者記憶並進一步認同,若真有領導人輕蔑自己的國家,可以任意更動國號,大概只有台灣才有。

究竟想追求獨立或保衛國家主權現狀,本為民進黨長期或穩定執政必須處理的「最後一哩路」。豈知現今乾脆將「是」這個動詞拿掉,創「中華民國台灣」一詞,這種以「模糊戰略編譯終極密碼」的把戲,顯然玩得比阿扁還高招。

流行歌詞寫道「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看不清楚,…遲早粉身碎骨」,「中華民國」和「台灣」到底有何關連或不同?如果多數人心裡沒有,或不在乎答案,這段看似無厘頭的歌詞,也許已經為我們這個「不正常國家」的未來,下了一個最好的註腳!

   
轉「行」正義 不能夠再等
魏世昌/工程師(宜蘭市)/聯合報

因工作關係,在台北都會區生活十幾年,既沒買汽車也沒騎機車,若要到較遠郊區,就騎YouBike代步。問題是台灣道路環境對行人相對不友善,就現況看,在沒有專用道路段,行人、自行車跟汽機車混合爭道情形,所在多有,時常險象環生。

平常走路上班,即使有騎樓也被住或商家東西占滿,有時甚至要走快車道,被迫與車爭道;換句話說,走在市區馬路上,一下要閃違規停車、一下要閃疾駛來車,還要跟對向搶轉彎侵犯你路權的車拚命。台灣該是在道路規畫上,增闢人行道空間的時候了,以保障民眾行的權利。政府決定未來新設道路或更新鋪面時,將縮減車道寬度,增設人行道,保護行人安全,我舉雙手贊成!

   
常見警訊 注意荷爾蒙已失衡
性荷爾蒙失衡問題,不只更年期,年輕女性也不可忽視。女性朋友們若出現以下症狀,即可能是性荷爾蒙失衡了,應正視問題並及早因應做改善。

軍職人員投保 三點教戰
《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修正實施,不少人刷存摺時發現減幅超過預期。專家指出,軍職人員役期短、退除早、離退率高,可依三種服役年資,趁早規劃個人風險保障。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