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博鰲亞洲論壇大會昨天發布「亞洲競爭力報告」,在亞太地區卅七個經濟體中,「亞洲四小龍」包辦前四名,台灣排名第二,比前一年度提升兩個名次,僅次於南韓,領先新加坡、香港和中國大陸。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秘書長李保東指出,「亞洲競爭力二○一九年度報告」已是連續第九年發布,分別從商業行政效率、基礎設施狀況、整體經濟活力、社會發展水平、人力資本與創新能力五個方面,剖析卅七個亞太經濟體前一年度的經濟競爭力表現。
在今年度的排名中,前五名依序為南韓、台灣、新加坡、香港和日本,其中南韓、台灣排名均較前一年上升兩名,新加坡則從第一掉到第三。至於第六到第十名,分別為以色列、澳洲、紐西蘭、中國大陸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報告指出,亞洲四小龍排名仍然靠前,南韓得分七十點八四、台灣得分六十八點七四。台灣較上一年度上升二名,中國大陸則與上一年度相同,仍維持第九名。
報告表示,台灣二○一八年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二點七,整體經濟活力在榜單中排名第七,在高科技創新、產品出口領域仍有極大優勢,但已被南韓超越;同時,人力資本與創新能力從去年的第一跌至第二,基礎設施狀況和社會發展水平排名第八和第九,但報告肯定二○一八年台灣改善營商環境有成,商業行政效率排名提升五位,名列第七。
論壇大會還發表「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報告」指出,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抬頭之下,亞洲區域貿易自由化進程加快,亞洲經濟內部依存度大幅提升。亞洲直接投資的內部依存度創下歷史新高,從百分之五十二提升至五十五。
報告指出,當前全球市場,貿易、投資和互聯網主要有美國、歐盟和中國大陸主導,如果這三個中心能夠達成共識,消除分歧,全球多邊貿易體系和互聯網的一體化就能保持穩定,若不能,則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的不確定性就會增加。
報告顯示,亞洲需要關注兩個問題,一是國際貿易產品結構的變化,即製造業向服務化和數位經濟轉變;二是WTO改革滯後和不能適應全球經濟的變化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